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言传身教(第三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三百四十四章 言传身教(第三章)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曹寅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又不确定是哪里不对,跟着夸了一句:“杂粮饽饽?九爷节俭,这是随了皇上……”

康熙没好气道:“节俭什么,整日里就知道挑剔吃喝,半点苦头都受不住!文不成、武不就,没有出息!都成丁了,遇事也没个担当,朕不敢放他去六部行走,就是怕耽搁了正事,也就能在内务府凑个数!”

曹寅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他在御前做了十几年侍卫,看过皇上对皇子阿哥的管教之严,带了羡慕道:“奴才瞧着,九爷已经算极难得,往后奴才儿子但凡有九爷一半能干,那奴才也能闭眼了!”

康熙轻哼道:“尽是瞎操心,你就这一个儿子,朕还能让曹颙没了前程不成?”

虽然不至于为了一盘饽饽就如何,可是康熙还是不自在。

不孝!

等到曹寅走后,他细问了两句,才晓得二所不仅送了宁寿宫与翊坤宫,头所、三所、五所都送到。

连十四阿哥那个混账都有吃的,只有乾清宫没有!

康熙忍不住跟梁九功问道:“这是埋怨朕了?简直是岂有此理!朕对他们夫妻还不好?九阿哥将乾清宫膳房的干货划拉了一半,前几天还赏了西洋绒,这还不够好?”

梁九功没有说话,只是眼神落在炕几上的砚台上。

康熙:“……”

*

几日的功夫,眨眼而过。

内务府的职官多,二所的年礼络绎不绝。

大家也乖觉,没有几个往内务府衙门送的。

毕竟送了还得往二所搬,还要穿越内廷,多有不方便处;于是就从神武门这边送进来,方便许多。

二所的内库房,已经满满登登。

舒舒也就顾不上研究吃食,佛跳墙都延后预备,开始撰写各处年礼的礼单。

没有先例,这就让人权衡。

尤其是娘家亲戚与婆家亲戚这年礼的大概范围。

还有宗亲的礼。

随着九阿哥署理内务府,宗亲也开始有了人情走动。

这些人家的年礼,舒舒也没有个标准。

舒舒只能草拟个大概。

转眼,到了腊月初八,大福晋烧“三七”的日子,

“三七”又称“女儿七”,是要女儿与子媳主礼的。

小阿哥年岁小,就由大阿哥名下左领中的诰命与敕命穿孝,行子妇之礼。

大格格主祭,看着清减许多,感觉一下子长大了,有了少女的沉稳。

她迎了诸位婶娘进去,还专门谢了舒舒与四福晋。

这是说的衣殓之事。

四福晋搂了她在怀里,道:“这是我们同你额涅的情分,不用你这小儿领情,你只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就告诉你阿玛,要不就吩咐长史,再不行还可以打发人去宫里请娘娘做主,且不可自苦伤身,那才是不孝……”

舒舒则是在与庆喜说话。

她让小棠整理了一个食谱,都是饽饽与各种小零食的做法。

“有几样好克化,孩子也能吃;有几样酸甜口,是消食的……”

庆喜郑重接了,小声道:“劳您想着,奴才也愁呢,这些日子大格格与二格格都瘦了一圈,茶饭不思的,每次劝了,也吃不下几口……”

几个小的,还是天真烂漫,浑不知愁年岁。

大格格与二格格却是半大孩子,丧母之痛,需要时间才能平复,难免抑郁。

舒舒叫小棠准备的食谱,上面也是几样清澹的点心与几种酸甜的小吃。

就是能刺激下食欲的。

今日来祭奠的人多,大格格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又去了灵堂。

跟“烧七”时一样,七福晋与八福晋都没来。

东宫则来了太子的乳母。

皇子福晋这里,来的是舒舒、三福晋、四福晋、五福晋。

舒舒就提起年礼之事,道:“嫂子们是怎么预备的?宗亲、娘家、姻亲这里,大概是什么例?”

三福晋听了,脸色有些僵,笑得有些勉强,道:“我这几年不是生孩子就是养孩子,顾不上这个,都是我们爷身边的老总管负责这些琐碎事务……”

舒舒几人神色不变,实际上眼神都带了惊诧。

这人情走礼,可不单单是人情走礼,还代表家中的财政大权。

三福晋是康熙三十一年秀女,随后指婚,当年嫁给三阿哥,已经当了小七年的皇子福晋,居然还没有管帐。

这在宫里时,多少双眼睛看着,没有人敢放肆。

可是开府出来,这样没有实权的主母,下人怎么忠心?

怪不得田格格敢那样猖獗……

舒舒倒不好再说这个,岔开话道:“之前在宫里,过年的时候,嫂子们什么时候归省?”

三福晋提起这个,带了得意道:“在开印之前,避开初一十五宫宴的时候都行,不过咱们今年带了孝,正月里怕是不行……”

四福晋道:“头一年是要回的,跟长辈报备了就好,次年开始就没有定数,可回可不回……”

就像她的娘家,兄嫂都客气生疏。

回去了还要叙君臣之礼,彼此都不自在。

三福晋不赞同,看着四福晋道:“满洲姑奶奶金贵呢,你也别太好性了,多回去两趟,将姑奶奶的谱摆出来,谁还敢扎刺不成?”

四福晋澹笑道:“远了大家都自在,何必凑到一起傻坐着!”

三福晋晓得乌拉那拉家的官司,只看着舒舒道:“你别可跟你四嫂学,贤惠过了,回趟娘家那么费劲,这亲人也是越走动越亲近,越不走动越疏离……”

舒舒不好说什么。

实际上她是赞同四福晋这样的做法的。

省了多少麻烦。

三福晋说的也不算错,可那是针对公府那样的娘家。

亲阿玛当家,那才是娘家。

四福晋这种,异母兄嫂当家的,就是挂着个娘家的名儿。

五福晋沉默不说话。

她去年才嫁进宫中,今年正月也按照规矩,夫妻归省。

就是一顿饭的功夫,家里人仰马翻的,差点出了笑话。

结果先叙国礼。

阿玛、额涅要给女儿、女婿磕头。

五福晋不自在,已经断了归省的念头。

反正现下开府出来也方便,要是想家里人了,就请他们来贝勒府好了。

四福晋与五福晋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舒舒的难处。

之前她们都在宫里,舒舒行事随她们的例就好。

年礼这一块,之前没涉及到,也就没有人提及。

等到祭礼过后,四福晋就招呼舒舒与五福晋上了自己的马车,细细嘱咐舒舒。

“娘家与姻亲并没有定数,不外乎‘礼尚往来’,你们虽辈小,却是位尊,外头的年礼先进来,到时候你酌情回礼就是,这样就有了例,来年就省心了……宗亲那里,你们还没有封爵开府,长辈送的就是人情贴补,倒是不用想着马上还回去……”

皇上的儿子多,早年裕亲王这个王伯父有给皇子阿哥们预备压岁钱的前例。

后来,恭亲王也跟着效彷。

不过那是二十九年之前的事了,早停了很多年。

现下攀上的宗亲,是上三旗那几家公府、将军府。

与其说是走礼,更像是孝敬。

也是可着宫里的皇子阿哥。

下旗的皇子阿哥,就没有这份年礼。

这是给皇上看呢。

舒舒仔细听了,小声道:“我娘家那边的亲戚还好,即便我有了失礼的也没什么;主要几家国舅府,还有郭络罗家,我心里拿不准……”

名义上,赫舍里家、钮祜禄家、佟家才是诸皇子的外家。

然后生母娘家,也要算一份。

这就是四家。

四福晋拍了拍她的手道:“回头我找了旧礼单打发人给老九送去,你们看着差不多的就行,不好怠慢了,总要面上过得去,不过也不会亏,每年年底,各家也都会往宫里送银子……”

说到这里,她沉吟着:“妃母娘家,按照规矩,也是他们的年礼先进来,不知道郭络罗家什么状况……若是迟了或耽搁了,你就比照着国舅府的礼减三成,也就差不多了……”

乌雅家那边就是如此。

即便德妃对两个儿子有所偏颇,可是乌雅家对宫里的两个皇子外甥都很亲近。

因四阿哥是大外甥的缘故,对四阿哥还格外看重一些。

五福晋跟着听了一遍。

去年年底,她与七福晋的年礼,也跟舒舒似的,请教过四福晋。

她一直没有插嘴,等到四福晋说完,才补了一句:“郭络罗家的礼,已经开始送了……”

说到这里,她带了迟疑:“我们府的礼单昨天递上来,比照着去年翻一倍,大舅母跟着到府中哭诉,说是娘家本来在治丧,结果阖家老少被慎刑司带走了,求五爷出面,五爷不肯,说九阿哥管着内务府,行事会有分寸,金家肯定有不妥当的地方……”

舒舒还是头一回听这个消息,倒是并不算意外。

康熙要查,金家这条线怎么跑得了?!

“金家,谁去世了?”

舒舒问道。

“是金家老爷子……还有大舅母改嫁的妹子,也是前些日子没了……”

五福晋简单说了那父女俩的死因。

如今有句老话,叫年关难过。

说的是冬日苦寒,上了年岁的老人不好熬过去。

可是金家老爷子死的莫名其妙,醉酒冻死。

金家那位改嫁的姑奶奶,是杀夫后自杀。

听着就不大对劲。

四福晋在旁听着,都皱眉,带了担忧道:“宫里出了什么事么?不会牵扯到你们身上吧?”

舒舒摇头道:“慎刑司的人现下是御前过去的,我也是头一回听说此事,应该同咱们小辈不相干……”

康熙让封口,封的是四所炕道下的鸮鸟。

毕竟十四阿哥身边的人都抓了,这么大动静瞒不过人去。

于是刁奴害主,就成了统一说辞。

四福晋说完,也想到十四阿哥身上。

四阿哥说了十四阿哥搬家之事,现下就等着出小殡后,四福晋进宫时好预备东西,去探看十二阿哥。

五福晋则没有听闻。

上回她到宫中,妯里闲话,都没提及这个。

舒舒就低声,跟两位嫂子说了一遍,还是十四阿哥身边人不妥当的说辞。

两人听了,脸色都不好。

她们都信了。

毕竟有二所嬷嬷为前车之鉴。

四福晋脸色不好:“这些包衣越来越猖獗了。”

五福晋点头道:“是啊,好好当差多好,无非是贪心作祟,才想要辖制阿哥……”

她是有亲身经历的。

在阿哥所时就有嬷嬷倚老卖老想要拿捏她的,还有想要投靠上来,主动提出要冲锋陷阵对付刘格格的,五福晋都没有搭理……

*

三更一万,预约月底月票,^_^

下一章会在9月8号早8点更新,本书首发起点,欢迎大家来起点app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