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458章 印刷术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第458章 印刷术

簡繁轉換
作者:花开花花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5 03:32:34 来源:源1

第458章印刷术(第1/2页)

果然,说起挣钱丁良瞬间来了兴趣。

正如当初售卖山河醉一般。

虽然丁良的武艺,在杨林督促之下,如今也不算差,但他的心思确实不在习武上面。

这也是马展专门将丁良找来的原因。

下一刻,丁良迫不及待道:

“十二弟你仔细说说?”

简单捋了捋思绪,马展坦然道:

“十一哥,我想让你在大兴城内开一家书店,并在其中售卖纸书。”

“卖书?”

丁良一阵愕然,虽然在杨林培养下,他不是一个文盲,却也称不上一个读书人啊。

马展点点头,语气肯定道:

“没错,就是卖书。”

“什么卖书?”

正在二人对话时,外面又有人影走来,马展和丁良抬头看去,竟是姜松几人同时到了,程咬金和王伯当也同行而至。

方才发出疑问的,正是王伯当。

姜松见到马展,并没有什么顾忌,只是微笑问道:

“马兄这是有好事与我等商议?”

要知道,姜松和马展的关系,与其他人不同,他只把马展当兄弟,而不掺杂其他的利益关系。

所以,就算马展位高权重,威望非凡,姜松也是淡定如初。

对他而言,如果马展当真因为自己身份变化,而目中无人,那他只会选择离开此处,去云游天下,而不会瞻前顾后。

说到底,姜松之所以留在登州府,就是因为他把马展当做至交好友,要是没这个朋友,他早就走了。

所谓功名利禄,对他而言只是浮云。

姜松也不算贪图享乐之辈,虽然他也会和马展青楼听曲,但他可以说是一心向武,是一名真正的武痴。

马展也没有含糊其辞,他点头笑道:

“哈哈,永年兄说的没错。”

至于王伯当和程咬金,他们和马展的关系也算不错,却不可能和姜松一般淡然处之,二人走近之后,便是拱手道:

“见过十二哥(镇国王)。”

马展摆摆手,随意道:

“行了,你们也不必客气,都坐下吧。”

这时候,王伯当才好奇追问道:

“方才十二哥说的纸书是怎么回事?”

在场都是自己人,马展坦然道:

“既然都到了,那我就直说吧,昨晚我和父王议事,提出了科举之法,所谓科举便是向全天下推行,以考试选拔人才……”

马展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想法袒露而出。

如此种种,像丁良、程咬金这等武夫或许难以理解,但王伯当也算是读书人,当他听得马展之言,顿时眼前一亮,说道:

“若真如十二哥所言,能向全天下选拔人才,我大隋必然人才济济,那些寒门子弟,虽有才华却不得用,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王伯当文武双全,出身自然不算差,却也和那些世家大族相去甚远。

不过,在欣喜之后,王伯当也冷静下来,他微微皱眉道:

“只是,如今大隋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若要全面推行科举,恐怕要面临不小的阻力。

再加上世家大族底蕴深厚,最终选拔出来的,恐怕也是以世家之人居多,到时候朝堂上,恐怕为世家把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8章印刷术(第2/2页)

王伯当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也是绝大多数有识之人的共同想法。

然而,在王伯当说完之后,马展却是镇定自若,他从容微笑道:

“伯当你担心的事情,我都知道,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世家大族再根深蒂固,他们又如何与我大隋精锐抗衡?

他们的底气无非是大隋初定,不敢大动干戈,他们就能为所欲为。

可是你觉得,我是这般优柔寡断,让这些世家大族肆意妄为的人吗?

若他们当真不识好歹,不愿遵照朝廷新法,别有用心,那就休怪本王不留余地!”

明明马展的语气很平静,但那阵森然之意,却令众人一惊。

他们幡然醒悟,马展在他们面前是好兄弟,好朋友,但在外面却是威震天下,所向无敌的第一猛将。

这些年来,死在他手下的人不计其数,任何人胆敢与马展为敌,都只有一个结局。

这就是马展的强大。

王伯当恍然,他方才确实觉得,如今大隋方才安稳不久,不好大动干戈。

可是有马展在,纵然有人兴风作浪,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影响。

而后,马展继续说道:

“至于世家根基深厚,要改变此事确实不易,只能循序渐进,所以我才想要卖书,让天下人都有读书的机会。

随着科举推行,必然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只要假以时日,大隋的读书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非某些人独有。”

别说是王伯当了,就连程咬金等不读书的,都被马展的宏大目标惊住。

王伯当沉吟道:

“若能如此,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当今书册价格昂贵,别说是平民百姓了,就算是那些寒门子弟,亦是难以支撑。

想要让所有人都看得起书,此事何其艰难……十二哥莫非已有半分?”

原本王伯当还想再说两句,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在他面前的可是马展啊。

如果马展没有一点把握,怎会突然提起此事,这未免不合情理。

面对王伯当的询问,马展淡然道:

“不错,这就是我方才和十一哥说的纸书了,这纸书与如今的竹书不同,也不需要动手撰写,而是用印刷术刊印。

只要刊印数量够多,成本微乎其微,售卖的价格自然不会太高。到时候,哪怕是寻常百姓,都能轻易买得起书。”

“印刷术?”

王伯当再度一惊,他意识到这是不得了的东西。

要知道,限制读书人数量的一个很重要原因,那就是读书的成本太高了,寻常家庭根本支撑不起。

可要是书籍成本大幅度降低,再有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大隋的读书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且不再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若能将此事做成,马展无疑是万世师表,一代圣王。

当今尚未出现印刷术,王伯当不理解也很正常,马展平静解释道:

“诸位试想,印玺是如何做的,若是将小印换成大印,上面篆刻史书典籍,印成一书需要多少时间,又要多少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