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正名(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正名(打滚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哈哈哈哈……”

随着此起彼伏的笑声,满堂的沉重就剩下欢快。

大家看出来了,这个孩子不如前两个活泼,可却是一样的机灵。

外头的传言都是狗屁,怪不得能当“祥瑞”,瞧这样子三个孩子都能站下了。

齐嬷嬷在旁,还想要低声催促阿克丹,舒舒摆了摆手。

舒舒已经将怀里的尼固珠倒手,递到十福晋手中,空出手来,上前抱起阿克丹,跟九阿哥道:“爷,要不就先这样……”

阿克丹依旧闭着眼睛,却是跟没长骨头似的,任由舒舒抱了,小身子缩在她怀里,手中的白玉扇坠还抓着。

九阿哥指了指阿克丹手中,道:“这不是有扇坠么?丰生帮的,也算抓了,富贵闲人,吉利!”

同辈还好,善意地笑笑;长辈们觉得不像话,太惯孩子了,可是也没有人说出来。

小孩子最不好哄,再给招哭了,就不好了。

男女有别,既是“抓周”仪式完毕,“试儿”有了结果,男宾们就要往前头去,大家就跟几位长辈招呼,出了大堂。

三阿哥觉得不对劲,追上十阿哥道:“金碗呢?”

没见放下,真好意思拿走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三阿哥自己没占着便宜,也不想旁人占便宜。

十阿哥挑眉道:“那是丰生孝顺我的,我会好好保存。”

三阿哥觉得十阿哥脸皮有些厚。

他又望向五阿哥。

五阿哥手中拿着调羹,美滋滋的,跟旁边的四阿哥与七阿哥显摆,道:“一会儿开水烫了,中午我就用这个勺子喝汤了。”

九阿哥陪在岳父身边,有些小担心,道:“阿克丹是不是随福晋了?从小就是有福气样儿,不肯受半点辛苦。”

齐锡看了他一眼,真是出息了,会说话,将懒说的这么婉转。

自己大格格小时候欢实着呢,小嘴也叭叭的爱讲道理,可不像阿克丹这样。

他就道:“估计是随了阿哥爷,自带福气。”

四阿哥跟大阿哥走在旁边,听到翁婿的话,兄弟两个想起九阿哥幼年时的模样,真是又懒又娇气。

阿克丹随谁了,那还用说么?

*

随着男客离开,三个孩子也都由保母抱下去了。

午初二刻,时间差不多了,要准备开席。

依旧是分了两屋候着,长辈在东次间,平辈在西次间。

等到丫头、嬷嬷们将堂屋的桌子分开,席面一会儿会摆在堂屋。

简亲王福晋对伯夫人道:“这就是含饴弄孙的乐趣了,难得还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伯夫人想起方才情形,也忍不住带了笑,道:“都是她额涅教的好。”

裕亲王福晋道:“等到我们老五福晋进门,我就跟王爷提一句,回头也抱个小孙女过来。”

孙女养着省事,要是侥幸能养到出阁,也不过是拿些体己添妆。

至于庶女,就算了。

王府子嗣艰难,她都怕了。

恭亲王福晋道:“我可没那个耐心,偶尔瞧瞧还罢了,像县主这样辛劳可受不住。”

马齐夫人在旁听着,没有接话。

她半百年岁,也到了儿孙满堂的时候,偏生自己老爷心狠,将几个成家的儿子都分了出去。

自己养大的庶长女指进了八贝勒府,三年了都没有动静,外头的传言影影绰绰的,这子嗣上还真说不好。

小女儿多半也要落到皇家,盼着能有九福晋这样的好运气。

要是像五福晋跟七福晋那样糟心,那她的白头发又要多了。

她觉得,自己也该烧烧香了。

康亲王太福晋跟觉罗氏正说起未来的亲家,兵部侍郎朱都纳家。

“他们一家子都读书呢,子一辈打算参加八旗科举,他家老大跟小三、小四是同学,都在旗学,听说功课也出色,除了今年留牌子的大格格,他家下头还有两个格格,中间那个今年十三,年岁跟小四也配得上……”

中老年的妇女,凑到一起,除了儿孙,就是保媒拉纤。

没有与娘家亲上加亲,是太福晋憾事,就想着拐着弯的亲戚也是好的。

省得她们老一辈没了,小辈表兄弟之间都疏远了。

同在正红旗,觉罗氏自是晓得这户人家。

不是排在前头的姓氏,可是也算是中上人家。

亲王府都能挑出来做亲家,那他们家格格配他们都统府一个不承爵的儿子,也是配得上的。

只是跟钮祜禄家打了一回交道,觉罗氏也晓得八旗人家养女儿多是爱攀高枝的。

就算乌苏家之前平平,可出来一个亲王福晋,往后儿女亲事都不用愁了。

要是太福晋保媒,对方不会拒绝,可要是心不甘情不愿往后日子也不顺熘。

不说别处,就是康亲王府的那些旁支宗室,肯定也是巴不得与康亲王做连襟。

觉罗氏心中掂量,觉得不大妥当。

她跟女儿之前说过此事,觉得还是宗女里选人更合适,没有那么高的心气,娘家门第高低,只有各支的宗室门长照顾着,不会牵扯到女婿家。

不过这是小姑子,又是好心,她面上却是痛快道:“还真是好人选,等回家就告诉我们老爷,反正不着急,总要三年后再说。”

要等乌苏二格格参加完选秀,撂了牌子,才能议婚。

否则就算违例,要挨不是,亲事也不作数,连带着所在旗的都统、左领都要受罚。

到时候看对方什么人家,拒绝不拒绝的,让自己老爷说去。

那是亲兄妹呢,轻了重了的,都没事儿。

康亲王太福晋点头道:“是啊,不着急,到时候小四也十八、九了,正好……”

*

西次间里,大家说起方才三个孩子的古灵精怪,也嫌弃起自家孩子的不足。

大家都是场面人,晓得有些话听听就行,真要去附和,那就是大傻子,少不得在旁边跟着夸。

夸来夸去,夸得没词儿了,大家忍不住都笑起来。

都是年轻小媳妇。

年长的公夫人、淑慎郡主、三福晋也不过是二十几岁,剩下中间一拨的四福晋、五福晋、七福晋二十一岁,八福晋二十,舒舒、九格格、桂珍格格十九岁,十福晋十七岁。

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就是宗女,竟是没有一个外人,亲戚连着亲戚的,说说笑笑就熟了。

淑慎郡主看着三福晋跟桂珍的装扮,道:“你们倒是凑一起了,八、九月坐月子,真是不冷不热舒服的时候,孩子疼额涅。”

桂珍格格笑道:“要是能有三福晋一半福气,都要谢天谢地。”

提及子嗣来,三福晋脸上带了得色,嘴里却道:“太密了,一个连着一个,烦死了……”

哈哈,生了这一个,她就是四个嫡子女,不管是两个“好”字,还是三子一女,都是妯里中最有福气的。

至于大福晋生了五个……

只有一个阿哥,还坏了身子,不算不算。

这样想着,三福晋就悄悄看舒舒反应。

舒舒正头碰头跟七福晋说话,倒是听到了三福晋的话,压根就没有反应。

妯里几年下来,大家的脾气秉性都是熟熟的,也没有什么好稀罕的。

七福晋明日出发去红螺寺,正在问舒舒上香的流程,例如布施多少,怎么点灯什么的。

舒舒晓得的,都是老例,是红螺寺没有火起来时的。

眼下,她也不好保准,就拉了十福晋,一起跟七福晋说起这个。

十福晋才从那边回来没几日,还想呢,跟七福晋“叭叭”地说起了现下流程,重点还放在红螺寺客源的斋饭上,还有就是一步一拜的观音路。

“每天早晚拜一回,吃饭也香了,睡觉也安稳……”

十福晋说到最后,还满是怀念。

四福晋与五福晋坐在旁边,也都在心里记下,打算将还愿之事,列入规划。

四福晋想到丰生三兄妹,提醒舒舒道:“侄儿们周岁都过了,是不是你们也该张罗去还愿了?”

舒舒点头道:“去年十月出京的时候惦记去来着,结果不是一个方向,就想着回来的时候去,回头的时候又没顾上,等三月里,我们也抽空去一趟。”

不管康熙怎么说,自己这个姿态还是要表现出来。

小汤山的红螺寺分院,三月也要开工了。

到时候也会从开封拉耐寒的翠竹栽种,到时候也可以来一条观音路。

所以关于红螺寺送子,观音竹如愿之事,还得继续推崇。

桂珍格格想起了自己的那盆观音竹,望向舒舒的目光就带了感激。

皇子府后头的配院中,三家主妇,两家如愿,总觉得那竹子有些“信则灵”的意思。

自己那一盆竹子,养的正好,已经换了大盆。

去年冬天,为了养护那一盆竹子,她们就多了一间暖房,用了好几百斤炭。

三福晋也想起竹子。

她望向舒舒道:“听三爷说,你们家竹子养在暖房里,都分盆了?”

舒舒看着三福晋,道:“春天长笋子的时候分过些,三嫂要想要分盆,回头打发花匠过来学就是了,应该不难。”

三福晋:“……”

自家那两盆竹子,她得了大格格,后院王格格添了六阿哥。

这要是灵气都没了呢?

三福晋这胎开头有些不顺当,就想要求一盆竹子心安一下。

可是舒舒不接她的话,没有送竹子的意思。

她心里有些不自在,随后看了眼满屋珠翠,也就体谅了。

五阿哥前年冬天送竹子的时候,可是该送的都送到了,连御前都没落下。

舒舒这里,自是不好当着大家的面送竹子。

还有就是他们两口子手松,也分什么时候跟对谁。

自己这里,还欠着舒舒人情没还,舒舒才不会惯着自己。

她就笑了,点头道:“行,那回头打发人过来。”

舒舒见三福晋知趣,也就不啰嗦其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