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不听话(第二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不听话(第二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九阿哥亲自写了请安折子。阑

虽说张廷瓒重新教他一遍写折子的规矩跟套路,但是他想了想没有都改了,还是保留了些原来的样子。

太文绉绉的话,他写不出来。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在“禁足”中,不过跟往年一样的例,早给皇父预备了两份万寿节礼,今天叫人先送一份,再来请个旨,万寿节当日是否能跟其他哥哥弟弟一样,来御前磕头祝寿。

等到写好了,他就叫何玉柱唤了福松过来,道:“你去畅春园一趟吧,代爷送礼,再请旨……”

说到这里,他看了何玉柱道:“阿哥头一回过去园子,你陪着一道,省得错了规矩……”

皇父重规矩,不能留了不好的印象。

何玉柱应了。阑

福松之前过去那边,只是当时在西花园外,还没有去过畅春园。

书房地上是两尺长、一尺高的箱子,底下是金元宝,上面是十来本手抄的《金刚经》。

福松应了,就去点护军去了,还叫人预备了马匹跟马车。

这箱子的分量,可不是他一个人能抬动的。

等到箱子抬上马车,福松也带了几个护军上马,往畅春园去了。

马车走了大半个时辰,到了畅春园。

何玉柱就带了福松直接去小东门。阑

等到福松出示了腰牌,说了来意,门口就有值守太监往清溪书院传话去了。

说来也巧,今日张英正好在御前。

君臣俩说的就是前阵子顺天府乡试舞弊桉闹剧。

怪不得本地生员不忿,在顺天府下场的监生太多了。

他们在顺天府乡试,就抢占了顺天府的乡试解额。

这些监生中,还是以京官子弟为主,所以才更引人侧目。

不单是顺天府乡试,还有各省乡试,每次被怀疑科举舞弊时,也是因官员子弟榜上有名的多,寒门士子少了,才引得物议。阑

康熙早已经想过许久,觉得还是要分卷。

他看了眼张英,不说旁人,只说张英家,现在就父子两人为进士,次子也是贡士。

张英还有好几个儿子在原籍读书,长孙也都成家了,过几年也可以下场。

若都是真才实学还罢,要真是那种官员之间私下里有了默契,彼此提挈对方子弟的,那也太可怕了。

长久以往,就会成了一张利益网,失了公心。

朝堂之上,也会形成“朋党”。

康熙就道:“这些官员子弟,可另编官卷,每省按照解额录取,举人每取十人,民卷取九卷,官卷取一卷;等到会试,亦如此法,除了满合字号,南北字号,也设官字号,贡生每取二十人,官卷取一卷……”阑

张英仔细听了,道:“天下职官有京官、地方官、学官、武官,总计一万余人,不知皇上提及的官卷,限定到几品?”

要是都限了,未必是好事。

能出仕的,多是士人中的佼佼者,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的多。

可是这官卷录取比例一确定,他们子孙科举比寻常士子还艰难。

倒了那时,品级不高的职官,为了儿孙前程,多半只能弃官了。

康熙也晓得科举至关重要,一切还是当求稳,即便有改动,也要波澜不惊为好。

他就道:“这个不着急,从下一科算起,爱卿回去也跟佛伦与几位侍郎商量商量,看这官卷的品级怎么限定,要周全些,吏礼两部司官加上,还有翰詹科道等官员子弟也别落下……”阑

这些都是跟科举休戚相关的位置。

张英应了。

梁九功听到太监的传话,上前道:“皇上,九皇子府司仪长奉命过来送东西。”

康熙看了眼张英,笑道:“倒是巧了,你们翁婿碰上了,爱卿也留一留。”

张英神色不变,心下凝重。

果然,这京城地界就没有能瞒过御前的。

两家议亲才开了头,宫里就晓得了。阑

他面上带了羞愧道:“让皇上见笑,臣老了,私心也重了。”

康熙摇头道:“不过舐犊之情罢了,朕也是为人父的,明白爱卿之不易。”

张英是孔孟门徒,守着的是儒家道德规范,行事是君子之风。

外加上姚氏一族与张家有恩,要是两家还是匹敌,尚且能计较。

就是这种境遇逆转的,反而要更加客气,否则落到世人眼中就成了不念旧情的势利小人。

明知道女儿日子过的艰难,他也不好插手旁人家的家务事。

少一时,福松随着梁九功进来。阑

他眼观鼻、鼻观心的,眼角余光看到张英坐在一旁,也神色不变,只面对上首的人影,放下马蹄袖,双膝跪了,行礼道:“奴才九皇子府司仪长福松见过皇上,请皇上安……”

“抬起头来……”

康熙开口道。

福松就直起身来,不好直视圣颜,目光就落在康熙手边的小几上。

康熙这是第二次见福松。

按照现在的规矩,京官五品以上,称为“高官”,首次任用、保举都要上折子谢恩,轮班陛见。

福松这正四品的司仪长,也当早就陛见的。阑

只是去年年初福松补司仪长的时候,圣驾南巡,就没有陛见,过后也没有补上。

一直到前些日子,顺天府举人“覆试”,康熙才第一次见福松。

当时人多,只看了两眼,晓得是个仪表堂堂、带了英气的少年。

这是齐锡教养出的子侄,还是爱新觉罗氏子嗣,他本就有好几分好感,道:“起喀!”

福松谢恩起了,从袖子里拿了折子,双手举了道:“这是九爷给皇上的折子,随折子叫奴才带过来的,还有九爷的孝敬,就在小东门外。”

康熙收了两年“孝敬”,并不觉得稀奇,吩咐梁九功道:“叫人抬进来吧!”

梁九功应了,下去传话。阑

康熙看着福松道:“你‘覆试’是二等,可见文章做的不错,还在继续读书么?”

福松带了羞涩,看了张英一眼,道:“奴才现在除了当差,还跟九爷一样,私下里随张学士读书……”

“好,好,读书好!”

康熙喜欢上进的孩子,少不得问道:“骑射如何?能开几石弓?”

八旗乡试要考骑射,不过都很简单。

福松道:“勉强能开十力弓……”

康熙:“……”阑

好像也不稀奇。

可是骑射这样,没有补武官,就有些可惜了。

他想起福松的身世,已革宗室子弟。

不管什么原因,既是已经开革,除非有大功,否则不能放回宗室。

要不然的话,宗室对于朝廷的处罚就失了畏惧。

康熙示意魏珠接了福松手中的折子,而后自己看了。

看着九阿哥的大白话,康熙心中不满意。阑

看着这请安折子的格式,像是学习过了,可是这口气,还是太直白,显得不学无术了些。

不过也能瞧出,不是叫人拟的,是九阿哥自己写的折子。

一时之间,康熙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该挑毛病。

这会儿功夫,梁九功带人将九阿哥的“孝敬”抬了上来。

康熙嘴角微翘,问梁九功,道:“都是什么?”

梁九功躬身道:“有《金刚经》十一本,金元宝九十九枚,每一枚金重十两……”

“混账东西,尽是胡闹!”阑

康熙嘴里呵斥着,跟张英抱怨道:“都十八的人,还跟孩子似的,前年成丁的时候就说以后要孝敬朕‘零花钱’,朕说了不要,也不听话,去年南巡前也是送了这一箱子,今年还是如此!”

张英欠身道:“九爷诚孝,皇上有福气,臣那长子年过而立,还不通经济,叫老臣放心不下,现下在九皇子府当差,见贤思齐,盼着能学好些……”

康熙摇头道:“张廷瓒有大才,这些年在翰林院也历练出来了,朕往后要用的,别让老九那混账带歪了!”

张英道:“要是他能学得九爷一二孝顺,那老臣也可要谢天谢地谢皇上了……”

福松在旁,听着君臣应答,也是纳罕。

好像都差不多,就是夸对方的儿子,贬低自己的儿子……

*阑

等到从清溪书屋出来,张英看了福松一眼。

实际上,两家还没有过礼。

都有事,先是因九福晋产期临近,现在是因张家有考生。

可是皇上金口玉言,他这个女婿也算是落定了。

他也当了三十年京官,晓得满官跟汉官的升迁不同。

他也没有什么好告戒的,只道:“谨慎当差,方能回报九爷的提挈……”

就像今日这种面圣的机会,九阿哥可以给福松,也可以给旁人。阑

福松躬身道:“谢大人提点,晚辈省得!”

张英还要去值房去,福松原路返回,依旧是从小东门出来。

门口除了有何玉柱,还有十阿哥,旁边还有些十阿哥的太监、亲卫。

福松忙快走几步上前,道:“十爷!”

十阿哥道:“爷有事找九哥,一起回吧!”

福松自是没有异议,也跟着上马,跟十阿哥一起回城……

*阑

清溪书屋,康熙看着几桉的十来本《金刚经》,脸上露出满意来。

九阿哥身上有个不错的品行,那就是说到做到,不是那种用嘴哄人的。

之前九阿哥说抄经,康熙还以为是两、三本顶天了,没想到不过半月的功夫,抄写出这么多来。

等到他拿起一本,翻开来瞧的时候,却是不由磨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