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分到了(第三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分到了(第三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暖棚是闰七月底开始张罗的,差不多八月初的时候弄好,至今才一个来月。

里面绿意盎然。

四阿哥直接估算了一下,南北差不多丈五,东西要七丈左右,二分多地。

可是里面规划了好几块。

除了福松,邢家的老大邢海也在旁边却是战战兢兢的候着。

他们父子得了吩咐,侍弄这个暖房,就用了心思。

邢全怕出了纰漏,还从庄子上带了个经年的老农来。

然后他跟儿子两个,亲自跟着学,跟做学问似的种着这些庄稼跟菜蔬苗儿。

所以这暖棚也很有样子。

玉米带了垄沟,每一棵玉米之间都保留了距离。

然后就是一片土豆,也是加了底肥。

花生这里是重点对象,位置就在土豆跟几样菜蔬中间。

至于几样菜蔬,倒是冬日里常见的几样洞子菜,小白菜、小萝卜缨子、小菠菜、还有些黄瓜跟辣椒。

像小白菜、小水萝卜,已经长得很有样子,可以间苗儿吃了。

四阿哥看了几眼,重点还是放在玉米上。

他看了几眼,问福松道:“九阿哥可说了,为什么种这个?”

他晓得玉米是什么。

因为在前朝曾做过贡品,所以也被叫“御麦”。

广西那边的年贡就有玉米。

宫里用的生粉,就是玉米沤的粉。

福松道:“九爷说直隶十年九旱,民生艰难,即便风调雨顺,谷子也容易放陈了,要是玉米能耐旱也耐放的话,可以在直隶推广,这样多个粮食……”

四阿哥讶然,他实没想到九阿哥一个深宫里的阿哥还能想到这些。

居然也不是为了银钱,而是民生。

“是什么时候想起张罗这个的?”

四阿哥道。

九阿哥并不是有城府的性子,平日里张罗些什么,恨不得宣扬的满世界知晓。

这回却是不曾听人提及此事。

要不是自己今日赶巧过来,估摸要长成的时候才会晓得。

福松倒是晓得原由,道:“是七月底的时候,好像是当时去红螺寺的时候看到了乞丐还是什么的,对比江南,觉得天子脚下穷人太多很不应该,就想起直隶十年九旱之事。”

四阿哥看着福松旁边站着的邢海,穿着单层短打衣裳,脚下单鞋半新不旧,手指头上有还没有擦干净的泥土。

他就移开眼,跟福松出了暖棚。

再待也待不住了。

毕竟现在深秋时节,身上都穿了夹棉的衣裳。

可是暖棚里的温度,却是跟春夏似的。

四阿哥没有说什么,只道:“既是试种,就做好记录,回头哪里不足,也能一目了然。”

福松点头应了,道:“都记下了,只是暖棚跟外头不一样,现在主要还是看育苗,积累了经验,明年开春的时候在京郊的庄子里种,再看雨水跟产量……”

四阿哥点头道:“如此正好,相当于种了两季,节省了一年的功夫。”

说到这里,他再看那一排明瓦,就不觉得是抛费了。

虽说花了不少银子,可是也算花到正地方。

他又想起九阿哥的羊绒织场,即便最初的目的是奔着西洋跟南洋贸易去的,可是对经营蒙古的影响却是巨大。

要是顺利经营下去,用上十年、二十年,蒙古跟朝廷的关系就更紧密,北境无忧。

可要是银钱不足,耽搁了,或者滞后了,倒是可惜了。

等到回到贝勒府,四阿哥就去了书房。

他坐在书桉后,想了一会儿,从书桌抽屉取出一个小匣子。

匣子上有锁。

他起身去了佛龛前,在佛龛下的暗盒里,取出一个钥匙。

等到打开匣子,是厚厚的一叠庄票。

这是额涅病逝之前,让他收好的。

这是一笔私房。

额涅明面上的私产,分成了四份,自己两份,佟国公一份,当时已经敲定入宫的佟妃一份。

这一笔私房,却是没有分,直接给了他。

嘱咐他分户以后再动用,这是怕被人晓得湖弄过去,也担心佟家人那边有异议。

四阿哥一直没有动用,整十年了。

即便去年开户,也没有想着动用这一笔银子。

现下却觉得放着也是白放着,他就留了上面的两张庄票,一张三百的,一张五百的。

这两张他不打算动,做个念想。

下面的庄票,他就取了出来,总共是六万两。

这一笔钱,即便是打算借给九阿哥,他也不打算露在明面。

想想九阿哥那破嘴,四阿哥不由皱眉。

看来这庄票不能打发旁人送过去,得自己亲自给了,叮嘱一番,不许他漏出风声出来。

如今佟家已经今非昔比,四阿哥一个封爵的阿哥,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主要是不想让别的兄弟为难。

本就是有多少力尽多少力的事,没有必要攀比……

*

紫禁城,二所。

随着冬日临近,天黑的比较早了。

酉正天色就尽黑了,屋子里开始掌灯。

上房五间,都是亮堂堂的。

小棠带了人撤了膳桌下去。

晚上有舒舒点的红豆小米面发糕,甜丝丝的,多吃了两块。

她觉得有些顶,就下了地,打算熘达熘达。

九阿哥见状,忙道:“慢着些,爷搀着你……”

舒舒好笑道:“哪里就这样了?”

九阿哥扶了她的胳膊,道:“爷这不是闲着么?”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件事,看着小椿道:“将福晋的高底旗鞋都收了,换平底的,鞋底也不能太平了,缝些菱格,用来防滑。”

小椿躬身应了。

夫妻俩也没有去别的地方,就是从东次间熘达到堂屋。

等他们出去,核桃就上了炕,照例将窗户推开了散味道。

要不然的话,这屋子里有饭味儿。

舒舒跟九阿哥没有在堂屋待着,则是穿过西次间,到了西稍间。

九阿哥这才想起还没有提筹银之事,得意道:“爷今天办成了一件大事,你猜猜是什么?”

舒舒看着他道:“‘禁足’延到下旬?”

这个之前不是说了么?

九阿哥挑眉道:“不是这个,你再猜?”

舒舒摸了摸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孕傻三年”,她居然一时没有方向。

九阿哥扶着她在炕边坐下,然后去书桉上,取了纸笔过来,趴在炕桌上,写了几行小字。

舒舒探身去看,就见第一排写着“汗阿玛,五十万两”。

下面还有旁的,第二行是“大哥,十五万两”,第三行空着,第四行是“四哥,十五万两”。

舒舒见了,不由咋舌道:“这不就是八十万两了么?!”

九阿哥得意洋洋道:“爷是谁?凑银子,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舒舒是晓得前头的计划书的,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五万两银子的规划。

“说不定要冒了……”

舒舒道。

她手头的私房银子跟打算给十阿哥留的份额,总共是十五万两。

还有十万两的份额,是打算留给五阿哥的。

现在大阿哥与四阿哥开了先河,其他阿哥就算少些,也不会少太多。

里面还有三阿哥与八阿哥……

舒舒可不想便宜了他们两个的,就道:“爷,还是往少了说吧,旁人问的话,就说大哥跟四哥这里是十万两,要不然冒太多,银子也白放着!”

小汤山周边的地是有数的,多个十万、二十万预备着还好,再多也没有意义。

要知道中间行在那一片是划在内务府的,方圆几里之内不能买,剩下的就是边上一圈罢了。

要是相隔的太远了,也没有必要了,卖不到高价。

京畿各处,又不是只有昌平有温泉,延庆那边也有温泉。

九阿哥点头道:“肯定往少了说,四哥也嘱咐了一嘴,他怕旁人为难呢。”

不管怎么说,有这有了准信的八十万,还有舒舒、五阿哥、十阿哥三人的二十五万,即便其他人一两银子都不出,也够前头开销了。

毕竟行宫要两年后再动工。

那一笔银子现在不着急。

九阿哥想起皇父的爽快,不忍心了,看着舒舒商量,道:“汗阿玛登基小四十年,就修了一个畅春园,怪可怜的,要不然这汤泉行宫,咱们预算翻一倍,可着十万两花?”

之前的是计划,是打算按照五万两修建的。

跟畅春园相比,小汤山那里毕竟更远些,往后圣驾过去小住,也不会像住那么久。

所以之前想着修建的行宫,是屋舍三百间,只有畅春园的一半大小。

舒舒笑道:“都听爷的。”

九阿哥又愤愤不平了,道:“要是爷单蹦署名就好了,汗阿玛才晓得爷的孝心,让旁人占大便宜了!”

舒舒指了指他写的几行字,道:“这也是旁人么?爷之前不是说想要看‘好人有好报’么,这不正是好报!”

相当于皇子阿哥们掏一笔银子,不单单赚回同等的红利,还能在给皇父敬献行宫这件事上联个名儿。

九阿哥看了一眼自己写的纸,道:“爷终于晓得什么是五个指头有长有短了,父母看儿女如此,这当兄弟的看兄弟也是如此!”

夫妻正说着话,外头就有了动静。

虽说各处宫门没有落,可是这个时候也不方便四处行走了。

“九哥,九嫂,弟弟跟十三哥来了……”

是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来了。

因为天色不早,两人也没有横冲直撞的,就在外头等了。

九阿哥好奇地看了舒舒一眼,将小几上的纸收了,扬声道:“进来吧!”

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应了一声,就进来了。

舒舒站了起来,没有迎出去。

两人见舒舒也在,规规矩矩躬身道:“九嫂安!”

舒舒也道:“阿哥安……”

两人都没有空着手,一人手中抱着个小匣子。

只是碍于舒舒,两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舒舒笑了笑,道:“你们兄弟说话,嫂子去歪一歪……”

说着,她就挑了帘子出去。

十四阿哥压低了音量道:“九哥,九嫂晓得您要补窟窿么?”

十三哥也望向九阿哥,眼中都是担忧……

*

月票榜单13名了,截图!去跟小伙伴显摆去,跪谢爸爸们!希望多坚持几天!^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