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端水的康熙(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端水的康熙(第一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舒舒坐在七福晋下首,妯里俩同席。

今晚的席面,还是以满洲菜为主。

公主还朝,跟寻常人家的女儿回娘家似的,肯定要给尝尝家里的味道。

满洲炒面、皇家烤金猪、猪肉馅汤饽饽、红烧海参、黄焖鱼翅、鸭子锅、拆鸡丝,口蘑烩白菜,素杂烩……

有些是宫里的日常例菜,有些是山珍海味。

看着席面很是丰盛。

只是如今天气炎热,实不是吃大荤的时候。

舒舒也好,七福晋也好,虽说看着快子没断,正经吃饭的模样,不过实际上浅尝即止。

就挑着炒面、鸡丝什么的,一快子下来,就是快子头那么大的地方。

看着不失礼,实际上席面看着都跟没动似的。

“你们大后天请客,都预备什么好吃的?”

七福晋眼见着没有地方下快子,小声问道。

舒舒如实道:“不晓得呢,十四阿哥过来点菜,我一寻思这点菜挺好,就叫小棠拟菜单,打算让大家圈了,这样更省事儿些。”

七福晋敬佩道:“好主意,这样省心,也不是外人。”

舒舒道:“没给您下帖子,这回是他们爷们的事儿,就不往一块凑了,等过几日,叫庄子上送些好吃的,您跟十弟妹这里,我再单请一回……”

七福晋摆手道:“什么请不请的?什么时候老九不在家,我抬腿就过去了。”

宗室福晋们,不少都在打量三福晋跟九福晋。

谁能想到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三阿哥来这么一出,这大半月的新闻,就没有断过。

结果昨天九阿哥重回内务府……

这兄弟两个还来了一番龙虎斗的架势。

这谁胜谁败,只看如今谁还在内务府总管位上就晓得了。

皇上宽仁,肯定不乐意闹的四下里不安生。

三阿哥这里,动会计司还是小事,可将几个皇子外家都牵扯进来,就让人犯滴咕了。

这是有心呢?还是无意啊?

听说三阿哥跟毓庆宫交好,那这是三阿哥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

可是那富察家不是太子的门人么?

这云山雾罩的,不少人就犯滴咕。

不过别的瞧不出,九福晋跟三福晋两个堂姐妹兼妯里俩关系疏离了是真真的。

这人前人后的,妯里俩没说话,似乎眼神都避着。

旁人还好,康亲王太福晋有些担心了,等到舒舒单送她出来时,就拉着她的手,道:“阿哥们之间有了嫌隙,随他们兄弟去,妯里之间面上还要过得去,省得回头长辈们埋怨,倒以为是你们挑唆着兄弟不和……”

就是董鄂家这边,往后也要说舒舒不顾着亲戚了。

舒舒扶着康亲王太福晋的胳膊,小声说了无礼叩门之事,道:“太势利了,还爱窝里横,之前嘴上就有不客气的时候,近之不逊,还是避开些好,她还能晓得些分寸。”

康亲王太福晋不由恼了,道:“往后别再搭理她!这也是做姐姐的,不指望她来照顾你,也别上门欺负人,不理就对了!”

舒舒点头,道:“这么多的妯里,也不能个个交好,就这样冷下来挺好。”

康亲王太福晋拍了拍她的手,道:“你心里有数就好,反正别委屈了自己个儿,各家过各家的日子,还是当自己舒心最重要。”

舒舒恭敬应了。

这边送走了康亲王太福晋,到了北五所门口,舒舒就看到太子妃等着她了。

“本该早上门道歉的,可是大张旗鼓的,又惹得旁人侧目……”

这说的是五月初六那天,因为阿克墩病重之事,太子妃的嬷嬷打着太子妃的名义,过来求援。

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舒舒将人迎进正房,奉了茶,宾主入座。

舒舒看着太子妃,面上带了郑重,道:“您是明白人,也当晓得周嬷嬷的心思诡异,将我们牵扯进来,但凡阿克墩真有个闪失,我们就是个背锅的,这对您也算是忠心耿耿,可是对我们来说,冤枉不冤枉?阴害侄儿,我们要背个什么名儿?好心没好报,说的就是我们……”

太子妃红了眼圈,道:“我也没有想到,她竟湖涂至此?”

人已经下了宫册,退回伯府,可是妯里之间嫌隙也生了。

舒舒吐了口气,看着太子妃道:“您是太子妃啊,您好好的,下头就稳当了。”

现下的太子妃比历史上的太子妃处境更艰难,因为她伤了身体的事情早传开了。

别说是皇家,就是寻常百姓人家,这儿媳妇不能生,也底气不足。

太子妃低头擦拭了眼角,再抬头时眼中也多了从容,道:“我这两个月确实懈怠了,结果外忧未至,先生内乱,确实错了。”

舒舒倒不知该如何劝慰了,毓庆宫真要进了出身显贵的侧福晋,那还真是外忧。

她只能安慰道:“多想想三格格,您好好的,她才好好的,以后是抚蒙,还是像九格格这样留在京城,可不都要咱们当父母的给谋划……”

太子妃点点头。

天色不早,妯里说完话,太子妃就走了。

舒舒亲自送了出去。

等到回转正房,核桃拿了礼单道:“福晋,这是东宫下午送的‘百岁礼’,有几样东西很是贵重。”

舒舒接过来看来,除了寻常的金银项圈、小衣裳什么的,还有白玉玉兰花插、青玉佛手两件玉石摆件,还有北宋官窑青釉笔架、大明宣德炉两个古董,人参、鹿茸、雪蛤跟阿胶四样补品。

补品还罢了,外头还能淘换去,其他的东西应该都是难得的好东西,不是毓庆宫的库藏,就是太子妃的陪嫁。

舒舒点点头,道:“收下入库吧……”

正好九阿哥回来,道:“什么东西?”

舒舒就将礼单递了过去。

九阿哥看了一遍,递给舒舒,撇了撇嘴,道:“咱们跟毓庆宫也犯冲,这一回回的,谁稀罕他们赔礼不成?”

舒舒道:“不稀罕,往后也敬而远之吧。”

九阿哥看着她,有些奇怪,道:“你不是向来说太子妃好么?”

舒舒道:“要是给咱们带来麻烦,那好人也远着些。”

九阿哥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真要是三福晋、八福晋那样理歪的,爷还真不怕你吃亏,毕竟大家的眼睛没瞎,这谁对谁错,一眼分明;就怕这名声好、人缘好的,到时候你吃亏了,旁人说不得还以为你该着呢……”

舒舒不想再说这个话题,岔开话道:“爷方才在六所?”

九阿哥摇摇头,道:“没有,五哥来送五嫂,在四哥那边,四哥就叫了我过去……”

“五哥是要问问四哥,四嫂的伙食,好像五嫂不怎么长肉,肚子也不大,他担心了,结果被四哥给训了,让他不要自己瞎琢磨,要听太医吩咐……”

“四哥问了爷大后天请客的事儿,正好孙金拿了菜单过去,四哥说随意,五哥圈了四道菜……”

舒舒就也将今日的接风宴简单说了一下。

她就是凑数的,跟着嫂子们充个人头。

倒是十格格,记忆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么多人前。

“看着老实秀气了些……”

舒舒道。

九阿哥听了,若有所思,道:“咱们能看到,汗阿玛肯定也能看到,估计会给指个养母,好生管教几年。”

舒舒道:“来得及么?十格格都十六了……”

要是像恪靖跟九格格似的,十八、九岁出嫁,那就还有两、三年时间了。

“十额驸多大了?”

舒舒问道。

这一位在历史上好像很出名的样子,成为了配享太庙的两位异姓王之一。

九阿哥脸上一言难尽,道:“策棱跟大哥同庚……”

舒舒不由惊住了,道:“这么大了?”

对于这位喀尔喀台吉,外头是怎么说的?

康熙三十一年被祖母带着投奔朝廷,部族子民失了喀尔喀的土地,现在安置在察哈尔牧场。

台吉跟弟弟在京城赐第,兄弟俩还在内廷教养。

舒舒还以为年岁跟十格格相彷,没想到居然这么大岁数。

九阿哥道:“蒙古那边,是老祖母当家,当时就是他祖母在前头做主,外人就以为他岁数小了,倒是他弟弟是真小,当年来投时才一岁,现在也在上书房……”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道:“爷寻思着,汗阿玛留策棱兄弟在京城,像是质子,也不像是质子,更像是应对土谢图部的后手,要是那边听话还罢了,策棱的部民还会在察哈尔,左右那边有地方安置;要是土谢图部不服顺了,策棱兄弟就要放着北归了,他们也是土谢图部的大支……”

舒舒看着九阿哥,很是敬佩了。

难得,居然没那么小白了,分析得还挺有道理的。

这位十额驸后来战功赫赫,镇守北疆四五十年。

九阿哥瞧着舒舒的表情,轻哼道:“爷又不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还是懂的,满洲人少,蒙古人是盟友,也是需要戒备的对手……”

舒舒道:“照爷这样说,真要给十格格择养母的话,应该就是惠妃母了,慈爱宽和……”

最根本的原因是宜妃现在看着势头太劲了。

三个亲生子、一个养子、一个养女,还有康熙的宠爱。

对比之前,惠妃这个四妃之首就显势弱了。

只有大阿哥一个亲生子,八阿哥这个养子也寻常。

端水大师,说的就是康熙了。

要是给他起个绰号,就是不平衡不舒服斯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