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74章 清洗官场

世子稳重点 第974章 清洗官场

簡繁轉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5:12 来源:源1

第974章清洗官场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深夜出逃的李淮又给自己加了一条罪,「假传圣旨」。

随着话音落下,应天府北城门上方的箭楼突然亮起了火把,火把照亮了夜空,将箭楼上静立的人的五官照得清晰可见。

韩忠彦穿着官服,一脸平静地站在箭楼上,目光淡漠地俯视着城门甬道前的李淮。

是的,李淮不可能跑掉。

当韩忠彦查清了应天府的帐簿后,便已安排了人手严密监视应天府衙,李淮乔装走出府衙的那一刻,便已落入眼线的监视中。

狄咨魔下前锋营进城,韩忠彦也带着魔下的一千骑队进了城,预知了李淮必从北城门出逃,于是入城后便早早地等在北城门上方的箭楼里。

这叫守株待兔,也叫请君入瓮。

李淮抬头看到韩忠彦的那一刹,不仅心都凉了,人也凉了。

极度的惶恐与绝望,令他浑身失去了力气,无力地瘫软在地,努力想站起来往城里跑,却发现怎麽都生不出力气。

四周的火把快速移动,不知不觉间,李淮已被禁军团团包围。

韩忠彦走下城楼,站在他面前,目光依旧淡漠,仿佛看看一个即将埋进坟堆里的死人。

「李淮,你的事发了,官家有旨,将你押解回京,明正典刑。」韩忠彦淡淡地道。

李淮惶恐地摇头:「我,我———我是清白的,韩大夫不可构陷我!」

韩忠彦冷笑:「你已犯下滔天大罪,不配说『清白』二字,李淮,监察府和皇城司已掌握了铁证,你跑不了了。」

李淮已说不出话,再多的辩解此刻都显得苍白,他很清楚自己做过什麽,也清楚自己即将面临的下场。

然而韩忠彦并没有放过他,而是淡淡地吩咐道:「来人,速去李淮的府邸,将他的父母妻儿全部拿问。」

李淮回过神,目大怒道:「韩忠彦,我父母妻儿无罪,为何拿他们?」

韩忠彦缓缓走到他面前,盯着他的眼睛冷冷道:「李淮,你挑起民变,犯下的不仅是死罪,还是夷三族的死罪,官儿当得这麽大,朝廷律法都不知麽?」

这一刻,李淮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精气神,无力瘫坐在地上,呆片刻后,突然仰天豪陶大哭起来。

韩忠彦的目光毫无怜悯,只是皱眉挥了挥手:「押下去。」

狄咨魔下前锋营入城,今夜的应天府掀起了惊涛孩浪。

禁军将士大索全城,按图索骥,俨然如关门打狗,将所有涉案的应天府官员悉数拿获。

南京留守府的通判,推官,主簿,还有南京提举司,提刑司,转运司等诸官员,一个不漏全部落网。

与此同时,韩忠彦还下令分出一部分禁军出城,分赴应天府辖下七县,将七县的知县,县丞,县尉等一众官吏也拿下。

大宋南京的官场几乎被一锅端,这场声势浩大的抓捕行动整整持续了两日。

两天的时间,消息已传到汴京,朝臣震惊,不知其故,有些不明真相的御史当即上疏谏止。

毕竟赵孝骞的动作实在太大了,整个南京官场全部被清洗,大宋立国以来,没有哪个皇帝这麽千过。

应天府的行政都陷入了瘫痪,官儿都被抓乾净了,根本没人做事。

赵孝骞并不在意,大宋这个朝代别的不多,唯独官儿最多。

天下的寄禄官已达到一万多人,就是那种光领俸禄不干活的人,不知多少寄禄官对实权的位置虎视耽耽。

清洗整个南京官场并不会导致太恶劣的后果,相比之下,让这些贪官恶官留在位置上,才是对大宋社稷最大的损害。

应天府大小官员悉数被拿,押解回京,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审问和清算。

南京官场当然不可能全部是坏人,这一点需要三法司和皇城司审过之后才能辨别。

有些清白的,不愿同流合污的官员最终会被释放,官复原职,前提是他真没干过亏心事。

不仅如此,这场风暴牵扯的不仅是官场,同时也包括民间的豪强地主和商贾。

南京官场上的官商勾结现象很严重,官员全数落马后,接下来就该轮到民间的豪强地主了。

一件坏事的发生,其实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换个角度看,它可能是一个扭转局势的机会。

当南京的官场和民间豪强被清洗过之后,朝廷的新政反而更容易推行下去。

因为地方上基本已经没有阻碍了,那些能阻碍朝廷新政的人,已经全部进了大牢,而没有进大牢的人,被朝廷的雷霆行动深深震住,根本不敢再与朝廷对抗,无论心里愿不愿意,他们只能选择服从。

犯官在押解回京的路上,汴京东大街外的一座简陋民宅内,赵孝骞微服出现在破旧的大门外。

这间民宅显得很破败,多年未修过了,门前站着数十名魁梧汉子,这些汉子神情冷峻,眼神警惕,一看便知出自禁军。

赵孝骞走进民宅内,看着里面仅有两进的小院,东西厢房上的瓦片都有些坏掉了,也不知下雨天屋子里漏多少雨。

赵孝骞站在小小的院子里,看着院子西南角种的一株桃树,悠悠地叹了口气。

「这也太简朴了些,刘泽宁当这个官儿是真穷啊—」赵孝骞喃喃道。

这世上大多数人做官只为求财,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官是真心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事的。

刘泽宁便是其中之一。

只可惜这样清廉的官儿,大宋实在是太少了,说是凤毛麟角也不为过。

没错,这里是刘泽宁的府邸。

昨晚赵孝骞便收到了皇城司赵歙的禀奏,她已将刘泽宁带回汴京了,正安置在他自家的府邸里养病。

下邑民变,刘泽宁逃出生天,但他生了一场大病,几乎快死在山神庙里,幸好赵歙及皇城司属下来得及时,才把他从阎王殿里捞出来。

今日一大早,赵孝骞便来到刘泽宁的府邸,他想看看这位素未谋面的忠臣。

刘泽宁躺在后院北厢房里,赵孝骞走进屋子,见里面有两位妇人正在他的床榻前心疼地抹泪,其中一位是老妇,另一位显得比较年轻。

赵晓掐一看便知,这两位应该是刘泽宁的老娘和妻子了。

刘泽宁脸色苍白地躺在床榻上,他的嘴唇乾枯,面无血色,眼眶深深凹陷,头发凌乱地披散着,样子很憔悴。

赵孝骞走进屋子,里面的人顿时反应过来,好奇地看着他。

刘泽宁扭头一看,顿时大惊,挣扎看要起身行礼,赵孝骞快步上前,将他按了回去。

「病重之躯,不必见礼,你好好躺下。」赵孝骞柔声道。

刘泽宁感激得眼眶发红:「臣刘泽宁拜见官家。」

听他开口称官家,屋子里的两位妇人也惊了,急忙行礼。

赵孝骞摆了摆手,道:「二位不必多礼,是朕思虑不周,差点害了刘泽宁的性命,是朕的过失,致两位差点失去了儿子和丈夫,朕应该向你们赔礼。」

两位妇人愈发惶恐,连道不敢。

刘泽宁朝二人颌首示意,两位妇人行礼之后,识趣地退出了屋子。

「官家,臣奉监察府之令,巡视南京辖下七县,未曾想下邑县爆发民变,臣须自辩下邑民变非臣挑起,是有人恶意构陷。」

赵孝骞摆了摆手,笑道:「具体情况,朕差不多都知晓了,此事与你无关,皇城司已查清了事实,监察府的韩忠彦也亲赴南京,拿下了相干犯官,包括李淮在内,他们一个都跑不了,你放心。」

刘泽宁顿时长松了口气:「臣谢官家明察秋毫,不枉不纵,还臣以清白。」

接着刘泽宁又道:「臣在应天府辖下七县巡察之后,搜集了一些铁证。」

「应天府官员横行不法,与当地的豪强商贾勾结,残害农户,吞并侵占土地,朝廷的新政在应天府根本没有落实,大宋南京几成不听朝廷宣调的诸侯国,相关证据臣已备妥,可供官家查验。」

赵孝骞嗯了一声,问道:「应天府辖下七县的百姓,日子过得如何?对朝廷和官府如何看?」

刘泽宁叹了口气,道:「官员豪强勾结,大量兼并民间土地,无数百姓沦为失地流民,大部分沦为地主家的佃户。」

「每年辛勤耕种,交上地主的租粮后,根本养不活一家人,需要靠挖野菜,甚至吃树叶才能活下去。」

「百姓太苦了,也因此对朝廷和官府颇多怨之言,臣以为这不能怪百姓,是地方官员和豪强的行径让百姓对朝廷寒了心。」

「下邑县的民变之所以爆发得如此突然,扩散得如此迅速,跟应天府辖下百姓遭受的苦难不无关系,这其中或许是官员豪强暗中挑起民变,但它的迅速扩散,实则是因为朝廷在当地已失了民心。」

赵孝骞神情凝重地点头:「你说的这些,朕已记住了,想要了解真正的民间疾苦,果然必须有人亲身体验,亲眼目睹,刘泽宁,辛苦你了。」

刘泽宁摇头:「臣不辛苦,能让民间的疾苦上达天听,让官家和朝廷对地方做出改变,臣纵死无怨。」

「南京官场已被清洗一空,吏部很快会选拔官员补充到位,地方的豪强地主商贾也有许多人涉案,现在朝廷在南京推行方田均税法,应该阻碍不大了,百姓很快会过上好日子

刘泽宁长舒了口气,终于露出了笑容:「官家圣明,能为官家为大宋效力,臣毕生之幸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