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九百零六章 给个前程(谢盟主“夜奔无奈”加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九百零六章 给个前程(谢盟主“夜奔无奈”加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正想着找个什么事情给十二呢,总不能一直当笔帖式使唤……”

九阿哥来了兴致道:“从官烧锅开始,往后对蒙古那块可以单拎出来一摊,正好十二管了,攒些功劳……”

他这几年带弟弟带的,很有当哥哥的样子了,不免为十二阿哥的前程担心。

“十三有宠爱,这几年汗阿玛只要出行,必带十三;十四这里逊色些,可也是幼子待遇,对比之下,十二太可怜了……”

九阿哥说着,想起了万寿节当日的事,跟舒舒说了一遍,道:“怨不得十二不爱往御前凑,这也太没意思了……”

十二阿哥这样出身不高,也没有汗阿玛的宠爱,等到封爵的时候不敢想。

明明序齿在前,是当哥哥的,到时候外头以爵位论尊卑,就是两样对待了。

“现下都是皇子还不觉得有什么,回头爵位比弟弟们低了,多不自在,好好当差,慢慢积累了功绩,汗阿玛会记着的。”九阿哥道。

舒舒之前觉得十二阿哥有些城府深,叫人看不透。

而且她心中还隐隐地存着了别的猜测。

有一件事始终不能释怀……

那就是十四阿哥住在四所那天,十四阿哥半夜被吓了,十二阿哥也伤了脚。

按照十二阿哥的说法,是听到动静出来惊到了崴了脚……

可是以十二阿哥的冷清性子,平日里跟其他阿哥所的哥哥们都没有往来,怎么那个时候反倒爱管闲事了?

她总觉得其中有不对的地方,因此对于十二阿哥也有敬而远之的意思。

不过后来打了几次交道,发现不是城府深,更像是“社恐”,是个腼腆又孝顺的孩子。

百善孝为先。

十几岁年纪,多年被忽视,换了其他人说不得怨天怨地的,连带着女奴出身的养母也嫌弃了。

十二阿哥却没有,对苏麻嬷嬷很是孝顺。

只是他不善言辞罢了,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

眼见着九阿哥乐意提挈弟弟,舒舒也没有话说,只道:“就是时间长了些,今年玉米才在各处皇庄试种,要明年才能扩大产量,用玉米烧酒的话,最早也要明年年底了……”

九阿哥道:“没事儿,好饭不怕晚,前头可以预备旁的,反正就是专司蒙古那边的贸易好了!”

羊绒回头可以返销回去。

只是这个卖高价,怕是蒙古人不乐意,毕竟羊毛、羊绒卖出去的价格他们心里有数。

“明天我给曹寅写信,让他用羊绒里加金线,再加上绣花什么的,反正就是弄的金贵些,最好是看着金壁煌煌的,穿着特富贵那种……”

舒舒想到蒙古人的喜好,还真是喜欢华丽。

“除了羊毛、羊绒,蒙古还有什么呢?”

舒舒道。

九阿哥想了想,道:“旁的爷不知道,但肯定有金矿……”

不过金矿地址应该是漠北蒙古,所以朝廷不知道金矿所在。

要不然的话,蒙古流通的那么多金子是哪里来的?

舒舒想起两百年后的闯关东大潮,不少人就是奔着“淘金”去的。

东北有金矿,就是现在吉林乌拉那一边。

现在是当成龙兴之地,对民人不开放,算是八旗给自己留的后手。

若是有一日坐不稳关里的江山了,还能退回东北老家。

舒舒就不惦记这个了,只道:“现下的人穿皮衣裳,都是将皮子缀在里头,外边加上衣服面,要是直接将羊皮、牛皮的光面做成料子,或做衣裳,或做靴子,也是一个进项……”

皮靴子与牛皮腰带,这两样做出来,也会成为畅销品。

反正江宁有技术工人。

如何弄皮子,如何染色,让他们琢磨就是。

九阿哥想了想,道:“要是连牛皮、羊皮也能卖上高价,那牛羊就更值钱了,养牛羊的就更多了……”

舒舒想到了后世的圈养舍饲。

那是牧场少了,生态恶化的结果,现在不用想那些。

蒙古草原那么多部族,实际上人口有数。

等到后世人口是现在二十倍的时候,内蒙的蒙古族人口也只有四百多万。

现下呢?

内外蒙古加起来几十万。

那么大的牧场,足够他们用了……

到了晚上歇下之前,夫妻俩去了西稍间,看了一圈孩子。

三个小宝宝都老实的躺在悠车里,看起来乖乖的。

舒舒看着,心里也软软的。

太可爱了。

九阿哥则是想起了都统府那边,想起了岳父母。

总觉得这有女儿的父母有些可怜。

等到夫妻俩回东稍间躺下,九阿哥就道:“咱们也跟黑山学学,给大格格找个童养婿吧?要不然以后说给谁,爷都不放心……”

舒舒听了,怦然心动。

只能说现下社会对女子不友好,确实让有女儿的父母担心。

她看着九阿哥道:“可去哪里找人选呢?”

他们夫妻俩的嫡长女,肯定要求个恩典留京的。

要是二十岁结婚,那就是康熙五十八年。

西北正打仗,好像不是什么好时候。

四贝勒府的二格格庶出,只因是独女,就能留京;那他们家这个大宝贝,父母求个恩典也不难。

留京的话,结亲的人选范围就多了,勋贵人家都行。

九阿哥想了想,道:“要不等珠亮的长子?到时候看看资质人才如何?”

舒舒忙摇头道:“血脉太近了,爷看了《大清律》上,虽写了‘姑舅两姨姐妹为婚者,应从民便’,可前头还是提及了‘中表不婚’,就是因为血脉太近、子嗣不繁的缘故……”

九阿哥皱眉道:“八旗总共就这么些人口,亲戚套亲戚的,完全不相干的人家,也不放心啊……”

舒舒安慰道:“不用着急,还有二十来年呢……”

九阿哥安静了一会儿,道:“要是真如此的话,那蒙古那边划定了牧场跟领地的,那些牧民能婚嫁的人选就更小了,一来二去的,都是亲上加亲,那不是人口孳生的就少了?”

舒舒道:“影响不会那么快吧,总要几代人。”

九阿哥道:“几代人也行,蒙古人口是满洲人口的好几倍,这也是隐患……”

舒舒听着,想起一个传言来。

说是后世有人统计过,说是清初蒙古人口两百多万,等到外**立时,只有人口五十万。

然后就说是康熙推行黄教,下令蒙古平民男人出家,使得蒙古男丁两、三成都成了不婚不育的僧人,借此降低了蒙古的人口数。

不过后来人口学家出来,证实了那只是《清史秕抄》上杜撰的。

蒙古人口从清初到民国,都是跟着中原人口的增加再增加。

至于蒙古国的五十万,自然是因为大头留在了内蒙古的缘故……

现下看着九阿哥一个纨绔皇子,都对蒙古有防备之心,那康熙呢?

舒舒说不好了。

强制出家那个不大可能,不过顺水推舟在蒙古地区推行黄教,下令出家的僧人免税赋跟劳役的话,也会使得许多人主动去出家……

舒舒思想放飞,九阿哥已经陷入酣眠,打起了轻微的小呼噜……

一夜无话。

次日,九阿哥辰正才醒,舒舒也跟着起来了。

他身上早换了夏衫,是湖蓝色纺绸大褂,头上也换了凉帽,腰间挂着的掐丝金香囊也换成了羊脂玉的玲珑球,下头配着金色络子是舒舒亲手编的。

这些日子,她整日里吃了睡、睡了吃的,太无聊了,也就做了些小活计。

孩子们的东西早预备了好些,舒舒又不能累眼睛,就简单编了几条络子,搭配各种小物件,给九阿哥预备起来。

自从去年舒舒诊出了身孕,还是头一回给九阿哥做东西。

九阿哥爱不释手,整日里不离身,今天也美滋滋地系上。

“你上午好好歇着,闷了就叫小松给你念书,爷中午回来,有什么想吃的没有?”

九阿哥问道。

舒舒还真馋了,道:“西四大街那个白家羊肉铺,他们家的酱羊肉好吃,膳房做不出那个味儿来……”

九阿哥点头道:“那爷就买回来,再买些麻酱烧饼,中午直接烧饼夹肉……”

“嗯,嗯……”

舒舒点头。

大部分人或大部分馋嘴的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隔锅香”。

舒舒觉得,自己也不例外。

九皇子府门口,十阿哥已经在等着了。

兄弟俩上了马车,开始了每日的闲话时间。

“昨天阿灵阿往弟弟府上递帖子了,想要看看弟弟这边的时间,说是有事相商……”

十阿哥道。

九阿哥想起了前些日子的八卦,带了警觉道:“之前太子妃那件事,不会是他弄出来吧?直接拿阴私说话,看着像内宅手段,说不得还真是跟他贴边……”

十阿哥想了想,道:“始作俑者是不是他不知道,不过想要跳坑的,肯定有他一个……”

“那个大格格?不是说给了三台吉么?”

九阿哥诧异道:“想要悔婚?倒是真敢想,那可是汗阿玛下了明旨的指婚!”

前年选秀之前,因为以为会跟阿灵阿家结亲,所以九阿哥也留心过阿灵阿的儿女。

阿灵阿膝下三女,都是嫡出,可是次女、三女都小,次女跟十七阿哥相彷,三女比次女小一岁。

十阿哥摇头道:“不单是他这一房,他还是钮祜禄家的族长啊,估摸着其他房头有合适的秀女吧……”

*

谢谢盟主爸爸!也谢谢各位书友大大的票票跟打赏!

下一更3月10日中午12点,欢迎来起点AP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