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867章 分权架构

世子稳重点 第867章 分权架构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1:15 来源:源1

第867章分权架构

父子好好聊着天,老爹冷不丁狠狠扇了赵明诚一记耳光,赵明诚人都懵了。

挨了耳光后,赵明诚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吸了吸鼻子,他在琢磨是不是老爹今日喝大了,失去理智了。

没闻到酒味儿,但脸颊仍火辣辣地痛。

赵明诚今日本就满腹委屈伤心,回到家又被父亲扇了一记,此刻愈发悲愤了。

「父亲,孩儿究竟做错了什麽?」赵明诚哭得像找爹要钱的依萍。

赵挺之却气得浑身直颤,指着赵明诚颤颤巍巍:「逆子,逆子!你惹了天大的祸,我赵家休矣!」

赵明诚不服道:「孩儿到底惹了什麽祸?」

赵挺之怒道:「赵子安,赵子安……你不知赵子安是谁吗?」

「孩儿不知!」

「整个汴京城,叫赵子安的只有一人,『子安』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表字!」赵挺之双目通红,盯着赵明诚一字一字缓缓道:「当今天子,名叫『赵孝骞』,字『子安』!」

「孽畜,你现在知道了?你……你竟敢跟天子抢女人,是嫌我全家活得太久了?」

赵明诚两眼睁大,脑子嗡嗡作响,瞬间失聪,耳中仍回荡着他父亲的话。

赵孝骞,赵子安……

他……竟是当今天子?

所以,今日自己到底做了什麽?为了李清照,他竟跟天子争风吃醋,而且说话还很不客气,又是得瑟自己国子监太学生的身份,又是炫耀明年参加科举,即将做官,最后好像还嘲讽他钓鱼空军……

一个人闯祸,怎能大到如此地步!这岂止是作死,简直是作大死,肩上扛着户口本上全家老小的名字,在刀尖上疯狂蹦迪……

此刻当赵明诚惊觉自己究竟干了什麽之后,脸色已比死人还白。

嘴角仿佛中风似的狠狠抽搐了几下,赵明诚似哭又似笑,情绪已在崩溃的边缘。

「我,居然跟当今天子抢女人……」赵明诚双目无神,喃喃自语。

见儿子此刻露出疯癫之色,赵挺之咬了咬牙,又狠狠一记耳光扇了过去。

啪的一声脆响,脸上火辣辣的痛觉,终于将崩溃边缘的赵明诚唤了回来。

「逆子,你赶紧跟老夫说,今日你与官家到底说了什麽,做了什麽,可有对官家不敬,一字不漏全部告诉老夫!事关赵家全族性命,你一个字都不许欺瞒!」赵挺之神情凶狠地道。

赵明诚浑身止不住地颤抖,努力维持语气正常道:「孩儿今日是在汴河边见到的官家,他正与李姑娘一起……垂钓,他的身边有很多护卫,应是禁军诸班直之属……」

「孩儿当时心中嫉恨,上前与李姑娘寒暄,李姑娘不太搭理孩儿,于是我便将矛头对准了……官家。」

赵挺之双腿发软,差点滑下椅子。

「矛头」对准官家……

好小众的词儿!

此时心脏都快跳出喉咙眼儿了,赵挺之颤声道:「然后呢?你对官家说了什麽?可有不敬?」

赵明诚艰难地咽了口口水,哭丧着脸道:「孩儿……故意提起自己是国子监太学生,还说明年参加科举,必能高中……」

赵挺之双目喷火,咬着牙道:「然后呢?」

「然后孩儿见官家的鱼篓里空无一物,孩儿好像……嘲笑了官家,父亲,孩儿当时是真不知道他竟然是……」

「闭嘴!然后呢?」

「然后,李姑娘站出来,为维护官家与我争吵,她拿出南唐李嘉明的诗『凡鱼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又例举我朝宰相丁谓的诗『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

赵挺之深吸了口气:「李家姑娘好才情,这等情况下,居然有如此急智维护官家的颜面,更能将前人诗句信手拈来,应情应景,明诚,她今日救了你一命。」

赵明诚仍有些懵懂:「她救了我?」

赵挺之冷哼道:「若不是她急中生智,例举前人诗句维护官家颜面,今日你当面如此讥讽官家,他若心生不满,事后算帐,咱们父子祸福难料。」

「李家姑娘说的那两句诗,不仅让官家挽回了面子,还迎合了官家的志向,钓不上鱼的坏事,在她嘴里变成了好事,官家兴许不会太跟你一般计较了……」

赵明诚苍白的脸色终于恢复了几分人样儿,急切道:「如此说来,咱家没事了?」

赵挺之冷笑:「没事?祸从口出的道理你不懂吗?你非孩童,说出来的话是要承担责任的,官家当时虽不跟你计较,但这件事他肯定会记住。」

「老夫是中书舍人,是天子近臣,他若记住了你,也就记住了老夫,从此以后,我的前程恐怕……」

父子俩的脸色渐渐黯淡下来。

赵挺之看着儿子,恨得牙痒痒。

无端端的祸从天降,大好的前程都蒙了尘,在这个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有时候简单一句话,就能断送自己甚至全家几代人的未来。

见父亲脸色灰败,赵明诚隐约也明白,这件事怕不是那麽轻易就揭过去的,肯定对自家有影响。

于是赵明诚的表情愈发绝望了。

此时的他,根本已无心再惦记李清照了,跟父亲和自己的前程比起来,区区儿女情长算什麽?

只恨自己今日犯了蠢,被嫉妒冲昏了头脑,这才给全家惹了祸,赵明诚恨不得狠狠扇自己几记耳光。

「父亲,此事可还能补救?孩儿什麽都愿意付出,只要能保住父亲的前程……」赵明诚哭丧着脸道。

赵挺之这时已冷静下来了。

祸事呢,自然算是祸事的,但大宋历来有善待士大夫的传统,今日儿子与官家的冲突算不上太激烈。

官家心中有宇宙天地,目光所至,皆是开疆拓土,勤勉治国,对赵明诚这样的小人物,兴许是不会太小气的。

倒也不是气量大小的问题,问题是……他赵明诚算老几?官家那麽大的人物,根本都不屑搭理他,这种小小的冲突,官家回头多看他一眼都算他输。

咬了咬牙,赵挺之突然起身,拽住了赵明诚的胳膊,狠狠往外一带。

「走,让府里备下重礼,你跟老夫去李格非府上,今晚一定要见到他们父女,你给她磕头赔罪,尤其是争取李家姑娘的原谅,请她务必在官家面前解释求情!」

…………

政事堂仍旧每日朝会,赵孝骞仍旧每日参加。

这两日的朝会,新政如何修正已不是问题的重点了,政事堂的宰相们心思根本没在这上面。

众人讨论的,是关于监察府设立的问题。

这是赵孝骞筹谋已久后提出的。

皇帝深思熟虑说出来的话,无论对错,朝臣们是一定要执行的。

尽管反对的人很多,包括政事堂的几位宰相也都反对,可赵孝骞的态度很坚决,必须执行下去。

政权,兵权,监察权,三权分立,这才是成熟完善的朝廷架构。

这个架构如果后代不妄做改变的话,社稷基业必能数百年延续下去。

赵孝骞如今在做的事,是为大宋江山夯下坚实的基础,从架构到律法,皆是如此。

相比之下,新政条款的修正,反而已是次要了。

朝廷加强了监察权,地方官员歪曲新政的可能性会小很多,看似尖锐的矛盾,到时候自然会化解。官员们许多偷偷摸摸捞钱的手段,那时也不会轻易敢伸手了。

所以,朝廷设立监察府,势在必行,而且宜当速行。

「监察府的组成,大致由御史台和皇城司所属充任,日后再行增减调换。」

赵孝骞的语速比较缓慢,在座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狐狸,他必须要让每个人都能听到,并且能听懂。

「监察府的官员不会长期担任,原则上每三年轮换,不仅轮换地方,也轮换官职,监察期间的大小事件,朝廷必须长期存档,以备日后清算。」

「也就是说,谁在监察时故意隐瞒包庇,假公济私等,朝廷保留追究的权力,不管过去了多少年,不管你致仕告老了多少年,一旦事情揪出来,都要拿问治罪,不要以为告老还乡就没事了。」

赵孝骞的语气缓慢且冷漠。

活了两辈子,他太清楚官员的德行了,人坐在这个位置上,手里有了偌大的权力,谁都会动歪心思的。

如果科技够发达,赵孝骞都恨不得给每个官员随身佩戴执法记录仪,让他们平日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阳光下,否则一旦没人监管,他们手里的权力就会乱用滥用,各种贪腐,各种以权谋私。

「一个月之内,监察府的主要官员都要到位,监察府的首官可设一人,副官设二人,诸位记住,监察府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

「这个位子上的官员,不宜担任太久,以防与地方官员勾结沆瀣,而且监察官员也需要被监察,这一点由皇城司负责。」

赵孝骞大致说完了监察府的架构后,政事堂内群臣面面相觑,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原本属于政事堂的权力,就这样水灵灵地被分走了,不仅如此,从此以后还要时刻处在被监察的环境下。

在大宋当官儿,越来越不容易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