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筹(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百六十三章 筹(第一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正房,西次间。

格格田氏眉头蹙着,带着一丝轻愁,看着小榆的嘴一张一合,脸上难掩震惊。

虽说对于这位九福晋早闻大名,可田氏也没有多少畏惧。

就是没想到,她会这样丝毫不留余地,全然不顾三阿哥的面子,直接给自己撅了回来。

田氏又羞又臊,眼圈都气红了。

这院子里那有秘密呢?

自己这回试探,没有打九福晋的脸,反而打自己脸上了!

小榆却只觉得爽快。

就是太后娘娘那边,需要自家福晋出力,娘娘还得哄着来,眼前这是什么东西?

包衣奴才,妖妖娆娆的,借着几分宠爱,大喇喇地使唤皇子福晋?

也不怕折了寿?!

田格格手里缠着帕子,委屈道:“是不是你家福晋有什么误会?我这不是没法子了,才求到九福晋身上……”

看着唇红齿白、满脸春意的田氏,小榆心里“呸”了一口,什么毛病?

不思饮食是这样的?

就是拿乔也找自己男人去,找自家福晋算什么?

她腹诽不已,面上却恭恭敬敬道:“格格误会了,我家福晋也是为格格着想,谁晓得这肠胃不调是什么毛病……万一耽搁了,这出门在外的,也不好……”

田格格立时泪盈盈的,饮泣:“是我的不是,不知尊卑,不知好歹去劳烦九福晋……”

小榆躬身道:“请太医也好,禀告娘娘也好,不过我们福晋一句吩咐的事儿,格格不用外道……”

至于规矩不规矩的,也不用自己福晋操心去管教。

田格格的口气也淡了:“不敢劳烦九福晋……”

小榆下去了。

田格格却是冷了脸。

旁边服侍的小宫女,轻声安慰道:“格格别生气,听说九福晋行事素来骄纵,最是爱酸脸子,谁的面子都不给,也未必就是针对格格……”

“不是针对我是什么?”

田格格不满道:“往各处送吃食,我的,同东屋那两人是一样的例,这是羞辱谁……”

小宫女低下头,没有说话。

三人名分上都是格格,还都是郡王格格,不送一样的,还要分出两等?

虽说自己格格的月钱与日用供给,早已经升了等,按照侧福晋的例,可那是阿哥爷的贴补,还没有正式请封。

“昨儿早上送糕,明明晓得三爷这里还有我,却只送了一块糕……”

田格格提起这个,更是愤愤:“她就是故意的!为了她那好堂姐,故意给我没脸子!还是皇子福晋,规矩都不懂了,插手大伯哥姐夫的内宅……也不知董鄂家怎么教导的,一个比一个骄横……”

还有一个原因田格格没有说。

那就是她之前得了福晋那边的消息,晓得福晋找了九福晋,让九福晋盯着她的错处。

闹上这一场,也算做个防备。

等到九福晋针对自己,给自己定罪名,自己也有个辩白的余地。

田氏想着,心里酸涩不已,拿起旁边放着的已经起了毛边的《侧帽》,翻到《画堂春》这一首词。

一双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田格格直直地看着“一双人”三个字,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

七福晋屋里,几个小妯娌还在用饭。

被七福晋带的,连舒舒都多吃了好几口翠花咸菜。

整日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简单的吃法,还真是清爽,用这个配手把羊肉和酱肘子也正好。

就是这名字,很有年代感。

舒舒脑子里想起一个传说的人物,想起一首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歌谣。

眼下所在这地方是科尔沁草原腹地,就是后世的“孝庄故里”。

在几百年后,这地方连带着蒙省东部其他几个盟市,与东三省一起,被称为“东北”。

就是在大众认知上,经常忽略蒙省这一块。

舒舒觉得神奇的是,这片土地的饮食习惯,一脉相传。

后世的蒙餐,吃的也差不多就是手把肉、羊肉馅饼、酸奶和奶茶这些。

舒舒吃得津津有味,平时不怎么爱吃肉的五福晋都多夹了两筷子。

三人吃完,漱了口,换了大麦茶。

七福晋揉着肚子,哀叹道:“我真是不长记性……再也不张罗跟弟妹一起吃饭了,今儿又多吃了一张馅饼……这样下去,见到我们爷时得胖一圈……”

舒舒安慰着:“不用着急,吃好了再减……”

七福晋在她肚子上摸了一把:“真是无底洞似的,食量大如牛,也不见你长肉,白吃了……”

五福晋怕舒舒不自在,道:“她还小呢,正长身体……”

七福晋笑着说道:“五嫂不用想着为她遮掩,我还不晓得她的饭量?小时候去我家,那叫一个乖,粉雕玉琢的小宝贝,嘴巴也甜,会哄人,我额涅恨不得将我们姊妹几个捆了换她一个……我额涅留饭,恳辞,再留,才点头……结果吃了三碗饭,当时才多大?七、八岁的年纪,还没留头,我额涅都怕了,不敢叫吃了……还专门给伯母提了,问用不用请儿医瞧瞧,就怕撑坏了肠胃……”

舒舒听着自己的幼年趣事,也跟着笑了:“打小就这样,去旁人家吃饭,要是不熟的,就规规矩矩的少吃些,省得叫人笑话贪嘴;相熟的人家,最少吃两碗饭,哪怕是酱瓜子,都觉得比自己家的香,我额涅说这是随了我阿玛,‘隔锅香’……我家小六,也是如此……”

五福晋才想起两人娘家不仅同旗,还是前后邻住着:“都是缘分,既是打小的伙伴,嫁人成了妯娌……”

七福晋笑着点头:“可不是么……舒舒年岁不大,打小就是小大人似的……当时添妆时见我不痛快,还晓得背着人悄悄开解我,那道理一套一套的,小嘴巴巴起来,能把人说懵圈……我当时觉得都是孩子话……可等入了宫,晓得宫里情形,觉得说的十分有道理……自己劝自己,看得开了,日子也就随顺,所以我是真心谢她……”

舒舒笑着道:“我就是个理论派,去年劝姐姐时头头是道,今年指婚旨意下来……”说到这里,压低了音量:“也是傻眼了,好些日子才缓过来……”

岂止是傻眼,跟五雷轰顶差不多,尤其是指婚对象还是九阿哥,历史上恶名昭著、下场悲惨,现实生活中又是才结了仇的人选。

妯娌三人,面面相觑,带了几分同命相怜来。

以她们的家世,要是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日子都会比眼下轻省,也更有底气。

高嫁不易,高嫁到皇家更是不易中的不易。

娘家成不了助力不说,反而成了牵绊。

不管早先什么性子,如今她们都束手束脚起来,以免踏错行差,牵连到娘家名声,影响到阿玛兄弟的前程。

小榆已经传完话回来,刚才见福晋们还在吃饭没有进来,在门口候着。

眼见着撤了散桌,她就进来,将方才见田氏的情形禀报了一遍。

七福晋笑着说道:“这是一位迎风流泪的才女!不就是笔帖式的女儿吗?倒显得别人都是睁眼瞎似的。我见过两回,说话咬文嚼字,看着柔柔弱弱的,腰板子挺得却直,很是孤傲,像是谁都入不得她眼,也不知傲气什么……”

舒舒没有见过人,不好点评。

只是按照七福晋的说法,她想起三福晋。

董鄂家是八旗勋贵人家中汉化比较早的家族。

小辈不分儿女,都是打小要读书。

自己这位从堂姐,也是一位喜读诗书的美人。

人前也柔弱,心气也高,喜欢悲春伤秋做个调剂。

这妻妾两人,竟是同一类型的美人。

五福晋似有触动,叹气道:“有时候书读多了未必是好事,浑浑噩噩的,说不得日子更自在些……”

七福晋以为说的是田格格,点头附和道:“读书读多了心气高,可身份又在这里……自己想不开,反而更难受……”

因提及格格们,七福晋望向舒舒:“你们院子里的两个呢?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舒舒不好实话实说,什么娘娘体恤、两人相貌寻常、九阿哥嫌弃之类。

旁人正一地鸡毛,自己显摆日子顺遂,那才是没眼色。

她只叹了口气,道:“估摸是怕了,我的名声都被内务府那群人传成什么样了?凶神恶煞似的,尊卑身份还摆着,我懒得搭理她们,她们也就躲得远远的。”

七福晋皱眉道:“你也要小心,省得她们藏奸,故意做出畏惧的姿态来坏你的名声……旁人不晓得内情,还当你怎么磋磨人,才吓破了她们胆子……我们后院那个,当时就用这招在七爷跟前上眼药,叫我收拾了一回才老实了……”

“我晓得了,谢谢七嫂。”

舒舒晓得她的好心提醒,很是领情。

妯娌几个唏嘘一回,吃了半杯茶,就各自散去。

*

台吉府与八旗行营中间的一块空地上。

围着好几十号人。

泾渭分明,分作两伙。

几位皇子阿哥还有上三旗的几什侍卫在一边。

另一边是几个蒙古闲散公爷,还有几个是台吉的孙子们,带着几个高壮的蒙古勇士。

蒙古人最喜欢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就是今日对阵的有皇子阿哥,束手束脚的,就只剩下了射箭。

场上,已经进行了好几轮,也有了胜负。

除了几个出挑的侍卫,与蒙古的弓手比了两轮。

诸位皇子中,五阿哥与十三哥也下场了。

有输有赢。

五阿哥输了,没有沮丧,性格也实诚,与台吉的几个孙子已经勾肩搭背,成了好朋友、好兄弟。

十三阿哥赢了,得了一把匕首,别在腰带上,强忍着得意,看着也是谦虚有礼模样。

不过比赛就是比赛,总要出一个结果。

眼见着就是最后一场。

三阿哥看着九阿哥,目光落在他腰上,看着挂着一串的荷包、香囊、扳指套之类的,最后落到沉香寿字牌上。

看着那粗糙的雕工,三阿哥心中不屑,面上却带了笑道:“老九你不下场试试?赢个彩头,回去在弟妹面前也体面……”

九阿哥一愣,看着三阿哥,似笑非笑道:“三哥文武双全,还没出手呢,弟弟就不献丑了……”

十阿哥在旁“哈哈”笑道:“三哥上,好好露一手!到时候拿着彩头,哄哄小三嫂……”

三阿哥还要说话,就被九阿哥与十阿哥俩人齐心合力,推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