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 第615章 凤驾归宫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第615章 凤驾归宫

簡繁轉換
作者:邋邋遢遢的星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9 03:09:00 来源:源1

第615章凤驾归宫(第1/2页)

水榭内,随着贾玌的逊谢与众人陆续平复心绪。

日影西斜,透过水榭雕花的窗棂,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廊下侍立的内监首领悄然上前半步,对着贾元春的方向,无声地躬了躬身。

这是提前提醒贾元春,时辰将至。

贾元春心领神会,眼眸中的波澜已沉淀为深潭。

她微微颔首,目光首先落回待在乳母怀中的小怀瑾身上。

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怀瑾,来。”贾元春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雍容,却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

她伸出手,从乳母怀中接过女儿。

小怀瑾一入母亲怀抱,立刻伸出小手,紧紧抓住了元春衣襟上金线刺绣,小脸依恋地贴了上去,嘴里发出含糊的“咿呀”声,仿佛在诉说方才未能与舅舅亲近够的小小委屈。

看着女儿这粘人又依恋的模样,贾元春眼中漾起一丝真切的笑意,方才那宏大叙事带来的沉重感,似乎也被这小小人儿的体温驱散了些许。

她轻轻拍抚着女儿的背,目光缓缓扫过水榭内肃立的贾府众人,最后,落在了人群最前方、身姿如松的贾玌身上。

“时辰已至,本宫......该回宫了。”

贾元春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她的目光在贾家一众人脸上停留片刻,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既有对家族的不舍,亦有对......

她微微停顿,缓缓道:

“辽国公......今日一别,不知再见是何年月。本宫深居宫闱,于家中诸事,终究是鞭长莫及,然......幸有长辈与国公操持。”

她的目光似是无意地扫过贾政、贾母,最终又落回贾玌身上,语气带着一丝征询,

“国公身为族长,统摄阖族,不知......对本宫这深宫之人,可有嘱托?”

这话问得极其委婉。

水榭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贾玌身上。

王夫人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帕子,目光带着紧张看向贾元春,又飞快地瞥向贾玌。

贾母亦是神色微凝,不知为何贾元春会在如此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样的话。

贾玌迎着贾元春的目光,躬身一礼:

“娘娘凤体安康,乃贾氏满门之福,亦是社稷之幸。臣,身为族长,唯有一言禀告娘娘:‘家中事,自有章程。内外有别,各安其分,方为长久之道。’”

此言一出,王夫人脸色瞬间一白!贾母的心更是一揪!

这话太直白了!

翻译过来就是:

家里的事,自有我这个族长按规矩处理。宫里宫外,界限分明(你别插手),大家各自管好自己分内的事(你也别让你母亲借你的名头来生事),这样家族才能长久安稳!

贾元春抱着小怀瑾的手臂,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她深深地看着贾玌。

沉默了片刻,红唇微抿,终究缓缓颔首,应下了贾玌的话:

“国公......此言甚善。本宫......记下了。”

这一句“记下了”,如同重锤,敲在王夫人心头,让她身形微晃,脸色灰败。

她知道,女儿当着所有人的面,认可了贾玌的绝对权威,也彻底斩断了她今后可能借贵妃之威插手府务、为宝玉谋利的最后一丝幻想!

巨大的失落和惶恐瞬间攫住了她。

贾母心中亦是长叹一声,闭上眼。

大势已去,宝玉......终究是......唉!

罢了,各有各的命数;今后我这个老婆子,也该......!

贾玌没注意王夫人和贾母的异样。

他沉默了两秒,像是下了最后的决心。该说的家国情仇、雄心壮志都在刚才那首诗里了,没什么大道理要讲了。

但还有一个念头压在他心底......

“此外......臣尚有一愿,算是臣的一点私心祈愿!”

“国公但讲无妨。”

贾元春稳住心神,似是预感到了什么......

贾玌抬起头,目光第一次,极其认真地落在了贾元春怀中那个小小的身影上——小怀瑾正睁着大眼睛,懵懂地看着他。

“娘娘......”贾玌的语气很平常,就像在说一件再明白不过的事,“怀瑾公主,乃娘娘骨血至亲,掌上明珠,天真烂漫,玉雪可爱。臣......唯愿娘娘...”

他顿了一下,看着贾元春;

“...与公主殿下......母女相依,共享天伦之乐。娘娘膝下有怀瑾承欢,此福分,已是人间至臻。若能如此安享岁月,便是臣与阖族,对娘娘最大的期盼与祝愿!”

此话一出,水榭之中,气氛骤然再变!

贾敬和贾赦,几乎同时浑身猛然一顿!

两人骤然抬头,老眼中精光爆射,盯住贾玌的后背!

贾蓉和贾琏两个年轻一辈的精明人反应更快!

下意识地将头埋得更低,紧接着不约而同地飞快往对方方向侧瞥了一眼,目光在半空中狠狠一撞!

只一眼,便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甚至是几分骇然的明悟!

作为年轻一辈中年纪最高的二人,在贾府长大的见识和官场中的经历,已足够让他们瞬间理解贾玌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其他稍微灵醒些的女眷,乃至那些随侍的宫女、太监,也都感觉到那股无形的压力,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最紧张的莫过于是跪在角落、一直低头奋笔疾书的那位老翰林官!

他手中的饱蘸墨汁的湖笔猛地悬停半空,心口骤然狂跳,手心瞬间沁满冷汗!

“我的老天爷!辽国公爷啊!您这......这话让老朽如何落笔?”

老翰林官只觉得喉咙发干,心脏狂跳。他浸淫官场数十年,深谙宫廷忌讳,如何听不出这看似温情脉脉的祝福下,那冰冷的实质——

这是贾府族长、帝国国公,在代表整个家族,对当朝贵妃下达的“绝嗣令”!

是**裸地要求贵妃安于现状,绝不可再为皇家诞育子嗣!

尤其不能有皇子!

此等干预天家血脉、规划后宫之事,乃是大忌中的大忌!

一旦记录在案呈送御前,会掀起何等波澜?!

他额角青筋跳动,脑中飞速权衡。

如实记录?这措辞太过敏感!避重就轻?又恐失职!

最终,他一咬牙,心中暗道:

“罢了!是非曲直,自有天听圣裁!老朽......唯有据实直书!”

手腕一沉,那饱蘸浓墨的笔尖终于落下,在簿册上飞快地添上一行字!

就在这满场沉寂、各怀心思、暗流汹涌之际——

一个苍老的声音陡然拔高、响起!

“娘娘容禀!”

贾敬从人群中大步走出,对着贾元春深深一揖:

“国公所言,实乃道出了老臣,亦是咱们阖族上下日夜悬心、焚香祷告之至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5章凤驾归宫(第2/2页)

他目光慈和地看向贾元春和怀中的小怀瑾,语气充满了长辈的疼惜:

“怀瑾公主,是娘娘的心头肉,更是上天赐予我贾氏的无上福缘!惟愿娘娘凤体永驻安康,福泽绵长!更愿娘娘与公主殿下母女情深,长伴左右,共享这人间至乐天伦!

此情此愿,天地可鉴,祖宗共证!若得如此,便是贾氏一门最大的福报!”

贾赦跟着出列,也顾不得许多,深深作揖:

“臣......贾赦亦是此心!唯愿娘娘与公主殿下平安喜乐,福寿康宁!长乐无极!”

紧接着,如同被点燃的薪火!贾政、贾母、贾梁氏.....连同贾蓉、贾琏以及后方那黑压压一片的贾府男丁女眷、管事仆从——!

呼啦啦一片衣袖摩挲之声,所有人再次深深躬身行礼(或跪拜),声音如同山呼海啸,响彻水榭内外:

“臣等(奴婢等)——惟愿娘娘凤体安康!公主殿下福慧双全!母女长伴,共享天伦,平安喜乐,福泽绵长!!!”

这震耳欲聋、饱含“祈愿”的声浪,彻底淹没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杂音,也将贾元春那本就渺茫的、关于其他可能的念头,彻底碾碎!

贾元春抱着小怀瑾,看着阶下黑压压跪倒一片、山呼海啸送出“祈愿”的族人。

她聪明,知道再生皇子对贾家就是催命符!

贾家如今权势太大,皇帝岂能容忍一个有贾家血脉的皇子?

那就是取死之道!

贾玌和全族这“平安长乐”的祈愿,是救赎——断了这条路,贾家和她母女才能活!

她低头看看怀里被声浪惊到瘪嘴的女儿,心一横:

够了!有怀瑾就够了!守住她平安长大,就是自己这辈子唯一的事!

再抬头,她脸上只剩平静,甚至带点母亲的笑意。

“本宫谢过诸位心意。”声音压住余音,目光扫过贾敬、贾赦、贾政,最后定在贾玌身上,“怀瑾便是本宫此生所有。诸位所愿,本宫记下了!”

她语气陡然加重:

“本宫定当珍重自身,倾尽全力抚育怀瑾,护她平安喜乐,与她共享天伦......不负阖族之望!”

“不负阖族之望!”——

这六个字,就是她认命了!以后只做怀瑾的娘,安分守己!

话音刚落,掐点似的,廊下太监扯着嗓子尖嚎高唱起来:

“申时正刻——!吉时到!恭请贵妃娘娘——起驾回宫——!!!”

声音刺耳,瞬间撕破温情!

宫女太监哗啦跪倒一片。

一瞬间气氛骤变,阖族的温情消散,只剩皇家冰冷仪仗的肃杀。

这便是天家威仪的本相——亲缘也好、承诺也罢,在它面前,都须顷刻间让路蛰伏!

贾府众人心中纵有万般滋味翻江倒海——苦涩、释然、失落、敬畏交织——此刻也全都重重化作尘埃下的一磕!

所有人齐刷刷叩首,动作划一,跟着高喊:

“恭送娘娘凤驾——!千岁千岁千千岁——!”

贾元春不再废话,抱紧怀瑾,像抓住唯一的浮木。在宫人搀扶下,她挺直背,一步步走下台阶,钻进那金灿灿的——凤辇。

厚重的帘幕落下,隔绝了所有目光。

黑暗降临的瞬间,她强撑的脊梁猛地一塌,滚烫的泪水决堤般砸在怀瑾的衣襟上,肩膀无声地剧烈颤抖起来。

正值元宵佳节,隆冬时节,白日苦短。

申时正刻(下午四点),天色已然明显黯淡下来,西坠的日头带着最后的余温,却驱不散空气里透骨的寒意。

巍峨的皇宫酉时初刻(下午五点)宫门便要准时下钥,此刻启程,路途加上仪仗行进,时间已是将将够用,容不得半分耽搁!

夕阳给她的凤辇镀了层金边,队伍缓缓移动。

“起驾——!”

内监首领尖利的嗓音划破黄昏的寂静。

皇家仪仗肃然开拔。

鼓乐再起,却无半分喜庆,只余庄重与疏离。

贾府众人,以贾玌为首,贾敬、贾赦、贾政紧随其后,男丁女眷、仆从管事,黑压压一片,如同沉默的潮水,

无声地簇拥着皇家仪仗,一路相送。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青石板上,穿过熟悉的亭台楼阁,走过曾留下无数欢声笑语的回廊,最终,仪仗踏出了宁荣二府那巍峨大门,来到了宁荣街上。

街道两侧,早已被提前清场、净水泼街。

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寂静无声。

唯有凛冽的寒风卷着残雪碎屑,在空旷的街道上打着旋儿。

贾府众人止步于府门之外,肃立街边。

目送着那金碧辉煌的凤辇,在皇家侍卫森严的拱卫下,缓缓融入那越来越浓的暮色之中。

夕阳最后的光晕,为那远去的队伍勾勒出一道模糊的金边,像是一幅即将褪色的画卷。

凤辇的影子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长街尽头,拐角处最后一点仪仗的亮色也被暮霭吞没。

“恭送娘娘凤驾——!”

贾玌的声音沉稳响起。

“恭送娘娘凤驾——千岁千岁千千岁——!”

身后,贾府众人齐声再拜,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旋即被寒风撕碎,消散无踪。

礼毕。

人,终究是走了。

那紧绷了一整日、支撑着所有人维持体面的弦,在仪仗消失的瞬间——

“嘣”地一声,断了!

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遏制!

王夫人第一个失声,双手死死捂住嘴,却挡不住那破碎的呜咽从指缝里溢出,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

紧接着,邢夫人、尤氏、王熙凤......一众女眷,无论真心假意,此刻皆被这离别氛围感染,想起自家骨肉分离的苦楚,想起宫门深似海的森冷,悲从中来,低泣声、压抑的呜咽声瞬间连成一片。

便是贾母,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封君,此刻也是老泪纵横,被鸳鸯和琥珀一左一右紧紧搀扶着,才勉强站稳,口中只喃喃念着:“我的元春儿啊......”

就在这片悲声之中,一直沉默挺立如松的贾政,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晃。

他猛地背过身去!

这个素来以端方持重、甚至有些迂腐古板著称的二老爷,此刻用宽大的官袍袖子,死死掩住了自己的脸!

肩膀剧烈地抽动了一下,又一下!

那动作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但袖口处洇湿的一小片深色水痕。

那是为人父者,在至亲骨肉永隔宫墙、此生再难亲近相见时,那剜心蚀骨却又无法宣之于口的痛楚!

寒风卷过宁荣街,吹得人衣袂翻飞。

夕阳彻底沉入西山,只留下漫天灰蓝的暮霭,沉沉地笼罩下来。

贾府那两座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国公府邸,在渐浓的夜色中,只剩下巨大的、沉默的轮廓。

独留府门前,一片悲声,在寒风中呜咽飘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