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93章 子夜兵变

世子稳重点 第793章 子夜兵变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03:13:39 来源:源1

第793章子夜兵变

进京勤王,清君侧等等,这些看似正义的理由,古往今来被无数野心勃勃之辈用过之后,它们已经变成了谋反的代词。

种建中没想到,自己居然有用到这个词儿的一天。

是谋反吗?种建中不清楚,折可适的解释很正当,反正是姓赵的江山,自己不过是拥戴其中之一罢了,怎能算谋反?

掩耳盗铃也罢,总之,理由正当了,做起事来也就理直气壮了。

「既然大家都无异议,那麽,明晚子时行动,遵殿下之令,控制陈松龄,夺回燕云兵权。」种建中咬牙狠狠地道。

宗泽突然道:「事成之后,燕云兵马不能全部南下。」

众人一愣,纷纷看向他。

宗泽缓缓道:「莫忘了,我们还有守土戍边之责,北方辽国未灭,他们仍然不甘心失败。」

「若我们将燕云十万大军全部撤走,辽国兴许会趁虚而入,重新占领燕云十六州,那时我等不仅会成千古罪人,也连累殿下一生清名受损,被后人唾骂。」

众人面面相觑,种建中点头道:「老宗所言有理,燕云大军不能全部带走,至少留下两万兵马,装备齐全,粮草充足,时刻防备辽国趁虚而入。」

众人也纷纷点头。

家国大义他们一向是分得清楚的,这些人天南海北能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家国大义。

种建中道:「那就说定了,留下两万兵马戍边,其馀的八万大军南下进京!」

沉吟片刻,种建中又道:「殿下昔日发现了西北军章帅麾下的一位人才,名叫郭成,如今正守备河间府。殿下说此人善守,可委以重任。」

「这次我等率大军南下,留下的两万大军不如交给郭成,毕竟是殿下选中的人物,定是有几分本事,人品想必也靠得住的,诸位以为如何?」

在座众人无异议,纷纷点头赞同。

宗泽又道:「还有一事,大军调动,必须要朝廷枢密院的调兵公文,否则沿路遇到官府和驻军查问,我等拿不出公文,会被当作叛军,惊动朝廷的。」

种建中却微微一笑:「此事殿下已为咱们办妥。」

说着种建中从怀里掏出两份公文,一份是枢密院的调兵公文,另一份是兵部的公文,按理说大宋朝廷调兵,还需要官家的亲笔旨意,三者合一,军队的调动才合理合法。

不过赵孝骞钻了这个空子,官家驾崩,新君未立,所谓的官家亲笔旨意,在新君登基之前,自然是不需要了。

两份公文传示众人后,大家都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殿下果真厉害,这种公文居然能弄到手,他是咋做的?」折可适咧嘴笑道。

「殿下自然有殿下的本事,不然咱们能对他如此服帖吗?」宗泽瞥了他一眼道。

「有了这两份公文,我大军南下,沿路便畅通无阻了!」狄谘喜滋滋地捋须笑道。

种建中缓缓道:「明晚子时,我亲自带百名亲卫进帅帐,请陈松龄交出帅印,然后将他关在幽州城里,直到我等汴京事成,再论处置。」

说着种建中忽然站起身,凛然道:「诸位,千秋功业,富贵荣华,在此一役,咱们既然选择跟随殿下,那就毫无怨言,一条道跟下去。」

「大宋祖宗基业得来不易,江山无主,唯有殿下这样的英雄才配天下共主之位,也只有他,才能将大宋基业发扬光大,我等粗鄙武夫才有开疆拓土,恩荫子孙万世的机会。」

「明晚之后,我与诸公跟随殿下,共谋大事,昔年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方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方有后来的开元盛世,我等今日愿效之,斯役之后,我大宋必将迎来自己的盛世!」

「诸公,同往矣!」

营帐内,众将激动兴奋却努力压抑了声音,低吼道:「吾愿同往!」

第二天,深夜。

陈松龄披着厚厚的大氅,缓步走出帅帐,仰望月晦星稀的夜空。

大营里一片静谧,只有周围间隔的火把照明,衬映着夜色,显得愈发孤寂幽冷。

这几日陈松龄的身体不大好,不知为何,他好像吃坏了肚子,每日上吐下泻,整个人都快折腾散架了。

嘱托种建中从幽州城里请来大夫诊治,大夫开的方子却不温不火,喝了几天的汤药,却总不见好,仍然每天上吐下泻,病情没有半点缓解。

原本一步步拿到燕云兵权,笼络将士人心的计划,由于身体的原因,不得不迟缓延后。

这几日陈松龄只能躺在帅帐里,就连军务都只能交给许将和种建中,更别提深入普通将士营帐,拉拢将士的人心了,他根本动弹不得。

而官家驾崩的消息,对他来说更是惊天噩耗,心情哀恸之下,身体好像更差了。

今夜陈松龄的身体似乎稍微好转了一些,多日未曾走出帅帐,这才出来透一透气。

「应该是水土不服吧,毕竟我是南方人,在这北方苦寒之地,难免不适应,过一阵差不多便好了。」陈松龄喃喃安慰自己。

拿回燕云兵权的进程要加快了,官家曾经的嘱托,如今已变成了遗诏,陈松龄只忠于官家,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官家的旨意。

此时的他,同时也关心着汴京的朝局,心中充满了忧虑。

不得不说,陈松龄不是坏人,他有一颗报国之心,无数次梦想率领大宋精锐之师,为官家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可官家驾崩,新君不知何人,若是换了个性格志向完全迥异的人当皇帝,他为大宋灭亡辽夏的梦想,不知何日才能实现。

「应该是端王吧……只能是端王了。」

作为京官,陈松龄自然对汴京皇族宗亲很清楚,从祖制上说,即位的人只能是官家的兄弟,长幼排下来,端王赵佶是唯一的人选。

「端王……是个怎样的人呢?」陈松龄皱眉思索,他在回忆曾经与赵佶少得可怜的交集,试图分析赵佶的性格,揣摩赵佶即位后可能会做出的决策,尤其是北方用兵这方面的决策。

半晌后,陈松龄感到有点冷。

如今除夕已过,即将开春,可北方的天气依旧十分寒冷。

陈松龄不自觉地缩了缩肩膀,裹紧了肩上的狐皮大氅。

随即陈松龄突然一怔,发现周围的环境有点不对劲。

从他走出帅帐透气,一直到此刻,约莫过去小半个时辰了,可这段时间里,帅帐四周竟没有一支巡夜的将士经过,这很不正常。

以往顶多半炷香时辰,就会有一支巡夜的将士经过帅帐的,这不是主帅的排场,是大营铁打的规矩。

陈松龄皱起了眉,直到这个时候,他仍然没往深处想,下意识便觉得是将士们怠惰了,天气寒冷,将士们不愿出营帐。

这可不行,拉拢人心是一回事,疏于军务又是另一回事,陈松龄治军也讲究一个严字,现在这明显怠惰的行为,是必须要严厉惩处的。

陈松龄清了清嗓子,语气严厉地高呼道:「来人!近卫可在?来人!」

帅帐四周一片静谧,没有任何反应,更没人出来应答。

毫无来由地,陈松龄终于察觉到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不对劲的气息。

那是一种肃杀之气,悄无声息,却如黑云压顶,沉沉地笼罩在陈松龄的心头。

陈松龄本是文官,他的官职很高,参知政事,龙图阁直学士,相当于副宰相。

这是他第一次带兵,经验方面很缺乏,唯有用文官的政治手段拉拢人心。

此刻他不明白发生了什麽事,他只是莫名感到心悸,发自内心的觉得颤栗,那是人类遇到危险的一种本能警觉,尽管没有任何预兆,可他还是感觉心里闷闷的,气都喘不上来,有种窒息的感觉。

渐渐地,陈松龄想明白了,他终于想通,这种不对劲的气息,名叫「杀气」,军队对阵时独有的。

后背顿时冒出一层冷汗,陈松龄察觉不妙,急忙大声疾呼。

「来人!来人!有人在吗?给我出来!」

许久之后,帅帐四周方圆数丈内,突然亮起无数支火把。

昏暗的光线下,种建中披戴铠甲,朝他缓步走来,火把的亮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种建中此刻的脸庞半明半暗,如佛如魔。

陈松龄悚然大惊,神情禁不住惊惶起来,扭头四顾,然后他听到了四周一阵阵甲叶撞击声,最后无数披甲将士现出身形,四面八方将他和帅帐团团包围。

「陈帅,不必叫人了,整座大营的人,都在这里。听候陈帅吩咐。」种建中微笑道。

这个时候,这般架势,陈松龄如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事,这麽多年算是白活了。

目眦欲裂地盯着种建中,陈松龄儒雅的面容已变得扭曲狰狞。

「种建中,知道你在做什麽吗?你这是兵变,要诛九族的!」陈松龄厉声喝道,此刻的他凛然不惧。

种建中点头:「知道,不过不一定会诛九族,或许能带来荣华富贵。」

「何人指使你这麽干的?尔等发起兵变,究竟意欲何为?」

种建中和身后折可适,狄谘等将领都深深地注视着他,众人的眼神里带着怜悯和嘲讽。

「陈帅,你本不该来蹚这浑水的……」种建中摇头叹息。

「燕云十万大军,是成王殿下一手带出来的,它一直姓赵,永远姓赵,『赵孝骞』的『赵』!」

「我们不认朝廷圣旨公文,不认虎符帅印,只认赵孝骞这个人,明白了吗?」

「今日始,我等十万将士,要追随成王殿下,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如今只好委屈陈帅了,对不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