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大国院士 > 第九百三十三章 :强电统一理论的最后一个

大国院士 第九百三十三章 :强电统一理论的最后一个

簡繁轉換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10:37 来源:源1

五月中旬,星海研究院正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航天研究所的所长翁筠宗亲自主持了会议,对外公开了扶摇号航天飞机已经抵达了火星的近地轨道,并传递回了第一批的照片和探测数据。

与此同时,研究院的官方网站、以及各大平台的账号上,一组火星的拍摄照片也同步更新了出来,吸引了不少网友的注意。

围脖上,徐川也挑了几张最具代表性的图,放在了自己的博文上。

一张张超高清的图像,向无数的网友展示出了火星这颗熟悉而又神秘行星的真实风景。

奥林帕斯山俯瞰图、水手号大峡谷、南极的干冰帽、维多利亚陨坑.这些火星上独特的地貌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兴趣、

【前排!第一!】

【妈耶,川神记起来他的围脖账号密码了?】

【这是.火星的照片?别告诉我川神您老人家去火星了?卧槽?】

【不可能的,载人登火现在都还没实现,国家怎么可能放他去火星,这些是扶摇号,也就是三月底发射的航天飞机拍摄回来的照片。】

【冷知识,川神他今年才27岁,比在座的各位大部分人恐怕都要年轻,别老人家了。】

【哈哈哈哈哈淦!笑着笑着就凝固了,可恶!别人的二十七岁啊!】

【我记得载人登火好像也快了,之前川神不是说六月份吗?】

【川神川神还搞抽奖吗?让我上月球打工吧!我会砂浆拌水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石激起千层浪,扶摇号航天飞机已经抵达了火星近地轨道的消息很快便通过各大媒体传递了出去,吸引了无数网友的注意力。

对于这颗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充满憧憬和幻想星球,不少的网友都在讨论火星上是否曾经有过生命,甚至是火星人。

甚至在国外,都有不少的研究机构、生物学者以及普通人都在关注着这件事。

如果是以前,或许会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觉得这是荒谬和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磁场没有大气没有水源的火星一片荒凉,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演化出生命的。

然而数个月前在月球上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却改变了不少人对于地外生命的看法。

相对比火星来说,月球的环境更加的苛刻恶劣,理论上来说更难演化出生命。

但星海研究院在月球南极溶洞中的发现,却打破了严苛环境中难以演化出生命这一常规的认知。

或许碳基生命需要水、需要海洋、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

但碳基生命之外的硅基、硫基等其他生命,需要的演化环境却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月球这种远比火星更加恶劣的星球都能够在上古时代演化出微生物,很难说在火星上就不存在着生命了。

尤其是火星至今都还存在循环流动的大气,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尽管两者得到证实的数据都相当的少。

比如它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但它却和地球一样,具有极高的流动性。

比如水资源,在火星的南北两极同样存在。

尤其是此前的探测结果表明火星的地下存在大量的水资源,甚至可能足够覆盖整个星球表面。

这些是米国的好奇号、毅力号,华国的祝融号等多个探测器早在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就证实了的事实。

这些都意味着火星的环境比月球更适合生命的演化。

也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的事情,月球上暂时尚未发现的地外生命,或许在火星上就能找到。

另一边,金陵,星海研究院。

从航天研究所那边回来后,徐川便将首批火星探测数据下载了下来,在自己的办公室中翻阅着。

外界所期待的事情,同样是他所期待的事情。

月球上存在远古生命目前可以是已经确定了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其他国家的生物研究机构在认真研究了样品化石后认可这件事。

更是因为他们后续在月面南极的其他溶洞中,找到了同类型的其他微生物化石。

这意味着前几个月发现的化石并不是由地质活动而形成的特殊结构,而是分布相对广泛的微生物形成的。

对于人类探索外星生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尤其是对于在太阳系内寻找地外生命来说,相应的条件可以被放宽很多。

比如火星、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水星等等,从条件来看,这些星球都具备着比月球更合适演化生命的环境。

当然,对于徐川来说,从这些繁多杂乱的探测数据中寻找生命或生命存在的痕迹只不过是顺带的事情。

这种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需要的是大量的学者或计算力来进行剖析。

他翻阅这些照片和资料,一方面是感兴趣。

毕竟是自家发射上去的航天器采集回来的图像和数据,加之探测技术比十几年更加的发达,采集到的信息更加的完整。

另一方面则是从这些数据中,将他所需要的那些改造火星的数据摘取出来了。

比如火星的大气层厚度、总量;二氧化碳、甲烷、氧气、南北极干冰覆盖面积大小、总量等等。

这些数据将会统计到一个详细的文件中,后续他将通过不断的进行火星勘探,一点点的将所有需要的数据全都填补上。

包括火星内部的结构、地心的温度、地壳的厚度、地幔的流动性.等等各种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他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一个模拟数学模型,进而通过超算判断火星被改造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以及改造后的火星环境能达到一个怎样的地步。

毕竟他也不可能光凭一张嘴,就直接说服各国都加入到这项庞大的超级工程中来。

而且如果说火星不适合大规模的改造,这也同样是需要数据进行支撑的。

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前期的准备的工作。

办公室中,配合学术助手小灵,徐川高效的从这些庞大的探测数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参数,录入进早已经准备好的系统中。

正在这时,办公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随手摸过电话,目光扫了一眼屏幕,是林风打过来的。

看到来电名称,徐川心念一动,拇指在屏幕上划过快速的接通了电话:“喂,林风。”

“好消息!强电统一理论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核心预言常数,通过对撞实验确定了!”电话刚接通,林风那兴奋的声音便传递了过来。

听到这个好消息,徐川脸上也带上了笑容,放下鼠标问道:“验收报告会开了吗?哪家团队完成的?”

林风笑着回道:“魔都交通大学联合新加坡大学两所高校共同完成的。”

“从对方提交的验收报告申请文件数据来看,置信度已经达到了5.2sigma,验收报告会的时间还没确定,我也是在十几分钟前才收到消息的。”

徐川快速的说道:“将验收数据发我一份,召开验收报告会的具体时间等我看完后再联系你。”

听到这话,林风迅速反应了过来,有些讶异的问道:“你要过来?”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嗯,最后一个重要的核心预言常数了,肯定得过去一趟的。不仅仅是强电统一理论的验收,还有后续CRHPC机构的实验安排,这些都很重要。”

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工作,除了他自己完成核心外,后续的对撞实验的验收工作他就去过一次。

当然,验收报告数据他肯定是看了的,验收报告会的时候也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参加。

但总归来说,自从强电对称破缺的耦合常数的验证工作完成后,他的重心就没怎么放在CRHPC机构那边。

而在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后,强电理论中的几个基础耦合预言常数,终于得到了齐全的验证。

虽然耗费的时间长了一点,毕竟如果是他亲自动手带领团队的话,徐川有把握将验证这些耦合常数的时间缩短到半年。

但这并不完全符合他和国家修建对撞机的本意。

基础学科的确要发展,但也不能只靠他一个人。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这种大型科研设备最重要的使命自然是探索物理学的规律和真理。

但除此之外,它最重要的使命便是培养人才了。

这种聚集全世界顶尖物理学者们的科研机构中,每天都有爆不完的肝,开不完的会议和讲座,也随时都能碰撞出物理学最前沿的知识火花。

他这段时间的精力没放在理论物理学上,一方面是他这边手头的事情的确太多了,走不开。

另一方面则是想多留点机会给国内其他的学者,培养属于国内的物理人才了。

而正如他所规划的一般,完成强电统一理论的耦合常数验证,至少为国内带来了超过三位数对强电统一理论有一定理解的学者,带来了至少超过两位数对该理论深入了解的学者。

这些都是在对撞实验过程中,为耦合常数的验证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他手中有着详细的名单。

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修建对撞机绝对是值得的。

PS:晚点还有一章,月初了,大佬们求个月票,主角干了这么久的应用,终于要回理论继续装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