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悲喜不相通(求双倍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悲喜不相通(求双倍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10 19:23: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人心贪婪,欲壑难填。

得陇望蜀是常态。

重新列入宗籍的人家,只有欢喜的,只有福松家,刚开始是欢喜,后头晓得福松单独得了恩典都傻眼。

福松的继母马佳氏再三问了,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福松“于国有功晋黄带子”,回到家里,就对着福松阿玛哭起来:“哪有这样的道理,他丁点儿大的年岁,怎么就有功了?不过是有个皇子姐夫,得了提挈,要说咱们家人口多,也就不说什么了,他只有一个弟弟,恩典给了爷,又能如何呢?九福晋是爷的亲外甥女……”

福松阿玛是男人,消息到底比内宅妇人灵通些,晓得福松去年下半年确实在御前办差,没怎么露面。

虽没有提及具体功劳,可肯定是有功的。

他瞥了马佳氏一眼,道:“皇上的旨意,你要不满,找皇上说去……”

他这辈子,已经知足了。

老一辈就想要回宗籍,结果一辈子没成。

他这里什么也没做,随大流就得了恩典。

还折腾什么呀?

关键是他晓得,折腾也是白折腾,不费那个劲儿。

反正有长子一房恢复黄带子,那一支的子孙也是,这更对得起祖宗了。

马佳氏噎住,看着福松阿玛,不甘心道:“可是黄带子跟红带子天壤之别,闲散宗室可以领五品爵封,一年下来八十五两银子;觉罗只有丁口银,一年二十四两……宗室娶亲嫁女给一百两银,丧葬银子给一百二十两银,到了觉罗,嫁娶银子二十两,丧葬银子三十两。”

福松阿玛轻哼道:“这不挺好,往后家业败光了,儿孙也饿不死,还能补各旗的觉罗缺,比混吃等死强。”

马佳氏抚着胸口道:“都是爷的儿子,往后一支就是宗室,一支却是觉罗,爷就不心疼?”

福松阿玛道:“爷心疼什么?功劳也不是爷的,爷也没使劲儿,这八旗宗亲里,也是独一份了,爷觉得光彩!你想要小二升黄带子,那就想法子立功啊,福松前后也就当了三年差,等过两年小二成丁,也让他当差去。”

马佳氏苦着脸道:“觉罗人口本就比宗室多,缺儿却比宗室缺少,哪有什么差事能抢到手?”

福松阿玛懒得理会她,就着一盘酱焖黄豆、一盘咸鸭蛋,继续喝起了小酒。

美滋滋……

马佳氏挑了帘子出去,就到了西厢房。

福松妹妹已经在等着,关切道:“额涅,阿玛怎么说?”

马佳氏虽抱怨了一通,可是也被丈夫说服了。

确实是皇上的恩典,她们再委屈、再不平,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结果。

就算是闹到福松处,闹到皇子府,也没有什么用。

她看着女儿,叹了口气。

福松妹妹忍不住红了眼圈,宗室跟觉罗天壤之别,宗室女跟觉罗女也是如此。

那是自己的亲哥哥,得了功劳,惠及父母家人不是应该的?….

就是一个小孩子,额涅为什么容不下?

那是阿玛的儿子,为什么半点不慈爱?

*

都统府里,齐锡夫妇都为福松欢喜。

只是将丫头都打发下去后,齐锡跟觉罗氏道:“还以为皇上会给个奉恩将军,去年看似差事简单,可说起来也辛苦。”

觉罗氏道:“已经很好了,要是给爵位,多半就在觉罗里;晋了黄带子,也就平了功劳。”

她也晓得牛痘痘苗比人痘痘苗的好处,打算明年冬天给小七种痘。

只是她也是为人父母的,不用揣测圣意,就能大概猜测到皇上的想法。

痘苗之功,大头会给九阿哥留着。

齐锡也想到这个,并不觉得欢喜,反而有些担心,道:“攒到最后,九阿哥的爵位不会低了,到时候别太惹眼……”

觉罗氏并不是很担心,道:“九阿哥性子在这里,不是有城府的,就算封了高位,也不会惹人忌惮。”

夫妻说着话,外头就有动静,是福松回来了。

正好今日乐家的人参到了,福松就提了两盒过来。

虽说在舒舒面前点头,可是他并不打算将这两盒难得的好参分出去,而是预备另外置办礼物。

正好也要到冬月了,年礼当预备起来,他打算买上几匹好料子,买上些精巧的吃食,凑上半车,送到那边去。

看着体面,用不上半支人参的抛费。

“儿子得了几支好人参,这是给阿玛、额涅留的……”

福松进来,给两人请了安,就将人参奉上。

觉罗氏打开来,一株大些五十来年的年份,一株小些三十来年的年份。

觉罗氏没有说那些不要花钱的话,儿女的心意,父母受着就是,总是推来推去的,孝子也给折腾的孝顺不起来了。

她只道:“总共得了几支,你自己留了没有?”

福松就道:“四支,我也用不上这个,另外两支打算送到张大哥那边了,回头给张相跟夫人……”

觉罗氏微微蹙眉,年轻人是不用这个,可是成家后还是备着些好,女子生产之时离不得人参。

不过,她随即舒展开来,她这边先收着就是。

炮制好的人参耐保存,太久远了药力散了,可是三、五年之内还是没事的。

齐锡看着福松道:“慢慢来,不着急,再有功劳,就能晋宗室爵位了,你现在十八,等你熬到五十,给儿孙留个中等爵位,就算这一房的中兴祖了……”

福松点头道:“嗯,儿子不着急……”

他是真心欢喜,不为别的,就为了“世姻”两个字。

他想要跟弟弟们“亲上加亲”…… 往后两家的血脉并为一家,世代交好下去。

要还是之前已革宗室的尴尬身份,他可不好意思往后跟阿玛、额涅提这个。

姐姐那边顾忌血脉远近,不喜欢“亲上加亲”,福松这里却不想因噎废食。….

八旗联姻,多是亲上加亲,是有不足的,可到底是少数,到底是什么原因,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觉罗氏不晓得他的小算盘,只吩咐道:“眼下旁人看着,别太招摇,原本干什么还干什么,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福松也晓得京城的热闹都是一阵一阵的,晓得自己的斤两……

*

在都统府用了一顿午饭,福松才离开。

他现在依旧是住皇子府后配院,是二进院的把东边,西邻就是张廷瓒。

张廷玉已经另外赁了宅子,搬出去了,依旧是在南城,只是换了一套比较好的院子。

夏天的时候屋子漏雨,损毁了几本古籍,再找房子的时候,就挑了一套贵一些的。

先头合租的同僚,也分开住了。

出身相差太远,勉强为友,也各有不自在。

这次重新搬家,也就不着痕迹的疏远了。

福松跟张家的门房打了招呼,提及自己想要在张廷瓒从衙门回来后拜访。

两家挨着住着,两人关系也好,倒是不用递帖子那么外道。

门房没有托大,进去禀告了顾氏。

顾氏七月底生下一子,是张廷瓒的第三子,如今已经要百日了。

桂珍格格跟她前后脚,八月初发动的,生了一个小格格。

满人长女金贵,跟儿子比不差什么,夫妻两个也是欢喜的不行。

顾氏听着门房来报,晓得福松是有事情找自己老爷,否则的话,就算挨着住着,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过来。

她怕丈夫在衙门有事耽搁了,就吩咐那门房道:“打发个小子去衙门跟老爷说一声……”

省得在衙门耽搁,或者有什么其他差事,回来的晚了。

那门房应着,去前头找小厮往太常寺去了。

*

张廷瓒虽是词臣出身,可并不是务虚之人,尤其是这几年在皇子府兼任典仪,耳濡目染的,差事也留心细微处,这个太常寺卿做的,也是越来越顺手了。

这一日,他也得了外头消息,晓得皇上给了已革宗室与已革觉罗恩典,也为福松欢喜。

只明正身份,就少了多少后患。

否则宗室不是宗室,寻常旗人不是寻常旗人,儿孙想要走八旗科举之路,都不能名正言顺,没人盯着还罢了,要是被人盯着总要揭开来说的。

如今恢复了宗室身份,往后再允许宗室科举的话,也有出路;不再开宗室科举的话,还能考部院笔帖式的宗室缺。

只是他的好心情只维持了不到半天,到了下午,他打算提前回家的时候,被弟弟张廷玉堵住了。

看着张廷玉锁着眉头,没个笑模样,张廷瓒心中不喜,提醒道:“这是喜事,于福松阿哥是,于小妹也是……”

张廷玉不赞成道:“大哥,家里跟富察家不一样,同样是大学士门第,同样是与宗室联姻,对富察家是锦上添花,对张家来说却是白玉微瑕。”….

张廷瓒道:“你在翰林院如今学的是国文,出来当会入南书房,在御前你也敢摆出士子清高?若是你真求名,那就挂冠好了,做个山林隐士,著书立说。”

张廷玉无奈道:“大哥……”

兄弟两个如今渐行渐远,就是有话不投机的缘故。

他看着张廷瓒不解道:“大哥之前并不如此,怎么会不晓得人言可畏?”

张廷瓒看着他,正色道:“父亲的名声好么?在江南士人眼中,父亲被斥为不孝不义的小人,在你眼中,父亲就是不孝不义了?就是小人了?”

张廷玉摇头道:“大哥,您晓得我说的不是这个……”

他是打算效仿父亲,走词臣之路的。

这条路,哥哥正走到一半。

兄弟两个相差十几岁,正好在仕途上可以接着。

往后弟弟跟侄儿们也会陆续下场,张家会成为累宦人家。

保住汉官立场,成为汉官中的领军人物,目标是封阁拜相,才是自己兄弟要走的路。

张廷玉看着兄长,心里有些慌乱。

张廷瓒却不想跟他说了,只道:“你自己琢磨吧,到底想要什么,别越来越偏,成了笑话……”

说罢,他越过张廷玉,就出了衙门。

既是要走天子近臣的路,哪里会有什么好名声呢?

站到越高,受到的攻讦会更多。

要是那么在意人言,本就不该出仕。

如今的大学士,都是隔三差五被御前点名的,哪有什么名声可言?

正好家里小厮到了衙门门口,正打算找人往里传话。

见张廷瓒出来,小厮往上前,说了来意。

张廷瓒没有耽搁,上了马,往家去了……

*

还有最后一个半小时双倍了,还有月票的大大求点点。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