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无常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百五十三章 无常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灵宝,是觉罗氏的闺名。

舒舒尴尬得不行,只能点点头,做腼腆状。

实在是八旗之间都能扯上亲戚,所以除了近亲,舒舒就很少往自己身上牵扯。

都忘了这位长公主,还是额涅的近支堂亲,是从堂姑,也是舒舒的从堂姑姥姥!

神奇的关系。

舒舒都能察觉到五福晋与七福晋的诧异。

人到了跟前了,舒舒辈分又在这里,不好跟着贵人、答应似的,装着看不见。

可是前头还有五福晋、七福晋,轮不到她先见礼,只能先低头鹌鹑着。

长公主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气氛有些僵持。

论起来,舒舒妯里三个,都是头一回见长公主。

不过三人站位在这里,倒是不容易弄混。

长公主的目光就落在五福晋身上,带了轻鄙:“果然是小门小户,见了尊长,连行礼都不会了么?”

五福晋满脸通红,却守着规矩屈膝道:“侄媳见过长公主,长公主万福……”

舒舒与七福晋也随着行了蹲礼。

长公主却没有叫起的意思。

除了舒舒站得还稳当,五福晋与七福晋摇摇欲坠。

尤其是七福晋,穿着四寸半高的旗鞋,腿肚子跟着打颤,额头上汗都出来。

舒舒担心,在旁看着,精神都绷紧,准备着扶一把,总不能让七福晋众目睽睽之下摔个屁股蹲。

七福晋手中拿着帕子,瞧着那样子,是要准备抬手。

太后在旁,满脸不快,指着长公主道:“为难孩子们做什么?有什么不满,你冲我这老太太来……”

长公主厉声,道:“跟你说,顶什么用?!难道我不是大清的公主,不是世祖皇帝的女儿?皇上他是什么意思?人人都配了公主长史与侍卫,大长公主有,小一辈的公主也有,就我一个没有,这是不承认我是大清的公主?!”

科尔沁左翼王公在额驸达尔罕王的带领下,先前迎候了康熙下车,现下正簇拥着康熙缓缓走来,几个皇子也跟着,再后是随扈的宗亲与文武大臣。

乌央乌央的人,就齐齐地目睹了长公主对着太后咆孝的情形。

“放肆!”

康熙怒喝道。

科尔沁诸王公都跪了。

诸皇子、诸宗亲、文武大臣也跟着跪了。

女卷这边,除了太后与长公主还站着,其他人也跟着跪了。

舒舒几个本就蹲的难受,也都跟着顺势跪下。

“怎么?我受了委屈,连问也不能问一句?问了就是放肆?”

长公主挺着脖子,脸色难掩愤怒,直接瞪着康熙问道:“这天下没有说理的地方了?还是只能等到我死了,去跟世祖皇帝道委屈?凭什么?”

康熙已经走到长公主面前,脸上挂着寒霜,眼中也是熊熊怒火:“朕在这里,是朕没有给你指公主长史……朕为什么没指,旁人不晓得,你自己想不明白?你当年出嫁,内务府陪嫁女子十名,人口十户,庄头两人……这些年,除了陪嫁女子或死或嫁,其他人要么送人要么找了不是撵走……朕怎么给你派人?奴才你想处置就处置了,想撵就撵了,有品级的长史与侍卫也等着你撵么?”

长公主哑然,好一会儿方轻哼道:“都是八百年前的事儿,皇上这是跟我找后账?当时我年轻脾气躁,陪嫁的嬷嬷又托大,管头管尾,唠叨个没完,我要不厉害些,还由着几个奴才辖制不成?皇上偏着自己女儿就偏着了,非要给我扣个不是也就扣了,怎么还要让我心服口服不成?没得这么欺负人的!”

说到这里,她终于想起太后,过去扶了太后胳膊:“额涅,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太后耷拉着脸,只做懵懂。

康熙方才呵斥的是满语,长公主回话就是满语。

太后做懵懂状,倒是也没人说什么。

只是长公主明白,老太太这是装湖涂。

这满语她是想听明白的时候就听得懂,不想听明白的就是就听不懂。

长公主皱眉,不许太后湖弄,非要她做个判官,用蒙语又说了一遍。

没想到太后听了,却是点头:“皇帝说的对,皇帝说的对……”

长公主不忿道:“您是太后,是嫡母,为什么还要看他脸色?”

太后答非所问道:“皇帝孝顺,皇帝仁爱,你要听话些……”

长公主气得脸都白了,横眉竖目道:“谁是姐姐,谁是弟弟?为什么要我听话?!”说罢,也不理会众人,转身就大踏步离去,进了公主府。

康熙脸色发黑。

太后面上都带了紧张。

皇帝已经不是当年年幼还需要科尔沁为助力的皇帝,他早已经是个真正的帝王。

科尔沁诸王公也都面带惊惧。

舒舒用眼角余光,看着公主府方向,真心觉得长公主的做派有些眼熟。

与八福晋有相似之处。

自持矜贵,目中无人,强词夺理,嘴巴还不利索。

胆子也真大啊!

舒舒瞧不上她的行事,可也莫名有些羡慕。

额驸达尔罕王,带着几个王府生的儿子,都是伏地不起,恭请圣驾移驾王府。

康熙没有立时动,等到肩辇到了,才扶太后上了肩辇。他自己步行,奉太后入了达尔罕王府。

舒舒等人,自然也跟着鱼贯而入。

之前跟在公主身后的诸王公女卷,这才敢迎了上来。

清一色的宗女。

以一位老郡主、一位老县主为首,都是年将花甲,论起来宗室辈分与夫家辈分都不低。

其中郡主是敬谨亲王尼堪之女,是康熙的从堂姐,太后的堂婶。

县主是豫亲王多铎之女,是康熙的从堂姑,太后的从堂嫂。

奇怪的辈分,乱七八糟。

两人一左一右,搀扶着太后。

太后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感叹道:“咱们都老了……你们日子还好么……”

郡主老泪纵横,哽咽道:“好,好,儿孙满堂,孝顺懂事,全赖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恩德……”

县主也跟着默默流泪,连连点头。

蒙古这边,与满洲习俗相近。

都是敬老。

而且还是女人当家。

家里的老祖母地位最为尊崇。

郡主与县主的年岁,已经是老祖母的辈分。

“别哭,别哭,日子过得好就好……”

太后红着眼圈,笨拙地安慰着。

舒舒跟在后头,亦是戚戚然。

敬谨亲王与豫亲王都是开国功王。

前者是太祖嫡长子广略贝勒褚英的儿子,爱新觉罗家真正的嫡枝。

可惜敬谨亲王与长子都壮年而死,爵位在子辈就传了几回,中间还有党附鳌拜削爵,使得这一支沦为失势宗室,第三代门长只袭着辅国公爵位,是镶红旗的小领主。

豫亲王那一支则在顺治朝就失势,沦为正蓝旗里的小旗主。

宗女抚蒙是国策,可蒙古各部与朝廷的关系亲疏有别。

太皇太后当年将这些失势的近支宗女,嫁入与皇室关系最密切的科尔沁部,确实是恩德。

因为早在太宗时,科尔沁部与皇家互为嫁娶成了惯例。

宗女们过去,面对的夫家婆婆、嫂子,都是族亲、堂亲,不会被人欺凌。

等到分派好客房,舒舒与七福晋坐下来,面面相觑。

因是王府,腾出来接驾的地方有限,住的不如之前宽敞,众阿哥只分派了两个院子。

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一处。

剩下的几位阿哥一处。

七福晋叹气道:“都是宗女,爵位不同,境遇就差这么多……”

长公主飞扬跋扈,当着这么多人面前还敢耍脾气。

老郡主与老县主还是长辈,都不敢托大,恭恭敬敬。

剩下的宗女,在太后面前只有磕头行国礼的,连寒暄叙亲的资格都没有。

七福晋低着头:“之前盼着早点怀上,想着男女都好,生下格格也不急,再怀就是,现在不想要格格了……”

舒舒点头:“是啊,宗女不好当……除非是独女,或者阿玛有脸面,求了恩典,许是能留在京里,要不然多是要抚蒙……”

这年代,留在京城的宗女幸福指数最高。

有个皇家血脉在身上,夫家不敢轻慢。

远嫁以后,就说不好……

按照后世数据统计,抚蒙宗女平均寿命不高,留下子嗣的也不多。

像科尔沁部这种王公台吉基本上都是公主与宗女后裔的,只有这一家。

其他蒙古部族,对于抚蒙的公主与宗女,多是带了防备忌惮的多。

像敖汉公主那样留下血脉传承的,已经是抚蒙公主中的典范。

七福晋看着自己脚下四寸高半高的旗鞋,带了不忿,小声滴咕着:“长公主那是什么眼神儿?嫌弃我个子矮?像她似的,跟门柱子似的,就好看了?”

舒舒叹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叫我额涅的小名,我能说什么?”

幸好只问这一句,没有再格外青睐,要不然就是将舒舒架到火上烤了。

七福晋露出几分期待:“那是不是晚上的进宴就省了?”

舒舒摇头:“没戏,还是要进的!”

长公主再跋扈,还有达尔罕王与诸王子、王孙呢。

她可以不将皇帝放在眼中,肆意。

她的丈夫、儿孙可不敢如此。

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长公主过来赔罪,然后进宴照旧。

过场总要走的。

科尔沁部左翼王公,可不只达尔罕王这一支,皇上是来示恩的,不是来结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