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1913章 金字招牌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第 1913章 金字招牌

簡繁轉換
作者:一灯阑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1 02:37:27 来源:源1

第1913章金字招牌(第1/2页)

段晓棠姿态懒散,问道:“家里都料理清楚了?”

尹金明神色间透露出一丝疲惫却决绝的意味,“昨儿教训了一顿,多少能安生些时日。过两日我就带他们回乡。”

尹金明是营中最早休假的一批将官,他甚至等不及庆功宴的举行,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家中那些混账送回老家“看管”起来。

昨日在邻里间打听了一圈,他立刻就明白,再不把这些惹祸头子送回去,迟早得拖累死他们一家。

听到这儿,段晓棠就明白,尹金明只要下定决心就不会被虚无缥缈地孝道绑架。怪只怪尹家从前做事太绝,没给他留下一点温情做念想。

只提点一句,“你往后多想想武将军吧!”

同样是和亲戚干架,武俊江的处境竟然还比尹金明强些。

毕竟他的翅膀硬了,找茬的都是同辈,好些还是泼出去的水。岳家和妻子都立得住,他缩头乌龟似的往军营里一躲,旁人就拿他无可奈何。

换到尹家,尹金明一退,晁瑜英娘仨就得被人吃干抹净。

武家的家事在南衙是众所周知的乐子,即便是位于边缘的尹家夫妻也是知之甚详。只要舍得一身剐,再占住一丝理,旁人就拿他没办法了。

尹金明清清嗓子,神色凝重,“将军,关于我家的事情,我还有些想法。”

晁瑜英见状,立刻起身,“我出去看看孩子。”将空间留出来让两人说话。

不熟悉的人离开,段晓棠终于得以安心享用她刚开始动筷的早餐。

“刚放凉的绿豆沙,要不要来点?”

尹金明倒是很适应这种边吃边聊的氛围,哪怕说的是要命的大事也是如此,至少能显得轻松些。

“要。”

段晓棠朝门外喊道:“拿副空碗勺进来。”

随后,指了指被当作临时冰箱的冰盆,“你自己舀吧。”只可惜冰块送来得有些迟,没能冰得太透。

尹金明从前没吃过冰食,今天也算沾光了。但心底只觉得他家主将在休假的日子里,生活方式实在不太养生。

殊不知段晓棠以前就是生冷麻辣不忌,之所以被迫养生几年,完全是因为没条件。

美食就绪,段晓棠手里的勺子轻轻搅动碗中的绿豆沙,终于切入正题,“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尹金明:“张娘子的主意好是好,可我还想再加一重。”

“我远在长安鞭长莫及,即便用仕途前程让族中偏向于我,能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他们毕竟长期在老家……”

他口中的“他们”,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人与人之间的情分都是相处出来的,尹金明长期在长安任职,哪怕书信频繁,终究还是隔了一层。

尹金明好歹也算是挤进了官场,听闻过不少官员的族亲在老家仗着家中有人做官而胡作非为的事情。

他若是想走得更高更远,就不能被亲人拖累。他背景单薄,无族人姻亲帮扶,可经不起任何摧折。

所以尹金明还得给自己再上一重保险,“我听开德说,祝娘子在武功开办了一个小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13章金字招牌(第2/2页)

打得旗号是回馈乡里,尹金明私下揣摩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略微琢磨出几分意思,虽然不曾参透全部奥义,但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兴族学,人读了书就对前途有更大的期望。那他作为尹家官职最高的人,对族人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炫耀的旗号了。

更何况,这些年在右武卫的熏陶下,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话: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人读了书,就不会像过去那般浑浑噩噩,不辨是非。对于某些明显有失偏颇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再只是作为旁观者指指点点。

段晓棠不得不佩服尹金明举一反三的能力,只问一句话,“你的俸禄够吗?”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尹金明的心坎上,他家算是负累小的,但对长安进学的花销依旧有直观的认识。

直言道:“我家有钱。”

“这次回去我打算分家,分得的资产当做蒙学的启动资金,族中再出一部分,应当就够了。”

尹父在世的时候当然不好分家,但尹金明实在不想再和这一家子搅合在一起。打着兴学助教的名义,应该能够办成此事。

况且尹氏家族比两个李子村都要有钱,四舍五入尹金明算是空手套白狼,不需要额外出多少钱帛,就将族中现在、将来兴旺的人家和自己牢牢地绑在一起。

尹金明没想着一蹴而就,只打算从蒙学开始,将来是否升级且看情况而定。

尹金明小时候是否有意被亲父和继母虐待,这种事很难评判,毕竟时下流行的是棍棒教育。

但尹金明明明有资质、有意愿读书,尹家也有能力供,却不让他继续读下去。这种做法在段晓棠看来,就是“不公”的实锤了。

段晓棠无意探问尹金明能分得多少资产,掰着手指头算道:“前期投入主要有三大块,学舍、老师的束脩,还有就是书籍笔墨。”

尹金明显然是仔细盘算过此事,胸有成竹地说道:“屋舍是现成的。”不用说,这又是他即将分家分来的。

“开德家中孩子读书,都是互相传看誊写,准备一套书籍足矣。蒙学学童读书犯不着浪费笔墨,用沙盘就行。”右武卫就是这么学的,他对此十分清楚。

算下来,尹金明前期需要承担的仅有老师的束脩,对他而言,还算承受得住。

真正的考验在往后,万一真出了几个有天赋的学子,他就得考虑是否提升资助的等级,那才是真正的两脚吞金兽、无底洞。

对古往今来的家长来说,孩子太有天赋和没天赋都令人头疼,不上不下也同样让人操心。

养儿九十九,常怀百岁忧。少数没心肝的除外。

段晓棠点头表示认可,“如此一说,确有可行之处。”

转身从炕柜中抽出一本书,递给尹金明,“这是开德老家学堂用的教材,比之《千字文》更易学易懂。”

尹金明首先看到的是套路略显熟悉的书名,再看到作者名字,心底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南山老人,劝学界的金字招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