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攀诬(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攀诬(打滚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25 05:50: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舒舒听着,不由蹙眉。

本以为还能太平几年,没想到现下就有倒太子的苗头。

这谣言说的三分真、七分假,要是宫外的人听了,还以为是真的。

鞭打太监是有的,可要说死人,那是扯淡。

御史是摆设不成?

一国储君,真要视律法为儿戏,那得昏庸成什么样?

那是王朝末世才有的景象。

大清入关,这才第二代皇帝,康熙又是爱名的,宫里哪里会乱成那样?

太子是傲慢,不是智障。

有大阿哥在旁虎视眈眈的,他怎么敢这样胡作非为。

“外头的人编的有鼻子有眼的,死的人也有名有姓,可笑至极,明明是汗阿玛下令处死的几个人,都推到太子爷头上;撷芳殿那里更是无聊,那些大答应都是汗阿玛赏的人,就算是太子爷,也没有资格直接跟内务府要人呢……”

九阿哥说着,也开始思考:“太子爷这是得罪了谁?好好的,怎么刮起邪风来?”

舒舒道:“这消息是宫里往外传的,还是宫外往里传的,不会牵扯到内务府吧?”

九阿哥一愣,道:“原想着与咱们也不相干,也没仔细打听,那爷明儿仔细打听打听。”

舒舒道:“应该是故意选这个时候造谣,太子不在京中,也没有个辟谣的应对,等他回京叫人查,扫尾也该扫好了,或者找好了替死鬼……”

九阿哥倒吸一口冷气,道:“那指定是指着向那边,就跟正月里那个马车似的,大哥家的弘昱出事儿,凶手就指向毓庆宫那边的人;毓庆宫这里有事儿,肯定查来查去也查到直郡王府……”

舒舒点头道:“应该就是这个走向了,一石二鸟之计。”

被造谣的是太子,难道皇上晓得了会不追究?

可皇权之下,都是蝼蚁,不找到背锅的,也没有人敢蹦跶。

手段很粗糙,可是很管用。

到时候旁人怎么看呢?

有几个会觉得大阿哥无辜?

就像正月里那回似的,太子恶心的够呛,也在御前陈情了,可是真的就洗刷了嫌疑么?

还真是未必,外头说起来,大多数人还是将此事归在太子头上。

九阿哥不忿道:“就是这些人挑唆的,将大哥给架起来,往后还不知如何,等他们害了大哥,谁晓得下一个接着害谁?可不能容他们搅风搅雨……”

舒舒支持道:“那爷就报到御前,让皇上安排人手速查此事吧。”

要是放任这种风气,谁晓得往后会不会构陷到他们身上。

正好七阿哥在京,那是专业的。

“嗯,嗯,爷这就去写折子……”

两人本就在书房说话,九阿哥起身去了书案后,就此事写了密折,除了将流言写上,也写了自己的怀疑,怀疑有人背后煽风点火阴害太子。

至于一石二鸟这个,他就没去提。

否则好像他剑指大阿哥似的。

次日到了衙门,九阿哥就将折子送到南书房,跟南书房这里的折子一起送到御前。

兵部车驾司这里,都是换马不换人,六百里加急呈送折子。

因此三日的功夫,九阿哥的密折就到了御前。

圣驾已经到哈达河朔地方。

康熙没有看折子,而是正见内大臣回禀这几日的调查事宜。

行帐里,还有随行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跟王公、太子与随扈的成年皇子等。

原来六天之前,朝廷发过来的的本章就开始延迟了。

康熙命内大臣去查看,是否是因路上山洪爆发引发的耽搁。

正值雨季,要是因山洪损路的缘故,那是天灾不算过错,若是其他缘故,不能轻饶。

六天过去,调查的结果出来了。

非天灾,真是**。

驿站马匹羸弱,刚出京时,是短途,三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速度还跟得上;如今圣驾出京半月,距离京城远了,换成了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马匹速度就跟不上了,耽搁了本章传递的速度。

康熙气得不行,出行在外,最怕的就是隔绝消息,每年北巡都安生,今年竟是赶上了。

就是因自己换了一个方向,走的不是老路,兵部那边就敢糊弄,没有预备好马匹,不择肥马,这还是自己看得着的地方,要是看不到的驿站台站,会是什么情形,真是不敢想?

康熙大怒,立时吩咐人拟旨。

兵部尚书马尔汉、兵部左侍郎布雅努著革职,留任效力;兵部右侍郎朱都纳,行为不端,不堪任用,著革职。

帐子里气氛有些压抑。

十三阿哥站在皇子之末,脸色滚烫。

兵部尚书马尔汉,他未来的岳父!

不过只听这罪名也晓得,兵部尚书与左侍郎就是池鱼之殃。

驿站跟台站的驿马分配,都归属于兵部车驾司总管。

兵部车驾司应该是那位右侍郎职责所在,那位才会罚的最厉害。

康熙发完火,就叫众人散了。

今日本章已到,他要处理公务了。

出了御帐,十三阿哥吐了一口气。

四阿哥见状,安慰道:“既是留任效力,问题不大,三、五个月就恢复原职了。”

六部设满汉尚书,满尚书是掌印尚书,除非御前想要换人,否则这个革职不会太久的。

十三阿哥点点头。

三阿哥在旁,道:“兵部不得了啊,全是亲戚,尚书是十三弟的丈人,左侍郎是五弟的太丈人,右侍郎是康亲王的丈人……”

八阿哥跟在旁边,听了这话,不由思量。

汗阿玛是真的因本章延迟恼了,还是借题发挥,想要整顿兵部衙门?

四阿哥在旁,脑子也飞速运转。

十三福晋的人选,是御前定的;调布雅努入兵部,也是御前下旨,就算是借题发挥,这回要收拾的也不是那两人。

是对着朱都纳去的?

不过就算不喜朱都纳在兵部,应该也不会这样明显。

朱都纳的革职,应该也是暂时的,回头应该会转到其他衙门。

四阿哥神色不变,看着分道扬镳的太子跟大阿哥。

都说帝王多疑,汗阿玛越来越像个帝王了。

这防备的不单单是太子跟大阿哥,还有下五旗王公。

那他们这些成年皇子呢?

“三哥、四哥、八哥、十三哥……”

十四阿哥正好带了两个弟弟回来,见大家在这里站着,就翻身下马,过来见礼。

他看了御帐方向一眼,脸上依旧带了笑。

接受自己小阿哥的身份后,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成丁,不成丁,本就是皇家一个分水岭。

三阿哥看着没有阴霾的十四阿哥,又看了眼笑嘻嘻的十五阿哥跟十六阿哥,道:“十四成了孩子王了,不错不错,等回到京城,也记得照顾照顾我们弘晴……”

十四阿哥拍着胸脯道:“包在弟弟身上,那是弟弟亲侄儿呢。”

四阿哥见他如此,想要告诫他少在御帐附近喧嚣,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没有必要,说了十四阿哥也不会听,还显得自己刻薄多事。

四阿哥就望向十五阿哥跟十六阿哥,道:“你们还小,每天别在马上太久,要是磨到大腿根儿,记得叫嬷嬷擦药。”

十五阿哥有些腼腆,轻轻点头。

十六阿哥笑着说道:“现在不磨了,前些天磨了着,换了兔皮垫子就好了……”

四阿哥摸了摸十六阿哥的小脑袋,道:“那就好,别叫汗阿玛跟贵人担心,就是孝顺了。”

十六阿哥小胸脯挺得直直的,道:“出门之前,我都跟贵人说好了,乖乖的听汗阿玛跟哥哥们的话。”

“好孩子……”

兄弟差着岁数,这个跟弘晖年岁相仿,四阿哥也多了包容与慈爱。

十四阿哥在旁,见了这姿态,差点气炸肺。

对自己这个胞弟不闻不问的,对着十六阿哥倒是像好哥哥了?

别说什么兄弟情深,就是势利眼罢了!

如今十六阿哥是幼子,汗阿玛也稀罕,他就开始去哄人了。

十四年岁在这里,本不是能掩饰情绪的,这不满就落在三阿哥、八阿哥与十三阿哥眼中。

三阿哥摇着扇子,咧着嘴角,心下开怀。

嘿,有同胞弟弟又如何?

拖后腿的弟弟,还不如没有更省心。

八阿哥则是垂下眼。

他不喜十四阿哥性格,可是十四阿哥得罪了太子,他也得罪了太子,未必不能联手。

只是怎么个联手,他还要琢磨一下。

十四阿哥性子略刻薄刁钻,为人也自私,跟九阿哥性子不同,想要拉拢亲近,还要想个对症的法子。

十三阿哥则是心里叹气。

十四阿哥还是老样子,不晓得好歹。

四阿哥是胞兄,就算真要说他什么,非要在人前么?

兄弟两个相处的时候,什么话不能说,怎么亲近都行,非要在人前展露么?

可是他晓得,这就是十四阿哥的秉性,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被他挑剔……

*

御帐里,康熙看到了带锁的密折,一封九阿哥的,一封赵昌的,却没有急着看。

他还是先处理了本章,将朝廷与地方的政务都处理了,才打开了赵昌的密折。

他看了足有一刻钟,才放下,又打开九阿哥的。

九阿哥身为内务府总管,有密折专奏的权利,可是几年下来,九阿哥也没有上过几次密折。

京城有什么事么?

康熙心里想着赵昌写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动态,打开了九阿哥的折子。

上面的内容,不算新闻,刚才他在赵昌的折子里看过一遍。

他诧异的,是九阿哥的反应。

九阿哥觉得当严查此事,将幕后小人缉拿归案,省得伤了太子爷名声,也开了不好先河。

“今日敢构陷太子,明日就该非议汗阿玛,此等对皇家失了敬畏之人,当早日揪出来,以儆效尤,省得小人效仿,坏了风气……”

“人言可畏,茶馆酒楼等地,是否叫顺天府下令,禁止妄议皇家中人与皇家之事……”

“要是不严查,恐对方还会继续攀诬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