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化为乌有(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化为乌有(打滚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25 05:50: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郭氏听了,皱眉道:“糊涂,大格格既见喜,正是该闭门不出,你打发钱嬷嬷四下里窜什么?”

三福晋卡壳,好一会儿才讪讪道:“又不是出花,哪里就忌惮到这个地步?我当时只惦记着逼三爷对峙,就想得不周全……”

郭氏摇头道:“你犯了忌了,等出了月子,好好去给舒舒跟四福晋赔不是吧!”

对母亲来说,即便对孩子只有一分的危险,也会让她们愤怒。

三福晋觉得嘴巴里发苦了,她真不是故意的。

当时心中愤怒,只想着借力打力,拉了旁人过来,将事情闹大,不许三阿哥再护着后院的贱人。

舒舒是个小心眼爱记仇的,四福晋也只是看着和气罢了。

三福晋也生出后怕来。

幸好没来,否则接下来孩子真有个万一,自己就是罪人,皇上跟前,自己这个儿媳妇可没有什么体面……

*

塞外,行营。

康熙看着九阿哥的请安折子,脸上却没有平日的温煦,而是带了恼意:“董鄂氏,混账!”

梁九功在旁躬着身子,耳朵却是动了动。

天啊!

难道是九阿哥跟九福晋吵架拌嘴了?

这告状告到御前?

好好的,小两口怎么格叽上了?

九阿哥这有些不应该。

梁九功颇为好奇。

平日里皇上提及九福晋,可是只有夸的。

“叫老三滚过来……”

康熙撂下折子,毫不掩饰怒意,吩咐梁九功道。

梁九功忙道:“皇上,三贝勒回京了……”

咦?

这董鄂氏不是九福晋,竟是三福晋?!

九阿哥告小状了?

康熙听了,才想起这个,没人发火,越发憋闷了,对梁九功道:“三阿哥这混账,就是个‘官迷’,人不在京还罢,既在京中,日子还过的稀里糊涂的,真是越活越完蛋!”

梁九功不晓得怎么接话了,迟疑了一下,道:“都说男主外、女主内,这各家过日子,宅门里还是福晋们说了算……”

康熙愤愤道:“早先瞧着董鄂氏是好的,这几年却是不成样子……”

府里出现水痘,还不锁门闭户,竟然还要张罗办“洗三”,要不是九阿哥拦着,谁晓得会出什么事儿。

水痘虽比不上天花凶险,可对小儿来说也是一关。

京城王公府邸也好,宫里也好,都折过见喜的孩子。

想到九皇子府三个孩子、四贝勒府四个孩子,因三福晋的缘故,差点见喜,康熙真是恨不得代三阿哥休了三福晋。

只是那是三阿哥的原配嫡妻,还生了两个皇孙、两个皇孙女,又是彭春的女儿,康熙也不好直接发作。

他忍不住跟梁九功抱怨道:“是朕疏忽了,当时给三阿哥选福晋的时候,不该只看门第,就该再看看。”

当时只想着三阿哥外家寻常,妻族要挑个强的,可是这皇子福晋,除了出身,还要看人品行事。

只看三福晋跟四福晋,这日子过的天差地别。

四福晋那里,也是被婆婆不喜,却没有将日子过成三福晋那样。

难得,康熙这时候说了一句公道话:“还是三阿哥治家不严,耳根子软,老被人糊弄,惯得妾室不成样子,才有今日之祸!”

梁九功垂下眼,这是随了皇上。

皇上就是长情的,瞧着谁好,那也是三五年不撒手,可劲儿宠爱。

结果皇子阿哥们,一个比一个长情。

等到抱怨完三阿哥,康熙走到帐子口,望向天色。

草原上天晴了,可是远处的天色暗沉,空气中带了潮气。

今年的雨水,是不是太多了?

*

京城,南书房。

看着手中的折子,三阿哥猛地一激灵,一下子站了起来。

五阿哥正坐在旁边吃西瓜,直接捧着半个,拿勺子挖着吃。

七阿哥跟三阿哥对坐着,看着的是另一叠题本。

因三阿哥的动作,两人都望向三阿哥。

这一惊一乍的,出什么大事儿了?

“永定河垮坝了!”

三阿哥瞪着眼睛道。

五阿哥的西瓜差点掉了,忙搂紧,道:“不能吧?汗阿玛一年巡两回,工部河道的官员在那里守着,直隶巡抚安排人监管,还有人敢糊弄?”

七阿哥直接问道:“哪一段?”

三阿哥道:“保定府雄县的那一段……”

七阿哥松了口气,幸好不是顺天府下边的几个县,否则就是大笑话。

圣驾一年巡看两回,八旗抽丁都抽了一回,兴师动众的,再弄出垮坝,那皇父跟朝廷的脸面不用要了。

五阿哥撂下西瓜,道:“这么大的事儿,报御前吧!”

既是有洪灾,下一步赈济。

雄县距离京城两百五十里,洪水过境,还不知伤亡如何。

三阿哥点头,将几个关于永定河溃坝的题本都找出来,放在加急里,当天中午就送出京城。

保定府距离京城太近了,是直隶巡抚驻地,每日都有人员往来京城跟保定。

因此,三两日的功夫,京城内外也得了消息,保定遭灾了,永定河堤溃坝了。

在京城谋生的雄县人不少,得了消息就有回乡的。

七月份内务府的新规矩出来,皇城里的茶馆,就没有人敢拿皇家主子们嚼舌头。

等到皇城外的人晓得了内务府的新规矩,也跟着警醒。

皇上都不许内务府三旗说了,那八旗还磨牙,也怕被整顿。

大家正憋着慌,结果来了新闻。

永定河溃坝!

这银子一年砸里头一百多万两,居然换来溃坝,漕运衙门不清白、工部不清白、直隶巡抚衙门不清白!

一个个的,都成了忧国忧民的,至于月初薨了襄壮公、鬼节薨了宗室固泰,就都是旧新闻了。

等到过几日御前得了消息,就有旨意下来,直郡王与简亲王世子前往保定府,查勘永定河堤溃坝事宜。

*

九皇子府,上房。

舒舒正见大兴庄子的庄头,花生地都被泡了,垄沟放水的速度,赶不上下雨的速度。

这二百亩花生,是春日时府里专门吩咐过的,如今许多都开始烂根了,庄头也不敢耽搁,直接过来府上禀告此事。

如今正是三伏天了,雨水连绵,庄稼就都焖坏了。

舒舒刚听说人来了,叫过来问了,才晓得庄子因地势低洼的缘故,如今已经积水有半尺多,雨水无处可排。

“佃户还好么?屋子能不能支撑,多看着些,别倒了屋子伤了人……”

舒舒问道。

那庄头道:“前几天倒了两处屋子,不过人都出来了,如今安排在仓房那边住着。”

舒舒点头,想了想,道:“没伤人就好,回头他们要是想要重新建房,可以支借银子,每户二十两银子之内,需有人做保,三年之内偿还。”

那庄头仔细记下,退了下去。

白果端了李子上来,道:“今年瓜果都没法吃了,这李子也不甜了。”

舒舒看着白果道:“瓜果又不能果腹,要命的还是庄稼,这个时候发洪水,秋收就要耽搁了,等到九十月,灾民就要进京了……”

直隶十年九旱,本就不是丰产之地,偏偏京畿一带,因永定河的缘故,旱灾还跟洪灾轮流来,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就出了奇葩景象。

每年秋冬,南城城门外头就有灾民聚集。

天子脚下,总不能让百姓冻死,到时候少不得赈济,送回籍贯地。

有些人就成了流民,恋慕京城富裕繁华,不肯离京。

如此,京城的治安,每到年底都有些不太平。

不过乱的主要是南城,内城是八旗所居之地,城门出入要查的严,流民也不好混进去。

南城就惨了,小偷小摸寻常,入室盗窃也时有发生。

主仆正说着话,九阿哥从前院回来了。

高斌打发师爷回京了,说的也是今夏雨水之事。

“土豆不行了,果树也废了,春天张罗的鸡场跟鸭场因连着下雨的缘故,也闹了病了……”

九阿哥坐下,就跟舒舒说了香河之事,道:“上回来信,高斌还意气风发呢,这回一下子蔫了……”

舒舒道:“这也没法子,十来年了,头一次见今年这么多的雨……”

高斌既是做知县,这些民生经济都计入考评。

就算用心辛苦半年,今年这光景也艰难了……

*

下一更9月23日中午12点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