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 第44章 牛郎织女

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 第44章 牛郎织女

簡繁轉換
作者:犹寸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5 02:15:37 来源:源1

第44章牛郎织女(第1/2页)

秦香莲也没有直接做甩手掌柜,把自己写的布庄经营计划书交给纪秦娥,让她结合本土实情化用。

第二日天没亮,秦香莲揭掉门板上贴的招工的告示,就去了县里。他们计划去看看武当县的龙舟赛,再去走访本地市场,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等秦香莲一行人回了家,端午节过完,织宋活力四射地描述着在武当县的三天见闻,纪秦娥则被村里想要进布庄做活的妇人们缠住,此时前来纳夏税的小吏也进了村。

一切忙完,陈年麦驾车带着纪秦娥离开秦家去往布庄。

纪秦娥打算教会愿意跟着她一起住在布庄的舅娘们表姊妹们织锦,至于其余村民,她暂时只收她们的布,招村民做正式工的事待布庄走上正轨再说。

至于陈年麦,他在家收布送到镇上布庄售卖,夫妻俩一人看一头,而因他年纪还太小,在家何氏也让他先和秦娥分床睡。

这一点,三日回门的时候,纪秦娥就叫田樱桃知道了,她一时开心也不是,不开心也不是,心情复杂得很。

至于镇上,荒年的人力廉价极了,价格既然不贵,纪秦娥更不急着招揽,等客人趋于稳定再谈,她更愿意用本地人,村里的总惦记着回家。

田樱桃目送着纪秦娥离开,就像当年目送着秦珍珠离开那样,她恨自己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女人,这样贫穷这样没本事的女人,才让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都遭这许多罪。

纪秦娥说:“姥姥,我求了秦娘子,全武当县她再找不到我这样的织娘,秦娘子见了我的手艺就愿意把布庄交给我,但光这样还不够,她不会信赖我,我也不安,于是我又对陈年麦哭了一哭,嫁给他是我愿意的。”

她嫁给陈年麦真是愿意的吗?

当外孙女和外孙女婿站在一块的时候,谁能说一声般配呢?谁也不能,明珠与瓦砾一般。

田樱桃的老眼里充满了自责与悔恨,秦俭拉了拉她的胳膊:“回家吧。”

田樱桃看过去,秦俭的眼神里全没有那些情绪,他像一个木头人,木头一样无情的人,但却不是一个坏人,这让她恨他怪他都不能够。

她只能默默接受她那仙女一般的外孙女配了个牛郎外孙女婿。

秦香莲也将弟弟弟妹送出了门才回去,齐婶子和她一起,把她拉回家悄悄问:“外头交给她你怎么放心的?”

秦香莲答:“如何不放心呢,再没有比她更适合的。地契织机是我的,其余都是她嫁妆里出的,没找我要钱,她只要我同意让她经营布庄。”

聘礼嫁妆,都是她的,家里娶这个媳妇,除了办酒席,没花到一分钱。秦香莲都感叹于她勇气可嘉,和当初的秦香莲一样,认准的便不惜一切,她难免更加同情且信赖三分。

再者是,布庄本就是呆滞着的,赚不到钱的,她拿去若赚钱便好,不赚钱也无所谓。田樱桃都是本村人,她千辛万苦地走到这里找到姥姥,不可能再卷着布跑路的。

齐婶子回忆起纪秦娥的模样,道:“我也愿意相信那小女娘不是那样的人,可你也给得太果断了些。”

齐婶子的担心不无道理,秦香莲拍了拍她的手,其实,看人准不准倒次要,最重要的是,她不惧赔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4章牛郎织女(第2/2页)

秦香莲心想,她这个小地主知足常乐,不羡慕锦衣玉食,也用不着宝马香车,如今资产可观,哪里用得着开布庄,只管守着田地躺平就是。

偏还有俩孩子要养,未来还有桩待解的祸事。并且与大家相处久了,生出些许感情,让她想要扶贫罢了。

前几日收税,当着收税的吏员的面不好说什么,多少人家背地哭骂,就是陈老娘,没让她掏钱,也心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听说周边旱情厉害的州府,今年已经免了夏税,他们这样中不溜的才最可怜,徘徊在饥荒的边缘。就算不是灾年,如今农民也普遍是如此光景,既吃不饱也饿不死,勒紧腰带过上一年又一年。

秦香莲对齐婶子道:“你没见着那嫁衣,现绣的,才三日功夫就活灵活现。她还会双面绣和缂丝,家里有把她送给我的扇子,双面绣的花鸟扇面,巧夺天工,回头拿你看看。”

齐婶子诧异:“这样好的手艺?”

秦香莲点头:“武当县里,会使大花楼织机的织娘,月例一贯起,缂丝更是一寸缂丝一寸金,按寸起价,更不提像她这般全能的了。”

不仅在织坊里能独当一面,在外还能当个掌柜的。那日对上她,大谈利益交换,将她说得心动不已,可到底她还有良心,陈年麦是个好孩子。

齐婶子安了心,又详问一通布庄如何收布的事情,秦香莲一一回复了,才告了辞往家走。

快走到家前,被姜姑姥喊住了:“香莲,你这会儿可有空?”

姜姑姥四处张望一脸做贼般的表情,秦香莲走近前:“这会儿不忙,姑姥有何事?”

姜姑姥是个矮小的驼背老人,身形几乎像个问号,被生活和孩子彻底压弯了腰,夜里躺着都平不了,她扯着秦香莲的袖子,把人带到了自己屋子里。

家里盖的瓦房,她的屋子却是院子一角的茅草泥房,也是又矮又小,秦香莲一开始还以为那是给她家的牲畜住的,结果一进去,门边的墙垒起半人高的鸡窝,上头俩草窝里还有个刚下蛋的母鸡受了惊,咯咯哒地往外飞。

再打眼往里看,三面墙,巴掌大的一扇窗,一张小床,一张矮柜,和大木桩子当成的一个小凳子,只边角日渐被磨平了,看得出来常坐,凳子旁边还有一个脚踏的纺车。

这还真是牲畜和人住一起的屋子,一进来就有股鸡味,许是打扫得勤,夯土地面和鸡窝都是干净的,可这味道怎么也散不掉。

还好姜姑姥矮小驼背,不仰头看不见秦香莲的神情,否则就能看到她皱得能夹死蚊子的眉毛,几次三番想展平都怎么也展不平。

姜姑姥从柜子里掏出一封信:“我人老了,看不清字,你给我念念。”

姜姑姥眯着眼拿着信纸看了又看,才把手中泛黄的纸张递给秦香莲,秦香莲接过来正看,听到姜姑姥在絮叨。

“张道长从武当县回来,带回来的,说是我女给我的信,我女十多年没来信了,我只顾着欢喜,竟忘记自己这双眼认不了字。”

打开信的秦香莲倒希望认不了字的人是她,这样一封信,如何能开口和眼前的老人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