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八百二十九章 人心是偏的(第三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八百二十九章 人心是偏的(第三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白嬷嬷与佩兰进来时,就见到主仆几个惬意的模样。

舒舒坐直溜了,却没有起身,直接吩咐小椿跟核桃道:“给嬷嬷与姑姑搬个座儿”

白嬷嬷跟佩兰看清楚舒舒的样子,面上都带了紧张。

她们上回来皇子府,还是年前的时候,那个时候舒舒的肚子也比较明显,可是却不像现在似的。

现在这样子,即便她穿着宽松的衣裳也挡不住了。

而且她还不是浑身都胖,看着身上还跟原来差不多,这肚子的凸起就让人心惊胆

再看她身后手边都是大大小小的方枕,就能看出她的吃力。

白嬷嬷忙道:“九福晋您还是歪着,怎么舒服怎么来,别累着。”

舒舒这才往后靠了靠,让自己的姿势舒服些,笑着道:“也躺了一会儿了,正好坐会儿说说话。”

这会儿功夫,小椿跟核桃搬了软凳过来。

两人对着舒舒福了礼,才依次坐下。

白麽麽看着舒舒的肚子道:“这…都统夫人怎么说,福晋产期大概在什么时候79

舒舒摸着肚子,道:“我额涅说还好,她当时怀我两涸兄弟时也是肚子大,这样孩子养得好,跟单胎的不差什么,产期的话,要是顺当就是三月里,要是小家伙着急了,就要二月底了。”

说到这里,她想起给孩子起小名之事。

她是起名废,九阿哥那里也没有合适的。

不过现在没有瓜熟蒂落,小名也不好取。

等到确定了男女,倒是可以让太后或宜妃帮着取个小名儿。

白嬷嬷道:“娘娘得了五福晋有喜的消息,打发老奴过去看,也吩咐老奴给福晋这边带些瑶柱跟蛤蜊干来。”

舒舒听了,就有些口齿生津,道:“正馋了,整日里不是牛肉就是鸡肉,大肉又不敢吃,正好可以换换口味”

说着,她带了几分迫不及待,吩咐核桃道:“现在就送到膳房去,瑶柱直接熬粥,)除了大米,什么也不放,等到粥熬好了,再放上葱花跟盐就行了;蛤蜊干泡上,等晚上爷回来,用那个炒黄瓜片吃……”

核桃应了一声,下去了。

舒舒晓得宁寿宫膳房不怎么做海货,好多贡品也是白放着,就跟白嬷嬷道:“这瑶柱滋阴养血、健脾强肾,适合皇祖母吃,不用太复杂的做法,干瑶柱黄酒去腥后直接煮粥,或者泡发好的瑶柱,撕成丝蒸鸡蛋糕都行。”

白嬷嬷仔细听了,道:“老奴记下了,回头叫膳房的人做了,让娘娘也尝尝。”

眼见着白嬷嬷说完话,佩兰才开口,道:“娘娘也是打发奴才来送燕窝,还叫奴才问问,乳母找得如何了,娘娘说了,若是府下包衣里没有合适的人家,就请都统府那边帮忙找人……”

舒舒道:“家里的燕窝剩下不多了,正要打发人去外头淘换,娘娘赐得正好;乳母现在预备了四个,我额涅那边也帮我留意着,备下两人。”

皇家择选乳母,有时间要求,要求乳母产育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还不能是第一胎,要是第二胎或第三胎,这样有喂养孩子的经验。

还有一条,就是乳母生产孩子的性别也有要求,小阿哥的乳母要求是生女儿的,小格格的乳母要求是生了男孩。

再有就是查出身,家人与几辈亲戚都不能有劣迹,要出身清白,行为良好。

再就是相貌端正,因为打小要服侍小主人,常在人前露面,貌丑的话怕吓到小主子们。

如此一来,就要繁琐了。

宜妃才担心人手不足。

眼见着舒舒如此状态,不是很方便的样子,白嬷嬷跟佩兰也不敢扰她,传完话,就要告辞。

舒舒道:“先等一等,暖房里的迎春花开了,原想着明天十福晋入宫时托她带着,)现在嬷嬷跟姑姑来了,带回去正好。”

少一时,小松带了两个小太监回来,两人手中都捧着一尺来宽的花盆,里面是一株三尺来高的迎春花。

金灿灿的花骨朵已经在枝头,还有几个零星开了的。

这会儿功夫,刚才得了舒舒眼神退出去的核桃也回来了,后头跟着小棠,两人手中一人提了一个一尺半高的食盒。

舒舒就道:“这两样原也是打算明天送进宫里的,就一并带走了吧,是预备的‘二月二’的吃食,上头是卤牛肉,下头是豆角、茄子、芹菜、韭菜这几样,都是可以配春饼”

两人大包小包地过来,又大包小包地离开。

等到坐上马车,白嬷嬷跟佩兰对视了一眼。

两人还得了赏。

白嬷嬷是一只金扁方,看着平平无奇的,却沉甸甸的压手,足有二两重。

佩兰是一对金手镯,看着极素净,面宽不到一分,平日里也能戴的,圆条的,看着藏金,一对手镯下来也有一两半。

偏生舒舒说的是辛苦她们带东西,外加上补个新年礼,让人也无法回绝。

外头说九阿哥夫妇豪富,说出花来,都不如白嬷嬷跟佩兰感受得深。

早在二所的时候就是如此了,但凡过去,没有空手回去的时候。

搬到皇子府这里后,依旧是如此做派。

最早的时候,她们拿着不安,心里都没底,想着是不是九福晋要问旁的。

结果一句多余话都没有说过。

再看舒舒身边的丫头也是穿金戴银,体体面面的,她们就晓得,这主子就是不差钱,出手大方而已。

方才在五贝勒府她们也得了赏,一人一对荷包,里面是刻着吉祥话的金锞子,可是到底不如九皇子府这里的赏赐贴心……

等到迎春花跟食盒到了宫里,就是不同的境遇。

宁寿宫这里,迎春花被夸了一句,就搬到屋角去了。

太后最留心的还是食盒。

“快打开瞧瞧,都是什么·

老太太馋了。

白嬷嬷应声,一边打开食盒,一边回答道:“九福晋说了,是给娘娘备下‘二月二’吃的”

上头说是卤牛肉,其实是卤肉拼盘,有卤牛肉、卤牛蹄筋、卤牛头肉、卤牛肚四样,每样分量都不轻,看着小二斤的样子。

下头除了舒舒提过的豆角、茄子、芹菜、韭菜,还有小葱、青蒜苗、香菜、辣椒四样。

太后瞧着,忍不住了,道:“后天哪里吃得了这么多?今儿就吃吧,辣椒炒牛头肉,这个牛皮透亮,劲道好吃,再来一盘韭菜炒牛肚,小九上回吃了好几块茄夹,就再炸个茄夹”

白嬷嬷吩咐人去膳房了,而后就对太后细细说了两府的见闻。

听到五福晋的奶嬷嬷说错话,太后皱眉。

等到听到五阿哥立时发作了,她眉头才舒展开来,点头道:“就该如此,这样的人不该留着,老五眼明心亮的,见不得这些鬼祟心思……”

昨日才诊出喜脉来,就算五福晋害口,也就饿了一顿,哪里就到了要惊动到旁人的地方?

不过是借着主子害口的由头,怂恿主子争风罢了。

太后活了六十年,什么没见过?

等到听了五福晋的反应,太后叹气道:“年岁在这里,能如此也算是不错了。”

五阿哥是宝贝大孙子,作为宠孙子的老祖母,自然也想要孙子配个体面亲事,一个色色齐全的孙媳妇,不过太后晓得,皇上所作所为都有深意。

老五生母位份高,还养在自己身边,不宜再结亲八旗勋贵。

五福晋除了出身略差些,相貌人品也是没得挑。

之前老太太担心的是孙媳妇不开怀,孙子没有嫡子。

现在开怀了,她少不得又操心以后。

虽说是个明白孩子,可只这出身一条,往后就有受累的地方。

旁的皇孙舅家能互相扶持,五福晋的娘家却是中等人家。

现下她祖父在朝,看着还算体面,侍郎府邸,等到她祖父致仕,阿玛就是个五品小官。

这样的外公,对皇孙能有什么助力?

安排两个嬷嬷就安排两个嬷嬷吧,也省的五福晋有顾及不足的地方,还要累的五阿哥操心。

等到听到舒舒现在模样快赶上足月,肚子顶的高高的,太后也有些不放心,问白嬷嬷,道:“那三月初生产的话,不就是八个月么?可按照老话,不是说不好么,怎么舒舒的意思,拖到三月还是好事了?”

人上了岁数,见的就多。

几十年下来,宫里夭折的孩子不少,有些就是因为不足月的缘故。

白嬷嬷是生产过的,知晓的比太后更多些,道:“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可是不是这么比的。”

太后说的,就是“七活八不活”。

怕是不吉利,所以含糊着。

白嬷嬷就解释了“七活八不活”的另一种说法。

那就是满七月后的孩子,瘦瘦小小的,看着跟六个月流下的孩子大不了多少,可是精心看顾,就有不少都活了。

这个“活”,是跟六个月的孩子比的。

反倒是满八月的,看着跟足月的孩子差不多,可是跟足月的孩子相比,就容易养不住。

这个“不活”,也是跟足月孩子比的。

白嬷嬷道:“九福晋当额涅的更疼孩子,应该是怕小阿哥们早落地身子虚,才想着多养养,有太医在,都统夫人也是有经验的,您就放心好了……”

太后手中拿着佛珠,道:“孩子不落地,放不下来,等舒舒生完,还得惦记老五福晋那里,只盼着她们妯娌俩都顺顺当当的”

翊坤宫正殿,西次间。

宜妃凑到迎春花前,闭着眼睛,轻轻嗅着。

迎春花有香味,不过味道极淡,要在跟前才能闻得到。

等到睁开眼睛时,宜妃笑得灿烂,道:“这花养的可真好,看了这个叫人心里都舒坦,冬天总算是过去了,以后啊,一天比一天暖和,明儿将我那件鹅黄色纳绸衣裳翻出来,跟这个花儿正配·”

明天还是去宁寿宫请安的日子,也是嫔妃们要好好收拾妆扮的时候。

出了正月,身上的银鼠皮衣裳、珍珠毛皮衣裳就要收起来,可以换纳绸跟驼绒衣裳了。

宫妃们的四季衣裳,除了朝服跟吉服是内务府织造办承办,其他常服都是直接按照级别分衣裳料子,由各宫的针线上人裁剪缝制。

春装早在年前就开始预备下了,现在正是穿新衣裳的时候。

等到佩兰说了五贝勒府的见闻,宜妃才收了笑。

她揉了揉额头,压下心中的烦躁,道:“最怕的,就是这个。”

皇家就是皇家,不是寻常人家,没有人可以轻狂。

连太后行事都在规矩里,更不要说其他人。

有不懂事的,可都没有好下场。

佩兰劝道:“奴才瞧着五福晋只是羞愧,并没有恼五爷越过她行事。”

宜妃叹了口气,道:“等宁寿宫那边安排人吧,不操心她们了

人心都是偏的。

儿子就是儿子,儿媳妇就是儿媳妇。

当了几年婆婆,她这心里也起起落落的,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去挑剔儿媳妇。

可是她心里也明白,那样太招人讨厌了。

四妃之中,她是最后一个当婆婆的。

对她来说,如何当一个好婆婆,也是完全陌生之事。

可是有三妃在前,宜妃旁观者清,也明白不少道理。

早在五阿哥大婚之前,她就决定像惠妃学习,做个宽和大度的婆婆。

像荣妃那样,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人,却去刻薄旁人的女儿,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只有一个儿子,不盼着儿子日子过的顺遂,反而没事找事儿给儿子、儿媳妇添堵,莫名其妙。

像德妃那样,因为不喜欢长子,连带着对儿媳妇也冷冷清清的,也不大正常。

有的时候,宜妃真想要问问那两位,怎么就敢万事随心呢?

不过或许这就是皇上册四妃时将惠妃跟她排在前头的缘故。

她跟惠妃两个不算多聪明,可也不是傻子。

那两个也就是肚子争气,子嗣生的多,又是生的早的,要不然的话,能熬到妃位才怪。

想到这里,宜妃不由失笑。

谁不是打年轻的时候过来的?

德妃与荣妃的德行,也不是现在才这样,年轻的时候就轴。

只能说青春貌美的时候,有个小脾气也没那么可憎。

现下老了,同样的小脾气,看着就烦了。

这也是前车之鉴,什么儿子、儿媳妇,自己还是少操心,再美几年才是正经

看到有读者大大提存稿,没有存稿,之前每次双更时想试着想存一章两章,可是脑子不允许,不更新脑子就不转了,该死的拖延症。

下一更2月15日中午12点,欢迎来起点APP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