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目睹(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目睹(第一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屋子里漆黑一片,屋子外头风声鹤唳。

在呜咽的风声中,还夹杂着野兽的嚎叫声,平添了几分阴森。

九阿哥喝了药,眼皮子发沉,可是脑子却十分清明,告戒自己不要去想,可是那没有了五官的脑袋还是清晰地烙刻在脑子里。

他的呼吸急促起来,担心舒舒也害怕,使劲地抬起胳膊,搭在舒舒腰上。

舒舒睁着眼睛,看着帐子顶,在捋时间线。

历史上康熙与太子的关系转变节点总共有两次。

一次就是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统之战前夕,康熙重病,太子亲往军中探看,面无关切。

一次是在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问罪,太子失了索额图这个最大的臂助。

二十九年那个,早已经过去。

至于四十二年这个,没有了。

索额图提前四年下台,对太子来说不算坏事,父子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摆在明面。

隆科多也谢幕了,四阿哥好像也失去了最大的臂助。

旁人有机会么?

她正琢磨着,九阿哥的胳膊已经搭在她腰上,还使劲地将她往怀里揽了揽。

眼见着九阿哥呼吸不大对,舒舒也回抱过去,拍了拍九阿哥的后背。

胆小些好,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他们这样的身份,数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要是失了对生命的敬畏,不是好事。

九阿哥只觉得怀里一软,鼻子边萦绕的是熟悉的玉兰花香。

他的惊恐不安都消退下去,脑子里是个没有留头的小姑娘,跟尼固珠似的,胳膊似藕节,穿着红彤彤的,眼睛提熘乱转。

咦?

好像是骑了一匹黑马驹奔驰……

不是马,是黑熊,一头小黑熊,跟大狗那么大……

九阿哥惊的不行,半响合不上嘴,又觉得好可爱,想要掐掐她的小胖脸……

*

“哒哒哒哒……”

午夜时分,马蹄声十分清脆,传得也很是悠远。

等到近前,又有车轮声在里头。

曹顺嘴唇干裂,舔了一下,翻身下马。

远远地传来鼓声,四更了。

安定门外,两侧都是营房,是前几年八旗旗丁缺屋子,扩建出来的。

有那脑子伶俐的,将挨着官道把边的屋子赁出去,就有小买卖人接手,开了一家面馆,是给隔在城门外的人歇脚垫巴的。

曹顺一行就策马过去,进了面馆。

一间半的门脸房,五、六张桌,曹顺带了两个长随、十个护军、两个车夫进来,屋子里就满满登登。

老板兼小二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见状忙道:“诸位爷是吃面?店里是打卤面跟汤面,还有小菜猪头肉跟卤肥肠、豆腐干、酱黄豆……”

曹顺看了大家一眼,今天都在路上,就中间在驿站喂马的时候吃了几口炒米,早就饿过劲儿了。

“一人一碗打卤面一碗汤面,你提的吃食每桌都来一份……”

老板应着,立时擦了桌子请大家坐了,自己往后厨下单去了。

曹顺带了一个什长同坐,他两个长随跟两个车夫坐在铺子门口,方便盯着外头的马车跟马匹。

剩下九个护军,则是分三桌坐了。

虽然大家没有快马疾驰,要配合着马车的速度,可是却比快马还累,因为骑马的时间太长了……

*

寅正一刻,城门开了。

曹顺吩咐护军留在外头,守着马车,他带了两个长随,单独进城。

这是没有法子之事。

要只是熊尸,无碍,可有尸骸,这个就要请旨才能进城。

否则按照规定,内城军民百姓死在外头,遗骸不许进城,要在城外发丧。

得了皇上恩旨,准灵柩回城的功勋除外。

他这边刚进城,前头就有人提着灯笼候着。

是额尔赫来了。

曹顺性子谨慎妥帖,额尔赫猜他会守在城门外等着进城,就在这里等着了。

“皇上早上要听政,要见昨天翻牌子的官员,估摸着要己初以后才得空……”

两人骑马往皇城去,额尔赫跟曹顺说着。

曹顺有些紧张,他见过圣驾,可是当时在江南,跟着大伯,皇上看着也温煦。

眼下自己成了报丧鸟了,很是不讨喜。

额尔赫带了曹顺,进了皇城,直接到了西华门外,见了当值的护军参领,请往乾清宫通传。

这是九阿哥打发回来的人手,关乎九阿哥的猜测正热门。

那参领没有耽搁,直接往乾清宫去了。

消息就归拢到梁九功这里。

圣驾已经准备听政,梁九功也没有机会禀告。

等到康熙在乾清门听政回来,坐下吃茶,准备传侯见的官员,梁九功才得了空,说了额尔赫跟曹顺在西华门外候见之事。

康熙没有应声,而是沉默了一会儿,道:“传赵昌……”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赵昌过来了。

康熙就提笔写了手谕,盖了印章,递给赵昌道:“允曹顺护送之马车入城,直接送到景山后殿,传慎刑司午作前往验看。”

赵昌躬身应了,退下去,往西华门方向去了。

康熙坐在炕上,看着手边今早要见的官员,佟姓官员就有两人,一人陛见,一人陛辞。

这两人都是出身汉军正蓝旗,是鄂伦岱的族亲。

康熙面无表情,放下了手中的名单,示意梁九功传人进来。

陛见的多是初为正五品以上的京官,陛辞的,则是外放的临土亲民官。

因为佟姓,康熙对那两人很是留心,发现一个是户部郎中,一个是江南的知州,都是肥缺。

他不置可否,看不出喜怒来,按照职位不同,询问了几句,国语汉语也转换着来。

没有太露怯的,看着成色都可,他就勉励两句,叫跪安了。

只是等到看完一圈人,他的视线还是落在名单册子上。

他还没有老湖涂,这佟家算是大姓了,八旗都有分布,不都是两家承恩公府的族人。

可是近些年补缺的佟姓子弟中,还是镶黄旗跟正蓝旗更多些,这就是承恩公的本家跟堂亲近支。

这样的局面,早年康熙乐见其成,并且也是他一手造成。

眼下,他觉得可以止住了。

他跟舒舒想到一起去了,觉得隆科多要是真的横死,那多半是“内斗”。

这个“内”的范围不是很大,许是比想象中的更小。

骨肉相残,这也更让人齿冷与心寒。

*

西华门外,额尔赫跟曹顺等到了赵昌。

既有皇上旨意,两人自是没话说,带着赵昌折返到安定门外,将两辆马车顺利带入内城。

当值的城门校,压根就没有机会揭开马车帘。

这么神秘兮兮的东西,连夜送回京城,又是御前来人接应……

是藏了两个绝色大美人?

事涉御前,大家不敢明目张胆的讨论,却是少不得窃窃私语……

赵昌一行,走地安门,直接将马车赶到景山后殿。

这里是宫里妃嫔重病不治时奉安之所,平日里空荡荡的,只有些老太监值守。

慎刑司下两个午作,已经听了传信,在这里候着。

如今天冷,眼见着要上冻的时候,所以熊尸也好,尸体残骸也好,都没有**。

只是能查的东西并不多,有五官啃没了的头颅一枚,上半截躯干一截,一截啃光了皮肉的小腿骨,还有一截臂骨。

午作仔细查看着,先从最好分辨的躯干看起,按照表皮伤势看,确实是鞭刑的痕迹。

鞭刑有等级,二十五下,五十下,七十五下,八十下,九十下,一百下。

实际上,五十鞭以上的时候很少,因为多是准赎买。

按照午作的验看,这样密集的疤痕,又是这种还没有愈合好的样子,鞭刑在五十以上,时间不超过一旬。

所以只要查询京畿各八旗衙门,一旬之内行鞭刑的人,就能统计出人口来。

因为有一截完整的小腿骨,午作也估算了一下亡者的身高,不是矮小之辈,大概在五尺二寸到五尺五寸中间。

骨头已经长成,很是密实,还没有蜂孔,这是青壮的骨头,年岁在二十岁左右到五十岁中间。

接下来看头发,头皮干净,不油腻,看着清洁,家境良好,沐浴方便。

真要是窘迫人家,冬天洗澡不方便,头发上就会油腻了。

再仔细看五官位置,确定眉骨位置,有了一个闭眼的简单图纸。

再一寸一寸查骨头,头骨后头,有不正常的裂痕,似用钝器砸过。

再查剩下的腿骨跟臂骨。

腿骨看着平顺光滑,臂骨上却有断裂还没有完全愈合的地方,生前曾负伤。

两个午作,是父子二人,年长的边查看边说,年轻的拿了本子记录。

额尔赫跟曹顺一起,站在赵昌旁边,亲眼见证此事。

两人都没有说话,就是对视了一眼,生出忐忑来。

事到如今,他们还真担心这个不是隆科多。

要是那样的话,他们九爷行事就有些大惊小怪,显得遇到事情不稳重。

与其是九爷误判,他们还是希望这就是隆科多。

只是眼下的证据还不能砸实。

推测出来的描像,要说像隆科多,有两、三分像;要说不像隆科多,也真能挑出不同来。

至于家境良好,这个也不能笃定就是隆科多。

八旗铁杆庄稼,还爱个面子,这冬天洗澡也不算什么稀罕的。

手臂受伤这个,他们两个没有听说过,就是觉得要是隆科多受伤,估计御前会怜惜,不会逼着这个时候出京。

不过要是没有其他失踪人口,那还是隆科多的可能性更大些。

因为旗人不得随便出驻地。

京旗也不例外。

屋子里安静下,午作已经割开头骨脖颈残留的一块皮肉,看里头的凝血情况。

这个能够推敲死亡时间。

“超过三天……”

老午作说着辨认的依据,一条一条的,交代儿子记录。

赵昌望向额尔赫。

额尔赫仔细想了想,道:“按照驿丞的说辞,佟家一行是初一到密云驿站,初五中午离开,古北口关卡那边的记录跟这个对上了,是初五下午未正初刻出关,总共是十五人,其中妇女一人,童子一人,青壮十五人……”

正说着,门口有了动静。

众人都望向门口,康熙穿着常服,在几位太监、侍卫的簇拥下进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