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爷亏了(第三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四百三十七章 爷亏了(第三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觉罗氏近前,扶了伯夫人道:“嫂子怎么查?我们老爷不好说话,您也不方便……”

伯夫人冷笑道:“那不单单是伯爷的伯府,还是我的伯府,只要去查,哪里还查不出?婢妾谋害家主,这是大罪,你们不要插手,我自有应对。”

说罢,她看了眼舒舒,对九阿哥露出抱歉来:“家门不幸,让阿哥爷见笑了!”

九阿哥忙道:“您客气了!”

伯夫人没有久留,嘱咐舒舒一句“出门在外好好的,不许淘气”,就回伯府去了。

剩下四人都有些沉默。

九阿哥看看岳父,又看看岳母。

之前还想着董鄂家家风看着比其他大族和睦,福松得了好差事,几个小的也没有嫉妒不满,只有跟着欢喜的。

转眼之间,就闹出来“妾害夫”。

他眨眨眼,看着齐锡,道:“岳父,堂兄知道此事么?”

齐锡摇头道:“肯定不知道,要不然会拦下。”

锡柱身份在这里,不能补缺,也不能八旗行走,年纪才十七,没有理由着急袭爵。

九阿哥犹豫了一下,道:“会不会是关心则乱?要是伯爷疑岳父,那堂兄怕是也会受影响,这半年来小婿还来了几次……”

要是想的多了,肯定要担心,多了皇子贵婿后,齐锡父子会不会想要爵位转支。

齐锡怔然。

龙生龙,凤生凤。

锡柱是伯爷的儿子,受伯爷影响,性子也有些沉闷,不是开朗活泼的性子,有什么话都喜欢憋着,担心都统府也不无道理。

齐锡脸色有些难看。

要是锡柱真是知情者,默许其生母如此,那他不会饶了锡柱。

觉罗氏看了九阿哥一眼,道:“这是董鄂家家务事,阿哥还是非礼勿言。”

九阿哥:“……”

他是有些小心思,可也没想着得罪丈母娘,那样就得不偿失,立时闭嘴。

舒舒的烦躁已经平息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想到“因果”上。

就跟韩某娟那句烧脑的话,有因必有果。

大伯的报应,就是锡柱生母了。

有了儿子,有了奔头,努力的生活,替他繁衍血脉的婢妾不单单是内宠,也是恩人,可是如今想要他性命的,也是这一位。

至于九阿哥,看来还是对爵位不死心,才故意将话头扯到锡柱身上。

齐锡见妻子硬邦邦的教训女婿,半点也不婉转,忙找补道:“阿哥身份贵重,不要偏颇,要不容易被人说嘴,咱们还是回内院,几个小的还等着。”

九阿哥也没恼,点了点头。

他是看出来了,岳父家有些不大对劲。

旁人家是严父慈母,岳父家倒过来,是严母慈父。

怪不得每次福晋见了岳母,都跟小猫似的,听话着呢,应该是没少挨教训。

他又想起之前在直郡王府吊唁,岳母直接上手打人。

九阿哥看了齐锡一眼,莫名觉得岳父也不容易。

几人即便存了心事,可是想要瞒着几个小的还是轻而易举。

外加上九阿哥是个七情上面的,他对伯爷没有情分,只是好奇后续,没有感伤。

因此几个小的,即便好奇他们怎么一块儿回来,也没想旁的。

珠亮道:“阿牟呢?怎么没一起过来?”

舒舒道:“常四叔在伯府做客,阿牟要待客,不好出来。”

几个小的也见了族叔带了侍卫过来,没有怀疑这个理由。

只有福松,没有说话,只多看了舒舒两眼。

一家人用了团圆饭。

舒舒还打算去铺子转转,用了饭就从都统府出来。

带来的三个丫头,只有小椿还跟着。

小榆家去了。

小松这里,则是让她掐着时间,在酉初前地安门前汇合。

坐在马车上,九阿哥才反应过来。

自己白回过来一趟。

先有福松改口,后有舒舒发现伯爷状况不对,他这个好姑爷都没捞到几句夸。

“真是亏了,没夸不说,还挨了训,爷多那个嘴干什么?”

九阿哥后悔不已,跟舒舒念叨着。

舒舒就说了母女俩在西稍间的对话,而后道:“跟额涅比起来,我太不冷静了,行事太意气!”

她还真的小小的反省了一回。

额涅的不动心,是真不动心,不是装不动心,自然不喜九阿哥的小心思。

九阿哥咋舌道:“幸好是汗阿玛指婚,将你指了给爷;要是岳母自己挑女婿,爷肯定是没戏!”

舒舒想了想,道:“人非圣贤,谁能没有私心,额涅能克制,除了品行好,也是因为人母的缘故,怕上行下效,孩子们不学好,往后走了歪路!”

九阿哥看着舒舒,又想了想六个小舅子,为人行事却是拿得出手,没有什么明显的瑕疵。

即便珠亮兄弟几个不大灵秀,可是温和踏实,看着也叫人放心。

“等你什么时候怀上了,爷行事也收敛些,不能教坏了小阿哥、小格格……”

九阿哥得了这样的结论。

舒舒看着他,点头道:“那我跟爷学,也少任性些。”

九阿哥,老老实实的当“毒舌九”,不要进化成“毒蛇九”了。

即便夫妻俩碌碌无为,只凭着身份,两人也不用卷,可以安享荣华富贵。

至于见了田格格,未来行不行礼什么的,舒舒不想计较。

之所以心中不忿,还是因为势利的缘故,见了太后、康熙不还是老老实实的行礼?

在太子妃面前也乖乖的。

又不想当皇后,那往后就免不了要见礼的人。

自己就是寻常人,不能太自以为是。

锡柱之母,就是前车之鉴。

贪心,就是这样一点点膨胀。

不满足,最后铤而走险。

说话的功夫,马车到了鼓楼大街,在顺安银楼前停了。

这边侍卫、护军跟着,银楼里立时得了消息,侯掌柜迎了出来。

九阿哥扶舒舒下了马车,转身望了望斜对面。

千金坊的生意依旧兴隆,看着比顺安银楼这边还要热闹些。

九阿哥摸了摸下巴,跟舒舒道:“爷觉得就算没有那个官司,爷也能盯上你……”

当时顺安银楼生意好,弄出什么“以旧换新”的活动,他还以为是侯掌柜的点子,就想要挖墙脚。

“原来是你的主意,爷这算不算慧眼识珠?”

直到上了二楼茶室,九阿哥还大言不惭的说着。

侯掌柜去库房,取那镇店之宝去了。

舒舒也想起去年三月的官司,看了九阿哥一眼,道:”要是我不是董鄂家的格格,只是掌柜,爷还想要强取豪夺?“

九阿哥点头道:“那是指定的,虽然当时看着寒碜点儿,可是能干啊,爷可不是那种妒贤嫉能的。”

舒舒则是想到桂丹,道:“之前他打着爷的旗号熟能生巧,不像是一回两回的,爷也要告戒一下。”

九阿哥咬牙道:“放心,爷已经教训了他一回!”

咦?

这其中有故事?

可是自己怎么没听说?

看着舒舒的模样,九阿哥解释道:“就是大嫂刚没那两日,爷听说他打着娘娘的旗号,打听辅国公常舒府中的孙格格……”

辅国公常舒,太宗皇帝七子,是康熙唯一健在的亲叔叔,诸皇子阿哥的叔祖父。

公府的孙格格,既是皇子们的从堂妹。

桂丹还真是眼高。

只是想的很美。

八旗之间联姻,不仅讲究“旗民不婚”,还讲究“良贱不婚”。

宜妃的侄女们,凭着着宠妃姑母,皇子表哥,可以嫁给旁支宗室子弟。

可是才抬旗没多少年的郭络罗家,却娶不到宗女。

估摸要两、三代后,郭络罗家在上三旗立足,才能娶个出身好的儿媳妇、孙媳妇。

就像八旗勋贵,有娶包衣女为正妻的,或是娶民女为正妻,只要安排她在旗人家入籍就行。

可是要是敢嫁女儿给民人,或者嫁女儿给包衣人家,那就是自甘下贱,前者违反律法,后者家族难容。

当时九阿哥听说了,就叫人将桂丹打了二十板子。

这也是给辅国公府的人看的,要不然宗亲还以为是他跟五阿哥张狂,才惯得外家这样不知所谓。

“那几日大家又忙又累的,爷想着回家跟你说,结果给忘了……”

九阿哥道。

舒舒摇头道:“真是太心高了。”

辅国公府爵位不高,却是近支宗室。

要是在家境寻常、没有高官的觉罗人家里找,说不得还真成了。

九阿哥轻哼道:“就是欠收拾,五哥后来也收拾了一顿,说了再有一回,侍卫直接抹了。”

上三旗的侍卫,一个萝卜一个坑。

要不是看在宜妃与两个阿哥面上,哪里会轮到桂丹?

对于普通八旗人家来说,郭络罗家是新贵,可是对于上三旗的豪族来说,实不算什么。

门口传来脚步声,夫妻俩就止了闲话。

侯掌柜进来,手中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锦盒。

等到锦盒打开,九阿哥忍不住上前:“怎么看着不像新东西?”

舒舒得意道:“既是镇店之宝,自然不是俗物,是元代的金累丝嵌白玉三镶如意,太后应该会喜欢……”

元代宫廷流出来的,至今已经四、五百年。

九阿哥点点头道:“别随手送了,正好太后明年六十大寿,到时候用这个做寿礼……”

舒舒觉得也好,平日里送这个太隆重了。

她吩咐侯掌柜道:“像昨天预备的那些,再预备一份送进去。”

侯掌柜应了,下楼传话。

舒舒与九阿哥也没有急着回去,坐在二楼吃茶,看着对面的千金坊的客流。

九阿哥忍不住道:“那铺子去年四月开业,也大半年了,账册盘过么?收益如何?”

舒舒伸出巴掌,舒展开来:“截止到腊月,刨除去各项支出,纯利润是这个数!”

“五千两银子?!”

九阿哥双眼放光。

舒舒都笑了:“爷想得可真美……”

卖的是金银器,看着流水多,可是实际上加成是有限的,尤其是金包银,算是薄利多销。

八个月的时间,利润剩下五百两,舒舒已经心满意足。

九阿哥却想到五千两上……

*

还有盟主加更,大家明早看,^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