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官场:扶摇直上 > 第185章 项目花落谁家?

官场:扶摇直上 第185章 项目花落谁家?

簡繁轉換
作者:青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08 01:53:10 来源:源1

“前年,兴和县升格为海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县医院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市医院。

时任海州市副市长孙明向市里提出,要将原县医院规模扩大、资质升级。

由原来的县级二甲医院升为市级三甲医院。

同时,由时任市长赵毅鸣牵头,引入华中省人民医院,将市医院全面托管给省人医。

为此,市财政为项目增加拨款10亿元,项目设施建设重新设计,全面升级。

此外,海州市财政也支援了我们2亿元,用于市医院的建设。

由于市医院资质提升,我们遣散了一部分早前招聘的医护人员。

为此,市财政共计花费补偿金895万。

在市医院加大建设一年后,时任市长赵毅鸣再次提出,要引入一家第三方资本。”

说到这里,姚玉华看了一眼陈向东,那时候他已经到赵毅鸣身边担任秘书了。

“对于这件事,陈副市长应该比较清楚吧?”

陈向东点头答道:“是,这是我到赵毅鸣身边当秘书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

不过当时赵毅鸣对我并不信任,而且这些工作本来就该是由时任孙副市长负责。

所以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其实我也不是那么清楚。”

姚玉华没有对陈向东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继续往下介绍。

毕竟现在在座的一大半班子成员都是新上来的,对这个项目了解不多。

别说他们了,就连方书记对项目的了解都不如姚玉华细致。

书记管帽子,市长管经济。

如果不是项目出了大问题,其实方书记是不会过多插手市里的这些项目工程的。

“这个第三方资本,不是别的,正是我们本地的星耀集团。

星耀集团为了市医院项目,大手笔注入6.8亿资金。

有了星耀集团的注资,市里解决了5个多亿的债务。

为了回报星耀集团,市政府将医院的非核心医疗收入和运营都交给了对方。”

这件事陈向东还记得,当时兴和市搞了一个盛大的签约仪式。

时任翟市长和章黎明一起签的合同。

赵毅鸣也带着陈向东一起出席了。

“对于这项约定,省人医提出强烈抗议。

由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谈判最终破裂,托管合作也终止了。

由于托管合作的终止,市医院的资质定级工作出现一定偏差。

还是有着方书记的努力,咱们没有定到二甲,好歹定了一个三乙。

这跟原定的三甲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对此,医护人员那边的意见很大,已经多次联名给市卫生局写信……”

姚玉华洋洋洒洒说了一通,最后提到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自然是要尽快将医院建设完成,尽早开业。

其次,就是要处理好医护人员那边的工作。

说白了,市医院项目其实早就该好好解决了的。

只不过因为新一届班子刚上来,对情况还不够了解。

等到了解过后,又觉得项目棘手,一个个都不想管。

等到现在,医护人员那边的问题没法再压制了,姚玉华也有意将问题解决掉。

这才有了今天的会议。

姚玉华说完之后,接替焦显龙位置的邓道军接话道:

“姚市长介绍了项目情况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来说一下项目中存在的难题吧。

首先第一个,自然要说一说星耀集团。

章黎明被捕,星耀集团也由于债务问题,不得不宣告破产。

其旗下的医疗公司也同样申请了破产清算。

早前约定好的6.8亿资金,目前市里只收到了两期共计2.6亿。

余下的4.2亿由于星耀医疗的破产清算,已经不可能再收回来了。”

如果赵毅鸣还在,邓道军肯定要提一提他。

毕竟引入星耀医疗,可是赵毅鸣一手促成的。

但是现在人不在了,说什么也白搭。

不过邓道军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陈向东的方向,这才继续往下道:

“第二个难点,自然是说服医护人员的问题。

本来这些签约的医护人员都是冲着三甲医院、省人医的牌子来的。

当时招聘的标准也全部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聘用,劳动合同约定的薪资标准也是如此。

现在和省人医的合作破灭,三甲医院的资质也无法达到。

这些医护人员意见自然很大。

失去排面还好说,主要是薪资水平方面,双方存在较大认知差距。

市卫生局已经召集医护人员开过一次会了,很遗憾,双方没能达成一致。

目前我这边收到市卫生局提交的方案,一是愿意留下的,一次性给一笔补助。

按照不同的级别,补助标准在8千到3.5万不等。

第二是不愿意留下的,我们会给到n 1基本工资经济补偿金。

如果以上两条都不接受,又不来上班的,我们会按照合同约定,向员工追讨违约金。

对于这份方案,医护人员那边的接受意愿不高。

要想说服他们,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邓道军说完后,方书记才开口道:“现在项目情况、工作难点大家都听明白了。

邓副市长的意思是,他毕竟是新上任,由他独自解决这个项目,难度比较大。

一来他希望能得到市里的支持,二来是希望能有一位班子成员配合他一起。

关于这个人选,我和姚市长、邓副市长都聊过,目前还没定下来。

大家伙说说,你们心目中觉得谁最合适。”

方书记话落,会场出现了大约一分钟的沉默。

市委秘书长刘志打破沉默,他是方书记的人,不能让领导的话落在地上没人捡。

“按说市医院项目的几个转折,都跟海州市前任市长赵毅鸣脱不开关系。

这个人选,陈副市长自然是最合适的。

只可惜,陈副市长手头上还有鹿角监狱项目。

再给陈副市长加担子,我担心他的肩膀承受不住。

所以我推荐闫副市长。”

阎庆文看了一眼姚玉华,接话道:

“刘秘书长这话我觉得不妥。

鹿角监狱项目已经进入尾声,陈副市长手头上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

况且,陈副市长连表彰都收到了,不正是海州市对他前一阶段工作的认可吗。

此时接手一个新项目,正是好时机。”

一个是市委秘书长,一个是市府办秘书长。

针锋相对谈不上,但是提名人选完全不同。

一时间,关于项目花落谁家,还有待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