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正义的使命 > 第2372章 各说各的理(下)

正义的使命 第2372章 各说各的理(下)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5 17:13:58 来源:源1

第2372章各说各的理(下)(第1/2页)

这时,省委副书记于海,用缓慢而有节奏的语调,阐述出他的观点。

“金怀同志的话,指出了事务的本质核心。”

“培养年轻干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一直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这一过程必须稳妥有序,不能冒进。年轻干部的成长需要时间,更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而不是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

于海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沉稳地扫过会场,“我同意名单里提到的‘双负责人’模式,这种做法既能给年轻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又能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不过,我想补充一点,”他微微前倾,语气更加郑重,“无论是年轻干部还是老同志,都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边界。尤其是涉及到一把手岗位时,更要注重权力的合理分配和监督机制的完善。”

“路远同志刚才提到的一些想法,确实有创新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中的风险。年轻干部虽然充满活力,但在重大决策面前,他们的经验和判断力可能还不够成熟。因此,如何平衡创新与稳健、活力与经验,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于海说完后,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位与会者,“接下来,我想听听其他同志的意见,特别是明远同志的看法,毕竟他是组织部长,对干部的实际表现应该有更直观的感受。”

“而且,组织部是干部的娘家,他最有发言权嘛。”

于海很自然的,把话题又回传给肖路远手里。

肖路远也不含糊,直截了当的表态道:“于副书记既然问到我了,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您提到的监督机制确实非常重要,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束缚年轻干部手脚的理由。”

“干部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试错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给他们机会,那我们的干部队伍将永远缺乏活力和创新力。”

他稍稍前倾身体,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直视于海,“当然,我同意核心岗位的一把手安排必须慎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排除年轻干部的可能性。”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及动态调整机制,来降低潜在风险。”

“比如,对于那些被提拔到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我们可以阶段性地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他们的职责范围。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空间。”

肖路远的发言无疑为会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原本僵持的局面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

然而,厉元朗依旧保持沉默,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索什么。

就在这时,始终没有发言表态的王善坊,双手摆弄着签字笔,眼神望向某一处,一字一顿的说道:“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大家都对这次人事调整寄予期望。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整干部工作岗位,更是未来数年,我们南州省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布局。年轻干部的使用问题,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议题。”

王善坊放下手中的签字笔,双手交叉置于腹前,神情显得格外凝重。

“不过,干部队伍年轻化,一直是我们倡导的精神理念。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好这个度,却是一个难题。”

“年轻干部的使用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为了追求年轻化而忽视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干部的能力匹配。每个岗位都有其特殊性,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而不是简单地用年龄作为衡量标准。”

“此外,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并不意味着对老同志的忽视。相反,老同志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他们可以在指导年轻干部、传承优良作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年轻干部培养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老同志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干部的成长不仅仅是年龄和资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72章各说各的理(下)(第2/2页)

“我们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最后,我认为这次干部调整应该成为一个契机,推动我们整个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升级。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让每一位干部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南州省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王善坊都发言了,厉元朗也得亮明态度。

他环视一圈后,缓慢说道:“我们不能否认,年轻干部是南州省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冲劲是我们应对新挑战的重要资本。”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年轻干部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在核心岗位上,经验不足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刚才金怀同志提到的监督机制和容错机制,我认为非常关键。”

“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系统化的措施来保障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比如,在提拔之前,是否可以建立更为严格的筛选机制?通过模拟决策、压力测试等方式,提前评估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此外,对于那些已经走上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我们要避免‘一放了之’的情况发生。不仅要有动态考核,还要有定期的反馈和指导,确保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积累经验。”

厉元朗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分量。

并且,他的话不多,却已然表明,原则上否定王善坊和肖路远,大胆使用年轻干部的提议。

仍然沿袭厉元朗之前的意见,老同志为主,年轻人为辅的理念,以老带新的方式,作为这次干部调整的主要方向。

厉元朗都这样说了,肖路远原本还想提出一些反驳意见,但看到厉元朗那坚定的眼神,他最终选择了沉默。

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厉元朗的态度非常明确,再多的争论可能也难以改变他的想法。

于是,肖路远深吸了一口气,将原本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转而点了点头,表示接受厉元朗的意见。

会场再次陷入短暂的安静,大家都意识到,这次关于干部调整的讨论,或许已经接近尾声。

之后,关于名单内容,五个人又进行了一番讨论。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呈送常委会表决。

厉元朗眼见时间不早,询问一圈没什么事情后,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随即起身,第一个走出会议室。

刚回到办公室,于海随后敲门进来。

都是老熟人了,厉元朗示意于海坐在沙发里。

不等厉元朗开口,于海说道:“书记,王省长和肖部长在会上一唱一和,似乎有意在推动某种特定的用人策略。他们的观点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年轻干部的成长考虑,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

于海顿了顿,观察着厉元朗的表情变化,继续说道:“尤其是肖路远,他在会上几次试图挑战您的意见,虽然最后选择了沉默,但我看得出,他心里并不完全认同。”

厉元朗微微点头,目光沉稳而冷静。“也许,路远同志的性格如此,这一点我并不介意。但关键在于,他的提议是否真正符合南州省当前的实际需要。”

“您说得对。”于海附和道:“年轻干部的培养确实重要,但核心岗位的安排必须谨慎为上。一旦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稳定性,还可能对南州省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厉元朗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思。“年轻干部是希望,但我们不能因为希望就忽视现实的风险。这次调整名单,我已经尽量平衡了各方的意见,既给年轻人机会,也保留了老同志的经验支撑。接下来,就看常委会如何表决了。”

于海点点头,随即又试探性地问道:“书记,王省长今天的表现,和之前与您达成的共识有出入,您不觉得奇怪吗?”

喜欢正义的使命请大家收藏:()正义的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