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动(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动(第一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等到吃完午膳,舒舒就拿了纸笔,开始写菜谱。

伯夫人在旁看着,见她写的都是“大概”、“或许”,就晓得是瞎琢磨做法呢,应该只吃过或是只看过菜名。

她看了一下,道:“都是荤的,也得吃菜。”

要不然这冬天容易上火,解手就不方便。

舒舒指了指那萝卜糕的,道:“这个也差不多是素的。”

不过,她还是加了一道素菜,蒜蓉生菜。

等到叫了小棠,舒舒就问道:“不用做太多,用六寸盘。”

这些是菜,广式早茶点心才是精髓,奶黄包、豆沙包、红糖糕、烧麦等,都是现有食材就能做的。

还有配套的皮蛋瘦肉粥、鸡片蔬菜粥。

舒舒就跟小棠说了一遍,道:“饽饽跟小菜都算上,晚上先来十样,明天中午再来十样”

小棠记下,拿下去琢磨去了,

伯夫人看着舒舒道:“这回不嫌味道寡淡了?”

自从不再害口,饮食正常以后,舒舒没少吃辣椒。

中午吃萝卜牛杂锅,后边都是蘸了一些辣椒油。

舒舒想了想,道:“还是爱吃重口的,辣的吃不够,其他的就尝一回就不惦记了。”

伯夫人笑着听着,却是心下有些担心了。

这样嗜辣,不会真应了那句老话吧?

她没有重男轻女的习惯,也喜欢软软嫩嫩的小女孩儿,可是舒舒的身份,早点生嫡子省了许多麻烦。

要不然像五贝勒府跟七贝勒府那边似的,庶长子都要进学了,嫡子还没影,往后就很麻烦。

不过随后见舒舒用梅子干佐茶,她看着都觉得酸,也就将担心放下。

这口味的事情都说不准,真要是那样灵验,那就是龙凤胎,也是大喜事。

舒舒则是想到皇孙入学之事,跟伯夫人提了一嘴,道:“这一波小阿哥肯定就跟直郡王他们这一波皇子似的,只要立下了,那前程都错不了。”

康熙对宗室爵位吝啬,可那是宗室,跟皇孙还不一样。

只是这一波小阿哥都立下了么?

弘晖还有三阿哥的长子都殇了·

大阿哥的长子早逝。

弘异跟弘曙封了世子位,后又丢了世子位·

除了殇的两个,其他三人的命运也被“九龙夺嫡”的风波影响与牵连,命运多舛。

许是要做妈妈的缘故,想到这些,她心里就酸涩起来。

弘晖不必说,乖巧可爱,叫人心疼;就是弘晴,也是天真烂漫的年岁,看着粉雕玉琢的。

如今“九龙夺嫡”的格局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希望大家都好起来。

木。

驿站外。

大家吃了午饭,也上了马车,继续赶路。

顺着官道,又行了一个多时辰,圣驾队伍到了顺义行宫。

这边是早就打发人过来预备接驾的,内外扫洒干净,房间、热水、干草、黄豆也都预备齐全。

行宫总管带了属官随着内务府的官员在外头接驾。

大阿哥带了人手布防去了。

九阿哥则是带了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随着康熙往行宫去。

等到康熙走到行宫门口,却没有立时进去,而是回头看了眼车队。

旁人的马车总共才三辆,只有九阿哥的是四辆,其中两辆盖着油毡布。

康熙指了那两辆车,问九阿哥道:“都是什么?”

九阿哥得意道:“一辆是行李衣裳,一辆就是杂七杂八的,这不是儿子福晋担心儿子在外头不方便么?'”

这涸答案倒不意外,只是康熙忍不住在心里记下一笔。

等到天气好了,要给九阿哥派几个苦差,看他还怎么悠闲自在。

十四阿哥想到中午的茶,看着那马车已经心动了,凑到九阿哥跟前道:“九哥,九嫂肯定给您带了饽饽,要不然空腹喝茶,这对肠胃也不好啊!”

九阿哥点点头,道:“又不费事,我们自己就有饽饽铺子,直接打发人带了些,想着外头饭菜不合口,吃着饽饽也能对付了。”

十四阿哥立时道:“那咱们晚上也尝尝,有不合您口味的饽饽,弟弟就跟十三哥包了,我们不挑食!”

至于九哥爱吃的,他就不抢了,省得九嫂小心眼给记账。

九阿哥点头,看到前头的康熙,道:“有包绿豆糕你们别动,给汗阿玛留着……”

绿豆败火。

十三阿哥则道:“那给大哥挑一包咸饽饽吧,大哥不爱吃甜的!”

中午的姜茶,大阿哥的那杯都没动,直接留给十三阿哥了。

九阿哥点头道:“爷记得好几种咸味饽饽,牛舌饼、肉松饼、咸味小麻花什么……”

等到大家在行宫安置下,简单梳洗了,到御前一起用晚点,桌子上除了锅子等热菜外,就有十来盘饽饽。

康熙虽矜持,可是看着大阿哥、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吃的香甜,也忍不住示意梁九功夹了几块饽饽尝了。

肉松饼确实不错,不油腻,吃着还咸香。

牛舌饼太酥了,容易掉渣。

绿豆糕味道凑合,就是太甜了。

十四阿哥最爱吃枣花酥,觉得又好看,又好吃,自己就吃了好几块。

十三阿哥则是更喜欢山楂锅盔一些,甜饽饽加了酸,吃着更好吃了。

九阿哥挑眉道:“前门大街的生意好着呢,地安门那边的铺子也预备着开张了,往后想要吃,打发太监出来买就是,说好了啊,要么现结,要么记账,不许白拿!”

十四阿哥惊讶道:“这一包饽饽才几个钱,九哥您也收钱?”

九阿哥轻哼道:“那当然了,不收钱还叫买卖么?人情是人情,买卖是买卖,我打发人给你十包,那是人情;你打发人来取一个饽饽,那也是买卖,要是混在一块,那不是乱套了?”

十四阿哥点头道:“您说的也对,这京里头亲戚套亲戚的,要是白拿,什么铺子都开不下去!”

九阿哥想到前门大街的酒楼,也打算在鼓楼大街开分店了。

只是那个要等到明年四月铺子租赁到期后,现在就不用说了。

康熙听着几个儿子磨牙。

九阿哥平时脑子不够用,可是跟经济沾边的就不会吃亏,这样也好,是个能张罗钱的,往后也能做个富贵闲人。

十四阿哥也不错,小时候任性,现在好些了,能讲通道理,不小气。

老三。

想想荣妃的行事作风,母子如出一辙,康熙真不能昧着良心说是绰尔济的过错。

这会儿功夫,大阿哥已经吃完一盘牛舌饼,跟九阿哥道:“我们膳房的白案寻常,往后饽饽就打发人过去订了。”

九阿哥立时眉开眼笑,道:“那不是正好,我们铺子还预备了各式果匣子,自己吃着顺口,人情走礼也体面。”

大阿哥点头,道:“嗯,那节礼也叫人加上果匣子。”

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在旁听了直乐。

康熙看着九阿哥算计三瓜两枣的模样,想着他许诺出去的百万两利润,也是无奈了。

要说爱财,有的时候也跟散财童子似的,往外傻不往里傻;要说不爱财,这提到生意经,人的精神气都更足了。

只是那百万两银子利润。

康熙有些心动。

儿子们都年轻,不知人间疾苦,手中搁着钱,也都胡乱挥霍了。

等到膳桌撤下去,他就留了九阿哥说话。

九阿哥心里有些纳罕,不留宝贝大儿子,也不留心肝小儿子,留他做什么?

康熙直言道:“从你上回支银子到现下也两个月了,你那百万两银子买卖做的怎么样了?”

九阿哥听了,想要显摆一下,可是又生出小心来。

毓庆宫的五万两他可是打发人还回去了,要是汗阿玛晓得利润丰厚,非要这时候给那边一笔怎么办?

他胳膊扭不过大腿,可是也不想憋气。

他就斟酌着,道:“开了头了,计划也差不多了,不过利润多少,现下也说不好,汗阿玛您也通经济,晓得这商场如战场,都是变幻莫测的,”

康熙看了他两眼,道:“只给你兄弟们的分润,真要按照本钱来?”

九阿哥摇头道:“如果按照儿子之前计划的数,能那样分润,现在本钱冒了,就说不好了……”

康熙也晓得这个道理,道:“你就没想过,只当成寻常的借贷来?”

那样的话,利润的大头就都留下了。

九阿哥看着康熙,道:“儿子要那么多银子也没用啊,搬家的时候都跟哥哥们说出去了,这出尔反尔的,那儿子往后没法做人了;再说了,真要儿子都揣兜里,比内库的银子都多了,那说不得就有人惦记了……”

康熙觉得不自在,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道:“大言不惭,真当自己是财神爷了?”

九阿哥讪笑道:“反正这一回,儿子就是做了送财童子了。”

提及这个,他想起行宫修缮事宜。

按照计划,是打算年后开化后动工,这个是要经过御批的。

他就道:“小汤山的大汤泉行在还是前朝修建的,屋舍破败,您也好些年没去了,您看是不是该修缮了?”

康熙听了,带了迟疑。

这两年给太后修建北花园,才拨出去一大笔银钱。

小汤山行在要是修缮,也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九阿哥就豪气道:“鸡血石的生意开始见回头钱了,这行在修缮,花石草木是大头,儿子给您包了!”

康熙想到其中还有自己的五成利润,心情也不错,只是提醒九阿哥道:“这个可不能算在买卖的抛费里,要从你那五成利润里出……”

当时在杭州时,父子两人就这个利润分派还有一个小博弈。

九阿哥跟康熙借了两万两,答应给纯利润的三成。

康熙允许他用宫里内造办的匠人,将条件讲到纯利润的五成。

康熙这才提了这一句。

九阿哥看着康熙抠搜的模样,很想要豪气的告诉他,自己包的不是行在的花石,而是一个新行宫。

不过看着皇父这抠银子的模样,他觉得自己也不能傻大方,点头道:“就按您说的来,不会挪用您的银子……”

哼!

既是皇父抠他,那他就去抠兄弟们呗!

按照九阿哥之前的打算,行宫是自己掏腰包,直接给兄弟们挂名。

现在看来,干什么那么傻?

亲兄弟,明算账。

到时候给大家返利的时候,不一比一了,先将行宫的银子扣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