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帝王之心(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帝王之心(打滚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10 19:23:0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九阿哥的脸色有些古怪。他小时候听过世祖皇帝独宠孝献皇后的故事,只是小孩子不爱听这些,没有太放在心上。

等到大了,他想起所谓

“独宠”不独宠的,就觉得像是笑话。独宠?要知道被称为

“第一子”的荣亲王还没有满月,后头就跟着生了一个恭亲王。恭亲王后头,还有三个皇子。

这独宠的水份也太大了。所以,所谓世祖皇帝哀于孝献皇后之死,弃了皇位在五台山出家什么的,很是扯淡。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真要有个遁世的

“先皇”在,朝廷日子能这样安生?康熙见他神满脸纠结模样的,皱眉道:“怎么,不想去?”男人立世,就当开阔眼界,怎么能只想着混日子?

九阿哥忙摇头道:“没有没有,这是汗阿玛给的恩典,儿子欢喜还来不及呢,儿子是想着到时候怎么供灯……”他也不傻,怎么会问五台山有没有什么替身僧人之类的?

只能可着自己的差事说话了。要是圣驾用其他借口去幸五台山还罢,结果用的是世祖皇帝托梦……世祖皇帝生祭是正月三十,死祭是正月初七,圣驾打算月底出发,到了五台山二月初。

汗阿玛对世祖皇帝有点孝顺,但是不多……康熙倒是听进去了。他熟通三教,也晓得供灯的美好愿景。

三十八年南巡的时候,太后带着众女眷,一路供灯。给活着的人点灯,是祈福;给逝者点灯,是尊重与悼念。

他就道:“回头吩咐内造办,叫铜作匠人赶制一百零八盏莲花灯,朕要在五台山供灯。”九阿哥记下了,打算下午就打发人回宫传话。

要是等到元宵节后衙门开印,时间就太仓促了。康熙看着九阿哥道:“这两年你府里折腾暖房菜,正经有几样新菜,只是洞子菜违天时,既是种菜,还是当春种夏收,回头御膳房这里的时蔬供应,你也记得叫人调整一二,别叫人老是糊弄着。”这说的是辣椒跟番柿、花生这几样。

九皇子府早先敬了一回花生芽,吃着比黄豆芽、绿豆芽爽口。九阿哥老实点头。

其实他心里不服气!谁老糊弄着来了?明明是他主动添补过春菜跟冬菜,结果不说夸一句,反而倒打一耙!

他觉得这就是前车之鉴,往后他对儿女只有夸的,绝对不能这样没有好话,只有训斥。

康熙想到了除夕祭祖时的难受,想到了乐凤鸣这个收集古方的吏目。他决定找机会传召一下乐凤鸣,看看到底收集整理了多少方子,其中关于痹症的方子有多少。

今日传召九阿哥,就是为了幸五台山之事,既是说完了,康熙就让九阿哥跪安。

马齐全程静默,有些明白皇上的用意。内务府马上要有新总管,皇上好像开始将九阿哥从内务府挪开。

瞧这样子,不像是对九阿哥不满意的。那就是另有其用?户部?户部眼下两个皇子行走,可是前朝规矩,皇子要在部院轮换的,四阿哥也在户部好几年了……*等到出了清溪书屋,九阿哥就出了畅春园,回了北六所。

等到路过北花园东门的时候,他的脚步放慢下来。太后今日没过来,要是过来,他肯定要去请个安,打听打听怎么回事儿。

舒舒一家,依旧住在北五所。这是住熟了的,从新院子开始就没有住过旁人,收拾得也干净。

九阿哥回来时,舒舒正在拉弓射箭。过年大鱼大肉的,她腰身粗一圈,不想老闷在屋子里,可是也不好乱窜,就将弓箭翻出来,跟小松一起练箭。

小松则惦记着砸冰捞鱼之事,就跟着过来。她也晓得自己的婚期在年底,到时候就要出去,什么时候再回福晋身边当差都不好说。

就像小椿这样,将近两年回来当差的,算是早的。要是像核桃那样,可能就不能再回福晋身边当差。

小松六岁就在舒舒身边,真要说起来,主仆相处的时间,比跟家里人还多些。

这么近的距离,舒舒的准头自是没话说。小松赞的却不是舒舒的准头,而是舒舒手上的扳指。

舒舒手上带的新扳指,是小松亲自做的象牙扳指,一面刻着

“福”,一面刻着

“寿”,取福寿绵长之意,是小松给预备的年礼。舒舒很喜欢,用起来也觉得正合适。

小松美滋滋道:“往后奴才每一年给福晋预备一个扳指,福晋日常用着,全当奴才在旁边了。”舒舒白了她一眼道:“说的好像要远别似的,前后院,抬脚就到了。”小松却觉得不大一样。

有小椿的例子在前头,出去了就是出去了,再进来时就是逢年过节、请安问好罢了。

舒舒哭笑不得,道:“年底才出去,现下就难受是不是早了些?”小松听着鼻子发酸,眼睛湿乎乎地道:“可奴才舍不得福晋……”舒舒道:“我也舍不得你,等到丰生他们几个三、四岁了,我还指望你进来做武师傅呢!”小松听了,立时精神起来,道:“小阿哥跟小格格们三岁了,明年就四岁,几岁开蒙呢?”舒舒想了想自己小时候,五、六岁才拿小弓。

她没有外行指导内行,只道:“回头你问问黑叔,问问他多大给孩子们开蒙好。”真要说起来,这皇子府的护卫与护军,春林的武力值能排在第一。

不管是骑马,还是射箭,春林都很能拿得出手了。这其中就有名师出高徒的缘故。

黑山虽不在皇子府当差了,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舒舒也惦记着。小松仔细记下了。

九阿哥在旁看个全程,抱着胳膊,冷哼了一声,看着小松,带了不善。

一年一个扳指?!呸!都收起来!都二十来岁的丫头,还是小孩子么,就晓得在福晋跟前黏糊?

舒舒跟小松主仆被惊动,这才发现九阿哥回来了。小松侧后两步,站在了舒舒的身后。

舒舒笑道:“爷回来了,见着娘娘没有?”九阿哥点头道:“见着了,娘娘说正月冷,不急着过去请安,让你下个月过去……”夫妻说着话,就回了正房。

等到九阿哥脱下端罩,接了舒舒递过来的帕子擦手,才反应过来被打岔了。

他板着脸道:“春林不错,要不爷给他谋个下旗的差事?”到时候连带着黑丫头一起滚边去。

舒舒在他脑袋上指了一下,道:“爷不打算出门了?身后没个当用的,爷就放心?”九阿哥轻哼道:“不是还有曹顺跟额尔赫他们么?”白果送上奶茶,舒舒给他倒上一碗,也不搭理他。

九阿哥自己觉得没意思起来。他也晓得自己占了便宜,借着福晋的光,得了春林这个侍卫。

额尔赫跟富庆都是勋贵子弟,在皇子府就是混资历的,自家真正能长久使唤的人,除了曹顺跟桂元这两个包衣,就是春林了。

舒舒见他脸色舒缓了,看着九阿哥道:“爷是不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了?”九阿哥喝了半碗奶茶,道:“有么?爷怎么不晓得?”舒舒道:“爷待身边的人也亲厚着,我说过什么了,还不都是跟着爷一起赏,给爷长体面;到了我的丫头跟前,爷就没好脸,爷说自己是不是不厚道……”九阿哥听着,也觉得自己不厚道。

他辩解道:“可爷对奴才的亲厚,跟你对奴才的亲厚不一样,爷瞧着你对几个丫头倒是纵的多,不像是待奴才……”舒舒道:“都是几岁就在我身边当差,十几年的情分下来,要是待她们还跟待寻常丫头似的,那得是多铁石心肠的人……”实际上九阿哥的感觉正确。

舒舒确实对几个丫头很纵容。虽说除了小松,小椿跟小棠比她还大一岁,可是她看这几个人,也是跟看孩子似的,乐意做她们的靠山,让她们日子过的更松快舒心些。

女子不易。她日子顺心,也乐意身边人也过的好。九阿哥听着,叹了口气,道:“爷不如你,你打小身边四个丫头,除了一个不服顺的,剩下三个都忠心耿耿,爷身边八个伴读、四个小太监,如今除了何玉柱,其他人也寻常。”舒舒道:“爷这话说的,我都替孙金、李银喊冤,回头这话可别当着他们跟前说……”这两个哈哈珠子太监,一个是跟在九阿哥身边,给九阿哥跑腿;一个在府里,以后就是内管家。

前者伶俐,消息也灵通;后者会做账,如今管着前头账房与书房。九阿哥带了几分得意,道:“小李子的算盘还是爷教的,凑合事使罢了……”说完身边人,他想起正事,提了今日陛见之事。

舒舒听说圣驾月底幸五台山,也生出好奇来,道:“圣驾老去五台山么?”九阿哥想了想,道:“爷记得三十六年去了一次,那不是朝廷大胜么,就是祭祀祈福去了,听说早年还奉太皇太后去过五台山,好像是在收复台湾之后……”舒舒听了,也想起那个顺治出家传言来。

圣驾幸五台山,还师出有名。因为五台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人间帝王还被藏传佛家那边的高僧尊称为

“文殊菩萨”。为了拉拢与安抚西藏与蒙古,康熙在大战之后幸五台山就是一种姿态,并不是朝廷轻起战端,也向往和平。

可是奉太皇太后去五台山?这只是孙子的孝顺么?朝廷收复台湾是康熙二十二年,当时太皇太后已经七十二岁高龄……对于古稀老人来说,只是拜佛祈福,就往返一千多里地去五台山?

怪不得外人生出各种猜测,这确实显得有些古怪……*确诊糖尿病,肝肾血脂血压指数不大好,后天开始住院排查,尽量保持二更。

大家要保持运动,少点外卖,别熬夜,小九就是前车之鉴,眼泪哗哗的!

月票榜单一路狂跌,保底月票还没有投的大大求点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