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210章 眸交煞影逢灵雨,龟裂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第一卷 第210章 眸交煞影逢灵雨,龟裂

簡繁轉換
作者:鎏金淬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03:49:22 来源:源1

第一卷第210章眸交煞影逢灵雨,龟裂玄机骇老仙(第1/2页)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眼泪无声地往下掉,“王县令还活着吗?他能护着咱们吗?”

“活着!王县令还活着!”

“只要王县令还活着,或许……血屠……不会那般肆无忌惮……”

回应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确定。

此时此刻。

整个武安城,除了血衣军穿城而过的马蹄声、甲叶碰撞声,再无半分杂音,一片死寂。

血衣军行到哪里,哪里的民房里就会传出压抑的啜泣,或是有人死死捂住嘴,连呼吸都怕惊扰了这支凶煞大军。

行至北街时,意外突然发生。

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提着担子,大概是家离得远,没来得及躲回家。

见血衣军冲来,吓得腿一软,“噗通”一声摔在地上,担子翻了,红艳艳的糖葫芦滚了一地,竹签散落得到处都是。

“军爷饶命!草民不是有心……”

老汉连滚带爬地跪下,额头“咚咚”地往地上磕,磕得青石板都响。

周围窗后的百姓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老汉怕是要遭殃了!

然而,赵诚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并未停马。

旁边一名血衣军士卒策马出列,翻身下马时动作利落,玄甲碰撞发出轻响。

他弯腰捡起散落的竹签,三两下就归拢成捆,连带着滚远的糖葫芦也捡了回来,递还给老汉时,只淡淡说了句“小心些”,声音里倒没有半分戾气。

老汉捧着竹签僵在原地,直到血衣军的背影转过街角,才猛地瘫坐在地,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

他望着糖葫芦上晶莹的糖衣,眼里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不杀?他没……他没杀我?”

行至一家客栈之外,赵诚忽然心有所感,抬头看去,与一名青衫女子四目相对。

这一刻,两双眸子里的尸山血海与空山灵雨相对,一切都好似静定了一瞬间。

这女子青丝如瀑,眉目如画,眉宇之间,带着一种俯眺清流的闲适从容,却有有一丝隐藏极深的厌恶和敌意闪过。

赵诚察觉到了,却只是一笑了之,继续向前。

而迎客来客栈二楼之上的云渺,却是微微失神。

赵诚的形象,与她所想的凶神恶煞青面獠牙完全不同,竟是面如冠玉,英武至极。

那是蜂腰虎背披玄氅,玉面霜眸坐神驹。

不像是什么魔头,倒像是个顶天立地的霸王。

最让她惊讶的是,她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极致的危险和压力。

这种感觉,身边的七个长老师叔都没有能够带给她。

“此子果然邪门!”

一旁的大长老抚须惊疑不定,“刚刚那一刻,只是与之对视了一眼,我竟感觉到了凶险之兆!”

另一位擅长占卜的长老面色铁青,他刚捏着龟甲想卜算赵诚的底细,龟甲竟“咔嚓”一声裂开,裂纹如刀。

“我也有种被他瞬间看透的感觉!”

他沉声道,“此子恐怕还十分精通占卜之法!其技艺精通,不在我之下!”

“观其身上煞气滔天,却无罪孽反噬之相,只怕这传承来头不小,我们决不能轻举妄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10章眸交煞影逢灵雨,龟裂玄机骇老仙(第2/2页)

云渺沉默着收回目光,望着血衣军远去的方向,指尖在窗沿上掐出一道浅痕。

“先看看再说。”

与赵诚见过面后,她终是收起了那份从容之心,心中升起了几分凝重,默许了长老们稳妥行事的建议。

一行人就此在“迎客来”客栈住了下来。

每日清晨,亦清与乐成便换上市井百姓的粗布衣衫,混迹于武安城的街巷之中,仔细打探赵诚的动向。

云渺与长老们则留在客栈,梳理传回的消息,交流翻阅典籍,分析其中的蛛丝马迹。

然而一连数日过去,武安城的局势却出奇地平静,与他们预想中的“血屠入城、尸横遍野”截然不同。

入城之后,赵诚便直奔城西的旧赵工坊,再未露面。

血衣军的士兵们则分散开来,有的带着工匠丈量土地,在工坊外围筑起更高的围墙。

有的组织民夫开凿新的矿洞,从太行山脚往工坊运铁矿石。

还有的指挥着车队,将一车车黑黢黢的煤炭送入工坊,车轮碾过石板路,留下两道深色的辙痕。

每日清晨,工坊区便会传来“轰隆——轰隆——”的巨响,像是有无数巨锤在地下捶打,震得远处的窗棂都嗡嗡作响。

又有白茫茫的蒸汽从工坊的烟囱里喷涌而出,直上数十丈高空,在武安城的上空凝成一片淡淡的云霭,远远望去,竟像是工坊里藏着一头吞吐云雾的巨兽。

“那血屠到底在弄什么名堂?”

“谁知道呢!自打他进了工坊,就没出来过!

那轰隆声从早响到晚,听得人心里发毛,莫不是在练什么吸人精血的邪术?”

“工坊里的工匠都被圈起来了,听说进去了就不准出来,会不会是被他抓去祭炼什么凶物了?”

街巷里的议论从未停歇,百姓们虽不像起初那般惶恐奔逃,却也个个提心吊胆。

有胆小的人家甚至在门楣上挂起桃木剑,窗户上贴满黄符,祈祷能避开这“血屠”的煞气。

有人忍不住想起了武安城的县令王博:“王县令今天还在吗?没被那血屠斩了吧?”

“还在呢还在呢!”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安心,“王县令八年前就来武安城了,是咱们赵人自己的官。

这血衣军打过来,他第一个递了降书,说是‘与其让百姓遭兵祸,不如降了保平安’,咱们都念他的好呢!

有他在,总能给咱们说上话。”

这王博确实在百姓中颇有声望。

他出身邯郸士族,却毫无架子,平日里走街串巷,见了挑粪的农夫都要拱手问好。

武安城闹旱灾那年,他还亲自带着衙役疏通渠道,晒脱了一层皮。

血衣军北上时,他身着官服立在城门下,手里捧着降书,对围观的百姓高声道:“血衣军锐不可当,螳臂当车只会让满城父老遭殃。

我王博降秦,不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是为了你们能活下去。”

这番话让百姓们深受感动,便是最固执的老派士子,也未苛责他“叛国”。

在这血屠进城的时候,这位县令大人,算是百姓们为数不多的倚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