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五百九十七章 点醒(补盟主曹面子加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五百九十七章 点醒(补盟主曹面子加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等到董殿邦下去,康熙才忍不住跟梁九功抱怨道:“这个老九,真是的,董氏的事,与他有什么干系,没头没脑的问一句……”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这跟打脸骂短有什么区别?

即便他是皇子阿哥,身份尊贵,可也没有必要平白无故得罪人。

况且他还是内务府总管,董家也是内务府数得上的人家,本是他该安抚的人家。

梁九功躬身道:“九爷许是担心十三爷,九爷前头才从无逸斋出来。”

康熙摇头道:“整日里瞎操心!”

不能这样放任了。

如今又不是上书房的时候,往后接触的人也多。

现下得罪的是内务府包衣,那往后自己搬出去过日子,宗亲勋贵都得罪了?

这说话行事都欠妥当。

估摸到了傍晚时分,何玉柱就带着敬菜来了。

没有九阿哥在,他不能直接进园子,就请小东门的侍卫帮着给梁九功传话。

梁九功就过去,领了何玉柱进来。

何玉柱手中提着一个膳盒,三层那种,一尺半直径。

看着应该分量不轻。

梁九功就吩咐一个粗使太监接了,道:“九爷这是敬了几道菜,这么大膳盒?”

何玉柱道:“就一道菜,可是我们主子寻思着,怕这边不够分,就多送了几份。”

梁九功嘴角抽了抽,感情这不是专门给皇上的敬菜,是人人有份么?

康熙这边正好见新上任的兵部右侍郎布雅努,也就是五阿哥的太岳父,五福晋的玛法。

布雅努已经年将花甲,双鬓花白,精神矍铄,端坐在那里,依旧是俊雅显达模样。

康熙唏嘘道:“过的真快,这一晃,爱卿出京十余年了。”

只是岁月不饶人。

当年看着极年轻,四十来岁如同三十来许。

现下看着却跟实际岁数差不多,想来这十几年也耗费了心血。

布雅努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臣子,本是六部郎官,二十四年外放山西任按察使,而后一年两升,先升山西布政使、再升陕西巡抚,经略陕西十三年。

布雅努眼神湿润,道:“奴才本微末小官,得主子信赖外放地方,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勉强无过,得了恩典回京,总算能睡个安稳觉。”

康熙摇头道:“陕西之地,与旁处不同,最是紧要,无过就是有功……”

那是西安将军辖区,驻扎着绿营,防备西北与西南军务。

那里的父母官,不需要大开大合,安民为要。

要不是对布雅努满意,康熙也不会调他回京。

只是布雅努这样温吞脾气,侍郎差不多也就到头。

康熙也喜欢他这豁达安逸的性子,道:“行了,先不提功过是非,如今朕跟卿也是亲家了。”

布雅努笑道:“五福晋性子温吞,品貌寻常,万万没想到敢与皇子作配,奴才先头尽是惶恐……”

康熙摆摆手,道:“五贝勒也有不足之处,让他们小俩口慢慢磨去吧!”

君臣久别重聚,又是说得上话的,康熙就打算留饭。

这时,梁九功进来禀道:“皇上,九爷打发何玉柱送敬菜来……”

康熙点头道:“叫他进来。”

好奇了半晌了。

这荷叶到底怎么个入菜法。

等到何玉柱提了膳盒进来,康熙多看了那膳盒两眼,估摸了一下,这是装了好几道菜?

全是荷叶做的?

他一道都没琢磨出来。

何玉柱已经老实跪下磕头道:“奴才何玉柱奉我们主子之命给皇上‘敬菜’来了。”

康熙好奇,起身踱步上前,道:“都是什么?”

何玉柱打开膳盒,道:“是‘富贵鸡’……”

康熙低头看去,就见里面是几个大泥球。

“这里头裹了鸡?”

康熙问道。

何玉柱道:“回皇上的话,正是,每一份是只整鸡。”

康熙看了眼,膳盒里装的泥球好几个。

想到自己这儿子有个手松的毛病,他就道:“九阿哥叫人做了多少只鸡,都怎么分派的?”

何玉柱老实回答道:“总共是十只鸡,六只留着敬上,往翊坤宫孝敬了一只、延禧宫孝敬了一只、三所送了一只,剩下一只,我们主子跟福晋留了。”

梁九功在旁,瞥了何玉柱一眼。

乖乖,平日里都没看出来。

这小子也是猴精。

装作老实似的,倒是伶俐。

这个先后次序,可不能说错。

要不然的话,就成了九爷那边吃食好了,派送一圈,剩下的叫人送到园子里敬上,那成什么了?

康熙果然颇为欣慰,道:“一样式的东西,怎么送了这些份?”

何玉柱依旧是老实模样,道:“我们主子说,皇上您这里人多,少了怕您往外赏赐不够使……”

康熙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说九阿哥爱操心,还真没冤枉他。

这又替自己操心了。

康熙就对布雅努道:“爱卿赶上了,正好一起尝尝这道‘富贵鸡’。”

布雅努欠身道:“那奴才沾光了,九爷孝顺,皇上好福气。”

康熙摇头道:“混沌小儿,且操心呢。”

还没有传膳,康熙就叫何玉柱直接打开了一只“富贵鸡”。

因为何玉柱拿着的食盒是冬日用的,里面有一层羊毛毡,所以鸡还热着。

外头的泥壳去了,诱人的香味立时扑鼻而来。

等到揭开里头的荷叶包,露了真容,金灿灿、油亮亮的,色香味的“色”也有了。

康熙看向剩下的几个泥球,吩咐梁九功,道:“打发人送三只去西花园,一只送太后宫,一只赏讨源书屋,一只赏荷池四所……”

这次九阿哥夫妇没来,先头就由十阿哥夫妇住了荷池南所,十二阿哥继续住东所,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一起住中所,十五阿哥住最小的西所。

结果没几日十阿哥夫妇就回宫住去了。

十四阿哥就搬到了南所。

康熙说的是四所,那就是赏赐几个阿哥分食。

还有两只,他有些犹豫了,心里埋怨了九阿哥一把。

既是晓得少了不够分,就不晓得多送几只过来。

如今这边宫卷,数得上的就有德妃,还有王贵人与瓜尔佳贵人。

德妃不用说,在这边打理内务辛苦,位份还在这里,该赏一只。

剩下王贵人与瓜尔佳贵人之间,康熙就有些犹豫。

一个还没有成为旧爱,也是恩宠渐深;一个是新欢,还正合心意。

“一只赏凝春堂、一只赏观澜榭……”

康熙做了分派。

梁九功应声下去吩咐。

何玉柱也提了膳盒退下。

少一时,西花园这边就得了“富贵鸡”。

太后上了年岁,歇得就早,晚膳已经摆上,吃了一半。

听说是九阿哥打发人“敬上”的,她立时道:“快打开打开,指定错不了。”

出来十来天,这边一切都好,就是缺了舒舒,九格格没了小伙伴,自己这边的零嘴儿跟新鲜吃食也少了……

*

讨源书屋,正殿。

膳桌也摆上了,与坐的的除了太子跟太子妃,还有毓庆宫大阿哥与毓庆宫二阿哥。

太子晓得太子妃损了身体,心里已经熄了求嫡子的念头,开始重视长子,也希望长子能与太子妃的关系更融洽。

汗阿玛那边,会乐见其成。

这会儿功夫,皇上赏赐的“富贵鸡”到了,是魏珠来送的。

太子就问了几句,道:“是汗阿玛南巡时得的方子么?”

他虽是没有吃过这个,却是在前人游记中看到相关记载,好像是江南那边的吃法,叫“煨鸡”。

魏珠躬身道:“是九爷打发人送来的‘敬菜’,总共是六份,皇上打发奴才过来给您与太子妃娘娘送一份……”

太子点点头,示意旁边的内侍放赏。

等到魏珠下去,太子才对太子妃笑道:“这个老九,长了一岁,还是没个正经,听说上午过来,将畅春园的荷花都撸秃了,原来是为了吃食。”

太子妃则是想起正月时的那次送元宵。

那份元宵,是不同的。

她也笑着说道:“收了好几回东西,回头找个机会,咱们也回回礼。”

太子沉吟道:“皇子府那边修的差不多了,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就要搬出去,到时候迁居礼预备的厚些。”

太子妃点点头,道:“嗯,我记下了……”

毓庆宫大阿哥阿克墩在旁,心里不自在。

他跟在生母身边长大,自然心里更亲近生母。

偏生这些日子,阿玛老让他跟嫡母亲近。

他心里不情不愿,也不敢露出来。

眼见着现下,阿玛跟嫡母说话有商有量的,跟在自己额娘跟前完全不同,他就有些小别扭,故意道:“九叔好孝顺啊,还真是如他说的那样……”

太子与太子妃都安静下来,望向他。

太子妃神色不变,心下不喜。

长辈说话,冒然插嘴,就是无礼;直接说起长辈的是非,更是不应该。

太子也有些不舒服。

他有些后悔。

早年盼着生嫡子,对庶子失了管教,任由他们在生母身边长大,这教养气度都差了些。

他声音澹澹的道:“说什么一样了?”

阿克墩道:“九叔今天说外家就是亲戚,听话的搭理,不听话的滚边去……”

怎么能如此呢?

没有慈母孕育,谁还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还说不是汉朝的时候,不用母族来区分皇子……”

这句更不对了,“子以母贵”,嫡庶分明,才是伦理秩序。

他又将九阿哥的“三论”也说了一遍。

论尊卑,论礼法,论情分。

“九叔说了,要孝敬玛法,不孝敬外三路的亲戚……”

九阿哥是在无逸斋说的话,众目睽睽之下,阿克墩也没有添油加醋,只如实学了一遍。

太子听着,神色依旧木然,脸色却泛白,额头也渗出汗来……

*

下一更12月3号中午12点,欢迎来起点AP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