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远境迷踪 > 第15章:声音

远境迷踪 第15章:声音

簡繁轉換
作者:文耕骏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2 13:57:21 来源:源1

第15章:声音(第1/2页)

队员们手持强光手电筒,在他们的正下方,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洞。洞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但是墙壁透过微弱的光。

“这下面是什么?”尹繁霄问。

孟帧启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洞周围的地形。他发现洞边缘有一些磨损的痕迹,似乎曾经有人或者动物在这里活动过。“看起来这里可能通向别的地方,我们下去看看。”

队员们迅速从背包里取出绳索,将一端牢牢地固定在顶部的岩石上。孟帧启率先抓住绳索,顺着洞口缓缓下滑。

过了一会儿,绳索传来一阵轻微的晃动,紧接着是孟帧启的声音从下方传来:“下面安全,你们下来吧。墙壁这里有个入口。不要继续向下,就下来大约3米的位置。”

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顺着绳索下滑。当他们到达下方时,目光很快就被墙壁上的一个洞穴吸引住了。这个洞穴位于他们左侧的墙壁上,洞口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周围长满了青苔和藤蔓。

“我们进去看看。”简大翎说道。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洞穴,用手中的工具拨开洞口周围的藤蔓。

孟帧启率先钻进洞穴,队员们紧随其后。洞穴内部十分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侧身通过。他们弓着身子,艰难地向前挪动。

不知走了多久,洞穴突然变得宽敞起来。是一个稍大的空间,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奇异的石笋。再继续走,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厅,洞厅的顶部悬挂着钟乳石,宛如一盏盏巨大的水晶吊灯。

在洞厅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石台,石台上摆放着一些古老的器物。

孟帧启说:“这里也许是某些族人生活的地方。”

廖咫路说:“这里是地下空间了。在这里也没有阳光。”

谭奔蛟说:“也许有类似阳光的,提供能量的东西。”

尹繁霄说:“对,地下空间还有植物,我们见过那个大叶子植物。”

有一些甲壳虫陆陆续续地爬行着,不知道在忙活什么。

队员们沿着甲壳虫的行迹,向洞穴的深处继续前进,里面有个稍大的空间,也许是实验室。

中间有个类似巨大的罐体的东西,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个庞大的圆柱形结构。这个圆柱体由多个同心圆环组成,每个圆环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组件。最外层是厚重的防护壳,由特种合金和辐射屏蔽材料构成,表面涂有防辐射涂层,以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有效保护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安全。

圆柱体的顶部是一个半球形的穹顶,由特殊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允许技术人员在不进入内部的情况下观察聚变反应的状态。穹顶上还装有一系列精密的仪器和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内的各种参数。

在圆柱体的侧面,有一系列对称分布的管道和接口,它们分别连接着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电力系统以及废料处理系统。这些管道和接口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密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章:声音(第2/2页)

圆柱体的底部则是一个复杂的支撑结构,由多个大型支柱和稳定器组成,以确保整个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支撑结构的下方还设有紧急撤离通道和安全隔离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在内部结构上,核心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反应室,其中包含用于引发和维持反应的高能粒子束。

孟帧启说:“你听到声音了吗?”

邹鹤珍说:“这声音从哪里来的?”

尹蘩霄说:“不会是蝙蝠之类的吧。”

廖咫路说:“拿出来示波器,接收声波看看。”

简大翎说:“你这包里东西不少啊。”

廖咫路说:“那是,常用仪器。”

他利用仪器接收声音波形并进行分析以绘制地图。

收集到的声音信号首先经过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等步骤,以消除背景噪声和其他干扰因素,提高信号质量。利用专门的算法从声音信号中提取关键特征,如频率、振幅、相位等。这些特征对于识别声音来源和判断环境特征很重要。

基于提取的特征,技术人员使用声音识别技术,如语音识别算法或声源定位算法,来确定声音的具体来源和性质。

确定了声音来源后,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声音数据与已知的地理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这通常涉及将声音信号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坐标数据相匹配。

利用关联后的数据,技术人员可以开始绘制地图。这包括在地图上标记声音来源的位置、强度和其他相关属性。根据需要,地图可以呈现为二维或三维形式,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声音分布和特征。

廖咫路说:“根据不同传感器检测发出声音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出来,发声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孟帧启说:“你想过没有?这些声音表示的是什么?”

廖咫路说:“我认为这也是生物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吧。比如人类可以用文字来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说话来传递信息。”

孟帧启说:“你觉得这声音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是有具体的含义的。那到底是谁发出来的呢?”

廖咫路说:“你那不是有记录声音的石头吗?也许这些声音也只是记录在石头之上,然后被播放了出来。”

孟帧启说:“我考虑的这些声音怎么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比如说,这些声音和分支文字有关系,那么声音的频率是不是可以转化为这些分支的多少?然后声音的高低可以转化为这些分枝枝杆的粗细。声音的相位可以转化为这些分支的方向。”

尹蘩霄说:“你说的倒是挺有创造性的。这样可以把声音和文字对应起来。”

邹鹤珍说:“也许不是那种对应关系,比如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各种文字有音标,每个文字有特定的发音的声音。并不是通过频率和相位来判断的。”

孟帧启说:“是呀,我只是一种猜想,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一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