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天狼诀2 > 第一百一十二章上官景晖除强盗(四)

天狼诀2 第一百一十二章上官景晖除强盗(四)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2 04:43:35 来源:源1

第一百一十二章上官景晖除强盗(四)(第1/2页)

苏州知府见状,知道再也掩盖不住了。他只好下令,将钱万贯带回府衙审问。

最终,钱万贯因为垄断市场、放高利贷、欺压百姓等罪名,被革去所有职务,没收全部财产,押入大牢。苏州城的丝绸市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商贩们个个欢欣鼓舞。

上官景晖和小石头看到苏州城恢复了平静,也感到十分欣慰。他们告别了苏州城的百姓,继续踏上了他们的江湖之旅。

他们知道,江湖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不平之事等着他们去解决。但他们相信,只要心存正义,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侠义之路。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江南的烟雨之中,只留下一段段动人的侠义传奇,被人们传颂着。

岁月流转,上官景晖和小石头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他们一路上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帮助了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石头在上官景晖的悉心教导下,武功日益精进,心智也越来越成熟。他已经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正义感的江湖好汉。

这一日,两人来到了一座名为华山的山峰下。华山以险峻闻名天下,山上有一座著名的门派——华山派。

“师父,我们去华山派看看吧。”小石头道。

上官景晖道:“好啊,听说华山派的剑法独步天下,我们正好可以去见识一下。”

两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一路上奇峰怪石,景色壮丽。经过几个时辰的攀登,他们终于来到了华山派的山门。

华山派的弟子看到他们,上前问道:“请问两位是何人?来我华山派有何贵干?”

上官景晖道:“在下上官景晖,这是我的徒弟小石头,我们路过此地,想拜访一下华山派的掌门。”

弟子道:“请两位稍等,我去通报一声。”

过了一会儿,弟子回来了,道:“掌门有请。”

两人跟着弟子走进了华山派的大殿,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大殿中央,他就是华山派的掌门——岳不群。

岳不群打量着上官景晖和小石头,道:“两位远道而来,不知有何指教?”

上官景晖道:“晚辈久闻华山派剑法精妙,特来拜访,希望能向掌门请教一二。”

岳不群道:“上官少侠客气了,我也久闻你的大名,你铲除黑煞盟,扳倒李斯和王坤,真是年轻有为啊。”

上官景晖道:“掌门过奖了,晚辈只是做了一些分内之事。”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岳不群道:“既然上官少侠对我华山派的剑法感兴趣,不如我让弟子们演练一番,让少侠见识一下?”

上官景晖道:“多谢掌门。”

岳不群让弟子们在大殿外的空地上演练华山剑法。只见弟子们手持长剑,身形灵动,剑法精妙,看得上官景晖和小石头连连称赞。

演练结束后,岳不群道:“上官少侠,不知你对我华山派的剑法有何看法?”

上官景晖道:“华山剑法果然名不虚传,招式精妙,变化莫测。只是……”

岳不群道:“只是什么?”

上官景晖道:“晚辈斗胆说一句,华山剑法虽然精妙,但似乎过于注重招式的变化,而忽略了内力的修炼。”

岳不群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道:“上官少侠有何高见?”

上官景晖道:“晚辈认为,武功之道,内力为本,招式为末。只有内力深厚,才能将招式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岳不群道:“上官少侠说得有道理,只是我华山派的内功心法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病。”

上官景晖道:“晚辈这里有一本内功心法,或许能对华山派有所帮助。”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本秘籍,递给了岳不群。

岳不群接过秘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混元功”三个字。他翻开一看,顿时大喜过望:“这……这真是一本绝世的内功心法啊,上官少侠,你真的要把它送给我们华山派吗?”

上官景晖道:“这本秘籍放在我这里也没用,不如送给华山派,让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岳不群感激道:“上官少侠,大恩不言谢,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华山派的贵宾,随时欢迎你来做客。”

上官景晖道:“多谢掌门。”

两人在华山派住了几日,与岳不群和华山派的弟子们交流武功心得。小石头也从华山派的弟子那里学到了不少剑法技巧。

离开华山派时,岳不群亲自送他们下山。他道:“上官少侠,江湖险恶,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有什么困难,可随时来华山派找我。”

上官景晖道:“多谢掌门关心,晚辈会小心的。”

两人与岳不群告别后,继续踏上了他们的江湖之旅。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一切挑战,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侠义传奇。

启泰二十三年的秋雨,像一匹浸透了墨汁的破布,沉甸甸地压在青溪县的屋顶上。上官景晖掀开官轿帘布时,靴底刚沾到驿站门前的青石板,就听见身后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

“大人!”随从赵勇的惊呼混着雨声炸开,“您的霁蓝釉笔洗……”

上官景晖回头,看见那只从江西带来的笔洗在泥水里翻滚,天青色的瓷片像被揉碎的云。三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正弯腰去捡包裹,为首的刀疤脸手里还攥着半块沾着墨渍的绸布——那是他刚誊写好的《赴任条陈》。

“放下。”他的声音比檐角滴落的冰水更冷。新官服的云纹被雨水洇成深紫色,腰间悬挂的镔铁尺在雨幕里泛着暗光。这把祖传的尺子比寻常三尺短寸许,尺身刻着细密的星斗,是当年祖父在刑部断案时用来丈量罪证的。

刀疤脸嗤笑一声,将绸布塞进怀里:“县太爷的墨宝,咱哥仨得供起来。”他身后两个喽啰已经摸出了短刀,刀刃上还挂着没擦净的血污。

驿站老卒缩在门后哆嗦:“是黑风寨的好汉……”

上官景晖没再说话。赵勇刚要拔刀,就见自家大人身形一晃,镔铁尺已如白蛇出洞。尺端精准地磕在刀疤脸持刀的腕骨上,短刀“当啷”落地的瞬间,尺身翻转,星斗纹在雨里划出残影,正拍在第二个匪徒的咽喉。第三人的刀还没递出,就被飞来的笔洗碎片擦过脸颊,血珠混着雨水滚进衣领。

“滚。”上官景晖拾起泥泞中的条陈,墨字已晕成模糊的乌云。刀疤脸捂着脱臼的手腕,怨毒地剜了他一眼,带着同伙踉跄消失在雨巷深处。

“大人,黑风寨盘踞青峰山三十年,历任县令都……”赵勇话音未落,就被驿站檐下的景象钉在原地。墙根下堆着七八个草席卷,席子缝隙里渗出血水,几只野狗正对着草席狂吠。

“这是?”上官景晖的指节捏得发白。

老卒哭丧着脸回话:“是前几日去山里采笋的村民……黑风寨说他们踩了地界,就……”

雨突然下得更急了,打在草席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像无数只手在底下敲打着棺木。上官景晖望着青峰山的方向,那片连绵的黛色在雨雾里若隐若现,山坳里藏着的何止是匪患,分明是吃人的深渊。

三日后县丞的接风宴上,满桌的佳肴都蒙着层灰败的气息。县丞周明远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油光满面的脸上堆着笑,手里的酒杯却总也碰不到上官景晖的盏。

“上官大人年轻有为,只是这青溪县的事……”周明远咂着嘴,“黑风寨的头目‘独眼狼’,据说能手撕猛虎,手下三百多号人,个个是亡命徒。前两年知府派来的官军,还没进山就折了一半。”

“哦?”上官景晖用银簪拨着鱼刺,“官府豢养的兵卒,竟不如啸聚山林的匪寇?”

周明远的脸僵了僵:“大人有所不知,青峰山七十二道拐,处处是**阵。独眼狼在山里设了一百八十个陷阱,官军根本摸不清路数。”他压低声音,“再说,每年给黑风寨‘纳岁’,县里才能保个平安……”

“纳岁?”上官景晖将银簪拍在桌上,玉色的簪身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用百姓的血汗养着豺狼,这就是历任县令的‘平安策’?”

周明远额头冒汗:“大人息怒,下官也是为全县百姓着想……”

正说着,衙役撞开房门,手里举着支羽箭,箭杆上插着块血淋淋的耳朵。“大人!黑风寨送来的!”

箭杆缠着张字条,墨迹歪斜如鬼画符:“新官不识趣,割耳作警示。三日内备齐白银五千两,绸缎百匹,否则屠城。”

周明远瘫在椅上,面如金纸:“完了……独眼狼动真格的了……”

上官景晖摘下那只还在渗血的耳朵,指尖沾着的温热让他想起驿站墙根的草席。他走到窗前,月光正淌过县署的匾额,“青溪县”三个字在夜色里泛着青光。

“赵勇,”他回头时眼里已无半分波澜,“备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二章上官景晖除强盗(四)(第2/2页)

青峰山的晨雾带着铁锈味。上官景晖换上了身猎户的短打,腰间除了镔铁尺,还别着把砍柴刀。向导是个叫阿竹的少年,脸上有块月牙形的疤,是去年被黑风寨的人用烙铁烫的。

“翻过鹰嘴崖,就是黑风寨的地盘。”阿竹指着云雾缭绕的山尖,“那里的雾有毒,闻着香,其实是断肠草熬的烟。”少年的手在发抖,却把手里的草药包攥得很紧,“这是解烟毒的,俺爹死前给的方子。”

山路越走越险,随处可见白骨。阿竹说那是迷路的商旅,或是没交够“过路费”的山民。转过一道弯时,上官景晖突然按住阿竹的肩,镔铁尺无声无息滑入手心。

前方的密林中,十几个匪徒正围着辆马车哄笑。车帘被扯烂,露出个穿绫罗的女子,发髻散乱,脸上满是泪痕。为首的络腮胡正撕扯她的衣袖,腰间挂着块玉佩,上面刻着“李”字。

“是李大户家的小姐!”阿竹咬着牙,“前几日刚许了人家……”

上官景晖没动。他数着匪徒的人数,看他们腰间的刀鞘样式,听他们的口音——除了本地土话,还有几个带着陕西腔。镔铁尺的星斗纹在晨光里流转,他想起祖父说过:断案要观其行,审其言,辨其色。

络腮胡突然拔刀,刀尖挑向女子的衣领。就在这时,上官景晖动了。他像片落叶飘进人群,镔铁尺先点后扫,三个匪徒瞬间倒地,腕骨碎裂的惨叫惊飞了林中宿鸟。络腮胡挥刀劈来,刀风带着酒气,上官景晖侧身避开,尺端顺着刀背滑上,“咔嚓”一声,对方的肩胛骨应声而裂。

剩下的匪徒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从天而降的石子打翻。阿竹举着弹弓,脸上的疤在激动中泛着红。

“多谢壮士!”李小姐惊魂未定,指着车厢,“他们抢了我家的茶叶……还有账本!”

上官景晖掀开车厢,里面除了茶砖,还有个上锁的木匣。他用镔铁尺撬开锁,里面的账册让他瞳孔骤缩——上面记着每月向黑风寨输送的物资,落款处竟有周明远的私印。

下山时阿竹说,黑风寨不仅抢百姓,还和官府勾结,垄断了青溪县的茶叶生意。那些印着周明远私印的账册,就是他们分赃的证据。

“俺爹就是发现了这事,才被他们活活打死。”少年的声音被山风撕得粉碎。

回到县署时,周明远正指挥衙役往马车上搬银子。见上官景晖回来,他脸色骤变,随即又堆起笑:“大人可算回来了!下官已备齐‘岁贡’,这就送去黑风寨……”

上官景晖将账册摔在他面前,周明远的胖脸瞬间失了血色。“这些,你作何解释?”

县丞“扑通”跪倒,涕泪横流:“是独眼狼逼我的!他抓了我儿子……”

“你的儿子是命,百姓的性命就不是?”上官景晖盯着他,“明日一早,带着账册去府衙自首。”

周明远磕头如捣蒜,额头磕出血来。上官景晖转身时,瞥见他袖口露出的半截青绸——和那日刀疤脸塞进怀里的条陈布料一模一样。

深夜的县署突然燃起大火。上官景晖被浓烟呛醒时,房门已被锁死。他撞开后窗,看见周明远带着几个衙役往马厩跑,手里提着个火把。

“烧了县署,就没人知道你的罪证了?”上官景晖的声音惊得周明远一哆嗦。火把落地,引燃了旁边的草料堆,火光里,县丞的脸扭曲如鬼。

“上官景晖!你毁我前程,我让你陪葬!”周明远拔出短刀扑来,却被飞来的镔铁尺打断手腕。他捂着伤口惨叫,那些被他煽动的衙役早已吓得四散奔逃。

火越烧越大,吞噬着县署的飞檐。上官景晖望着火光中的“明镜高悬”匾额,突然明白了独眼狼的底气——不是山势险峻,而是官府里的蛀虫。

“大人!火势太大,快撤!”赵勇拉着他往门外跑,怀里还抱着那把镔铁尺。

浓烟呛得上官景晖剧烈咳嗽,他回头望了眼火光冲天的县署,那里藏着青溪县的病根。要除匪患,先清内鬼。

三日后,知府派来的巡检带着三十名兵卒抵达青溪县。上官景晖将周明远的账册和供词呈上,巡检看着被烧毁的县署,眉头拧成了疙瘩。

“上官大人,仅凭这些,恐难定罪啊。”巡检捻着胡须,“周县丞一口咬定是你屈打成招。”

上官景晖冷笑:“巡检大人若不信,可随我进山一趟。”

他们在鹰嘴崖下的山洞里找到了周明远的儿子,那少年被捆在石柱上,旁边堆着半车茶叶。据看守的匪徒招供,这些都是要运去陕西的私茶,周明远负责打通关节,独眼狼负责护送,利润五五分账。

“原来如此。”巡检看着账本上的陕西商号,脸色凝重,“这不仅是通匪,还是走私。”

上官景晖盯着洞壁上的刀痕:“独眼狼的巢穴,就在断魂谷。”

进攻定在中秋夜。上官景晖让巡检带着兵卒从正面佯攻,自己则领着阿竹和十几个猎户,顺着崖壁上的藤蔓往下爬。阿竹说,这是他爹当年采药时发现的秘道,直通黑风寨的粮仓。

月光淌过断魂谷的栈道,寨墙上的匪徒正举着酒坛狂欢。上官景晖等人落在粮仓顶时,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的**。阿竹熟练地撬开瓦片,里面飘出酒气——匪徒竟把粮仓改成了酒窖。

“点火。”上官景晖低声道。火把扔下去的瞬间,酒窖里炸开蓝色的火焰,热浪将他们掀翻在屋顶。寨子里顿时大乱,匪徒们提着裤子从营房里跑出来,却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砸得头破血流。

正面的兵卒趁机攻寨,喊杀声震得山谷发抖。上官景晖握着镔铁尺冲下粮仓,星斗纹在火光里忽明忽暗。他在人群中寻找独眼狼,那家伙的左眼是个黑洞,据说里面塞着枚铜钱。

“上官小儿!”独眼狼从聚义厅里冲出来,手里的鬼头刀劈出腥风,“老子要剜了你的心!”

刀锋擦着上官景晖的耳畔掠过,他侧身避开,镔铁尺横扫对方下盘。独眼狼踉跄后退,露出腰间的铜牌——上面刻着个“陕”字。

“你不是本地人。”上官景晖的尺尖抵住他的咽喉,“你是陕西的逃兵。”

独眼狼眼中闪过惊恐,随即狂笑:“是又怎样?老子在边镇杀过鞑靼,在这儿杀几个流民算什么!”

上官景晖的尺又进了半寸:“边镇的军功,成了你欺压百姓的资本?”

鬼头刀突然从下撩起,上官景晖旋身避开,尺端却被对方死死攥住。两人角力的瞬间,上官景晖看见独眼狼左眼里的铜钱在火光里闪烁,突然想起祖父说过的话:最凶狠的野兽,往往藏着最深的恐惧。

他猛地松手,镔铁尺顺势下滑,星斗纹精准地卡在对方的肘关节。独眼狼惨叫着跪地,鬼头刀“哐当”落地。上官景晖抬脚踩住他的后背,捡起那枚从他眼里滚出的铜钱——上面刻着“嘉靖通宝”,边缘已被磨得光滑。

“这是你从军时的饷钱?”上官景晖看着他背上的刀疤,那是鞑靼人的箭伤,“保家卫国的英雄,怎么成了误国殃民的匪寇?”

独眼狼挣扎着抬头,眼里淌出血泪:“老子在边镇九死一生,回来却被贪官克扣军饷!不反,等着饿死吗?”

上官景晖的脚微微松动。他想起那些账册上的陕西商号,想起周明远私印下的茶叶数量,突然明白了这盘棋局的全貌——边镇的贪腐让士兵寒心,逃亡的兵卒成了匪寇,地方官与他们勾结走私,最后遭殃的,永远是百姓。

“国法不容私情。”他收回镔铁尺,尺身上的血迹在月光里泛着暗红,“但你的冤屈,我会呈给巡抚大人。”

寨外传来鸡鸣时,战斗已经结束。三十名兵卒伤亡过半,却俘获了两百多匪徒。阿竹抱着父亲的灵牌跪在谷口,晨雾里,青峰山的轮廓渐渐清晰。

三个月后,青溪县重建了县署。新的匾额上,“青溪县”三个字被上官景晖亲手描上金粉。赵勇说,知府发来公文,周明远被判流放三千里,独眼狼因揭发边镇贪腐有功,改判监禁十年。

“大人,您真要辞职?”赵勇看着桌上的辞呈,急得直跺脚,“巡抚大人正打算举荐您呢!”

上官景晖将镔铁尺放进锦盒,尺身上的星斗纹已被血和火磨得更深。“青溪县的匪患除了,但病根还在。”他望着窗外新栽的茶树,“我要去边镇看看,是什么让英雄变成了豺狼。”

阿竹背着行囊站在门外,脸上的疤淡了些。少年手里捧着那只修复好的霁蓝釉笔洗,天青色的裂纹像极了青峰山的轮廓。

“俺跟大人走。”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坚定,“俺想看看,干净的世道是什么样。”

春风拂过青溪县,新茶的清香漫过城墙。上官景晖翻身上马时,镔铁尺在腰间轻轻晃动,星斗纹在阳光下流转,像极了夜空中永不熄灭的北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