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45章 天降祥瑞

世子稳重点 第845章 天降祥瑞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2 03:21:16 来源:源1

第845章天降祥瑞

当皇帝了也不能骄奢淫逸,赵孝骞曾经很贪财,如今也一样。

贪财的人往往算不得大方,当然,宫里请几位重臣吃顿饭也不至于如此吝啬,主要是赵孝骞不喜欢工作之外的应酬。

君臣坐在一起吃饭规矩森严,赵孝骞要找话题尬聊,朝臣们手脚都不敢乱动,双方都吃得拘束沉闷,对彼此都是折磨。

不如各回各家,放彼此一条生路。

众人走后,赵孝骞打了个呵欠,今日忙了一整天,片刻不得休息。

果然当皇帝比当咸鱼累多了,也不知为何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们都盯着这个位置,难不成也都是天生的牛马命?

算算华夏数千年来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你还愿意当吗?

郑春和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躬身道:「官家,该用晚膳了。」

「那就传膳吧,不要铺张,俩肉菜一素菜足够了。」

说完赵孝骞一怔,顿时悲从中来。

前世当牛马时吃的饭也是两荤一素,这辈子当了皇帝仍是两荤一素,难不成自己天生是吃盖码饭的命?

当了两辈子牛马,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于是赵孝骞一咬牙,决定奢侈一把。

「……再给朕加个汤!」

晚膳很快被宫女端来,用膳的地点就在福宁殿的桌案上。

别看皇帝地位尊贵,可若非重要场合和时节,皇帝的膳食也是颇为简朴的,并非人们想像中的顿顿几十个大菜,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麽多,不仅浪费,而且劳民伤财。

当然,也有喜欢摆排场的皇帝,确实每顿饭都吃得很奢侈,这样的皇帝还不少。

幸好赵孝骞不是这种人,对外宣传说什麽「上天之子」,可实际上皇帝也只是凡夫俗子,吃喝拉撒跟普通人没什麽两样。

郑春和打开食盒,端出几样菜色,有菜有饭有汤。

赵孝骞确实有点饿了,举筷便吃了一口,随即皱起了眉,差点吐出来。

「宫里的御厨今日心情不好,还是宫里欠了他的薪水?」赵孝骞皱眉问道。

看赵孝骞的脸色,郑春和顿知宫里的饭菜不合他的胃口,急忙道:「官家恕罪,奴婢下去问问,御厨估摸还没了解官家的口味,故而犯了大错……」

赵孝骞摆手:「不必了,屁大个事儿搞得一惊一乍的,一顿饭而已……让宫人跑一趟楚王府,从王府的后厨里拎个厨子进宫,手把手教御厨如何做菜,问题这不就解决了。」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郑春和匆匆出了殿,没等多久,便有年轻的宦官端了几样点心酥糕进来,摆在赵孝骞面前。

赵孝骞嘴角一勾,让郑春和服侍自己真是最正确的决定,他什麽都不必操心,郑春和自然会把他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真的非常省心省力。

…………

第二天一早,大约刚卯时,天还蒙蒙亮,赵孝骞便被郑春和叫醒了。

皇帝要早朝了。

早朝不是日常,若是重大事件,朝会每隔两日或三日才有一回,每个帝王的习惯不同,勤勉程度也不同,故而举行朝会的时间间隔也不同。

赵孝骞比别的帝王更懒,他比任何人都不想上朝,可是没办法,自己刚刚登基,大宋百废待兴,需要他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太紧迫了。

打着呵欠懒洋洋地伸长了胳膊,任由郑春和亲自帮他穿戴皇帝冕服。

十二垂旒的帝冠没戴,那玩意儿太沉,好几斤重,只有在重大且正式的场合才会戴在头上。

而且戴这玩意儿最好别在户外,它大部分是金属打造,户外容易遭雷劈。

寻常的日子里,皇帝上朝通常跟臣子一样,戴的是双长翅帽。

这东西就比较轻便了,而且赵孝骞戴了好几年,早已习惯。

睡眼惺忪地进了大庆殿,赵孝骞忍住打呵欠的冲动,努力打起精神,环视殿内群臣。

简单的君臣见礼后,章惇便开始奏事。

所奏之事大多是大宋境内经常发生的,比如某地洪涝,地方官府请求朝廷拨付钱粮赈灾。

某地官员调任,某地禁军移防换将,某邻国边民与大宋边民因水源牧草等原因发生冲突等等。

其实章惇所奏之事,大多被政事堂处理过了,奏上朝会只是为了彰显皇帝的权威,树立皇帝的威信。

赵孝骞自然也不会多事,这些都不算什麽大事,政事堂既然解决了,他便不多说什麽。

章惇奏事之后,朝班里有人站了出来,一脸正义地大声禀奏。

不出赵孝骞所料,出来的是御史,耍嘴皮子的。

参劾的也不是别人,正是赵孝骞这位大宋皇帝,御史指责他昨日在登基大典上表现失矩,破坏仪式,不重视自古帝王遵循的礼制,请官家及时自省,勿复再犯。

赵孝骞安静地听着,脸上甚至不得不露出嘉勉的微笑。

没办法,话再难听,皇帝也要营造出「纳谏如流」的人设,这才算是臣民眼中的好皇帝,有为的君主。

这职业也只有脾气好,城府深的人才能做。

当然,皇帝也可以选择不听,甚至脾气上来了一刀剁了这耍嘴皮子的,不过他的名声从此可就臭大街了,朝野私下议论一定没好话。

赵孝骞不想自找麻烦,不如忍下这口气,让这耍嘴皮子的说个痛快。

幸好扫兴的人不多,关于赵孝骞昨日登基大典上的表现,也只是寥寥几人出来参劾劝谏,用辞还算温和。

其他的朝臣情商就高多了,至少没人选在新君开朝会的第一天给官家找不痛快。

官家的脾气,群臣还在摸索之中,这麽急不可待地把官家当副本大BOSS刷,你确定不会被BOSS反杀,掉一地装备?

等几名御史说完,赵孝骞点头:「知道啦知道啦,等下次朕登基时,一定表现好一点,保证不搅和。」

殿内群臣皆愕然。

你要不要听听你说了什麽?

都已经是皇帝了,为何说话仍如当年的纨絝世子一样,满满的混帐味道。

停顿片刻,赵孝骞道:「鸿胪寺卿何在?」

一名中年官员站出朝班,道:「臣在。」

「昨日登基大典上,朕与辽夏两国使臣说的话,你与两位使臣落实一下,昨日的话朕不是随口说的,让辽夏两国国主尽快拿个章程,大宋曾经付出去的岁币必须给朕送回来。」

朝班内,几名朝臣顿时露出不满之色,身躯动了一下。

赵孝骞却果断地道:「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劝谏。岁币是小事,洗刷大宋曾经的耻辱才是真,如今的大宋已有了实力和地位,拿回曾经屈辱送出去的东西,就是这样。」

见赵孝骞如此坚持,群臣也就不再说话。

对大宋来说毕竟不是坏事,若辽夏两国果真还回岁币,天下士子百姓定然欢欣鼓舞,此举对巩固皇权,树立朝廷威严都是极有利的。

此事议过,殿内一时无人说话,赵孝骞正要宣布散朝,却见一名朝臣站了出来,大声道:「臣,户部侍郎曾晨,有事奏。」

赵孝骞点头:「奏来。」

曾晨躬着身子,语气突然带着几分欣喜和激动,道:「昨日臣闻应天知府上表……」

「言称四日之前的亥时一刻,应天府城东北二十里外有天降祥瑞,时已天黑,却见天空有异彩霞光,方圆十里皆可见,此祥瑞意喻圣人登基,天下大吉!」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群臣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曾晨。

赵孝骞也惊呆了,怔怔地盯着曾晨,半晌没说话。

渐渐地,赵孝骞抿紧了唇,面无表情地朝章惇投去一记冰冷的眼神。

章惇被他这记眼神盯得浑身发毛,脸色渐渐铁青。

良久,赵孝骞嘴角一勾:「天降祥瑞?呵呵,好兆头。」

曾晨垂着头,没看到赵孝骞的表情,更没听出赵孝骞语气里的冰冷,神情居然有些得意地道:「是的,应天知府上表献瑞,臣不敢耽误,更为天下苍生贺,官家即位,天命所归,此诚大宋兆民之幸也。」

赵孝骞坐在龙椅上没吱声。

殿内群臣自然有人看清了赵孝骞的脸色,有些意外于他的淡漠。

天降祥瑞,多麽喜庆的大事,换了别的皇帝,只怕高兴得嘴都咧不拢了,为何官家却好像不是很高兴?

群臣面面相觑之时,章惇突然道:「禀官家,臣有事奏。」

赵孝骞淡淡地道:「说。」

「自多日前,确立官家为大宋新君后,政事堂前后共计收到各地官员表奏。」

「其中称其治下出现祥瑞者,计二十五人,这些祥瑞有些是天降异彩,有些是猎户发现山林有异兽麒麟,也有声称看到天上的彩凤,各种祥瑞不一而足……」

赵孝骞嗯了一声,自嘲般一笑:「二十五名官员皆称治下现祥瑞,看来朕的即位,果真是天命所归?」

此刻殿内群臣哪怕是傻子,也都听出赵孝骞的语气不对了。

这根本不是喜闻祥瑞的语气。

「子厚先生,政事堂收到的二十五道祥瑞奏表,朕想知道你们是如何处置的。」赵孝骞道。

章惇垂睑淡漠地道:「臣与同僚商议后,决定压下这些奏表。」

赵孝骞好奇道:「你不信祥瑞这回事?」

章惇淡淡地道:「官家不信,臣自然也不信。」

「臣更觉得,往后再有地方官员擅称祥瑞者,当治罪贬谪,以儆效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