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388章:改革军功授爵制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388章:改革军功授爵制

簡繁轉換
作者:夏山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03:56:25 来源:源1

第388章:改革军功授爵制(第1/2页)

嬴政静静地听着,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儿子的治国理念,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在他这位千古一帝的内心深处,这广袤的大秦帝国,从来就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所有的疆土,所有的百姓,乃至那些看似显赫的王公贵族,都不过是皇帝一人的私有财产和统治工具罢了!

那些将士,固然是大秦的将士,但他们更是皇帝用来开疆拓土,扫平一切障碍的利刃。

战死了,伤残了,那就再换上一批新的!

即便是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只要最终能达成皇帝的战略目的,那都是必要的代价,甚至可以说是那些士卒的荣幸!

嬴政沉默着,深邃的目光落在跳跃的灯火上,仔细咀嚼着赵凌刚才那番话,并没有立刻出言反驳,也没有动怒,只是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赵凌见父亲没有反对,便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父皇,吾大秦实行‘全民皆兵,耕战一体’的国策,再加上‘军功授爵’的巨大激励,将士们的战斗积极性和战斗力的确空前强大,这是大秦能横扫六国的基石。”

说到这里,赵凌微微一顿,话锋一转,“可如今四海之内,已无强大的对手,至少两年之内,朕是不打算再开战。”

“朕也知道,父皇您当年决意北击匈奴,除了消除边患,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六国既平,若不让这台为战争而生的庞大国家机器继续开动下去,它很可能会因为失去目标而内部生锈,甚至崩溃。”

赵凌点出了当时嬴政的深层忧虑。

任何事情都有巨大的惯性。

军功授爵制度就像一架上紧了发条的战车,注定要不断地征战才能维持其运转。

否则,朝廷不会白养着庞大的军队,军饷开支有限,士兵们失去了通过战争获取爵位和奖赏的上升通道,这种巨大的惯性所带来的失落和矛盾,反而可能从内部摧毁大秦。

嬴政之前也确实没想到,赵凌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雷霆万钧之势打服了凶悍的匈奴,又巧妙地制衡住了南方的百越。

如今的大秦,确实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赵凌方才也说了,两年之内,他并不打算大规模对外用兵。

如果没有战争,而军功授爵制度又不进行变革,那么军队长期无所事事,士兵的血性和战斗意志会被慢慢消磨,战斗力必然大幅下降。

战争结束得太快,连嬴政也没完全想好,和平时期该如何调整这套为战争量身定做的体系。

赵凌见嬴政眉头紧锁,便笑着进一步解释:“其实,从岭南以及各地边关调回内郡的将士,我们不需要他们再去拼命打仗。朝廷只需要支付给他们足够丰厚,令人羡慕的军饷,提供给他们天下最精良的盔甲武器,并且进行常年不间断的,严格而专业的军事训练,把他们打造成一支支保卫京师,镇守各战略要地的精锐常备军就可以了。”

“这样做,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国库的军费开支会比以前庞大很多。”

赵凌语气轻松,脸上带着一抹笑意,财大气粗的模样,“但现在我们的国库和少府都很充盈,朕也有办法让天下的财富持续增长,让大秦越来越富庶。”

“只要国家有钱有粮,就完全养得起这些职业化的精锐!而且,一支训练有素,待遇优厚,并且忠诚可靠的常备军,才是国家长治久安最坚实的保障。”

嬴政面色凝重,他并不觉得光靠发饷和训练就万事大吉了,但赵凌提出的这个方向,听起来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

前提便是国库必须一直像现在这么有钱,能持续支付高昂的军费。

赵凌似乎看穿了父亲的疑虑,继续侃侃而谈:“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最核心的,是必须对实行了百年的军功授爵制本身进行改革。”

“改革军功授爵制?”嬴政猛地抬起头,眼中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这可是商君变法以来大秦的立国之本,动摇它,牵涉的利益和阻力太大了!

“父皇不必担忧,并非废除,而是改良和扩充。”赵凌自信地解释道,“如今天下太平,士兵们获取军功的机会大大减少。我们可以增加获得爵位的渠道和方式,让将士们即使不在战场上,也能有上升的途径和盼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8章:改革军功授爵制(第2/2页)

嬴政目光灼灼,立刻追问:“如何增加?”

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赵凌显然早有腹案,流畅地回答:“第一,在传统的战功之外,增设‘戍边功’和‘训练功’!”

“只要长期戍守边疆而没有过失,或者在日常操练,军事演习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都可以根据情况授予相应的爵位或者赏赐。”

“第二,改变赏赐的方式。不能只赏赐土地和奴仆,可以部分转变为金钱、布帛、粮食,甚至给予其家人免税徭役的特权等更灵活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荣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凌沉声道,“建立老兵退伍抚恤制度!对服役达到一定年限,或者立有战功但因伤因病无法继续服役的老兵,朝廷每月发放一定的钱粮作为补贴,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让所有大秦子民都明白,只要为国家流过血汗,朝廷就绝不会忘记他们,绝不会让他们晚年凄惨!”

嬴政的眉头再次皱紧:“如此一来,军费开支岂不是更高?你难道想彻底废除如今的强制征兵制度?”

他看了这么久的文书,也猜到了赵凌的一些想法。

赵凌摇了摇头:“父皇,军费的问题您真的不用担心,儿臣自有生财之道,保证国库充盈。至于征兵制度,也不是完全废除,而是需要进行更人性化的改革。”

“言!”嬴政言简意赅,但很明显,他想听听赵凌还有什么招。

赵凌继续阐述他的构想:“我们可以保留普遍的兵役制,这是全民为兵的基础。但每个男子一生中,只需在年轻时服2年兵役即可。并且实行轮番服役制,一批人服役期满回家,另一批人再接着去。”

“而那些适龄青年在非服役期,则作为预备役登记在册,每年只需要抽出一个月接受集中的训练,保持基本的军事技能。一旦国家发生战争,可以迅速将这些受过训练的后备兵员征召入伍,形成战斗力。”

赵凌越说越兴奋:“这叫藏兵于民!既保证了国家拥有庞大且经过训练的后备兵源,随时可以动员,又不至于让大量青壮年长期脱离社会生产,不影响耕种、工匠、商贸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这些士兵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专心务农、做工或者经商,他们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以为朝廷提供税收,财政的负担远小于养活一支全员脱产的职业大军。他们自己也能赚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国家需要用兵时,一声令下,就能召集起一支有基础,有组织的队伍!”

嬴政听完这一长串的阐述,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在脑海中飞快地推演着施行这一切措施之后,大秦帝国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

大秦现行的制度,男子年满20岁就必须到官府“傅籍”(登记),开始服漫长的徭役和兵役,理论上直到60岁才能“免老”(免除役期)。

一生中要反复轮流服役,每次战争爆发都可能被征召。在这个普通百姓平均寿命可能只有三四十岁的年代,这简直是从生到死都在服役!

压榨得实在太狠了!

不是赵凌想要看到的天下,他想要的是百姓富足,生活安康,活得有尊严,而不是被无情地扔进国家战争机器的齿轮里,被敲骨吸髓,耗尽一生。

良久,嬴政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隐约明白了赵凌想要构建的那个新世界。

推演的结论是,如果真能按照赵凌的设想施行,那么大秦即使近几年不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也完全可以平稳地过渡,妥善地安置所有的军民。天下的百姓会因此过得越来越好,负担大大减轻……

嬴政最终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罕见而满意的笑容,甚至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案几,赞叹道:“彩!”

原来,赵凌这小子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一时间的头脑发热,真的经过深思熟虑,早已为这台杀疯了的大秦战车,规划好了平稳驶入休养生息新阶段的完整路线图!

有赵凌这样的帝王,或许真的是天下黔首的福气吧。

【这两章是补前两天差的,通了个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