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礼(第一更)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礼(第一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十福晋的好运气,一直持续到午饭的时候。

等到收牌桌的时候,其他几人的银豆子都被她赢得七七八八。

十福晋眉开眼笑的,捧着钱匣子,抓了几把银豆子出来,给旁边的丫头们放赏。

核桃站在舒舒身后,也得了一大把。

等到膳桌摆上了,饭菜跟寻常的不一样。

四福晋就道:“没叫人弄八碟八碗的,就是吃的清爽些。”

有鸭子,直接做成了酸萝卜老鸭丁。

有鸡,做成了鸡肉丁炒咸黄瓜。

猪肉是熏酱拼盘,还有韭菜鸡蛋、绿豆芽等素菜,黄瓜丁跟芹菜丁等焯过水的菜码。

主食就是过水面,加老鸭汤就是汤面,加鸡肉丁就成了卤面,加上芝麻酱就是凉面,加上菜码与肉酱就是炸酱面。

三福晋也是当了几年主母了,简单看了下,一桌子下来,就是一只鸭子、一只鸡、几斤猪肉的事。

再看大家,对这种吃法还挺满意的。

三福晋就看了一眼四福晋的肚子,道:“这是听老九念叨的,也开始琢磨着攒孩子们的分家银子了?”

四福晋摇头道:“那也太早了,就是想着咱们已经从宫里出来了,不必循宫里的例,跟之前似的一桌子的肉菜,动不了两快子,没有必要。”

今天预备的简单,是因为天热,大家本也不爱吃什么大鱼大肉的。

还有就是晚上要吃席,没有必要预备的隆重,喧宾夺主。

三福晋想了想也是,道:“你这么一说也对,宫里的例,一个主子一天十来斤的肉,多大的肚子,能吃那些?我们爷还说要节俭呢,也是宫里的节俭,只当没有超过分例就是好的,没节俭到正地方……”

七福晋坐在四福晋下首,听了这个道:“普通旗人家,二两银子阖家用,日子也过着,别说天天吃肉,十天半月一顿都算好的。”

舒舒吃着炸酱面,没有接话。

再是普通旗人,也是铁杆庄稼,每月有着二两银子。

真正的庄户百姓,靠天吃饭,一年都没有二两银子。

十福晋是个不差钱的,道:“就算要攒小辈的分家银子,也不能亏了咱们自己!要不然的话,长辈该心疼了,咱们也是孩子!”

三福晋笑道:“真是孩子话,你现下十六,还能年年十六啊?到了二十六、三十六呢?”

十福晋笑道:“那也是孩子,我额赫说了,我要先顾着自己个儿,才是大孝顺。”

四福晋看着十福晋,目光带了柔和,道:“王妃说的对,你日子过的欢快了,就是孝顺了。”

若是她有女儿,也要远嫁,也会这样教导的。

十格格饭量小,就调了碗底大小的芝麻凉面,上面的黄瓜丝、芹菜段倒是不少。

九格格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道:“妹妹爱吃羊肉么?”

十格格摇头道:“不大喜欢那个味道。”

九格格听了,心里有些担心。

要是策棱一直留在京城还好,这饮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要是回了喀尔喀,十格格怕是吃不惯蒙餐。

舒舒依旧是安静听着,小汤山那边的蒙古馆子,年底就要开起来了。

等到今年冬天,十格格可以多去几次,试试看。

用了简单的午饭,公主的车驾就到了,大家迎了一下,说笑一刻钟,约好了傍晚的时候再过来,就算散了。

大家没有再回南三所。

夏日天长,四福晋大腹便便的,也不方便一直陪着。

舒舒坐了一上午,也有些乏了,回来看了看孩子,就在伯夫人这里歇下了。

午觉睡了整一个时辰。

还是伯夫人推了她,怕睡多了,夜里走了困。

舒舒伸了个懒腰,道:“听说皇祖母那边现下每天都有牌局,得琢磨个舒服的椅子,要不然太累了。”

伯夫人道:“消磨时间罢了,一天一天的,这日子过得也慢。”

舒舒道:“慢么?我怎么觉得飞快,就像今儿似的,什么都没干,就过去大半天了。”

伯夫人摸着她的后背道:“你是当家主母,要忙着,太后那边,就只有清闲了。”

舒舒道:“今年是皇祖母整寿,正想着预备什么做圣寿礼,倒是可以琢磨琢磨,舒服的椅子,或者是椅子垫。”

伯夫人想了想道:“宁寿宫的器物都是有规制的,椅子会突兀,好的椅子垫可以预备着。”

舒舒点头道:“您说的也对,这家具陈设,多是按套的,要是预备椅子,不但要差不多的料子,还要匠人的工艺也差不多才好看。”

宁寿宫送椅子不方便了,自己书房的椅子,却是可以琢磨琢磨。

椅子背有个弧度,椅子面也包些牛皮之类的,坐起来更舒适些。

伯夫人想起一件事,道:“又往园膳房送东西了?”

舒舒点头道:“一条十六斤的胖头鱼,酒楼里送来的,就叫人送园膳房了。”

东西不贵,可数量少。

难得这么大的个头,还活蹦乱跳的。

自家的东西,吃了也不算错,可是这里人多眼杂的,好像他们两口子吃独食似的。

之前给北花园送过鱼了,这次也没有一分为二,而是直接送御膳房了。

伯夫人犹豫了一下,道:“还有其他皇子与皇子福晋在,总是这样敬上,好么?”

舒舒道:“且看好的。”

伯夫人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谁也不能事事周全,那就只看好的。

*

清溪书屋。

康熙知晓北五所叫人送了胖头鱼过来,心里略感欣慰。

总算是还有些孝心。

他可是听人说了,昨天几位皇子阿哥又下馆子了,吃的就是一鱼四吃。

都是九阿哥给带的,七阿哥跟十阿哥也开始嘴馋了。

昨晚晓得此事,他腹诽来着。

现下看看,还记得他这个汗阿玛,不错。

听膳房的人说是大鱼,他就叫人拿了过来。

在一个三尺长的木盆中放着,里面是一条两尺半长的大鱼。

鱼脑袋就有一尺多长。

梁九功在旁咋舌,道:“怪不得说一鱼几吃呢,也没有这么长的鱼盘……”

现下的鱼盘,一尺半到一尺八也到头了。

这一条要是装盘,得用两尺八的。

康熙望向那膳房管事道:“称重了么?”

那管事道:“称了,十六斤二两……”

康熙点点头,琢磨了一下,道:“鱼头一分为二,酱焖鱼头,除了御前,送一份往北花园,红烧鱼尾赏太子……”

这去头去尾的,中间的身子也有六、七斤。

康熙就道:“清蒸了吧,除了御前的,再分两份,一份赏回春墅,一份赏南五所。”

膳房管事仔细记下,带人抬了鱼盆下去。

梁九功跟魏珠在旁,都觉得怪怪的。

皇上可是越来越接地气儿了,都晓得点菜了。

这可真是少见。

不会是九阿哥挑嘴的毛病,也传到皇上这了吧?

*

内务府衙门。

九阿哥接二连三地打了几个喷嚏。

十二阿哥正好在东六宫验看完回来,见状担心,道:“九哥,您没事吧?要不冰盆撤了?”

九阿哥摆摆手,道:“大热天的,没有冰盆怎么行?这是有人念叨爷呢,指定是说爷坏话来着……”

他说着,疑到了上午露过面的八阿哥身上。

不会是嫌小汤山地价贵吧?

可卖给旁人都是这个价,他也没有道理降价。

反正自己是好心提醒,毕竟都讲究从众,八阿哥要是不从众,尴尬的又不是自己个儿。

十二阿哥拿着册子,道:“都验看过了,没有错处,就剩下铺陈了。”

这铺陈说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具摆设,一部分是窗帘、幔帐、坐垫什么的,都是按照所居住的宫妃品级,从广储库领用。

九阿哥点头,道:“景仁宫那边的织品,许是要安排江宁织造那边预备,承乾宫这里,过几日应该会有旨意下来。”

知道哪位嫔妃挪宫,就晓得怎么置办了。

只挪宫不晋级的话,就不用预备新的,直接将之前领用的挪过来就行了。

毕竟每人才一份。

晋级的话,就要都换新的了。

到了申初,五所的太监来了,除了带了十二阿哥的换洗衣裳,还有三个锦盒。

“给四姐预备的,怎么好几份?”

九阿哥道:“太客气了吧,你还是小弟弟呢,她也不是正经的乔迁,既是暂住罢了。”

十二阿哥指了其中两个锦盒道:“只一个是四姐的,其他是十八弟的,九哥、九嫂的。”

九阿哥笑道:“还学得挺快的,晓得送礼了,爷瞧瞧是什么……”

十八阿哥的周岁礼,是一串朝珠,是蜜蜡材质的,看着都包浆了,有年头了。

给自家的是一个红铜香炉,看着很是古朴,像是前朝旧物。

九阿哥看着十二阿哥道:“都是嬷嬷给你的?手紧些,别胡乱散了!”

十二阿哥道:“还有呢。”

九阿哥又拿起恪靖公主那份,也是红铜香炉。

九阿哥将两个香炉对比了一下,看清楚上面凋刻的图桉,分了左右。

这是一对香炉!

九阿哥看着十二阿哥,道:“败家孩子,送东西不是这样送的!这种成双成对的器物,不能拆了,两个搁一块值五百两银子,拆了以后不是说一个就是二百五了,说不得一百两都不值了……”

说着,他将两个香炉放好,两个锦盒搁在一处,道:“都送四姐吧,四姐不差钱,也能找补了值钱的回礼……我跟你嫂子这边就算了,又不是客栈,住上一回,非得给点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