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别在内务府搅合了(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别在内务府搅合了(打滚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看着九阿哥这无赖样子,康熙懒得与他掰扯,望向旁边的锦盒,道:“这是什么?”

九阿哥笑道:“是儿子给汗阿玛预备的寿礼,琢磨了好几个月,不知该送什么,最后预备了这个。”

康熙脑子里想起了九阿哥送的金如意跟百福缸。

分量不轻的金子。

俗不可耐。

不过孝心可嘉。

今年离万寿节还有阵子呢,他才一时没想到这个。

康熙就示意梁九功开盒。

梁九功上前,打开了锦盒,就露出二尺来高的盆景。

梁九功瞪大了眼睛,虽早就猜到是金子,可是也没有想到是这个器型,眼熟的很。

倒是康熙,有些好奇,下了地近前看了,问九阿哥道:“这是什么树?”

这回惊讶的是九阿哥,不答反问道:“汗阿玛不认得这个?”

康熙横了他一眼,道:“世间万物,朕要都记在心上?自是见过的认识,没见过的不认识。”

九阿哥“哈哈”笑道:“那儿子青出于蓝,倒是比汗阿玛接地气,这是姜,葱姜蒜之姜,最寻常的东西!”

康熙当然晓得姜是何物,只是没有见过完整的姜罢了。

眼见着九阿哥得意,他就问到:“那你跟朕说说,什么时候认识姜的?朕看看你什么时候接的地气儿。”

九阿哥想了想舒舒之前画的姜山小样,还有膳房里拿到书房被临摹的老姜,道:“去年就认识了,估摸有小半年了。”

康熙轻哼了一声。

那才多几天,指定是预备这个之前压根都没见过。

姜山。

一桶姜山,确实是个讨喜的物件。

这个巧思跟九阿哥无关,那应该就是董鄂氏的提议。

她爱读书,还喜欢研究吃喝,熟悉生姜也寻常。

康熙看着九阿哥,又嫌弃几分,竟是没有他跟宜妃身上的伶俐,跟董鄂氏凑到一起,巧妇伴拙夫,不大般配。

九阿哥哪里想那么多,正跟康熙说着姜山的分量,道:“旁边的紫檀木桶是四十八片,中间用了四百八十两金子,往后的万寿节礼就按照这个递增,等儿子老湖涂了,也要给丰生留个字条,让他每年上一千两金子,将这份孝敬留出来……”

康熙听了,哭笑不得,道:“你倒是操心的长远!”

九阿哥笑道:“儿子有自知之明,没什么出息,汗阿玛三分嫌儿子,还有七分慈爱,这当一辈子的皇子阿哥,就是儿子的福气了!”

康熙想着那个情景,九阿哥拄着拐杖还在御前一哭二闹的,忙摇摇头道:“朕可没造那么大的孽!”

九阿哥觉得自己说少了,这嫌弃明显过半了。

他还是撤吧,惹不起躲得起。

他正想着告退,康熙已经背着手走到炕边,重新坐了,看着九阿哥道:“再有十几日,就是万寿节了。”

九阿哥见他神色端凝,也不敢嬉皮笑脸,收了笑,点头道:“今天初六,还有十二天。”

康熙接着说道:“这些日子,朕会叫赵昌盯着金依仁,万寿节后金家的桉子就要问了。”

九阿哥眨眨眼,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没想到会这么快。

他之前以为要半年。

金依仁正月下旬衙门开印才正式在内务府履新,到三月底的话,才两个月。

康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听说你举荐高衍中为小汤山行宫总管?”

九阿哥点头道:“就是想着到时候能提一级,一直在本堂这里,郎中到头了。”

他也没有掩饰自己的用人唯亲。

反正内务府上下,总共就亲两个郎中。

其中张保住不是包衣出身,能力也寻常,估计要在郎中位上终老。

高衍中这里,算是内务府的圆滑老吏了,自己推一把资历熬到了,说不得三五年后有资格署内务府总管。

康熙没有再说别的,就是想着金依仁这一个半月在内务府的各种小动作,小试探。

要不是九阿哥直接骂到脸上,之前不许戚属子弟优先补缺的规矩就要荒废。

这内务府总管,还是要守着九阿哥的规矩办差才省心。

要不然好不容易整顿了些的内务府风气就又要歪了。

康熙自不希望宫里宫外再乌烟瘴气的,也受不得这些包衣奴才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反客为主。

康熙就点头道:“他去年办差辛苦,那就挂四品行宫总管吧!”

九阿哥也没有说帮着高衍中谢恩的话,只道:“到时候本堂郎中就出缺,儿子想要举荐会计司郎中董殿邦。”

康熙有些意外,道:“怎么想起他来?”

九阿哥道:“就是觉得他这大半年在会计司差事办得好,还有就是家资富足,还有中不熘的爵位,不像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晓得搂银子。”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高家就不是小门小户了?”

九阿哥想了想,道:“算家道中落吧,关键是家风不错,高衍中胆子也不大,用着放心些,儿子现在就怕胆子大的。”

就像金依仁这样的。

九阿哥有些明白御前要提前收拾他的缘故了,讨好东宫,结交皇子,四下里结亲,太活跃了。

康熙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道:“到时候再说吧!”

等到从清溪书屋出来,九阿哥都在琢磨这句话。

这是乐意啊,还是不乐意?

要是不乐意,直说不行么?

叫自己猜什么?

九阿哥觉得想不明白。

出了小东门时,他眉头都拧着。

难道董家也有不对的地方,也是汗阿玛要清理的人家?

可是董家那些涉嫌贪污的旁支子弟,不是都处理得差不多了么?

至于董殿邦,还真挑不出大毛病来。

真有不是露在外头,去年他得罪那么多人,早有人往御史衙门递消息了。

“九哥……”

是十阿哥来了,在小东门外等着,旁边站着早上去传话的何玉柱。

九阿哥看了他一眼,道:“这是见天爬山了?看着有些黑了。”

十阿哥笑道:“春天风大,吹的,不过也舒坦,感觉身子骨都活络开了。”

九阿哥觉得这也太不务正业了。

就算宗人府衙门春天闲,可是这老请假好么?

他就道:“你早上爬山,下午做什么?”

十阿哥道:“在御马场骑马射箭,带了弟弟福晋。”

九阿哥道:“宗人府不是也安排人在园子这边轮值么?你回头跟雅布说一声,在这边轮值好了,下午过去转一圈,交代好笔帖式,有急事直接到阿哥所叫你。”

要不然旁人都干活,就他闲着,这也不像话。

十阿哥摇头道:“不了,我请了假了。”

要是那样的话,会让人误会他要亲近御前,没有必要。

兄弟两个说着话,到了北六所。

九阿哥不是外人,他既是吩咐了要吃面,十阿哥也没有叫人预备别的,就是一份煮炸面。

这边也备着银丝面,只是那个不如炸面煮了好克化。

配面吃的小菜除了九阿哥提的曲麻菜,还有一碟小根菜、一碟肘子肉、一碟酥鱼。

九阿哥美滋滋地吃了面,跟十阿哥道:“你嫂子这方子,搁在外头能直接开面馆。”

十阿哥想起了“抓周”时的菜,大部分都是新菜式,他也是第一次见。

他就跟九阿哥道:“现在京城流行燕翅席,可是说实在的,除了山东跟福建、广东那边的人爱吃海货,其他人就是吃个新鲜,并不觉得好吃,倒是九嫂琢磨出来的新菜,看着贵,吃着也合大家的口味儿。”

九阿哥撂下快子,叹了口气,道:“这本是你九嫂为私房菜馆拟的单子,现下私房菜馆能不能开起来,不好说了。”

什刹海边的三进院既是十二阿哥的外家给他预备的成丁礼,那自是修缮过,只需要简单扫洒就能用。

只是广善库的事情,已经捅到御前了,十二阿哥的舅舅应该也讨不了好。

九阿哥有些不好意思用十二阿哥的宅子了。

十阿哥不是旁人,九阿哥就将门口站着的何玉柱跟王平安打发下去,对十阿哥说了广善库“窝桉”之事。

“爷算了一下,他们将银子‘借’出来,放在钱庄规规矩矩赚差价,一年下来就是十几万两银子;可要是不规矩,私下里放印子钱,或者直接高利息给商户,那一年的油水就要翻翻……”

“广善库成立整十年,居然一点儿风声都没传出来,这上下没有干净的了,又是一个会计司……”

说到这里,九阿哥愤愤道:“修个畅春园,才用了八万两银子;小汤山行宫,也就是十来万两,他们这些硕鼠,一年下去,就要贪了两个园子下去,这本是汗阿玛给包衣的恩典,备着包衣中的穷苦人家遇到难处支借的,结果叫这些人截胡!”

十阿哥听着,有些头疼。

怎么一年一个“窝桉”?

就算包衣下贱,可是那些人都在御前,这样没完没了的得罪好么?

他看着九阿哥道:“九哥,要不我告病,辞了宗人府的差事,您来宗人府吧,别在内务府搅合了。”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一回两回的,就算御前没有直接让九阿哥查桉,可旁人也能想到九阿哥身上。

九阿哥忙摇头道:“不去,不去,爷最烦不太亲的亲戚,记人费事,应酬也费事,那宗人府里不是宗室缺,就是觉罗缺,爷过去还要去背谱系,想想都头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