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九百四十四章 警醒(第二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九百四十四章 警醒(第二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四福晋虽晓得四阿哥说的是八福晋,可还是听着刺耳,忍不住道:“古人还说,男人是一家之主呢,这女人贤不贤的,也要看丈夫,要是个无情无义的,那贤惠也成了笑话,就跟太子妃似……”

好好的,太子乳母害太子妃做什么?

要是没有人背后使坏,太子乳母闲的,非要逆着太子的心思,将嫡皇孙或嫡皇孙女给害了?

毓庆宫里就那几个人,这指使是谁,一目了然。

结果呢?

只李氏贬了身份,两个皇孙阿哥好好的在那里立着。

四福晋想着,都跟着红了眼圈。

四阿哥刚想提醒她,别拿太子妃说嘴,这不恭敬,见了她神色,也说不出了,道:“都是没想到的事儿,太子先头也盼着嫡子的。”

四福晋冷笑道:“对男人来说,嫡不嫡的有什么?左右都是他的血脉,真要盼着嫡出,大婚之前立个四、五岁的庶长子,可不是笑话?”

四阿哥想到自家身上,好一会儿,道:“当年宋氏跟李氏怀孕,你是不是难受了?”

当时四福晋已经嫁进宫,可比四阿哥小三岁,两人没有圆房,平日里服侍四阿哥起居的就是两位格格宋氏与李氏。

两人先后怀孕,在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分别诞下一女。

宋氏生的大格格未足月就夭了,李氏生的就是二格格。

四福晋垂下眼,带了不自在,道:“那情形不一样,我比爷小三岁,当时还小呢。”

往事已矣。

四阿哥觉得不是掰扯这个的时候,就道:“反正夫妻一体,总要一家人往一起过日子才行。”

四福晋想起前些日子亲自过来道谢的八福晋,换了个人似的,曾经是那样骄傲鲜活的贵女,如今性子都安静了,忍不住叹气道:“那还有一句话,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真要日子过的不顺当了,也不能只赖一个人。”

四阿哥见她再三维护八福晋,看了她一眼,道:“你倒是心宽,看人只看好的。”

四福晋看着四阿哥道:“那亲事是皇上指的,听说当年择定太子妃后,宫里安排人去教导太子妃,怎么就没想着去教导八福晋?”

八福晋跟八阿哥的亲事,是在岳乐去世之前就敲定的,当时八福晋才八、九岁,那个时候开始教导,怎么也教出来了。

结果亲外公死了,亲外婆不当家,落到嫡外婆手中,就是捧杀。

四阿哥摇头道:“那不一样。”

太子妃出身上三旗勋贵,是未来的一国之母,宫里再重视也是应该的。

安排嬷嬷过去,也不会让瓜尔佳氏的人反对。

八福晋那里就不同了,是下五旗的,有联姻的意思。

如果宫里派人,好像是在挑剔王府家教。

四阿哥就耐心跟四福晋说了这个缘故。

四福晋就叹了口气道:“她该受的惩罚也受了,往后爷还是别挑剔了。”

这皇家做儿媳妇也不容易,好几重婆婆,亲婆婆、养婆婆、公公婆婆、大伯子婆婆……

四阿哥想起去年在九皇子府听到的凄厉哭声,也不是铁心石肠,也觉得没意思起来……

*

九皇子府,上房。

九阿哥回来了,将丫头们打发下去,就跟舒舒道:“方才好悬点没说漏嘴,看来爷也不能表现的对老三太大度,要不然回头他们该犯思量了……”

说到这里,他挑眉道:“爷发现了,想要湖弄人也不难,真假掺着说就是了!”

舒舒赞道:“那爷可真厉害,不过四哥过来也是好心,往后无关大雅的事儿,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九阿哥点头道:“那当然了,这回算了,咱们从浑水里出来了,就别往里掺和,汗阿玛要大动了,其他三位妃母的娘家都给抬旗了。”

这与九皇子府不相干,这边跟那几家并没有往来走动。

这两天天气越发热了,舒舒就叫核桃带人开始整理行李。

等到端午节后,太后移驻北花园,他们也要跟着去海淀了。

*

正红旗,三贝勒府,正房。

三福晋见过了几家的女卷,就美滋滋地看礼单,跟奶嬷嬷感慨道:“还真是县官不如现管,这才是端午节,这‘三节两寿’下来,得多少银钱?”

奶嬷嬷道:“那拉家倒是沉得住气,没来。”

三福晋撇撇嘴道:“守着一个皇长子外甥,当然不会将三爷放在眼中。”

奶嬷嬷道:“今天又有两个贵人娘家递帖子。”

三福晋带了几分得意,道:“等着吧,都得轮一遍,之前送了九皇子府节礼的郎中们,这回应该也不会落下。”

人情走礼就是这样,宁愿多送,不能少送。

正如她预料,下午的时候,就又有十来个帖子到了。

只是不是谁都有资格登贝勒府的大门的,许多包衣职官,这节礼就跟着帖子到了。

一下午的时候,三贝勒府门前这条街上车马就没有停过,动静大的连隔壁的直郡王府也惊动了。

大阿哥还在永定河工地上,没有回京。

直郡王府长史元松就叫人打听了一圈,结果才晓得这了不得的新闻。

这到底是该往三贝勒府道贺呢?

还是往九皇子府道恼呢?

元松没有自专,将前后事情打听了一遍,写了一封信,安排侍卫往永定河工地送信。

当天傍晚,大阿哥就在自己的营帐里收到长史的信。

他瘦了一圈,虽说只是监工,并不需要事必躬亲,可到底吃不好睡不好的,都清减了。

至于之前带来的路菜,早被其他宗室给哄抢了。

弄到现在,到了晚饭的时候,大阿哥就只能烧饼就奶茶对付着。

等到看了长史的信,大阿哥不由蹙眉。

他倒是跟四阿哥想到一块去了,看不上御史的做派,觉得他们是“柿子捡软的捏”,才拿九阿哥做筏子。

要不然的话,换成弹劾马齐跟哈雅尔图,才算他们公正。

至于三阿哥……

是不是傻?

内务府是好地方么?

去年正月里,内务府收拾了好几家。

因为正好是过年那一段时间,大家休沐的多,随后圣驾南巡又连上,中间竟然悄无声息。

这是又要收拾那些人了?

大阿哥若有所思,恨不得写信问问明珠。

可是他忍下了。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引火烧身了……

*

端午节前,宫里最大的新闻,就是惠妃、德妃、荣妃的娘家要抬旗。

这么大的恩典,三家的女卷自然也要递请安折子入宫。

三位妃主也是没头没脑的,不知道怎么就抬举上娘家了。

皇上没翻牌子,也没人跟她们提这个。

难道这就是“母以子贵”?

为了抬举几位年长皇子的身份?

惠妃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就不想了。

等到她嫂子入宫请安的时候,惠妃就道:“这样消停退下来也好,往后勤俭度日,不可奢靡,招了人眼,日子也能过起来了。”

那拉太太道:“娘娘,那咱们家的格格就要选秀了,您看此事?”

之前在内务府的时候,他们这些戚属人家当然舍不得将女儿送去“小选”。

除非是跟自己娘娘说定了前程,要不然的话,真的选上当个宫女子,不是心疼死个人?

可是抬到上三旗,就跟内务府不一样,不是各家自己报选,而是到了年岁,就要参加“八旗选秀”。

惠妃看了她嫂子一眼,道:“我早说过了,大阿哥那里皇上不会让我插手,下头的阿哥,我也没有理由插手,留到第二关,得个体面就撂牌子回家自行择亲好了。”

那拉太太性子老实,也是个疼姑娘的,道:“那就劳烦娘娘……”

说到这里,她想起自己老爷的话,道:“乌雅家跟马家这些日子都往三贝勒府去了,老爷没去,老爷的意思,九爷先头在上头卡戚属子弟的缺,未必是九爷自己的意思,许是承了上意,左右咱们家要抬旗出来,剩下的堂亲族人,往后跟寻常包衣人家一样,就让他们凭本事熬好了,没必要往三贝勒府钻营……”

否则的话,像是打大阿哥的脸似的。

叫外人看来,说不得议论纷纷,大阿哥的舅舅不指望自家的外甥,反倒要巴结旁人去。

惠妃点点头,道:“也好,皇上不喜人招摇,郭络罗家也好,那两家也好,你们都别学,就安生过自己的日子,过上三、五个月再说,不必在这个时候冒头……”

那拉太太认真记下,才告辞离开。

惠妃吐了一口气,望向乾清宫方向。

去年正月里收拾了佟国维跟索额图,宫里也梳理了一圈。

这次又是为了什么?

惠妃将最近宫里的事情仔细想了想,唯一惹眼的就是太子妃身体有瑕的传闻。

难道皇上是怀疑,有外人插手毓庆宫事,害了太子妃的嫡孙?

惠妃心下一紧。

所以才要将三家戚属都抬出内务府?

皇上这是为了毓庆宫防着,还是为了乾清宫防着?

惠妃心中百转千回,决定回头找人给哥哥跟侄儿补旗缺,直接找到外放的驻防八旗,顶好是离京城远的,越远越好。

要不然的话,补到京城的缺,皇上心里怕是不乐意。

太子舅舅的爵位跟顶戴为什么革了?

就是因康熙三十五年随扈出征的时候,与火器营将士往来过密,回到京城,皇上直接就将他的领侍卫内大臣革了,爵位也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