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三百四十章 恶婆婆(第二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三百四十章 恶婆婆(第二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少一时,请安的时间过了。

大家都退了下去。

德妃与荣妃念念不忘南巡,可也放不下脸来缠磨。

再说也不是说了就有用的。

剩下的嫔妃、贵人,即便心热,也没有开口的资格。

大家之前倒是都看着佟妃。

佟妃却矜持,从头到尾没有开口。

宜妃没走,惠妃也留下了。

两人相视而笑。

两人都是大方爽利性子,早年四妃共管宫务的时候,一个管着东六宫,一人管着西六宫,都是好说好商量的,从没有红过脸。

两人陪着太后去了次间,惠妃不赞同道:“好好的,招她们做什么?”

宜妃轻哼道:“姐姐也看到了,哪是妹妹先招的?一个个的,好日子不过,欺负到我头上,真当我是脾气好的!”

惠妃轻轻摇头,不过也只是说这一句,并不啰嗦。

她看着太后道:“娘娘,您说,咱们这次出去带谁出门子?”

太后笑着摆手道:“别问我,我不操这个心……”

惠妃就看着宜妃。

宜妃撇撇嘴道:“总要可着皇上那几个心肝肉来,要不然回头更麻烦……”

这说的是王庶妃,就是康熙二次南巡时带回来的民女。

因她的缘故,当时宫里也热闹过一番。

民女入宫,她是头一个。

又不是什么官家小姐,而是江南行宫的使女。

这样品貌,说是使女,谁信呢?

不过是借着使女之名,趁机献美。

当时皇上没带宫妃,身边就几个宫女服侍起居,就迷了眼,破了例,将人带回京。

王氏就以庶妃身份,成了嫔御。

不过当时宫里没有皇后,钮祜禄贵妃不管事,下头她们四妃也没有说话的余地。

如今十来年过去,王庶妃都诞下两个阿哥,而且都站住了,也只是贵人待遇的庶妃,就是因出身太低的缘故。

王庶妃的入宫,开了不好的先河,那就是民女入宫。

幸好皇上现下清明,在美色上并不看重,后来陆续进来的几个就是在乾清宫做个答应。

惠妃倒是听进去了。

江南出美人。

王庶妃入宫这小十年,不能说是独得宠爱,可这圣卷也是能排进前三。

难得的是,性格温良,不是那种得志便猖獗的,这些年也就没人再拿她的出身说嘴。

直到今年选秀,瓜尔佳贵人横空出世,王庶妃才往后退了一步。

惠妃便道:“那就带上瓜尔佳贵人与王庶妃……其他的,再看看皇上意思……”

这两人一个是新欢,一个是旧爱。

旧爱还来自江南,要是不想失宠的话,就要费心思拦着皇上带人了。

宜妃看了眼惠妃,又看了眼太后,道:“旁人我不管,就是想劳烦娘娘与姐姐带上老九媳妇……”

太后自是乐意舒舒在旁边,笑道:“这回不遭罪呢!让舒舒去,看看江南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回头咱们宫里也换新食谱!”

惠妃却是迟疑道:“老九挂着内务府总管,开春还要预备十阿哥大婚,怕是走不开。”

若是其他皇子大婚,九阿哥放手也就放手了,十阿哥到底不同。

惠妃看着两人长大的,自是晓得这兄弟俩的情分。

太后听了,忙道:“那就算了,小两口分开不好……”

宜妃摆摆手,打发宫人们下去,小声道:“老九媳妇懂事,我再没有放心不下的,就是担心老九犯浑……等过些日子大福晋‘出小殡’后,离了除服还要两个半月,怕老九不服管去闹他福晋……前些日子刚停了药,万一上身了,这来的不是时候,少不得我当回恶婆婆……”

太后就道:“那就跟我们出去玩儿,回来就端午节前后了……”

既是宜妃这个亲婆婆安排,太后这个祖婆婆也乐意,惠妃自然不会做恶人,笑着说道:“那就娘娘带着,正好给老五福晋做个伴儿……”

太后听了,果然更欢喜。

宜妃也明白了,这是随扈皇子有五阿哥。

想想也不意外,有太后呢……

*

二所,东次间。

舒舒与五福晋都去了外头的棉大氅,穿着里头衬衣。

听到五福晋咳了两声,舒舒就让小椿送上两小杯柿霜。

每杯就是一勺子的量。

看着白如雪,口感甜若蜜,直接含服。

柿霜性凉,半勺子下去,原本有些痒痒的喉咙立时润了不少。

五福晋吞咽殆尽,赞道:“怪不得是贡品,还真是好东西。”

舒舒也觉得这个好。

这是山东巡抚的年贡。

九阿哥已经打发人去找山东巡抚上年贡的属官,就是打听这个。

还有一样橘红,作用与柿霜异曲同工,是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的年贡。

妯里俩说起家常。

五贝勒府的刘格格,九月生下五阿哥的长女,再有几天就百日。

“不办酒了,明年抓周时再好好办……”

五福晋说道。

舒舒这边早叫人预备下百岁礼。

妯里俩算了下日子,“五七”小殡,那就是腊月二十二,小年前一天。

满人出殡,选单日子,出殡的日子要么提前到二十一,要么延到二十三。

二十三是小年,应该会提前到二十一。

“二七”、“四七”是不做的,“三七”也是大祭,却是无须坐夜,中午过去,下午祭奠后回来就好。

倒是出殡前一晚,她们还要过去坐夜。

五福晋唏嘘道:“之前还难受来着,才过去不到半月,竟像过去好久了。”

舒舒点头,谁说不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五福晋如今是当家主母,庶务也多,闲话两句,没有久留。

吃了柿霜,她喝了一碗面茶,就出宫去了。

除了给太后与宜妃的针线,她还给舒舒带了东西,是两本前朝的食谱。

舒舒将十四阿哥拿来的那罐子柿霜给她装上,加上之前舒舒准备的枣糕与红豆年糕两样,作为回礼。就是小格格的百岁礼,也一并带了回去。

将到中午,舒舒打发人去内务府给九阿哥送食盒。

至于上书房这里,则让她给停了。

也不是冒然停的,而是提前叫人去跟十三阿哥打了招呼。

头所的膳房已经齐备,不必再多此一举。

十三阿哥亲自过来,没说旁的,就是认真谢了一回。

舒舒当时心里很是不自在,可也没有让十三阿哥留在头所的余地。

那是圣命,不是儿戏。

又有十四阿哥的事在,他们做兄嫂的跳出来,算什么?

舒舒叹了口气,想到直接闯了好几回的十四阿哥,叫了李银过来。

前头没个看门的,让人不放心。

“总管怎么说,可有要举荐的人手?”

舒舒问道。

李银道:“崔总管有个同乡晚辈在御花园扫洒班上,总管说了,为人笨拙,当不得大用,胜在听吩咐……”

舒舒不置可否。

又不是终身制,不合适换了就是。

这个听吩咐的,可以负责门禁。

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道:“其他的人手呢?”

李银道:“孙哥有个同年在御膳房班上,是个活络人,跟孙哥比较投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那就是与孙金差不多的性子,是个伶俐人。

可以接替孙金之前的差事,负责二所跑腿的差事。

舒舒道:“行了,打发人跟敬事房那边打声招呼,将两人调过来……”

二所七月刘嬷嬷的官司出来时,就带走了几个太监;等到姚子孝的事情出来,也跟着牵出来几个,如今空了不少缺。

至于书房的太监,暂时倒是用不上。

舒舒就道:“往后也不能这样缺了现找人使唤,下头小太监里,有能用的,你看着也教两个备着。”

李银应了,退了下去。

核桃之前在旁听了,等到李银出去,才上前道:“福晋,不知您之前留意没留意,旗下太监限了人数……”

她是屋子里服侍的,听舒舒与九阿哥提了几回出宫之事,眼下见要进人,少不得提醒着。

这旗下太监,是相对于宫里太监说的,就是各王公府邸里的太监。

按照规矩,亲王府可用太监二十五人,世子府与郡王府太监二十人,贝勒府十五人,贝子府八人,入八分公六名,不入八分公三名,民爵公、候、伯与一品官两名,二品官一人。

公主十人、郡主五人、县主四人、郡君三人。

舒舒之前还真没有留意过旗下太监。

伯夫人虽是县主,可舒舒印象中没有在她身边见过太监。

这个名额是上限,超过这个人数是僭越,不配也没人管。

就跟舒舒家一样,她阿玛升了一品,也没有说就添两个太监在府里。

舒舒想到这个太监限额,也是囧囧的。

要真是按照贝子的额度算,还真的挺紧张的。

崔总管、何玉柱、孙金、李银这就四个,加上两个新来的,就只剩下两个缺。

她看了眼核桃,幸好宫女与家下女子人数不限,要不然到时候也麻烦。

宫里的人带不出去,那边府邸还要支起一摊子……

*

内务府衙门。

九阿哥吩咐营造司郎中将几家郡王府、贝勒府的营造卷宗都拿过来看了。

郡王府占地小三十亩,贝勒府却只有十几亩,贝子府更是减等。

郡王府与贝勒府,多是三路,除了中间主路,还有东西两路。

到了贝子府,有的才四进院,两路。

到时候想要修个花园子,都没有地方。

他又将八贝勒府旁边两处官房的图纸拿来看了下。

地方不小,足有四、五十亩。

不管了,即便到时候汗阿玛下令按照贝子规制修建,那他也打算将旁边的空地圈进来,自己掏腰包贴补。

要不然一熘院子,西边郡王府,东边贝勒府,都是高门大院的,就他这里成了小门小户,也实在没眼看。

至于花销……

这不是要过年了么?

三节两寿之一。

外地衙门的孝敬已经陆续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