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1926章 嫡庶之论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第 1926章 嫡庶之论

簡繁轉換
作者:一灯阑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1 02:37:27 来源:源1

第1926章嫡庶之论(第1/2页)

此时此刻,不仅长安城的权贵们在热议此事,就连中层百姓的家庭也是议论纷纷。权贵们关注的是礼数与纲常的微妙平衡,百姓们在意的则是家长里短。

李开德借着给城内送货的空档,匆匆赶回家中。

王翠翠一听见门响,急忙开门,喜极而泣,“儿啊,你可算回来了!”

李开德:“娘,我就回来看一看,待会还得走。”

他的任务非同小可,直接关系到右武卫往后是吃香的还是喝辣的。

王翠翠连忙道:“我这就让你兄弟去宰只羊。”

李开德连忙摆手:“不必了,就吃顿饭的工夫,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正好到饭点,李家顾不得把菜上齐便匆匆开饭。

王翠翠心疼地看着儿子,“你看你都瘦了!”

李开德:“我这是精干,不是瘦。”

四野庄作为种养殖基地,供应可比他们在军营的时候强多了。

想到这儿,李开德起身从自己带回来的行李中翻出一个布袋,递到李四海面前,“爹,这是我搜罗来的种子,本该开春种的,这会种下去,也不知今年能不能收一茬。”

他看四野庄上的各种蔬菜都是轮种,夏天虽然炎热,但总比冬天寒冷要好得多,说不定有点搞头,家里的饭桌也不能总是豆橛子开会呀!

“种法我都简单记下来了,你待会让他们几个认了字的,帮你参谋参谋。”

李四海笑得合不拢嘴,“好,好!”作为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庄稼老把式,他就喜欢这些东西。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尹金明带着一家老小返乡了,院子暂且让刘、李两家帮他看顾着。尹金明临走前还特意登门拜访,向李四海请教小学堂的事情。

另一件事情自然也是避不开的,李家和武家虽然少来往,但在外都是右武卫出身的,谁会在意其中分了左右。

李开德夹菜的手一顿,他在四野庄到底消息闭塞了些。

“我早知道武将军回来会‘闹’事,没想到闹这么大!”

像他们这些关系远的,脑子没那么聪明的,哪里能猜到武俊江会从哪儿下手,还闹这么大。

王翠翠问道:“他嫡母以前是不是对他不好啊?”

在看过尹家的家事后就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嫡母还是后母,毕竟不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靠不住是常理之中,对你好也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嫡母”这个词,王翠翠说来有些拗口。乡下人家能娶上媳妇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敢肖想三妻四妾,根本养不起。

李开德实事求是,“没听说过,不过武将军和他姐姐,就是嫡母生的那一位关系极差,过年都不来往。”

王翠翠秉承着一个女人的朴素想法,“这还不是男人花心,娶了大的又想要小的。这要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就不会闹到这地步。”

一厢情愿地忘了从前见过多少同父同母的姊妹为了一块地、一间屋,甚至一个碗而大打出手。

李开德:“娘,你不知道,武将军不仅是独生子还是老来子。若没他,武老将军连个传宗接代的后人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26章嫡庶之论(第2/2页)

就武家那阴盛阳衰的氛围,过继都不好过继。

王翠翠:“这闹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李开德闷头吃饭,“快了!”

这种事必须快刀斩乱麻,越往后拖麻烦越大。现在只是武家一家的事,往后谁知道有多少人掺和进来。

若不是身负重任,李开德也想亲自去朝会旁观。往后听同僚转述,再精彩的场面也会差了几分味道。

夏季天亮得早,满朝文武终于不用摸黑上朝了。

北征大军休整,将官们可不同,除非特意请假,否则朝会还是要参加的。

今日朝会盛况空前,不管是休假的还是养伤的,只要够资格的都来了。

段晓棠给予八卦一点点微小的尊重,不再是最后一个踩着点到的,但也早不了多少。

一来就站到“半熟”的薛恒面前的队列里,等着验看门籍。

认识本人,薛恒很快就将段晓棠放进去。

段晓棠收起门籍,感激道:“薛八郎,你真是个好人。”

不懂“好人卡”最初意思的薛恒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无奈道:“段将军,我也不是次次都在的。”

他怀疑段晓棠就算住在皇宫门口,也会踩着点到。

时间紧迫,段晓棠没空和薛恒拉关系,比如介绍几位同僚给她认识,让她无论何时进宫都有人脉可用。

今天的朝会出勤率点满,连吴皓一脉的三个小王都出席了。毕竟他们所能仰仗的就是一个“嫡”字,犹以赵王吴淳一系表现最为突出,因为他是“嫡中嫡”。

朝会程式化的开始仪式结束后,连点前戏都没有,满朝文武立刻根据各自的立场,撸起袖子开始各抒己见。

武俊江面无表情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听着某些人一口一个“庶孽”地骂着。

出乎意料的是,陈景同反倒站出来就事论事,“嫡庶有别,嫡为传嗣,庶为旁支。武将军既已传承武老将军基业,那他就是嫡嗣。”

广义说来谁传承家业谁就是“嫡”,不是看从哪个肚子里出来的。他就算是过继的,那也是嫡。

武俊江的身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的生母。

虽然是礼部把事情挑出来的,但却是为了程序正义。对于某些连书都读不明白的蠢货和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别有用心者,陈景同一点面子都不给。

真正与当事人无关,却站出来为武俊江说话的人,竟然是吴融。

“武将军乃国之功臣,狄氏育嗣有功,合该恩赏。念其一片孝心,可酌情越封。”

吴融的话算是真正揭开了火药桶的盖子,谁都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借武俊江的家事撬开一条口子,给他的宝林母亲晋封。

这算是戳中了吴皓一系和卫道士的肺管子,他们从未否认狄秋柳受诰命的资格,但坚持认为她应居于嫡妻蒋氏之后,以此彰显嫡庶之序。

武俊江的请封乱了规矩、顺序,这才是他被人声讨的原因。

礼部将折子打回去,他又原封不动地上了第二份,冥顽不灵、死不悔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