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大国院士 > 第二百二十八章:多线开工

大国院士 第二百二十八章:多线开工

簡繁轉換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10:37 来源:源1

会议室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张着嘴看向樊鹏越,目光最终却又落到了坐在首位的青年身上。

半响,一名中年男子犹犹豫豫的举起了右手。

徐川看了过去,这个中年男子是‘川海材料研究所’两名正式研究员中的一位,叫于振,在安排中,负责人工SEI薄膜材料的研发。

“那个,老板。”于振咽了口唾沫,有些犹豫的开口道:“我们真的要研发锂电池的电解液和人工SEI薄膜材料吗?”

作为一名材料科研工作者,他很清楚锂电池背后的价值,也很清楚研发锂电池材料的困难。

在社会高速的今天,在低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是全球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电能,作为当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上到军事,下到民用,无论是人造卫星、航空航天,还是电动汽车、电脑手机,都离不开电能。

作为能存储电能的电池,重要性母庸置疑。

锂电池作为当前电池的发展前景最好,性能最优秀的电池种类,更是可以说几乎全面应用于社会中。

如今锂电池的全球市场已经达到了万亿米金以上,而且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锂电池也有着自己缺陷的。

首先是容量,尽管锂电池的容量在一系列的电池,比如铅酸电磁、镍氢电池等各种电池中属于容量较大的那种。

但面对耗电量越来越多的各种电器,锂电池的容量依旧不够用。

其次是安全性与寿命。

锂电池在充电或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内部结构受损、电化学反应不可逆、电池容量下降、甚至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

而寿命,不同类型和制造商的锂电池寿命不同。

一般情况下使用一定时间后电池的容量都会逐渐下降,其寿命也与使用环境、充电方式、充电次数、温度等因素有关。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缺陷,比如锂材料稀少价格较高、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差、管理系统复杂等等。

不过相对而言,容量与安全寿命问题,是目前工业界和电池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这两块,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中,有着数不清的研究所、高校、实验室亦或者其他科研机构在不停的研究。

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或者哪家科研机构有重大突破。

无论是锂电池的容量,还是安全与寿命,都只是在缓慢的前进,有时候甚至还止步不前。

可见要想在锂电池材料上有所突破,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紫金复合材料研究实验室,不,川海材料研究所以前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进电池行业凑个热闹。

毕竟真要有成果的话,那是妥妥的一本万利,直接身家亿万。

不过前任老板砸了几十万资金下去,他们的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没有任何收获后放弃了。

而他们这种,只是锂电池行业的一个缩影罢了。

全世界每年朝锂电池行业里面砸的钱是数以万亿计算的,光是一个华国,一年就要往里面砸大几千亿RMB。

尽管这些钱并不全是用于锂电池研发的。但哪怕研发资金只占据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每年投入进去的钱就超过了百亿。

于振真不认为他们这个一千多万总资产的中小型材料实验室能凑这个热闹,能在锂电池行业做出什么成果。

不仅是他,办公室中,除了徐川外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样的想的,包括樊鹏越。

锂电池行业的前景的确很光明,但要推开这扇窗,难度很大很大,要往里面砸的钱,基本是数以亿计起步的。

菲尔兹奖的名头的确很响亮,但隔行如隔山,数学界的大牛,真能在材料界叱吒风云吗?

会议室中,很多人都抱有着这样怀疑的态度,甚至潜意识的认为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

首位上,徐川笑了笑,开口道:“锂电池行业拥有着庞大且未开拓的市场。没道理不进去分一杯羹。”

“而且在材料行业,我也不是没有任何的经验,我的导师就是物理材料行业的院士,此前的国内最出名的二硒化钨材料项目,就是他主导的。如今已经担任了咱们研究所的顾问。”

“这些东西你们不用顾虑,也不需要思考太多,按照我的要求和分配进行实验就够了。”

对于这些科研人员的顾虑,徐川将自己的导师陈正平拉了出来撑旗。对于一个还没开始的项目,还是要给这些人看到一丝成功的希望的。

锂电池的价值、研发锂电池材料相关的难度他都很清楚。

但他也很清楚,在如今,要想以小博大,要想绕开各种专利,一次性获得大量资金,锂电池是最好的选择。

错过了锂电池这个风口,再想要通过某一个专利来获得大量的资金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他脑海中有这样的科技。

作为一名重生回来的科研大拿,尽管锂电池不是他的研究领域,但那些前沿的科技他肯定是清楚和了解的。

锂枝晶问题的解决是在2028年,那时候米国的一家材料研究所研发出了一种人工SEI薄膜,可以有效的控制锂离子在电极表面沉积生成锂枝晶的问题。

作为当时在材料行业已经有一定成就的徐川自然看过相关的论文,也详细的这种人工SEI薄膜的制造方法。

尽管一些细节和详细步骤并不是那么清楚,但有这份基础,就足够进行试验将其复制出来了。

重生以来,徐川一直都在尽量避免使用别人未来的成果,特别是在学术方面,他总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好事情。

但取用米国未来的科技,用来强大自己,他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

将研究所的实验工作安排下去后,樊鹏越开始主持材料研发工作,徐川则再度去了一次启东市。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项目’的研究所基地,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

相比较上次过来的荒凉,这次过来,基地上已经搭起了各种施工设备与施工人员居住的临时厂房。

工地上车来车往,送来各种建筑材料,也带走了施工挖掘出来的泥土碎石。

徐川找到总工程师祁中兴,继续商议着研究所的建筑规划与安排。

初期的调研在祁中兴加班加点的紧急状态下已经完成,现在两人需要确定研究所的方方面面。

徐川作为总负责人,需要了解详细的情况,也需要在修改后的调研报告和施工文件等一系列资料上签字才能让整个项目继续运转。

好在忙完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后续的施工就可以交由祁中兴管理了。

......

双线开工,徐川忙到飞起。

核能项目需要他照顾,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锂电池项目更离不开他。

哪怕他事先准备了详细完善的资料,也没法依靠两名正式研究员将人工SEI薄膜与电解液研发出来。

很多问题,都得他亲自解决。

这种忙到脚打后脑勺的状态,持续到了九月底。

直到两个项目都先后进入稳定后,徐川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另一边,经过前后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在普林斯顿那边的两名学生,谷炳和阿米莉亚终于处理好了签证与留学相关的事情,从米国飞了过来。

带着谷炳和阿米莉亚在南大办理好入学手续后,他给两人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学习计划和毕业目标。

学习目标和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变化并不大,依旧是以解决了霍奇猜想的“代数簇与群映射工具”为主体内容。

这项数学工具有着很高的价值,谷炳和阿米莉亚如果完全掌握了的话,是有机会利用它来解决掉一两个世界级数学猜想的。

而徐川给两人安排的毕业目标,也是基于‘代数簇与群映射工具’为基础的。

他要求两人在三年的时间内,分别写一篇数学TOP顶刊的论文,或者合作解决一个类霍奇猜想的难题。

要达到这个目标的难度不低,这意味谷炳和阿米莉亚两人不仅要完全掌握‘代数簇与群映射工具’,还要有着自己的拓展。

......

在南大休息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安排好两名学生后,徐川风风火火的赶到了魔都。

此前在京城招聘的十名‘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相关的科研人员已经赶到了‘科学院魔都原子核研究所’。

租用了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一栋研究楼的一层当做临时基地后,徐川在一间会议室中见到了这一批科研人员。

时隔一个月的时间再次见面,徐川也没有废话,将准备好的考卷分发了下去。

考试时间一个小时,考试内容则是和‘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论文’相关的知识点。

一个月的时间,要完全吃透‘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论文’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作为这项技术的创造者,他很清楚这项技术的难度,以及里面的知识点与相关细节。

可以说一个月的学习时间根本就不够。

不过他想要看到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吃透了这份论文。

而是这十名研究人员,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中,到底学习了多少。

他给今天的考核设定了一个分值,满分一百,及格线是六十分。

能拿到一百分,代表这名研究员即便是没完全吃透论文,也相距不远。

至于六十分的及格线,则是筛选混日子的人的。

这份试卷是他亲手出的,总分一百,其中有七十分的基础问题,只要前一个月学习的稍微认真一点就基本都能拿到。

如果连六十分都拿不到,那还是趁早滚蛋比较好。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中,他不需要这样摸鱼混日子的人。要养老,要镀金,别来他手下。

至于后面的三十分,是他用来区分后续重点培养的人才的。

尽管分数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可以看出一些东西,比如态度,见识,部分能力等等。

......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韩锦帮忙将所有的试卷收了上来。

十份试卷,徐川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批阅了起来。

这让十名接受考核的科研人员都有些提心吊胆起来,担心自己通不过考核。

特别是这一个月来有些浑水摸鱼没认真学习,亦或者没把这个考核当回事的人,此刻更是紧张。

批阅十张试卷,对于徐川来说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特别是这份试卷还是他出的。

十五分钟过去,徐川放下了手中的笔,整理了一下这十份答卷,将其分成了两份。

扫了一眼会议室中的十名科研人员,他澹澹的开口道:“各位的答卷我都看了,很遗憾你们中有人并没有将一个月之前我的话听进去。”

“一百分的考卷,你们有人连四十分都没有拿到,这只能表示,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中,他并没有将心思放到学习上。”

这话一出,房间中顿时有人脸色惨变。

徐川看到了,但没有在意,接着道:“荆康乐、孙衡,很遗憾两位并没有通过今天的测试。”

“六十分的及格线都没有达到,说明二位的心思并不在这个项目上,那我也只能请二位离开。”

“至于剩下的人,恭喜你们,将正式加入‘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中。”

话落,会议室中的氛围顿时就变了。

有人欣喜,有人后悔。

而人群中,被通知离开的荆康乐、孙衡两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就傻眼了。

年龄较大的孙衡沉着脸没有说话,从始至终,他就没有将这个考核当回事,认为只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也就没有太认真的去翻看那篇论文。

他没想到,徐川居然玩真的,今天没通过考核的人,真直接就被淘汰了。

当初他能进来,还是找了关系的,本以为能跟着在项目中镀层金,混个正式研究员,现在项目都还没开始,就直接淘汰了。

这个年轻人,真就一点情面都不讲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