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有喜事(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有喜事(打滚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次日,就是二月初五。

舒舒要去宫里请安,九阿哥也要去内务府。

十二阿哥跟高衍中初二去通州,昨天下午回来,九阿哥要去问问如何。

这个羊毛厂看着平平无奇,却是连接蒙古羊毛羊绒生意跟江宁羊绒织场不可或缺的一环。

羊身上,羊绒产量有数,更多的是羊毛。

只有羊毛也用上了,卖上价格,养羊的整体收益才会升上去,促使蒙古王公多养羊。

牧场是固定的,养羊多了,马匹就少了。

长久以往,北疆越发安定。

夫妻两个吃了早饭,估摸着时间,就一道出来。

十阿哥夫妇还没有回来,不用等他们。

意外的是,八贝勒府门口有马车。

九阿哥见了道:“这是从海淀回来了?难道是为了摆寿酒?”

舒舒道:“估摸就是好挪动了,就回京养着,海淀到底不方便。”

至于摆酒,八阿哥还在养伤中,应该不会张罗。

夫妻两个上了马车,等到前头的车挪动了,他们也出发。

九阿哥道:“提及摆酒,外放地方习惯借着摆酒敛财,其中父母寿酒最是名正言顺,爷听说噶礼还专门接了他额涅过去,为的就是这个,八旗不少看笑话的。”

舒舒抚额,道:“这贪财的名声都传了好几年,也确有其事,真不知皇上怎么选的,给了山西布政使,那不是老鼠掉米缸了?”

山西因地理位置的缘故,元末明初、明末清初,都没怎么经战火,是北方的富裕省份。

九阿哥寻思了一下,小声道:“难道噶礼跟爷行事差不多?大头孝敬了汗阿玛?”

舒舒看着九阿哥,觉得不无这个可能。

倒不是说噶礼贪了十成,进上了几成。

真要那样的,康熙也不能容他。

但要是换个说辞,只说是晋商豪富,孝敬多,代为孝敬皇上主子,那康熙应该还是会收的。

九阿哥牙疼道:“到时候别连累了汗阿玛的名声?”

舒舒道:“真要动静大了,御史会弹劾,爷别操心了。”

现下君臣正相得,这个时候针对噶礼,会被当成是嫉妒不容人,或者别有用心什么的。

等到旁人弹劾噶礼,康熙偏护的时候,就可以找机会揭开噶礼养子的真实身份了。

如果康熙晓得他一手提拔起立的心腹臣子早早就倾向了太子,他能容才怪?

他将噶礼划给太子,与噶礼自己偷偷抱太子大腿,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等到了神武门外,九阿哥就扶舒舒下了马车,道:“爷去衙门转一圈就来接你,咱们中午不回家,去百味居吃了再回。”

也对比下自家酒楼跟安家酒楼的差别。

九阿哥要强的很,别的不在意,这生意好赖还是在意的。

否则三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没有夫妻两人不打不相识的那场官司了。

舒舒点头道:“好。”

百味居也好,安家酒楼也好,生意都兴隆。

民以食为天。

虽说赚的是辛苦钱,可是细水长流的,也是不菲的收益。

可以琢磨琢磨,将其他不赚钱的铺子收回来,位置可以的都改成酒楼。

前头四福晋与八福晋已经下车了,正手拉手的说话呢。

九阿哥上前打了一声招呼,就上马车离开了。

妯里几个,一道进了神武门。

五福晋与七福晋已经到了,两人站在甬道旁边,正头碰头的,小声说着什么。

见三人来了,妯里相见,七福晋就快言快语,道:“这几日京城都是四处撞钟的人家,求到你们跟前没有?”

大家看着四福晋,四福晋点头道:“有想要入府请安的,我们爷不在,我抽不出身待客,就回绝了。”

五福晋道:“有个老亲家的伯母上门过,打听留宫之事,倒是没有说旁的。”

八福晋摇头道:“我跟八爷昨儿才回京,还算安生。”

舒舒道:“嫂子们晓得我的,最是懒了,我也直接退了帖子没见客。”

七福晋摇头道:“这个时候,前程差不多就定了,上蹿下跳的,倒是叫人笑话。”

舒舒想起了三年前,因阿玛在御前求了恩典,他们阖家也以为算是过了选秀关。

谁想到,居然还有变故!

咦?

不会是开了不好的先河吧?

要是有心人琢磨了当时的变故,晓得这福晋人选能更换,那翻出几家的毛病,或者其他,说不得这人选也就不定了。

大家说了这两句,四福晋与七福晋往东六宫去了,舒舒跟着五福晋、八福晋往西六宫来。

七福晋挎着四福晋的胳膊,道:“如今外头提及这一茬的秀女,差不多也都知根知底了,好几个大姓出身,阿玛官职也高的,就是皇子福晋,宗室福晋跟夫人,要在剩下的人里选了。”

四福晋道:“十二阿哥跟十三阿哥估摸都是今年大婚,到时候就又多两个弟妹了。”

七福晋道:“刚才忘了问舒舒,记得那个张佳格格么?那是三十七年‘记名’秀女。”

四福晋道:“舒舒的性子,不是爱四下里张罗的,她既没提及,多半没什么印象。”

七福晋道:“岁数比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大,多半是直郡王府了。”

一时之间,妯里两个都安静了。

上一届的秀女中,大的也不过是十八、九岁,搁在外头,也是正常出嫁的年岁。

这记名指婚,说不好是荣耀,还劫数了。

皇家福晋的滋味儿,谁做谁知道。

她们还是原配发妻,尚且战战兢兢,至于继室,尤其是直郡王府的继室,还真不好当……

*

西六宫这里,到了翊坤门,舒舒就跟五福晋进了翊坤宫,八福晋去了长春宫。

翊坤宫里,宜妃心情正好,小几上放着好几个册子。

这都是十七阿哥的东西。

是打小的玩具,还有生辰时长辈的赏赐与同辈的馈赠,宜妃都叫人登记造册、

几年下来,也攒了十来口箱子了。

她叫人清点核对,重新装箱,过几日好送到宁寿宫去。

进了二月,宁寿宫后头的福来居修整,十七阿哥搬家的日子也快了。

淑惠太妃才晓得自己开口求的小格格,换成了小阿哥。

太后喜欢宜妃,连带着淑惠太妃跟宜妃也相熟。

淑惠太妃也没说不养小阿哥的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入宫半辈子,淑惠太妃晓得皇命就是皇命,只要受着就好了,不是能商量或反驳的。

她也不乐意跟宜妃结怨,初一的时候就留了宜妃说话,算是说开了。

入上书房之前,每月送十七阿哥回翊坤宫请安;入上书房后,从其他小阿哥例,小阿哥生辰、贵人生辰跟大年初一,小阿哥去翊坤宫请安。

这已经是意外之喜。

宜妃并不是贪心之人,晓得如此正好。

少了一层母子名分而已,也是好事。

见舒舒跟五福晋来了,宜妃就跟舒舒道:“让九阿哥盯着内务府,快些修整屋子,省得太妃心急。”

舒舒起身应了。

宜妃又看着五福晋道:“弘升六岁了,听说正月里说话行事也有不妥当的时候,你们夫妻商没商量着怎么办。”

五福晋也起身,道:“五爷说了,直言快语的,不憋屈,也不受人欺负。”

宜妃道:“你们心里有数就好,只是该教的规矩还是教足了,万不能养成口无遮拦的性子。”

五福晋恭敬应了。

宜妃平时并不插手两府的家务事,今天说到孙辈上,也是有十四阿哥这个不好的例子的,才提醒了一句。

眼下早春时节,虽还有些凉飕飕的,可是也没有冬日苦寒。

外头只停了一架辇。

这就是宜妃的谨慎了。

冬日里是省得寒从脚下起,也是因五福晋出月子不久。

可要是一直大喇喇的用辇就不好了,一堆贵人可都是腿着。

婆媳几个往宁寿宫去了。

太后今日心情大好。

外间候着的贵人嫔妃,都听到太后爽朗的笑声。

原来荣宪公主请旨还朝贺寿,皇上允了,三月上旬之前就能回京。

等到大家如常请安后,太后就留下了舒舒,道:“跟九阿哥说,让他叫人收拾公主别院,到时候荣宪要住阵子,操持了她小叔子的婚事才回巴林。”

舒舒道:“皇祖母放心,一会儿我就告诉我们爷。”

巴林三台吉多大,舒舒不晓得;不过公府大格格,比自己小两岁,今年十七了,确实不小了。

两人也是皇上指婚,那是前年秋天的事情了。

太后还留下了太子妃,道:“等到荣宪回来的,就将宁寿宫的日用挪一半过去。”

太子妃忙道:“那边也有例可循,不会短了姐姐吃喝,您就放心吧……”

太后还记得巴林白灾之事,要不是朝廷拨了粮食过去,都要断顿了,可怜见地。

“受苦了,如今大长公主也薨了,荣宪也不容易……”

人上了年纪都念旧,太后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亲自抚养五阿哥之外,前头这几个年长的孙子孙女,早年也常来她宫里,祖孙感情更深些。

舒舒在旁,听着太后跟太子妃絮叨,想到了钟粹宫。

听说去年荣宪公主就请旨还朝,皇上没允。

舒舒还以为,要拖延到四十二年,康熙五十整寿的时候,没想到今年就允了。

不知道荣嫔能不能“母以女贵”,改变封宫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