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2310章 一道难题

正义的使命 第2310章 一道难题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7 15:43:34 来源:源1

第2310章一道难题(第1/2页)

“看把你急的。”沈放笑说:“我已经发到你的邮箱,你看一看吧。”

随即,沈放挂断电话,忙他的去了。

厉元朗迫不及待的打开邮箱,下载出来。

掏出花镜戴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认真且仔细的浏览起来。

沐新丰写日记有个习惯,每篇字数不多,都在二三百字之间。

说是日记,其实和记事本差不多。

缺失的十三篇内容,和之前自己看到的截然不同。

这里面有很多沐新丰对工作的感悟,尤其提到,南州省贩毒屡禁不止的关键原因在于,不是打击不了,而是有人不愿意这么做。

归根结底,受巨大利益的诱惑,南州省的个别官员参与其中,为其保驾护航,提供帮助。

而且,根据他的分析,背后的保护伞级别还不低,至少是副省级。

沐新丰只是有这种猜测,但并未掌握确凿证据。

他在日记里流露出对南州省贩毒问题深深的担忧,以及对那些被利益腐蚀官员的痛心疾首。

其中,他还提到几个人的名字。

首当其冲的,并不是省长沈汝涛,却是副书记郝庆安。

看得出来,沐新丰对自己这个副手的评价不高。

按他所说,郝庆安能力有,但毛病也不少。他原则性不强,喜欢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对下面的人不是看能力,而是看听话不听话。

而且,郝庆安似乎对南州省的毒品问题持有一种暧昧态度,既不积极打击,也不明确反对。

这让沐新丰非常不满,也在日记里多次流露出对他的担忧。

除了郝庆安,沐新丰也对沈汝涛做了些许评价。

他认为,沈汝涛性子偏软,耳根子也不硬。

从而导致他做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想干事,却总担心干不好。

就拿南州省日益严峻的走私毒品一事来说。

有两次,在关键时刻,是沈汝涛的犹豫不决,才错失良机。

厉元朗发现,沐新丰对沈汝涛的做法很生气,甚至觉得,沈汝涛贻误战机,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看到最后几篇,日记内容则显得非常突出了。

厉元朗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要说先前几篇是沐新丰的个人感想,那么,最后这两篇,尤其事发前的那一篇,给厉元朗带来足够的震撼。

因为沐新丰反复提到“这个人”三个字,字里行间对此人近期的所作所为产生很大疑心。

此人在南州省政坛地位颇高,手握重权,可他的某些举动,却让沐新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沐新丰在日记中隐晦的提到,此人似乎与毒品走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此人行事极为隐秘,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

厉元朗心中暗自思量,沐新丰提到的这个人,究竟是谁?

他仔细回忆着沐新丰日记中的每一个字,试图从中找到线索。

突然,一个名字在厉元朗脑海中闪过,他猛地一惊,难道是他?

如果真的是他,那么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此人位高权重,若真与毒品走私有关,那背后的利益链必然庞大且复杂。

厉元朗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谨慎处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是我,我需要你帮我查一下……”

挂断电话后,厉元朗凝视着窗外的阳光,眼神坚定而深邃。

他明白,这场与黑暗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恩怀镇的调查工作接近尾声。

赵金怀一回到省里,马上赶到厉元朗的办公室,向他汇报调查结果。

果不其然,葛凡畴一死,所有责任和矛头,全部指向他。

就连于海反馈回来的消息,基本上和赵金怀反映的如出一辙。

“还是晚了一步……”厉元朗心里暗说,发现葛凡畴有问题,若是第一时间将他控制起来,或许,就不会走进死胡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10章一道难题(第2/2页)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后悔也无济于事。

厉元朗深吸一口气,对赵金怀说:“金怀,虽然葛凡畴死了,但我们的调查不能停。”

“你继续深入,查一查葛凡畴生前都与哪些人有密切往来,尤其是他死前的那段时间。”

“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赵金怀点头,“书记,我明白,我这就去办。”

送走赵金怀,厉元朗再次陷入沉思。

沐新丰的日记里提到的那个人,让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他必须尽快查清这个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与毒品走私之间的关联。

只有这样,才能顺藤摸瓜,将整个贩毒网络一网打尽。

厉元朗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

他必须争分夺秒,抢在敌人前面,揭开所有的真相。

这天,厉元朗突然接到王占宏打来的电话。

电话接通,王占宏先和厉元朗寒暄一番,继而话锋一转,说道:“元朗,我听毕方说,他要调到南州省工作?是不是你搞的鬼,把他要去的。”

厉元朗呵呵一笑,“首长,毕方同志德才兼备,上大学时,表现就突出。毕业后,经过在团委的历练,各方面成熟很多。”

“首长,您是知道我的,我一向喜欢人才,像毕方同志这么优秀的好苗子,我们一定重用。”

“省委组织部建议,拟提拔他担任南汇市委常委、城南区委书记。”

毕方今年三十六岁,是王占宏最小的儿子,也是他最器重的。

让儿子从政,就是王占宏为毕方安排的长远打算。

毕方也争气,从小到大表现优秀。

并且他还有志气,不愿意靠父母关系,凭借自身努力,才有的今天。

要不然,他也不会随母姓,就是为了规避这一点。

在团委期间,毕方已经是处长了。

这次,厉元朗指示张秋山,想方设法把毕方调过来,委以重任。

关于如何安置毕方,厉元朗做了多方面考虑。

最终决定,留在省城南汇。

不管怎么说,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厉元朗放心。

王占宏一听,毕方不仅提了半格,还出任区委书记,不由得心花怒放。

可语气中还要客气一番。

“元朗啊,毕方长期在团委工作,缺乏基层经验,我担心他难以胜任。这样吧,先让他到区政府工作一段时间,等积累足够经验,再做下一步打算。”

厉元朗却不这么认为,他说:“首长,经验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而来。安排毕方同志去城南区,就是给他一个历练机会。”

“这也是省委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希望首长支持。”

“你呀!”王占宏兴致颇高,打趣说:“你这是逼着毕方尽快成长起来。好吧,既然你都决定了,我还能说什么。”

“不过,咱们可有言在先,毕方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该批评就批评,决不能袒护他。”

厉元朗痛快做出保证。

说完这些,王占宏又问了厉元朗在南州的工作情况。

由于他时间有限,没聊多久,便挂了电话。

安排毕方的工作,正好厉元朗也计划对全省干部做大幅度调整。

在参加公开活动之际,厉元朗趁着休息机会,和沈汝涛进行沟通。

沈汝涛听完,轻微点了点头,说道:“算起来,三年没大规模调整干部了。”

“沐书记在的时候,曾经动过这种念头。没等他付诸实施,就不幸殉职了。”

“不过……”沈汝涛故意拖长声音,以便引起厉元朗的注意力。

“您打算动多少干部?三分之二还是百分之五十?”

厉元朗扭脸看向窗外,意味深长的说:“我没有具体占比的计划,这次人事调整,原则和宗旨就一个,能者上,庸者下。”

喜欢正义的使命请大家收藏:()正义的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