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76章 强行释仇

世子稳重点 第776章 强行释仇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3 14:47:27 来源:源1

第776章强行释仇

很意外,但又不意外。

意外的是不知情的太后,不意外的是殿内另外三人。

殿内四人,大多明白彼此之间的关系,向太后自以为是的撮合,赵颢父子心不在焉的答应,最终被赵信扯下了这块遮羞布。

遮羞布扯下,大家的里面啥都没穿,**且丑陋。

向太后失手摔落了酒杯,神情陷入短暂的震惊,然而她终究曾经在后宫的户山血海里厮杀出来的人,能坐上这个位置,必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面对任何变故都处变不惊。

很快向太后便恢复了平静,美眸里多了几分探究的意味,扭头看着端王赵信,淡淡地道:「佶儿,你太失礼了。一个是你的皇叔,一个是你的兄长,见面怎能不问礼?当年宫学里教的规矩都喂狗了麽?」

赵信原本以为自己走出来揭穿赵颢父子的假结盟,太后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他这边质问父子俩,

结果没想到太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挑他的礼数。

赵估当即一愣,然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朝父子俩躬身。

「信拜见楚王叔,拜见子安兄。」

反观赵颢父子,二人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哪怕是被赵信当面指责假结盟,二人的脸上仍带着笑,仿佛早有准备。

「哈哈,端王免礼,说不定以后咱们父子还要向你行礼了呢。」赵颢爽朗地笑道。

行完礼,赵估的脸上很快露出冷笑:「是麽?你们确定会帮我坐上那个位置?」

赵孝骞淡淡地接口道:「端王若不愿,我们父子自然不强求,民间有句俗话,上赶子不是买卖,父王,是这意思吧?」

赵颢呵呵憨笑:「没错,上赶子不是买卖,端王对我们父子敌意甚深,这买卖怕是谈不下去,

太后啊,您可亲眼瞧见了,不是我们父子不愿,而是端王把我们往外推。」

太后一双颇具威仪的凤眼微微眯起,盯着赵估道:「佶儿,怎麽回事?你与楚王父子曾结过仇怨?」

赵估冷冷道:「是的,仇深似海。所以佶儿想不通,他们父子为何会支持我,怕不是到了紧要关头,打算在背后捅我一刀吧?」

太后的语气渐渐有些发冷:「曾经为何而结仇?」

赵信犹豫了一下,不得不承认,当初是他先动的手,赵孝骞率军西夏归来,赵信安排刺客峡谷伏击,差点要了赵孝骞的命,为此赵孝骞搭上了龙卫营数百将士的性命。

当初的赵信为何要杀赵孝骞?

因为赵孝骞越来越受官家的器重,给他的权力越来越大,赵信感到了威胁,必须要除掉他。

多年以前,赵估就盯上了那个位子,并且开始谋划布局,原本赵孝骞这样的臣子,立下再大的功劳,对赵估来说都是有利无弊的好事,将来他赵估即位后,照样可以重用。

可坏就坏在,赵孝骞也姓赵,而且官家为了他屡次打破祖制,顶着朝臣的压力和非议,一步步赋予赵孝骞越来越大的权柄,最后就连大宋天家历来最为敏感忌讳的兵权,也给了赵孝骞。

这下赵估便感到不安了,官家为了赵孝骞打破了那麽多祖制,那麽将来选定皇位继承人时,是否也会因为赵孝骞而打破祖制?

赵信不敢赌,所以只能杀了赵孝骞,一了百了。

赵孝骞死了,赵才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至于官家的小皇子,可以说,刘贤妃的肚子还没怀上时,赵佶便已埋下了杀机,小皇子注定是要天折的。

太后深居宫闱,后宫又不能干政,难免消息闭塞,赵信多次在太后面前非议赵孝骞,说他的坏话。

但二人之间恩怨的因果,赵信却从未对太后说过,毕竟这桩恩怨牵扯了很多见不得人的秘密赵信不敢说出口。

此刻赵估脸色涨红,期期艾艾半响仍是无法开口,赵颢父子在场,基本等于当面对质了。

若是细说恩怨,牵扯到多年前他便谋篡皇位,赵信乖巧老实的人设就会崩了,太后心寒之下,

说不定会立马放弃支持他。

所以面对太后的问题,赵信实在没法回答。

有意思的是,赵颢父子既不落井下石,也不帮忙圆场,父子俩一言不发,坐在椅子上笑吟吟地看着赵信陷入尴尬,摆明了一副只看戏,不参与的态度。

见赵估如此为难,脸都涨红了,半天却没进出一个字,向太后心里大约有数了。

这桩恩怨怕不是那麽简单,牵扯或许很深,或许还有些见不得人的事件在里面,以至于赵估迟迟不肯开口。

深深地看了赵估一眼,向太后一双凤眼眯起,这时她也懒得追究曾经的旧事了,先把眼前的事办了才是正题。

「估儿,无论当年你与子安有何恩怨,现在,你向子安赔礼道歉。」向太后冷冷地道。

赵估一惬,接着一脸悲愤屈辱,垂头咬牙半天不出声。

向太后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愈发气恼,语气不觉更严厉了。

「本宫说的话你没听见麽?赔礼道歉!」太后怒喝道。

赵信身躯微微一晃,看着这位唯一坚定支持他的靠山和臂膀,赵估狠狠咬牙,走到赵孝骞面前垂头躬身,长揖一礼。

「子安兄,当年是愚弟的不是,得罪之处,望子安兄莫与愚弟计较,愚弟向您赔礼了。」

赵孝骞微笑看着他,缓缓道:「端王多礼了,当年的事,我早忘了,只希望你也忘记才好。」

赵估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当年那点小事,愚弟也早忘了。多谢子安兄胸怀大度。」

太后冷眼看着二人你来我往言语交锋,愈发感到当年的恩怨不简单,但此时不是深究的时候。

定了定心神,太后朝父子俩露出一丝微笑,道:「本宫实不知当年发生了何事,不过当年的子安和佶儿皆是少年郎,少年郎之间的恩怨,想必也大不到哪里去,不过是孩童玩闹交恶罢了。」

「如今大家都已长大,当年的事自然便不算事儿了,若为了这点小事而错失彼此,更误了大事,想必你们都会感到遗憾的,你们觉得呢?」

赵孝骞笑道:「太后所言甚是,臣深以为然。当年那点小事,臣早已释怀了。」

赵信也强笑着点头,现在他已老实,也不再提父子俩与太后假结盟的事了。

真真假假不重要,自己不当真,仍然把他们当敌人,时刻提防他们,它就永远是假。

赵估强堆着笑脸,但他终究还不到二十岁,人情世故做不到娴熟,那一脸笑容要多假有多假,

让赵孝骞简直不忍直视但太后今日的反应,倒是令赵孝骞侧目。

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为了得到他们父子的支持,也不问缘由是非,当即果断命令赵信赔礼道歉,看她的态度,若是父子俩仍不满意,恐怕不惜与赵佶上演一出苦肉计。

不愧是深营里斯杀出来的女人,杀伐果断这方面竟不逊须眉。

随着向太后的强势干预,赵孝骞与赵估当年的恩怨,竟就这样当面揭过了,至少是表面上揭过了。

成年人不计恩怨,只看利益。

随即向太后望向呵呵憨笑的赵颢,淡淡地道:「本宫现在也看出来了,刚才你们父子说的支持端王,恐怕言中不实,是故意敷衍本宫吧?或许暗中还打着别的算盘?」

面对太后软中带硬的质问,赵颢却丝毫不慌,笑呵呵地道:「不敢瞒太后,刚才确实有几分敷衍的意思,主要是两个孩子心眼儿都不大,当年的事仍耿耿于怀,我这当长辈的也不好插手.——

太后嘴角微微一勾,红唇轻启:「现在呢?楚王和子安还是另有打算?」

赵颢的表情渐渐正经起来,缓缓道:「刚才是敷衍,现在臣只想问,我们父子若支持端王,能得到什麽?」

顿了顿,赵颢接着道:「毕竟当年的恩怨终究是个坎儿,我们父子也不知道端王即位后,是否能放下此事,否则他若即位后,第一个拿我们父子开刀,我们支持他岂不是太愚蠢了?」

太后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认真地道:「本宫可以担保,佶儿若即位,必重用你们父子,绝不加害,如若佶儿违了誓,本宫愿与你们同死。」

赵颢一脸惶恐状道:「太后言重了,臣绝不敢连累太后半分。」

赵信这时却插言道:「官家不是赐给子安兄丹书铁券了吗?上面刻着字呢,若大宋后世帝王加害楚王及子孙,则帝王得位不正,皇天不佑,天下皆可反。」

「官家立下如此严重的誓约,我可不敢有半分违旨。」

赵孝骞懒洋洋地道:「端王,咱们说点实际的,你我都知道这东西根本保不了命,柴家还是我亲手收拾的呢。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别拿丹书铁券说事儿了。」

赵信还没说话,向太后的表情却越来越认真,还掺杂着一丝兴奋。

她知道,刚才赵颢父子那麽痛快就答应了支持端王,确实是在敷衍她,没准还打算关键时刻背后捅赵信一刀。

可现在父子俩郑重其事地跟赵信谈条件,说明父子俩这回是当真了,只要条件能谈拢,赵信掌出诚意,父子俩说不定会真的支持他。

于是赶在赵信开口前,向太后立马接口道:「信儿,想清楚了再说话,你楚王叔和子安兄尚有顾虑,你拿出诚意来,打消他们的顾虑,事可成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