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弊端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弊端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10 19:23: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兄弟几个说着话,马车到了城门口。

城门口外,有不少简陋破败的帐篷。

四阿哥挑着车帘,看了几眼,脸色有些沉重。

五阿哥与九阿哥见了,有些好奇,也探身看过去。

距离城门口不远处,就有不少衣衫褴褛的身影。

五阿哥道:“怎么回事儿?早上出京的时候,不记得城墙下有人呢?”

四阿哥道:“当是被顺天府派人驱逐了,这是保定府跟京畿的灾民。”

五阿哥打了个哆嗦,道:“虽没进九,可是也上冻了,这就在外头待着,能熬得住么?”

四阿哥道:“顺天府每日早晚施粥。”

五阿哥摇头。

这哪里是解决法子,这不是让更多的人聚集在京城外?

九阿哥听着皱眉道:“怎么这个时候就出来逃荒了?不是应该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出来么?”

四阿哥看了九阿哥一眼,见他真的这样想,道:“今冬不出来,吃什么?”

九阿哥道:“虽是遭灾,又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绝收,就算绝收了,不是还可以补种些白菜什么的么?”

四阿哥看着九阿哥道:“出来逃荒的多是没有土地的人家,或是土地贫瘠、受灾以后无力改种、补种的人家……”

九阿哥想起了高斌在香河预备的土豆干,就是备着明年春天粮食不足的时候赈济受灾百姓的,道:“那地方父母是做什么的?已经遭灾了,没有半点应对?香河也受灾了,高斌就预备的很好。”

四阿哥当差多年,也晓得许多地方上的弊端,道:“高斌很是难得,许多知县遇到灾年,多是指着朝廷免赋税,指望着朝廷官仓赈济。”

九阿哥轻哼道:“科举出来的那些书呆子,下去做父母官,听着都怕人,他们从记事起就读书,所有的见识跟学问都是书本里来的,学的就是做官,在官场上迎来送往的学问,哪里晓得真正的民生经济?所有庶务,全赖师爷,钱粮师爷跟刑名师爷,师爷们以幕僚为业,是奔着银子来的,这几个人管着一县之地,那是好是赖,可真是全凭良心。”

五阿哥在旁听着,觉得九阿哥说的都对,道:“反正我不喜欢那些读书人,就是嘴活儿,多是废物点心。”

还爱士农工商排等级,自觉地高人一等,却不想想,农工商都能自食其力,只有士,读书人全赖家人供养;当官后,就是百姓供养了。

九阿哥道:“也有志向高远、好好当差的,不过大部分还是奔着银子去的,朝廷俸禄低,不刮地皮养活自己都艰难,都是县尊老爷了,请幕僚的银子,养轿子的银子,再加上养家糊口,年俸几十两银子,哪里能够呢?四季官服置办下来,就得半年俸禄……”

五阿哥不解道:“没有冰敬、炭敬么?”

京官俸禄跟地方官一样,可是除了正俸,“冰敬”、“炭敬”跟“年敬”是大头。

四阿哥解释道:“这都是部院的规矩,外头没有这个。”

不管什么敬,这份银子是外地督抚衙门孝敬的,孝敬的是相关的部院,主要以户部、吏部跟兵部衙门为主,其他三部就少了。

五阿哥厚道,道:“只有正俸的话,那银子确实不够使。”

九阿哥道:“五哥,七品知县在京城是芝麻官,可到了县城,那就是土皇帝,还能短了银钱?别替他们操心了,真要傻乎乎的,不会捞银子的,也干不长久,也就止步知县了……”

四阿哥看着九阿哥道:“难得,你还能想到这个。”

九阿哥道:“‘三节两寿’在那里摆着,这习俗不改,这从上到下就找不到清白人,那银子一层层的孝敬,归根结底还是从百姓手里来的……内务府例外,内务府上下刮的不是百姓的血汗,是汗阿玛的私库……”

兄弟几个说着话,马车也进了城门。

等回到城里,九阿哥就吩咐车夫先去五贝勒府,正好也顺路。

已经到了饭口,五阿哥下了马车,就道:“要不你们吃了再回去?”

四阿哥摇头。

九阿哥也摆手道:“不了,汗阿玛既发话,您还是老实茹素吧,洞子菜能接上么?不能的话,打发人去我们府说一声。”

皇子们在小汤山都有别院,也都跟风弄了暖房。

五阿哥道:“够了,我那也二十多间暖房呢。”

虽说他更爱吃肉,可是也晓得冬天洞子菜好吃。

不仅他自己家要用,也想要孝敬孝敬宫里。

九阿哥听了,就没有再说什么,跟四阿哥走了。

就剩下兄弟两个了,九阿哥才想起一件事道:“十三阿哥的差事交了?不用再去西山了?”

四阿哥点头道:“加铁粉的,加煤渣的,两样都不加的,试出来三个配方,如今三个窑口都在烧制,明年开春会修南城沟渠……”

至于河道上,不敢直接进行大工程,还要从小工程开始试。

九阿哥讶然道:“怎么不先修内城的?”

四阿哥道:“京城地势北高南低,南城更需要下水通畅。”

九阿哥问了这一句,就没了兴趣,想起五阿哥说喀尔喀有钱之事,可惜道:“哎,水患耽搁的,内务府的官烧锅计划延期,要不然的话,现下烧酒都出来了,正好适合在外官推广……”

直隶地区素来十年九旱,除了永定河流域隔三差五闹下洪灾,其他地方多是以旱灾为主。

今年雨水大,永定河泛滥,可是非永定河流域的地方,居然是丰年。

可惜的是,再是丰年,也没有拿粮食酿酒的可能。

本身直隶各府就有不少地方禁止烧锅。

在玉米跟土豆推广开来之前,官烧锅都没戏。

四阿哥看着九阿哥道:“玉米还罢了,土豆再推广,数量也有限,不宜侵占耕地。”

九阿哥道:“开荒呢?在地熟之前种这个?”

四阿哥道:“百姓尚不能温饱,官仓也没有余粮,要是玉米能推广开来,产量高于谷子,丰盈官仓,再遇到灾难,百姓也能免于饥荒。”

九阿哥明白他的意思,官烧锅没有想象中重要。

他点点头道:“我晓得了,那就等玉米推广开来,等到百姓手中有余粮了,一切就都好了,直隶跟江南相差太大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

他盼着直隶早日富裕,京城也能成为首善之地。

马车到了四贝勒府门口,四阿哥下了马车,九阿哥才自己回府。

下了马车,他想起一件事来,还没有告诉十二福晋十二阿哥不回来之事。

肯定要送被褥与换洗衣裳过去。

只是要对女眷传话,倒不好他这个大伯哥出面了。

等到了正房,九阿哥就跟舒舒说了此事。

舒舒就吩咐孙金跟春林跑一趟,取了十二阿哥行李后送到南苑。

两人都有宫牌,不过也只能出入前廷,也不能随便出入内廷,不过可以在神武门登记,请人往阿哥所传话,叫五所的总管太监出来。

两人就拿了九皇子府的帖子,领了差事下去……

九阿哥跟舒舒说起南城城门外流民。

“瞧着得有几百人……”

九阿哥道:“现在再不驱散,过阵子冬至,就要冻死人了……”

舒舒听着,道:“百姓出门百里不是需要路引么?这都是百里内的灾民?”

九阿哥道:“应该是吧,不过爷寻思,里面有些是实在没法子出来逃荒,有些估计就是想要给家里省口粮,出来逃荒,还有些就是地痞无赖什么的,跟着凑数……”

*

下一更10月9日中午13点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