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2016章 好好认识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第 2016章 好好认识

簡繁轉換
作者:一灯阑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4 03:54:18 来源:源1

第2016章好好认识(第1/2页)

李君璠站在春风得意楼门口,眉头拧成个疙瘩,看着身边或坚持或犹豫的几人,实在有些头疼。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要不,我们先回去?”

这话里的倾向性很明显,大约是想劝冯睿达或是王宝琼打退堂鼓。

王宝琼伸手摸了摸自己圆润了不止一圈的脸颊,脸上带着几分笃定,“来都来了!”

轻轻推了推身前的两个小家伙,“正好让安儿、麟儿沾沾文华之气,总比在家疯跑强。”

这话里有多少水分,李君璠心里跟明镜似的。往常他们一家三口来春风得意楼,哪回不是直奔饭桌,何曾正眼瞧过墙壁上题的诗。李弘安年纪小看不懂倒也罢了,他和王宝琼这两个大人……唉,不提也罢。

冯睿达一锤定音,当然,话不怎么好听,“临到头了,当什么缩头乌龟!”

他一个舞刀弄枪的莽夫,都不惧这满墙文字的“软刀子”,旁人还有什么好怕的!

他们一行人的帖子是王玉耶凭本事得来的,同行的除了她一位族妹,就是刚出月子、难得出来放风的王宝琼,其余人,说好听点是“陪同”,说实在点就是“附庸”。

真正承担护卫和照看孩子重任的是李君璠,至于冯睿达,那是他找来给自己解闷的。

顾盼儿在门口迎客,见了王宝琼,老远就笑着打招呼,熟稔得很,“三娘子、明月她们早就到了。”又转身介绍了其他几位女子,礼数周全。

王宝琼四处张望了一圈,问道:“小玉呢?怎么没瞧见他?”

顾盼儿往身后的儿童游乐区一指,“许是在那儿玩呢,这会儿正热闹呢!”

王宝琼笑道:“正好,让安儿他们几个小家伙凑一块去,省得跟着我们碍手碍脚。”往常这几个孩子在一处玩惯了,倒也省心。

顾盼儿被她逗得扑哧一笑,“去吧去吧,那边有人看着呢!”

王玉耶把人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几个女人四处转转,你们自去楼上喝酒说话。”

这“你我”之分,自然是以性别为界。连孩子都有了妥当去处,大人们就更自在了。

李君璠松了口气,连忙揽住冯睿达的肩膀往楼梯走,“刚听伙计说,附近几家酒楼的菜都能送来,我们今天索性都尝个遍!”

这会儿来的客人渐渐多了,女人们未必都扎堆在三楼,反倒三三两两地在各处题诗前驻足。遇上合心意的句子,便停下低声讨论几句,兴致来了,说不定还能唱和上一两句。

她们中许多人,怕是此生头一回踏足坊间酒楼,瞧着楼里的陈设、墙上的诗,眼里满是新鲜。

大堂中间,重金请来的歌姬正伴着乐师吟唱,唱的都是古时才女的名作。待到文会正式开场,她们唱的词,怕是就要换成今日新赋的诗篇了。

王宝琼见识少些,笑道:“听着倒是新鲜。”

王玉耶挽着她的胳膊,眼底带着点神秘,“待会还有更新鲜的呢!”

从远处瞧,这对表妯娌倒比族姐妹更显亲密。关系都是处出来的,她俩隔三差五就见面,既没什么利益争端,性子又合得来,自然越走越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16章好好认识(第2/2页)

至于王玉耶那位族妹,名唤王光照,排行二十九。

王玉耶嫁入冯家时,她还只是个刚会说话、走路的小丫头,彼此实在没多少情谊。大族人家孩子多,亲姊妹之间尚且未必亲密,更何况是隔房的堂亲。

王光照及笄之年特意从并州赶来长安,家里打的什么主意,不言而喻。

王玉耶如今已是嫁出去的女儿,娘家的事插不上嘴,唯有尽一尽王氏女的本分,带着王光照在长安各处露露脸。符合她身份、要求的宴会一时难寻,春风得意楼的文会基调轻松,正好可以散散心。

至于其他的,王玉耶没打算从王光照的婚事里捞什么好处,自然懒得做多余的安排。

这些年,她一旦过得不顺,就忍不住在心里骂当初撮合她婚事的媒人。出门掉坑里、走路被雷劈,那都是基操,哪还有心思掺和别人的姻缘。

王玉耶人情练达,这点“偏心”自然不会摆在明面上。转头拉住王光照的手,指着墙上的题诗道:“这些都是上半年长安才子才女们的手笔,有的确实出类拔萃,有的就纯粹是凑数了,你瞧瞧能有几首入眼的。”

话音一转,“我曾听闻,前些日子长安才女在壁上题诗赞颂千金公主,是在哪一处?”

那时候王宝琼的肚子已经大了,自然没法子亲自前来看热闹,仔细回忆一番,不太确定地说:“听盼儿说,好似在门对面的斜后方。”

王光照顺着她的话望去,轻轻抬手一指,“是在那里吗?”

倒不是她视力多好,实在是那一处的题诗太过整齐,与其他地方或张扬或随意的笔墨比起来,显得格外不同。

王玉耶笑道:“走,我们过去瞧瞧。”

果然,那一面墙前聚集的女子最多,不知她们是在掂量同道的水准,还是在欣赏自己的杰作。

王玉耶遇上一位相熟的娘子,介绍王光照时说“这是我家族妹二十九娘”,轮到王宝琼,便简单一句“表弟妹”带过。

内行人只需看一眼人面对满墙题诗的眼神,便能大致判断出对方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是粗通文墨还是一窍不通。

太原王氏名声在外,王光照自不必多言。轮到王宝琼,那娘子只笑着赞了句,“气色不错。”

王玉耶含笑解释,“她刚出了月子,随我来透透气。”

那位娘子这会倒是真心实意地夸赞,“是个好福气的。”

女人坐月子,说是要好生调养,可真正能养得周全的又有几个?多少人在屋里闷上一个多月,尤其是最难捱的炎夏,出来时往往气血亏空,面容憔悴。王宝琼能有这般红润气色,可见日子过得确实舒心。

王玉耶这才仔细打量那些借吴含生之事、由女子手笔写下的心声,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指着其中一首问道:“这位红袖居士是何人?待会可得好好认识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