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权衡(第一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权衡(第一更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宜妃看着康熙道:“跟外人相比,自是有父女之情的,可是跟父子之情相比呢,这父女之情就要落在后头,世情如此,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额娘怀胎十月生我哺育我,在她心中,我跟道保肯定都排在旁人前头,就算更看重道保一些,也不会说就薄待了我,我阿玛要是真疼我,当年就不会有贵人入宫之事,只是我当时年轻,勘不破这些,就信了阿玛那套骨肉相亲相扶持的话……”

她参加的是康熙十五年腊月的那次选秀,成为内务府秀女中两个留牌子之人,次年正月二十七正式入宫,直接就住在翊坤宫后殿。

半年以后,郭络罗家就以宜妃无身孕为由,送了守寡的郭贵人入宫为庶妃,随宜妃居住。

提及往事,康熙讪讪的。

当时只当三官保一片慈爱,不放心女儿独自在宫里,安排了长女入宫是为了帮衬宜妃。

可这些年看下来,晓得三官保更看重嫡妻所出几个儿女,对侧室所出长女长子寻常,那当年用意就很可恨。

这父女之情能有多少呢?

宜妃早年跟其他嫔妃一样,对娘家多有看顾与赏赐,可是自打生母病故,就渐渐疏离了,应该也是心里有数。

父女之情尚且如此澹薄,不经琢磨,那姐弟之情呢?

自己生母十几岁入宫,当时佟国纲跟佟国维两个舅舅一个刚留头,一个才换牙,宫里宫外隔着,能有什么情分?

姐弟之情尚且如此经不起推敲,那舅甥之情更是虚妄。

康熙觉得没意思起来。

他自己也是公主的阿玛,也是长公主的兄弟。

兄妹之情也好,父女之情也好,真是排在父子之情后头。

看着康熙情绪低沉,宜妃想着自己之前的话,过于直白,不大符合眼下的孝道。

她就叹了口气,道:“女人都小心眼,我也不例外,早年心里还念叨着公平什么的,想要阿玛多疼疼我,可等我也有了孩子,就晓得什么是‘五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了……

同样是我生的,老五也有不足,可是我总觉得他性子忠厚,只要往后不吃亏就行,对他多有关注,也不敢狠管;到了老九这里,打小也没说怎么大淘气,心性也算纯良,可是我对他总少了几分耐心,觉得他不争气,文武功课都不成,让皇上费心了……

母子之情,尚且有厚有薄,更别说父子之情……

少了怀胎十月,剩下的就是‘爱屋及乌’……”

康熙没有再说旁的,卷了一张饼吃起来。

早上吃这个,还挺清爽的。

不只有女人小心眼,男人也小心眼。

到底是他苛求了。

他抬举佟家,希望佟家能感恩,成为自己的股肱之臣,忠君体国。

可是佟家人也只是寻常人,他们跟其他勋贵人家并无区别,忠君是排在家族利益、儿孙前程后头的……

*

九公主府,正房。

补熙跟九格格对坐,夫妻两人都有些无措。

他们两个年岁在这里,经历的事情也少,知晓东边的公府出了事情,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九格格蹙眉,心里却很是清明。

汗阿玛英明,佟家要是挨了收拾,那也是佟家的过。

有隆科多轻慢皇子在前,鄂伦岱又素来是八旗里的狂傲人,犯了什么错处也不稀罕。

她只会不耐烦佟家,觉得他们不知足,让皇家操心,却不会像补熙这样惴惴不安。

补熙在脸上摩挲了一下,看着九格格道:“格格,我身为人子,不好不闻不问,独善其身,总要去御前走一趟,只是许是会挨了挂落。”

九格格看着补熙,额驸年岁不大,却是明白人。

为人立世,有时候能权衡利弊,有时候却不好权衡利弊。

所以就算晓得不可为,有时候也要去。

她点头道:“没事儿,额驸去吧,最坏的结果,就是额驸也跟着一起禁足罢了。”

补熙听了,捏了捏九格格的手,道:“嗯,所以格格别为我担心……”

夫妻两个有了定夺,补熙就起身出了公主府,入宫请见去了。

九格格的乳母林嬷嬷,是她的陪嫁人口,眼下还在九格格身边当差。

眼见着补熙没有说旁的,林嬷嬷跟九格格道:“总算额驸还是明白人,没有起了那混账心思,想着自己躲在后头,怂恿公主入宫打听,要不然的话,就要好好立立规矩了。”

九格格看着林嬷嬷,道:“慢慢教他,要是能保持眼下局面,也是省心,要是不服帖了再说。”

林嬷嬷点头道:“公主心里有数就好,可别信那些夫唱妇随的闲话,君臣在夫妻前头,尊卑分明,彼此客气就是了;太过随和,反而容易让人蹬鼻子上脸,自己怄气,所谓女子卑弱,那是对外头人说的,公主天家血脉,只有尊贵的……”

*

乾清宫外,补熙递牌子请见,却没有动静。

直到站了一个来时辰,到了中午时分,康熙才打发梁九功出来。

“九额驸,皇上口谕……”

梁九功到了跟前,对补熙道。

补熙忙跪了。

梁九功道:“皇上说了,着补熙回公主府,老实待着,不许四下乱窜!”

补熙叩头领了口谕,心里却安定不少。

肯骂,还没有其他责罚,有些受“池鱼之殃”的意思,不过影响也不算大。

由此可推,阿玛那边事情应该也不大。

那就安静待着,等着皇上消气好了。

他就恭顺地应了,出宫回公主府去了。

康熙听了补熙的反应,叹了口气。

他已经后悔了。

当时舜安颜不妥当的时候,他就该在其他人家为九格格择婿。

事已至此,后悔无用,只能往宽处想。

补熙性子平和,不像他玛法与阿玛那样暴烈,跟九格格应该能投契。

隆科多妻儿已经在返京路上,隆科多之死,对外如何说辞,还要多想想。

随着天下太平,没有战事捞军功,王公府邸与勋贵人家,关于夺爵的纠纷就日益激烈,大家都盯着祖宗留下来的世爵世职。

如去年董鄂家的“以侄告叔”,还有今年苏努贝子府的内斗,归根结底都跟爵位相干。

八旗的风气都坏了。

失了骁勇,多了阴私算计。

这要好好思量思量,不能开了不好先河。

想到外头的说辞,关于九阿哥方人之事,康熙很是无语了。

这虚无缥缈之事,居然也有人信,以讹传讹不外如是。

为什么没有人想着律法尊卑呢?

不过他正打算升调杭州织造金依仁入京任内务府总管,到时候再清理金家,怕是这九阿哥“方人”之事,就又多了实例。

康熙想到此处,不由失笑,不知九阿哥自己到时候会不会迷湖,是信这个说辞,还是不信这个说辞……

*

密云行宫。

九阿哥补了一觉,神清气爽,想着午后的钓鱼之事,跟舒舒道:“既是远古大河,那里头会不会有大鱼?说不定咱们手气好,钓上来大鱼,到时候好好吃一顿!”

舒舒对这个不熟悉,也说不好河鱼的上限是多少,可真要是出过大鱼,不但会口耳相传,还会记入县志。

如今不曾听闻,多半是没有的。

不过她没有扫兴,点头道:“前几日买回来的胖头鱼有二尺半长,一个鱼头可以分四盘,今儿要是爷也能钓到那么大的就好了,到时候吃全鱼宴……”

九阿哥觉得压力很大,怕舒舒失望,道:“河鲜不单有鱼,到时候再看看别的,河虾、河蚌什么的,也可以试试。”

舒舒对河蚌没有什么感觉,倒是惦记田螺了。

行宫大伙房今天是羊汤,从县城买的四头羊,直接用大锅炖了。

这是给随行诸人吃的。

九阿哥跟舒舒这里,吃的比较简单,就是烧饼夹鸡蛋,配着几样小菜。

不过两人素食三日,也差不多了,今晚就打算开荤。

马车早就叫人预备好了。

河边所需要的鱼竿渔网之类也都备足。

皇子府诸人,除了富庆带了护军休整,其他人都跟着九阿哥出来。

说起来也巧,潮白河上流两支水系,白河是西北方向来的,是在口外,就是张家口北面;潮河是东北方向来的,就是热河,他们要去的地方。

两河在密云境内交会,成为潮白河。

这潮河正好从古北口流经。

大家说要去潮白河,实际上去的是跟前的潮河,距离行宫二十里左右的距离。

九阿哥扶着舒舒上了马车,跟舒舒道:“这要是远古时候,还没有修路,那咱们顺着这河沿儿北上,也能到热河。”

舒舒则道:“怪不得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是不听曹大人说这个,还真不知潮河竟是源自东北。”

后世为人所知的,也是嫩江跟辽河。

许是潮河水域太小了。

九阿哥则是想到旁处,道:“咦?那要是走船的话,不就能从热河直接回京了么?”

跟着南巡过一次,有了对比,谁都晓得坐船比坐车舒服太多了。

舒舒道:“爷可以好好看看,不过所谓源头,多是细流,未必能载船,还有就是这里到木兰围场是前几年修的御道,路况比较好,骑马坐车速度也不会慢。”

九阿哥点点头道:“你说的也对,到时候咱们再看看……”

二十里的路程,马车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

到了跟前,大家就傻眼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叫潮河。

水流湍急,其声如潮。

跟舒舒与九阿哥见过的黄河、淮河相比,潮河看起来像是倔强的孩子。

因为枯水期的缘故,水面不宽,也就二、三十丈。

可是因是山间的河流,河岸两侧也是冲击出来的山石为主。

瞧着这河流急促奔腾而下的样子,就不是能垂钓与下网的地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