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撑脸面(求双倍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撑脸面(求双倍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25 05:50: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康熙听着这话,哭笑不得。

真要弄出防水的新黏土,用处岂止是在河工上?

本是利国利民的功绩,非要跟经济牵扯上。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康熙就叫梁九功端了一盆清水过来,将两个泥丸放在水盆中。

看着润湿了,可是并没有泥土下来,清水也没有浑浊。

康熙又拿了那个纯泥丸出来,拿了一根红铜镇纸砸了一下,依旧坚硬。

康熙就道:“这个跟石头相比,哪个更硬?”

九阿哥得意道:“那要分跟什么石头比,那种看着就有分层的石头,没有这个硬;那种修堤的石头,比这个硬些……儿子最早的时候,听说永定河河工的抛费,除了人工,就是土石跟木头的费用高,就是想着河道两侧有的地方没有山石,都要远道运过来,如果仿造出山石就好了,应该能省些银子……”

“当时就那么一想,就撇在脑后,结果今年京畿水患,还有溃坝的,儿子就想到试试,就叫曹顺在西山收了一个窑……”

康熙看着手中泥丸,道:“类似于烧砖、烧瓦?”

九阿哥想了些那边的工艺,点头道:“差不多,反正要高温窑口,得是烧玻璃那个温度,烧好一部分混合料,再跟其他几样混合,然后研磨成粉,就成了泥灰,用的时候加水调开就好了……”

康熙又道:“成本如何?”

九阿哥心里默算了一下,道:“算上人工,一百斤下来,差不多是八十文。”

康熙站起身来,忍住激动,道:“那材料是什么?”

九阿哥直接从荷包里抽出一张纸来,双手奉上道:“石灰、黏土、矿渣、煤渣什么,都是西山就近取材的,都在这上了……”

康熙接过来看了,上面从头到尾,写了三个配比,还有相应的工序。

混合材料研磨,煅烧,再加生料,继续研磨,就成泥灰。

他将那个配比都看了,道:“都试过了?第三次最好?”

九阿哥点头,道:“试了十几次,这几次是比较好的,儿子觉得,要是叫人继续试,说不得会更好。”

康熙重新坐下,平复了一下思绪。

河工是大事,上面的抛费他也记得清楚。

要知道,按照朝廷要求的标准,河工上的小工程要求保十年到十五年,大工程的要去保二十到三十年,可实际上小工程能坚持三五年,大工程维持十来年,就是好的。

算下来,像雄县这样因洪峰过境就溃坝的事,一年下来,平均两三回,不算稀奇了。

今年动静这么大,是因为距离京城太近,还有堤坝是前年修筑的,这种有贪墨不法事。

对应这两三次溃坝,拨下去的银子,就要几十万两。

早年还出现过河道官员,故意损毁堤坝之事,为了就是报到朝廷,由朝廷拨银子。

如今有了防水的泥灰,因泡水溃坝这个理由就不存在了。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这个是你叫人烧出来的,你想要自己经营泥灰么?”

九阿哥听了,忙摇头道:“不想,这三瓜两枣的,儿子看不上……”

说到这里,他反应过来。

卖到外头,价格不用太便宜,也可以翻两三倍,积沙成丘。

他立时改口道:“汗阿玛,您还有银子在儿子这里呢,要不经营也行……”

康熙稍加思量,还是觉得这个不好私下贩卖,就看着那张配方,道:“要不然,算朕从你那买的,十万两银子!”

九阿哥立时摇头道:“不用,不用,儿子原以为这个会更费事,要一年半载的才能见着影儿,打算留着做后年万寿节礼的,没想到倒是省事,两个多月的功夫,就有了眉目,那就算是今年的孝敬了……”

明明是可以折功劳的事,换什么银子?

九阿哥想着舒舒在县主身边的表情,脸上学着,无赖又贴心模样,心里却是疯狂吐槽。

不厚道的老阿玛!

这是糊弄孩子呢?!

哼!

等过了这阵子,他就要好好对对账了。

牛痘那个都拖半年了!

康熙脸上带了笑意。

价值十万两不止的方子,九阿哥说孝敬就孝敬了。

对于老父亲来说,还真是比较欣慰。

不过想到阿灵阿之事,他的笑容又淡了,看着九阿哥道:“承乾宫之事,你怎么看?”

九阿哥听了,觉得头疼,道:“儿子稀里糊涂的,觉得谁都不像好人了……要是冲着去母留子的话,那就是几位无子的妃母、嫔母有嫌疑;要是见不得嫔母住承乾宫,嫉恨嫔母,那就是佟妃母跟惠妃母有嫌疑;要是包衣嫔妃不想宫里再有出身八旗的皇子,那是不是德妃母跟额娘她们都有嫌疑?”

康熙也晓得九阿哥不机敏,能够想到这些已经难为他了,也不指望他能抽丝剥茧,就道:“那你怎么咬上阿灵阿夫妇了?可是平日里,他们还有其他行迹不对之处?”

九阿哥露出心虚来,道:“那不是他们自己犯蠢蹦跶出来么?就算承乾宫害人的不是他们,可是窥视宫里消息这个不冤枉,总不能什么都让女眷担着,阿灵阿每次都清白无垢的,这再一再二的,不收拾他一回,下回谁晓得怎么害人?他家人行事太阴毒,第一回要挑拨儿子跟儿子福晋夫妻反目,第二回就要算计老十福晋一胎两命,要是暗戳戳的要害十阿哥,还真叫人悬心……”

康熙听着,开始时候还不满九阿哥借题发挥,听到后头眼神幽暗。

九阿哥本就不是胆大的,怕阿灵阿使坏也正常。

在乌雅氏眼中,就因为长女失了九福晋之位,就要出手害人,得了教训了还不知悔改,第二次出手就奔着人命去了。

这将皇家人当成了什么?

但凡有半点敬畏之心,也做不出来这样行径。

康熙继续问道:“这样说,你觉得承乾宫的事,出手的不是阿灵阿?”

九阿哥点头道:“应该不是,与他们家不相干啊,钮祜禄家在宫里也没有娘娘……”

康熙若有所思,道:“阿灵阿这两年与八阿哥走动颇多。”

九阿哥有些不知怎么接话?

这是怀疑良嫔?

他对那位嫔母也不熟,总共没见过两回,就记得是个看着美貌安静的女子。

可是早先跟舒舒提及这位的时候,舒舒觉得她行事阴柔,不够宽和,算计了八福晋的名声,当敬而远之。

由子及母,九阿哥也说不好良嫔是什么人品了。

不过皇父没有怀疑永和宫,这个挺好的。

要不然的话,别再连累了四阿哥与九格格。

看着九阿哥一脸懵的样子,康熙也晓得问不出什么了,摆摆手道:“跪安吧……”

九阿哥也惦记出宫了,简亲王府那边今日还需要过去吊唁,福晋还在家等着他。

九阿哥就老实离开。

康熙不想提阿灵阿那糟心的东西,就对梁九功,道:“瞧瞧这没出息的样子,遇到天灾,不想着安民济世,想的是河道省几个银子!”

梁九功道:“阿哥爷孝顺,晓得皇上这几年关注河工,担心皇上银子不够花呢,至于外头,阿哥爷蜜罐子长大的,也没有经历过水患,哪里能想到旁的上……”

康熙轻哼道:“除了孝顺,也没有什么其他长处了!”

梁九功没有再接话,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父慈子孝,多好啊。

求皇上别再琢磨生生死死了,要不然话,瞧着好怕人的样子……

*

九阿哥回到内务府,看了十二阿哥身上一眼,道:“你怎么去简亲王府?换了衣裳跟十三阿哥一起去,还是爷回头路过的时候接你?”

今早他们迎驾,自然不好穿素服,换了寻常衣裳,要是吊唁的话,还要先换衣裳。

十二阿哥道:“方才跟十三弟说好了,一起过去。”

他留在内务府,就是等着九阿哥的,防着他还有其他吩咐。

九阿哥见他有安排,就没有说别的,自己出宫去了。

舒舒这里,已经穿戴好了。

等到九阿哥回来换了衣裳,夫妻两人就一起坐车去简亲王府。

“头七”是大祭,王府前头的一条街,全都是马车。

他们夫妻这几年也参加几次白事了,简亲王府这里算是最隆重的治丧了。

九阿哥下车,扶了舒舒下来,道:“岳父、岳母也会来吧?”

舒舒点头道:“嗯,这几年走动的多,又是额涅的长辈,福松今天也会过来,不过说不得已经走了……”

说到这些,她想起了嫁到科尔沁的那位姑姥姥,是养在这边的,当时还是郑亲王府。

对于自己母族来说,这边不仅是血脉之亲,也有抚孤之恩。

虽说自己额涅都没有见过老县主,不过老县主为父兄报仇,额涅也记得这份好。

福松不晓得当年旧情,不过行事都随着阿玛额涅的。

阿玛额涅亲近的亲戚,福松就跟着多亲近了。

九皇子府与这边平日里也有人情往来。

夫妻两个来的不算早,在灵前祭拜完,就有嬷嬷引舒舒去了西偏殿。

今日过来吊唁的女眷,都在这里。

觉罗氏不在,应该是已经离开了。

这边留下的,都是郑献亲王一系的堂亲为多,还有镶蓝旗的其他王公福晋,大福晋与三福晋也在。

舒舒给众人见了礼,就被简亲王福晋拉到身边,道:“刚还念叨你了,好孩子,除了今儿,你‘三七’也记得过来,随我们二格格、三格格主祭……”

“三七”是女儿、孙女主丧的。

雅布不缺女儿,有十八女,除了夭折的,还有十来个,其中二格格与三格格已经出嫁,都是嫁到京城。

孙女辈的,眼下只有世子膝下有一小格格,可是才五、六岁年纪,不是能出面主祭的年岁。

简亲王福晋是给舒舒在大婚时撑过脸面的,如今当着这么多人,舒舒自然也要给她脸面,就拉了简亲王福晋的手,道:“叔外祖母吩咐,孙女自当应承,不过不晓得家里有没有其他规矩,等孙女先问问九爷……”

短短几日功夫,简亲王福晋也经历了世态炎凉。

世子不是她所出,世子福晋与她婆媳不合多年。

如今世子没有正式承爵,可是王府上下,都晓得换了新主人。

她含泪道:“好孩子,先问九阿哥那是应该的,外祖母谢谢你……”

*

中秋快乐,翻跟头求月票,月末最后24小时了。

下一更9月30中午12点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