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磕头(第二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磕头(第二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兹事体大。

事缓则圆。

康熙看着四阿哥道:“等回到京城,你可以往八旗司行走,核查无产旗人,另行造册。”

四阿哥应了,想到京城四下里讨生活的旗人,也是带了忧心。

按《八旗疏例》,旗产旗田不可以变卖。

这是给旗人的保障。

可是入关几十年下来,旗人不事生产,坐吃山空,抵押转移旗产就成了常有之事。

还有就是早年赌博风气盛行,倾家荡产的人也不在少数。

就比如福松的祖父,就是被人勾着赌博,失去了大半产业,否则即便除了宗籍,也不会落魄到儿孙在亲戚家寄养。

可是求亲靠友,也要靠得上才行。

血脉繁衍了几代人,没有能指望的亲朋呢?

就只能琢磨歪门邪道。

“汗阿玛是要增建旗房么?”

四阿哥问道。

康熙三十四年的时候,沿着内城的城门外校场,划了不少空地出来,建造了一万六千间旗房,分给各旗的无产旗人。

只是数量有限,每旗分房两千间,其中一千五归满洲,五百归蒙古。

康熙摇头道:“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反而会有不好的风气,让大家更敢售卖房宅。

发还盛京分田种地,是解决之道,只是还要有合适的说辞,否则容易引起不平。

见识了京城繁华,如今这一代旗人都是京城出生,京城长大的,不会乐意去盛京的。

要在盛京增加旗缺跟兵额,而后补缺旗丁家属随之迁往盛京。

还有些爵位低的远支宗室,也可以迁回盛京安置……

*

京城,翊坤宫西次间。

地上铺着垫子,九阿哥跪在垫子上三叩首。

他身上簇新,枣红色的宁绸夹丝绵大褂,底下也是同色的靴子,头顶着黑色呢帽,帽正是大块的珊瑚。

腰间是舒舒亲手绣的“五福捧寿”珊瑚钉珠腰带,没有像平时那样系一串的活计,只有一对金色缂丝葫芦荷包。

宜妃眼睛湿润,起身扶了九阿哥起来,道:“一年一回,竟是这么多年了。”

这也是宫里规矩了。

自皇子六岁分宫,即便是亲生母子之间,一年能见面的时间就几回。

皇子生辰这一日是一回。

要是皇子年岁小还罢,母子还能说上一两个时辰,留顿饭,可九阿哥是成丁皇子,即便过来请安,能在翊坤宫逗留的时间也有限。

翊坤宫除了宜妃,还有些年轻的贵人跟答应,需要避嫌疑。

宜妃拉着九阿哥在炕边坐了,道:“阿哥年岁大了,不需要我啰嗦什么,往后多爱护自己就是。”

九阿哥道:“您放心吧,儿子会好好保养的,长命百岁,到时候带了您的玄孙彩衣娱亲……”

宜妃乐不可支,道:“那我不是成妖精了?”

九阿哥摇头道:“那也是大清国最好看的老太太,旁人比不得。”

宜妃笑容止住,瞪了九阿哥一眼,道:“什么老太太不老太太的,不会说话少开口!”

九阿哥立时做了个闭嘴的动作,道:“再不说那个字儿了,到时候您依旧是最好看的娘娘。”

宜妃这才心满意足,看着自己的新指甲套,道:“还是闺女好,瞧瞧舒舒的礼多熨帖。”

金镶宝石的指甲套,镶的是粉色碧玺,衬着手指头更白皙了。

九阿哥看着宜妃的指甲套,嘴角抽了抽,外头都说男人难做,因为要夹在生母跟媳妇中间。

自己这里倒是也难做了。

往后再给福晋找粉色料子的时候,娘娘这里也别忘了,也当孝敬一份。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这应该就是娘娘越活越回去的缘故吧?

宜妃不知道,自己已经露了底,问起五贝勒府的“洗三礼”。

五阿哥不在京城,没有大操办,可是亲族也少不得过去,是舒舒帮着操办的。

九阿哥听舒舒说过,就学了一遍。

“让舒舒好好歇,前几日就累着她了,滋补的药是不是也该用了?”

宜妃道。

九阿哥点头,道:“太医给诊了脉,方子也调了,您不用惦记,您这里是不是也补起来?石斛茶眼下不合适了,福晋那边又叫太医配了红枣阿胶茶,您这里请完平安脉后,问问太医,没有冲撞的话,也换了那个喝。”

这个茶叶,前天舒舒入宫请安时,就带来了。

宜妃点头道:“已经问过太医了,说是正合适,听舒舒说,你喝红枣枸杞茶?”

九阿哥点头道:“中秋后开始换的,温补的,正合适。”

宜妃心里不免犯滴咕。

红枣补气,这个不用说。

枸杞……

这个好像是补肾的。

哎,九阿哥的身体还得慢慢调理。

有了两个嫡孙,她也没有催生的意思,只对九阿哥道:“结发夫妻,最是难得,尤其舒舒还是这样人品,你们就算想要再生孩子,也缓两年,别着急,省得伤了身体。”

九阿哥忙道:“儿子大了,心里明白呢,您别操心这个了,好好操心十七弟与十八弟……”

说起十七阿哥,他有些迟疑,道:“十七阿哥种痘的时间择定了么?”

皇子皇女种痘,都要在宫外,并不在宫里。

宜妃脸上笑容澹了,道:“痘苗预备好了,应该是等圣驾回京后吧……”

九阿哥没有说什么,从翊坤宫退了出来。

不说牛痘验看的如何,就算真的验看好了,没有个两、三年的功夫,谁敢往皇子身上试?

十七阿哥这里,除非推两年,否则还是人痘。

出了翊坤宫,九阿哥就去了内务府衙门。

今天他打算给自己放假,可谁叫换了新衣裳呢?

都到宫里了,少不得要过去走一圈。

等到九阿哥到了内务府衙门,就见慎刑司郎中在。

九阿哥看了他一眼,道:“这是过来找爷的?有什么事儿?”

慎刑司郎中道:“九爷,天冷了,马家还有子弟关着,伙食还罢,一笔银子挪挪就出来了,可是这衣裳……”

问了赵昌,赵昌也没有回复。

可再关下去,说不得还要再死两个。

九阿哥听了,惊讶道:“一直没处置?这都三个多月了?”

慎刑司郎中点头。

关了将近四个月了。

不说别的,就说伙食贴补,都是好大一笔了。

倒是没用慎刑司掏银子,先头是马家外头的族人送银子,后来是眼见这一房起不来了,族人那边没动静了,就换成三贝勒府送了一回银子。

结果三阿哥不在京了,这一笔银子没人想起来了,就出了亏空。

九阿哥瞪了慎刑司郎中一眼,道:“那你怎么只动嘴,不会写文书报上来?”

这是怕得罪三阿哥,不敢直接以公文报上来。

慎刑司郎中讪讪,也没有辩解。

九阿哥摆手道:“行了,爷晓得了,下回往御前送信的时候会提一嘴,这所需伙食银钱慎刑司先垫着,回头再叫人补上。”

这秋衣确实成问题。

夏天的时候关进来的,眼下穿夹棉衣裳了。

等到慎刑司郎中下去,九阿哥晓得,这闲事还得管一管。

总不能真的任由人饥寒生病而死。

他就吩咐何玉柱道:“你去三贝勒府,跟找那边的典仪或司仪长,问问三爷留下交代没有,要是没留话,就让他们安排人给马家人添衣裳;要是留了话再说。”

何玉柱应了,往三贝勒府去了。

三阿哥与三福晋夫妻都不在,今日贝勒府当值的是一个典仪。

何玉柱就传了九阿哥的话。

那典仪记下,就找司仪长商量去了。

肯定要往三阿哥处去信,可是眼下信件往返也没个定数,两人就通知马家族人去了。

贝勒府这边的支出,都是固定的,眼下支银子做衣裳时间也来不得,还不如马家族人那边凑凑。

九阿哥这里,在内务府衙门显摆了一圈新腰带、新荷包,就带着十二阿哥出去,跟十阿哥汇合,一起回府去了。

今日府里没有大宴,却有小宴。

中午这顿没有外客,就是十阿哥夫妇还有七阿哥夫妇、十二阿哥。

总共是两席,兄弟四个一席,妯里三个一席。

没有用自己的膳房,是在前门大街找了一家馆子,订的席面。

隔锅香,舒舒也不例外。

自己膳房琢磨出花儿来,也吃烦了,就可着燕翅鲍肚席定了两桌。

除了这两席外,还有一桌广化寺的素席送到宁安堂。

眼见着九阿哥穿着大红包似的,七阿哥觉得辣眼睛。

九阿哥却是盯着七阿哥看了好几眼,道:“您这是换季不舒坦?瞧着倒是比前几天看着憔悴了!”

兄弟两个上次见面,是五福晋产子的时候,八月二十一,这才六天不见,感觉憔悴不少。

本来就不胖,眼下更瘦了,眼睛都大一圈。

七阿哥面不改色,道:“还好。”

十阿哥望向七阿哥,看着是有些憔悴。

只是跟这位哥哥不是很熟,也不知说什么。

十二阿哥道:“夜不寐,逍遥丸?”

七阿哥神色有些僵硬。

九阿哥看着十二阿哥道:“不能什么都逍遥丸,真是夜不寐的,也当开安眠的方子为主。”

十二阿哥老实听了。

七阿哥垂下头,耳朵有些泛红。

十阿哥在旁,明白过来,想着刚才七福晋容光满面的模样,心里有数。

忍不住想笑。

这一对,也是欢喜冤家。

这是……做了药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