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241章 迷茫

陛下就是躺赢狗 第241章 迷茫

簡繁轉換
作者:知向谁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2 03:13:45 来源:源1

第241章迷茫(第1/2页)

凌晨并没有立刻就将刘老爷和他的捕头表弟拉进沧州大牢里,喜迎贵宾两位。

那样有什么意思?

要让他们提心吊胆的看着自己态度不明的离开,猜测自己到底是会就此放过呢,还是会秋后算账。

直到哥俩茶不思饭不想,辗转反侧到难以入睡,顶着熊猫眼忧心忡忡之际,再冷不丁的给他俩来个SUrpriSe!!

凌晨现在已经对蹂躏**没有兴趣了,他现在喜欢蹂躏精神。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万一他们真的狗急跳墙报复呢?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理智按规则出牌的吧?

不慌,如果这哥俩走法律途径,凌晨不在乎本地的关系网会不会给他们从轻判罚。砍头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意义,不然怎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呢?

当然了,如果他们非要撞这个南墙,选择剑走偏锋,那我可就要换殿帅的大号了~

也许会牵扯进来更多的贪官污吏或者蛀虫,挖出更大的惊喜;也许哥俩会卖力的献殷勤,让善良的凌晨一时心软,谁知道呢?

生活就是因为充满未知的变数,所以才让人无比期待啊!

反正最后挨遭的又不是我~

最终,刘老爷亲自将青骢马从后面拉了过来,毕恭毕敬的双手将缰绳举到凌晨面前。凌晨却没有急着接,而是把马鞍上的布袋卸了下来,结结实实的挂在了他的脖子上。

“我出行不便,东西就先寄存在你这里。记住,少一个子儿,我不会放过你。”

刘老爷肿着半张脸,内心苦涩的哭丧着脸勉强陪笑道:“草民不敢!草民不敢。”

“去,再给我弄辆木架车,把马套在上面,剩下的你们就不用管了,我出城有事。”

刘老爷听后连忙躬着身子转过身,朝着伙计挥手示意。不一会儿,几个伙计就一起推过来一辆木架车,青黑捕头和几个衙役也连忙上前帮忙,**个人一起合力完成了这项重要的任务。

凌晨满意的拉着马车,在他们无比期待的目光中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没说“你们给我等着”,也没说“大家都去忙吧”。

刘老爷捂着针扎般刺痛、火辣辣的疼、并且还有点僵硬的脸,愁眉苦脸的向身旁的青黑捕头问道:“表…表弟,依你之见,他这是何意?会……接下来会追究咱们吗?”

青黑捕头此刻一个头两个大,刚要下意识的回答,却又猛然间想起来是眼前的便宜大表哥把自己带进这个火坑的,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冷着脸瞪了一眼刘老爷后,头也不回的带着衙役们离开了。

当凌晨来到土墙根时,小女孩还蹲在原地,不过已经止住了哭泣,只是一脸悲伤的望着爷爷的遗体发呆。

凌晨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搭把手,把他老人家抬上车吧,我送你们回家。”

女孩嘴角瘪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住没哭出来,擦着脸站起身和凌晨一前一后,将老人抬到了木架车上,而后她自己也扶着凌晨的手上到了车框里,背坐在上面扶着框边一言不发。

凌晨扯着缰绳,拉着马车蹄声“噔噔”的走出了城门。

江湖比朝堂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苦中作乐,说的比唱的好听。

比如,当人们听到“小二,上一碗阳春面”后,第一反应就是行走四方的侠客前来歇脚。但如果你真的吃过阳春面,就会明白什么叫又穷又装。

风雪交加的山神庙、寒月如钩的旧古刹、以水代酒的送别饯、以及雷雨之夜的寒光现,总结起来无非就两件事——

兜里没钱,辛苦挣钱。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那种快意恩仇的潇洒,自由自在的快乐,也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今天是凌晨来到大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打卡山神庙。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是附近几个村庄共同出资修建,用来在重大节日举行祭祀或者社会的地方,后来因为战乱的影响荒芜了。

残破的院墙倒塌出比门还宽的缺口,碎瓦片埋在土块里露出一角。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月光洒下满地银辉。隐约可以看到杂草过丛膝,墙头立昏鸦。

将马车停在庙墙边后,凌晨先是帮忙把老人的遗体背在了女孩背上,又将马从木架车上解下来,跟着女孩从踩出的小径进入了庙院里面。

在院子里找了半天,竟然硬生生没有找到一个能拴马的地方!迫于无奈,凌晨只能把缰绳缠绕在一块断了的腐朽梁木上,又哼哧哼哧的搬来几块大土压住梁木,这才拍去满手的土走上台阶。

庙屋里连个油灯都没有,凌晨摸着黑走进里面,突然听到一阵密密麻麻的响动,紧接着从黑暗中冒出好多攒动的黑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1章迷茫(第2/2页)

“卧槽!什么鬼东西?!”

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扒拉自己的腿,凌晨下意识的就要一膝盖顶上去,还好借着一抹月光,勉强认出是个矮……

小孩???

片刻后,凌晨坐在摆放了土地公泥像的破旧香案下,单手撑腮,望着屋子中央点起来的篝火,怀疑人生。

背上趴着的小屁孩连话都说不完整,揪着他的头发当玩具扯;左边用七八条长凳并在一起架立起来的大通铺上,坐着两个小女孩;地上还有三个男娃和那个女孩围坐在一起,盯着老人的遗体一言不发。

整整七个葫芦娃,年纪从幼儿园大班到女大学生不等。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全是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儿,被老人捡回来才勉强活到了现在。

没错,这里是座小型的民办福利院。

现在的问题是,院长为了能让他们填饱肚子,所以像往常一样跑出去挖野菜,结果被蛇咬到小腿,不幸毒发身亡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陪着老人进城的女孩姓华,名萤,是最早被老人救助的孩子,也是这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的大姐大,可也不过才十八岁。

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他们自己根本没有概念。

“噼啪~”

黑砖围起来的篝火里,木柴烧裂爆燃的声音响起,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年纪最小的家伙终于玩累,顺势躺在凌晨怀里睡着了。

床上的两个女孩盖着破旧的衣服发出轻微的鼾声,坐在遗体旁的三个男孩也昏昏欲睡,点着头打盹。

凌晨抱的胳膊有些僵硬,实在扛不住了,就蹑手蹑脚的站起身来,把怀里的小屁孩放到大通铺上,又扯来破衣服给他盖上,看了地上的老人一眼后,背起手走出了庙屋外。

望着远处树梢上的叶子和云层散开后的夜空,感受着拂过脸庞的晚风,凌晨此刻的心情是比较沉重的。

应开疆起兵造反大概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吧,没想到过去了这么久,那场战争遗留下来的伤疤依旧在大郑的体内隐隐作痛。

这些孩子原本可能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长大以后或许会生活困顿,或许会幸福美满;会遇见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会体验到很多奇妙的感觉,有着无限的机遇和可能。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长大都成了奢望。

那些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英雄人物,哪怕是大郑开国皇帝文训,也不过是在日后的教科书上留下纸半张、字两行。

而这座山神庙里的七个孩子,甚至都不会被算进史官笔下、记录周末郑初时期死亡人口的那串冰冷数字里。

望明月,心悲凉。

千古恨,轮回尝。

正当凌晨思索接下来大郑该怎么处理这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际,华萤缓缓走到他身旁,抬头看了一眼他的侧脸,低声道谢:“今天……谢谢你了。”

凌晨看了看她,笑着说道:“举手之劳而已,不用客气。”

华萤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也将目光移向夜幕下的远方。

“你是个好人,跟爷爷一样的好人。可惜老天不长眼,让他这样的好人遇到这种事情。他辛苦了一辈子,没怎么享过福,再过些年,小三小四他们几个就可以和我一样出去做工养着爷爷了,没想到却……”

说着说着,她一把捂住嘴巴,歪过头去,声音又哽咽了起来。

凌晨无奈的伸出手,按在小姑娘的肩膀上宽慰道:“人已经去了,就不想那些如果和可能了。不过你想哭就哭吧,不用强撑着,你也还是个孩子。”

“吭……呜呜呜……”

破音哭了两声后,华萤又生生的止住了眼泪,屋子里还有弟弟妹妹们,不能让他们听到自己哭,会让他们害怕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凌晨为何要离开汴京去游历四方,在他们看来,凌晨圣眷正隆,位高权重,年少有为,正是努力精进的时候。

甚至就连左相杜宣和那些看不惯凌晨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日后若是由凌晨来坐镇中书门下,再加上文若成熟稳重、英明神武,大郑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甚至完全有可能与汉唐盛世并列。

可他们站的太高了,只看到了天上楼宇熠熠生辉,万丈蟾宫映照桂阙,却看不到脚下的蚂蚁奔波匆忙。

乾元殿上,有的是冠冕堂皇,缺我一个又何妨?

总要有人去感受,去欣赏,

这庙堂之外的月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