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349章:蝗灾必须解决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349章:蝗灾必须解决

簡繁轉換
作者:夏山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3 15:30:10 来源:源1

第349章:蝗灾必须解决(第1/2页)

赵凌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农家学子。

他清晰而沉稳的声音在学室内回荡:“尔等须知,在蝗灾未起,蝗虫尚为散居之时,被称为蚂蚱。”

“蚂蚱非但无毒,反是乡野间一道可食的野味,其味甚美,且据医家所察,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之症或有微效。”

“啊?”一名挤在角落、衣着华贵的咸阳权贵子弟忍不住低呼出声,脸上写满了惊诧与嫌恶,“蝗虫……可以吃?”

他自幼锦衣玉食,何曾想象过以虫为食?

听赵凌这么一说,只觉得胃中一阵翻腾,暗自腹诽,放着香喷喷的肉不吃,去嚼那玩意儿?

何其恶心!

然而,学室中绝大多数出身乡野的农家弟子,对此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们或微微点头,或露出会意的神情。

即便未曾经历大灾,田间地头捕捉几只肥硕的蚂蚱烤来解馋,也是许多农家子弟少时的记忆。

那焦香酥脆的味道,于他们而言并非难以接受。

赵凌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如铁:“然!一旦蝗灾降临,集群之蝗虫,便化身为剧毒魔物!”

他双眼微眯,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带着警示的意味:“当它们体色由青绿转为枯黄褐黑,便是其体内毒素滋生、凶性毕露之时!”

“此时,其繁殖力暴增,更会散发出一种毒气。此气可令捕食者闻之抽搐、呕吐,乃至毒发身亡!即便是专食虫类的鸡鸭鸟禽,若大量啄食此等蝗虫,亦难逃中毒毙命之厄!”

赵凌不疾不徐,将蝗虫的生物特性、成灾机制娓娓道来:“散居之蚂蚱,性情温和。一旦环境剧变,数量激增,其生理与行为便发生剧变,化作群居型蝗虫。”

“此时,它们色泽转深,性情凶暴,食量惊人,更获得远距离集群迁飞之能!一旦成灾,其数量动辄以亿万计!遮天蔽日,如乌云压顶,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他讲述着蝗灾的恐怖景象,台下听众反应各异。

那些未曾亲历灾祸的咸阳贵胄子弟,如同在听一个离奇惊悚的故事,脸上带着新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而台下众多来自灾区的农家弟子,却已有人悄然红了眼眶,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甚至有人忍不住低声啜泣。

某些学子残酷的记忆被唤醒。

那绝望的虫云,啃噬殆尽的田野,亲人饿毙的哀嚎。

身份与经历的天堑,在此刻显露无疑,共情何其艰难!

赵凌提及,秦律《田律》早有规定,地方官吏须及时上报灾情。

朝廷应对蝗灾的传统方法,如强制扑打、驱鸭入田、夜间举火诱杀、挖掘深沟掩埋,乃至举行“八蜡之祭”祈求虫神息怒等,他亦一一列举。

说完这些,赵凌又说道:“此皆灾后补救之策,如同扬汤止沸!虫云既起,扑杀何其艰难?耗时漫长,杯水车薪!其间,粮田早已化为白地,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之惨剧,朕不愿让其再度发生!”

赵凌的目光锐利如刀,直指核心:“朕今日所授,乃斩草除根之道!防患于未然之策!”

“经朕与博学之士多年查考,已明其根本乃是水旱交替,旱涝相随,便是诱发蝗灾之元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9章:蝗灾必须解决(第2/2页)

台下瞬间寂静无声,连啜泣声都止住了。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赵凌身上,充满了震撼。

“旱灾,使河湖干涸,大片湿润滩涂裸露,此乃蝗虫产卵孵化的绝佳温床!而紧随其后的洪涝,虽能冲毁部分虫卵,却也迫使幸存蝗虫向高地聚集,加速其群居转化!此乃恶性循环!”

赵凌手指重重敲击着身后的木板地图,点在那些标注着河流湖泊的位置:“故而,欲绝蝗患,必先控水防旱!”

他在木板之上边写边说:“其一,兴修水利,调控水位!于易旱易涝之地,广修陂塘水库,丰水期蓄水,旱季放水灌溉,保持湿地水位稳定,避免大片滩涂因干旱而裸露,从根本上剥夺蝗虫大规模产卵之地!”

“其二,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确保水流通畅,减少洪涝灾害发生频率与烈度,打断旱涝交替诱发蝗灾的致命链条!”

“其核心,便是将水利工程置于防灾之首!只要水利坚固,旱涝可控,蝗虫便失去了大规模爆发的温床,灾害自然锐减!”

赵凌深知蝗灾的毁灭性。

动辄引发百万流民,千里饿殍!

灾区人间地狱,权贵却仍可醉生梦死,最终必酿成燎原民变!

大秦历史上,蝗灾频发,几乎五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

如今他登临大宝,手握权柄,岂能容忍此等惨剧重演?!

他环视台下,目光最终落在陷入深深沉思的农家领袖田骥身上:“大秦从不乏水利奇才!李冰父子于蜀中筑都江堰,必将泽被千秋!”

“此等智慧,正是我大秦防治蝗灾、保境安民之基石!农家,深谙天地农时,精于土木水利,此乃尔等所长!朕今日点明此理,便是要借尔等之力,将这防蝗于未然之道,融入帝国水利农政之根本!”

“希望诸位以农家之智,解万民倒悬之苦!”

田骥的身体微微颤抖,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皇帝陛下不仅道破了蝗虫变色的奥秘,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蝗灾的环境诱因和根治之道!

这完全颠覆了农家千百年来被动应对的思维!

而陛下如今力推的各郡县水库、堤坝、乃至那神奇的“水力发电”站,不正是构建这宏大防灾体系的关键一环吗?

赵凌今日亲临授课,绝非心血来潮。他是在为农家指明方向,赋予重任!

他相信,只要点明这“水旱交替”的症结,以农家的实践智慧与对土地的深刻理解,定能在这宏大的水利工程框架下,摸索出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具体防蝗之法!

赵凌如今在各郡县都开始修建河坝,修建水力发电站,做好水利工程,其实也是为预防蝗灾做铺垫。

他今日来尚学宫授课,也是抛出这个理念,他相信农家的高人们会有解决的办法。

他是皇帝,不可能事事亲为,有些事情,他只需要点燃一把火,这把火会照亮整个华夏。

他穿越了,那便不能让后世子孙再经历恐怖的蝗灾。

蚂蚱可以有,最好是做到蚂蚱都需要花钱买来吃的那种地步才好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