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75章 太后召见

世子稳重点 第775章 太后召见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3 14:47:27 来源:源1

第775章太后召见

赵孝骞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为自己争取时间。

据赵颢在太医局收买的太医得知,赵煦的大限之期应该不会超过两个月了。

近日来赵煦吐血愈见频繁,几乎处于半清醒半昏迷状态,每日水米难进,人已越来越虚弱,种种迹象说明,赵煦的大限确实近了。

一旦赵煦驾崩,朝堂大乱,赵孝骞也就不必掩藏了。

回到王府,赵孝骞来到后院,发现今晚的后院特别安静,活爹也没有与他的侍妾们胡天胡地,王府透着一股久违的清爽气息。

第二天一早,赵孝骞刚从睡梦里醒来,便有丫鬟告诉他,宫里来人了。

这回不是赵煦召见,而是向太后召见楚王父子。

赵颢匆匆赶到赵孝骞身前,面色凝重地道:「太后召见,多半是立储之事……」

「老夫听说,官家的身体已入膏肓,昨夜又陷入昏迷,几名太医抢救到天亮,官家仍没醒。」

赵孝骞神色一紧:「这次官家熬不过去了吗?」

赵颢沉默片刻,道:「不知能不能挺过去,可以肯定的是,官家离大限之日越来越近了。」

赵孝骞抿了抿唇,道:「既然太后召见,咱们还是快进宫吧。」

父子俩穿戴正式官服,出门上了马车。

进了延福宫,赵孝骞朝福宁殿方向看了一眼,赵颢在一旁道:「莫看了,此时官家危急,福宁殿已被诸班直封禁,除了太医和宫人,不准任何外臣探视。」

赵孝骞点了点头,父子二人径自走向庆寿殿。

在宫人的带领下,赵孝骞刚踏入庆寿殿,便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气氛。

殿内正中摆了几张矮桌,看来向太后是打算赐宴,不过眼下官家这情况,谁都没心情吃这顿宫宴。

今日向太后没有垂帘召见,而是令宫女撤去了珠帘,以真容示人。

赵孝骞匆匆扫了太后一眼,然后便赶紧垂头,不敢正视。

向太后大约四十岁出头,容貌甚是艳丽,平日养尊处优,皮肤保养得很好,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颇有几分成熟的风韵。

赵孝骞不敢多看是因为讲礼貌,赵颢这活爹的教养明显差多了,一双小贼眼珠子不停地在太后的脸上,身上来回巡梭,眼神像一把毛刷子,刷得太后浑身直冒鸡皮疙瘩。

几次三番,向太后朝赵颢投去不满的警告眼神,赵颢却像滚刀肉似的,不在意地呵呵憨笑,假装没领会她的意思。

向太后只好望向赵孝骞,露出慈爱的微笑。

「子安,本宫似乎很久没见过你了,上一次见你,还是前年的上元夜宗亲宫宴上,那时的你,已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了,宗亲宫宴上尤为耀眼,所有的宗亲子弟对你羡慕极了。」

赵孝骞起身回道:「多谢太后挂念,臣这些年奉旨戍边,忙于军务,汴京回来得少。」

向太后欣慰地一笑,道:「多年前,子安还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躲在人群里连声都不敢出,谁能想到数年之后,大宋社稷都要靠子安一力挽扶,你不声不响的竟成就这般功业,成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太后言重了,臣从来不是什麽大英雄,臣做的每件事,皆是奉官家的旨意办的,真正的英雄是官家,臣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赵孝骞这番谦逊的话,令向太后的好感愈发深了,看着他的眼神满含笑意,如同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似的。

面前的宫宴没人动筷,这样的场合里,所谓的酒菜全都是摆设,没人会饿着肚子来宫里吃这顿饭。

寒暄了几句家常,大家都是自家人,聊的话题大多是赵氏宗族之事。

接连提了好几位年轻的宗亲子弟,向太后随口夸了这些人几句,然而话锋一转,最终还是回到赵孝骞身上。

「本宫听说,今年子安喜添公子了?」太后好奇问道。

赵孝骞终于露出一抹微笑:「是,臣的一位妾室生了个儿子。」

向太后露出羡慕之色,神情忽又变得哀恸,低叹道:「若是小皇子茂儿还在世,如今怕是已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了……」

眼眶一红,太后垂头擦了擦泪,道:「明明是当太子的命,偏偏福薄,若茂儿尚在,怎会有今日这些繁琐麻烦。」

幽幽叹息之后,向太后抬头看着父子二人,道:「二位当知,官家无后,如今身子又……」

「官家若有不可言之事,二位作为宗亲,还望匡扶我赵氏皇族,尤其是子安,你在朝野甚有威望,望你念在与官家的多年兄弟情义,勿使朝局因官家崩逝而陷入混乱。」

赵孝骞急忙道:「臣一定尽力,报答官家的知遇之恩。」

向太后叹道:「如今官家尚在,朝臣已是议论纷纷,有人说要立长,又有人说要立贤,官家的兄弟只有五人,其中申王目盲不可选,其他的四人里,端王与简王最为合适,子安,你觉得何人可为新君?」

赵孝骞眉梢一挑,心中暗道终于说到正事了。

不过呵呵了,章惇抢虾狸昨日套了我半天话,都没得到一句实话,你觉得自己比章惇的道行深?

「君臣有别,臣不敢妄议新君之事,请太后莫为难臣。」赵孝骞义正严词地道。

向太后苦笑道:「今日是自家人的家宴,子安何必见外,若有想法不妨直言,你的话,本宫一定会认真听的。」

「臣觉得……端王可以,简王也不错,二人各有各的优点,无论谁即位,臣都不反对,臣也会继续当大宋的忠臣,子孙世代为大宋社稷效忠。」

太后都无语了,不经意地瞥了赵颢一眼。

你家这儿子嘴上抹万金油了?

看看他说的什麽废话,看似说了一大堆,其实一句有营养的都没有,完全把本宫当傻子糊弄呢。

赵颢仍旧一脸呵呵憨笑,对太后的眼神浑若未觉,望向儿子的目光里甚至带着几分自豪和赞许,那意思分明是说,我儿应对得好,换了本王,也会这麽说。

向太后终于忍不住了,望向赵颢道:「楚王,你上次说过的话,可还作数?」

赵颢一怔,满头雾水一脸迷茫:「臣说过什麽话?」

「你!」向太后气坏了:「你答应过的……」

赵颢更是一脸无辜:「臣年纪大了,记性实在有些不好,太后提醒一下?」

赵孝骞不得不出来帮活爹打圆场:「太后莫怪,臣的父王渣得掉渣儿,他对女人的承诺向来是不记得的,太后不如给个提示。」

太后深呼吸,好好!紧要关头,本宫不跟你们父子计较。

最⊥新⊥小⊥说⊥在⊥⊥⊥首⊥发!

「上次见楚王,楚王说过,与本宫同进同退,共同支持端王……」

赵孝骞飞快瞥了赵颢一眼,淡淡地道:「太后决定支持端王即位?」

太后坚定地点头:「是的,端王为诸王之长,可为新君,不违祖制。」

赵孝骞不置可否,道:「在朝为臣,在家为子,为人子者当遵孝道,臣一切听父王的。」

赵颢闻言脸面大添光彩,肥硕的胸膛都不自觉地挺了起来,一副老夫教子有方的得瑟模样。

太后也笑了:「楚王生性玩世不恭,却没想到能教出如此优秀的孩子,本宫实在羡慕。」

赵颢嘻嘻笑道:「臣其实也很优秀,日后与太后多多来往,定让太后发现臣的优点……」

「咳咳!」赵孝骞不自在地咳嗽提醒。

活爹啊,这特麽是太后啊,你再说下去就是调戏了,勾搭寡妇好歹也看看对方是什麽人吧,太后虽然也是寡妇,但那是你能勾搭的吗?

太后的脸色也僵了一阵,这才勉强笑道:「楚王还是那麽风趣,呵呵,自家人,无妨的。」

赵颢讪讪一笑,道:「臣记起来了,确实答应过太后,一同支持端王,这个……骞儿,你怎麽说?」

赵孝骞微笑道:「孩儿没意见,听父王的。」

太后两眼终于露出欣喜的光芒,道:「如此说来,楚王与子安都答应了?」

赵颢笑道:「答应了,答应了,太后既有所请,臣怎敢不答应,臣对太后的忠心好有一比……」

「咳咳!父王,说了半天口乾了吧?快喝口酒润润唇。」赵孝骞端起面前的酒盏递给他,脸上笑吟吟的,眼神却朝活爹扔去警告的一瞥。

赵颢悻悻住嘴,闷头喝了一口酒。

见赵颢父子亲口答应了支持端王,太后喜不自胜,甚至亲自举杯朝父子俩敬酒。

曾经在宫里几番厮杀,才走到如今的尊贵位子上,这些年养尊处优下来,宫里已无人敢跟她争锋,向太后的敏锐性和警觉心也不觉降低了许多。

此刻她欣喜若狂,却丝毫没想到,这件事进行得实在太过顺利了,顺利得跟剧本安排好了似的。

她还以为是自己太后的威望成功慑服了父子二人,却不曾想到,自己被父子俩演了。

「既然二位点头了,本宫便再请一位客人,有些事咱们当面说一说,大家也好齐心协力,把劲儿朝一块使,如何?」向太后欣喜地道。

父子俩一愣,飞快交换了一下眼神。

向太后却拍了拍掌,从庆寿殿后方的屏风内闪出一个人来,赫然竟是端王赵佶。

赵佶一副儒雅翩翩的模样,走到殿内,先朝太后行礼,然后转身看着父子俩。

「佶儿,快谢过楚王和子安,他们已答应支持你了。」太后喜道。

赵佶眉梢一挑,定定地注视着赵孝骞,道:「是麽?」

太后犹自不觉,道:「当然,本宫岂会诓你。」

赵佶叹了口气,苦笑道:「太后自不会诓我,但太后却被他们诓了……您深居宫闱,怕是不知,这二人恨不得生吞了我,又怎麽可能会支持我?嫌全家死得不够快吗?」

哐当!

太后手中的酒盏掉落在地,一脸震惊失神地看着殿内三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