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二十九章 教学相长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二十九章 教学相长

簡繁轉換
作者: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3:5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我的公公叫康熙 !

小夫妻俩正说着话,外头又有动静。

齐嬷嬷隔着门禀告着:“福晋,内务府来人了……”

舒舒望向九阿哥,九阿哥想了想道:“应该是送人手过来,按照规矩你名下能有八个宫女子使唤,除了家里带来的,还有四个的缺……”

舒舒点点头,示意齐嬷嬷带人进来。

进来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进来就行千礼:“奴才内务府会计司郎中黑寿见过九爷,九福晋……”

九阿哥点点头:“起吧……”

后边跟着一排宫女,都是一色装扮,绿色半身褂子,下边是散腿裤子,编着长辫。

身量高些的几个有十六、七岁,身量矮小的几个面容稚嫩,看着就十二、三岁。

舒舒打量着,看到排在第一个五官有些眼熟,眉眼似曾相识。

她眼神眯了眯,脑子里闪出一个人来,桂丹。

这宫女的眉眼,依稀与桂丹有些相似,不算十分出色,也是水灵灵的。

舒舒心中嗤笑着,这不会是宜妃的安排,那多半是郭络罗家或那个金家自作主张。

这是真当九阿哥是肥肉,想要先借着宫女身份过来,然后呢?

这亲戚的亲戚能当成真正的奴才使唤?

这是宜妃大嫂的娘家人,总要看着宜妃的颜面。

舒舒晓得这种事少不了,可依旧觉得恶心,望向九阿哥。

九阿哥压根没有看几个宫女,而是想起什么似的,问黑寿:“有正白旗第七内管领的么?”

“这个王三妞家里就是正白旗第七内管领的……”

黑寿指了最后一个宫女。

九阿哥扭头对舒舒道:“这一内管领包衣在娘娘名下……”

舒舒转念一想,就明白九阿哥用意。

虽说是亲生母子、亲婆媳,可在宫中生活都落在旁人眼中,多这么一个桥梁,有备无患罢了。

“听爷的,留下这丫头……”

舒舒说着,略过开头那个眼熟的宫女,择了第二个、第三个,又在后头小的里挑了个眼睛滚圆的。

宫女“小选”,是十三虚岁,这十六、七的算是老人,正好可以弥补小椿她们几个的不足。

剩下两个小的,好好调教,也省的以后青黄不接。

宫女的原名大多是大妞、二妞之类的,需要重新赐名。

舒舒就就对两个年长的道:“你们俩个叫核桃、花生……先跟着齐嬷嬷……“说着,又对两个小的,对那眼睛滚圆的道:“你叫桂圆……”

剩下王三妞就叫“榛子”。

两个小的跟在小椿身边打杂。

四人磕头认主,退了下去。

九阿哥看着舒舒,面上带了鄙视:“你不会只读了一本《大清律》撑脸面,旁的书都没读过吧?给丫头起个名儿都不会,花花草草的,什么起不得?什么花生、榛子,哪里是正经名字!可见一时忘了遮掩,是露了短处,是个贪嘴的!”

“花呀、草呀的太过娇嫩,我起的名字是坚果……”

“坚果?坚硬之果……什么跟什么……”

九阿哥依旧是不大赞成,嫌弃的摇头。

舒舒只看着他,这样嫌弃?

哪个孙子昨晚跟见了肉骨头的狗似的?

有能耐今晚别上炕!

九阿哥自是不晓得舒舒腹诽什么,可也有些被盯毛了,跟着说了一句软话:“你能晓得提前学习蒙语,是个机灵的……五嫂那里,性子太木讷,你找机会多提点她……”

舒舒对五福晋印象大好,自然也乐意帮忙。

九阿哥又挑起下巴,得意起来:“就是学的什么呀,磕磕绊绊的,好好端杯茶,往后爷教你……”

舒舒这个时候倒是没有犟嘴,直接端了茶杯送到九阿哥嘴边。

九阿哥神色诧异,就着舒舒的手将茶喝了,问道:“怎么晓得听话了?”

舒舒将茶杯塞到他手中,又递茶壶:“爷是不是也敬敬我?《大清律》有什么不懂的,我也能指点指点爷!”

九阿哥立时炸毛:“瞧不起谁?还用你指点?爷只是学得晚,之前对这个没兴趣,就学法兰西语与义大利语……”说到这里,眼睛一亮:“来,来跟爷学这个,要是你连这个都学会了,爷才服你……”

说着,九阿哥就招呼何玉柱进来,吩咐着:“去前院书房,将那本法兰西手札与义大利手札拿过来,就在书桌上,一本蓝布皮,一本草绢色皮……”

何玉柱应声下去,九阿哥想起一件事:“这宫里行走还是太监更方便……爷将孙金与李银拨给你使唤……”

这两人亦是九阿哥的贴身近侍,排在何玉柱之后。

舒舒听了,不由笑了:“爷只笑话我,不说说自己……这名字起得不直白……”

九阿哥轻哼道:“爷使唤的人,自是爷叫着顺口就行……怎么着,你还想着树啊,果儿什么的,要换了奴才名字……”

“挺好,不用换,这名字听着吉利!”

舒舒含笑说着。

九阿哥也忍不住笑了,随后又收敛回来:“爷倒是忘了,你也是个财迷……”

舒舒实话实说道:“这世上,多少烦恼都从没钱上来……这银钱足了,就能解决大部分烦恼,不是更省心……”

人人都不屑谈钱,认为粗鄙,九阿哥还是头一回听这样说辞。

旁的不说,九阿哥年纪不大,却已经晓得银子多寡的好处,不由又怀疑起董鄂家的经济状况来。

看来,董鄂家的风光都在面上,内里应该真的不宽裕,否则也不会让董鄂氏有这样感触。

他哪里晓得,舒舒只是财务自由惯了,自从想起上辈子的记忆,就不习惯伸手要钱,不管是对父母亲人,还是对九阿哥这个荣辱与共的丈夫。

说话的功夫,何玉柱小心翼翼的捧了几本书进来。

“主子,草绢色书皮的拢共两本,都是洋文,奴才就都拿来了。”

何玉柱说着,仔细的将几本书放在炕几上。

舒舒低头看了,看着都够古朴的,像是有年份。

九阿哥也跟着小心翻着,递给舒舒:“这都是前朝传教士留下的笔记,少说也有几十年……你要是能学会,爷抄一份给你……”

舒舒接过,看着有些眼熟。

这是法文夹杂着拉丁语。

舒舒虽不精通,可也简单学过,心下安定。

这正房五间,也布置了书房,就在西稍间。

小夫妻两个就移步过去,依旧是南窗炕上坐了,两人头碰头的,中间摆着小几,铺了笔墨纸砚。

九阿哥因着《大清律》之事在舒舒面前漏了怯,一直想要找补回来,眼下兴致高昂的做老师,连戒尺都准备了,一边拍打着手心,一边道:“爷可是严师,不会留情……”

舒舒媚眼如丝,瞥了九阿哥一眼。

小样儿,真要动手,谁怕谁?

九阿哥已经开口朗读起法语,他诚心为难,直接说了短句。

很奇怪的口音,舒舒听得很勉强,可依旧分辨出来,是“天气怎么样”的意思。

看着舒舒认真,九阿哥扬一扬眉:“别以为读了《大清律》有什么了不起,学法兰西话可比那个难多了……”

舒舒没有回答,而是缓慢了说了一句法语。

或许是因后世法语发音与现在有差异的缘故,只有五分相似。

饶是如此,九阿哥都惊住了,忍不住又重复一遍。

舒舒看着九阿哥的唇形,记住他停顿的重点,也跟着学了一遍,这回居然有七、八分与九阿哥的口音相似。

九阿哥瞪大眼睛看着舒舒:“你是不是学过?”

舒舒只好大言不惭的扯谎:“都是爷教的仔细,我才囫囵跟着说了,实际不过是鹦鹉学舌,并不解其意……”

她的人生轨迹都在京城,压根就没有接触过传教士,自然也无处可学。

九阿哥点头道:“倒是没看出,你还真有几分天分,跟爷比也差不多了……”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动静。

崔南山扬声道:“爷,福晋,皇上打发人赏菜过来……”

舒舒抬头看了眼书房的座钟,已经未初,到了晚饭的时候。

因他们俩早饭用的晚,还没有饿,倒是忘了传晚膳。

两人起身,门口跟着齐嬷嬷进来的是个四十来岁的蓝衣太监。

“皇上看到这碟福字碟四喜烧麦,就想着九爷、九福晋,打发奴才送来……”

太监躬身笑着,双手奉上食盒,目光却在炕几的书册上看了两眼。

九阿哥双手接了提盒:“劳烦梁谙达……”

宫中规矩,御前下来的人都要上等封,崔南山早已准备好了,可听到九阿哥称呼,还是将准备好的荷包换了,亲自送了出去。

等众人出去,九阿哥跟舒舒介绍道:“那是御前太监梁九功,是汗阿玛的哈哈珠子太监,近日刚兼了乾清宫副总管……往后客气些,总没有错……”

怪不得九阿哥收敛了骄横,这么客气,原来竟然是他。

这可是康熙中晚期最有存在感的大太监,一直风光了好多年。

赏菜到了,舒舒也叫人传膳。

上午虽提了一句,以后皇子膳房点菜,可今天乱糟糟的没顾上,上的依旧是例菜。

这回多了鸡,炖鸭子换成了炖鸡,红烧肉、糯米鸭,焖羊肉,素菜是烧口蘑、芥末白菜、炒芹菜、蒜蓉油菜。

点心两品,猪肉白菜包子,金丝花卷。

汤一份,菠菜鸡蛋汤。

饭一份,白米饭。

这是舒舒的份例送过来了。

因为鸡蛋与羊肉,就是皇子福晋的每日分例才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